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44章

宋仕妖娆-第244章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同留下的,还有两千新征兵马……张超毕竟是有经验的武将,知晓这个时候让新兵上战场,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不如留下驻守襄阳。

    襄阳县衙的官员自然不会动,要留着管理襄阳治安。

    《

 第三十二章 娘子安故乡,官人赴沙场

    《

    襄阳几乎成空城。

    李凤梧,狄少生和郭靖、周书站在襄阳城头,看着张超和张明之前往古驿镇,朱文修和钟蘅等人意气风华紧随其后。

    夏风正紧,吹动衣衫猎猎。

    儒气蓬勃。

    阳光艳媚,人影斑斑。

    这一去为天子君王分忧虑,这一去为江山社稷却恶邻。

    这一去愿得平步青云相朝堂。

    李凤梧叹了口气,在国家危急关头,没了私人恩怨,真心希望张超等人立下赫赫战功,哪怕朱文修将来成为枢密使……

    另一方面,若是他们败了,襄阳城还守得住?

    就靠一位实权校尉带领的两千新兵和五百襄阳府兵……守城简直是妄想。

    ……

    ……

    魏疏柳着了轻衫,懒画蛾眉。

    官人卢震此刻却斜躺在床头,有些失神的望着房顶主梁上的大红花。

    新婚小夫妻,总是要腻在一起。

    梳妆台上放着一枚簪子。

    木质的簪子,用花梨木制作雕刻,凤语图像。

    簪身很是精细。

    不过在大宋而言,这种精细的木簪子遍地都是,大凡为贫寒人家的小娘子主妇们所用,几文钱就可以买一枚。

    以魏疏柳的身份,这枚簪子在这里很是不应景。

    但魏疏柳看见这枚簪子,心里便暖和的紧。

    私奔那夜,官人便拿着这枚簪子,轻轻的别在自己头上,说,如果有来世,我就成为一支簪子,如此便能永远守候在你身边。

    这枚要不了五文钱的木簪,是自己最为珍贵的礼物。

    它就是我要守护的爱情。

    回头妩媚的看着官人,“官人,为奴家插上可好?”

    卢震回过神来,笑了笑,起身为娘子别好簪子,又退后一步仔细端详了一阵,傻呵呵的乐道:“好看。”

    魏疏柳笑靥如花,仰望着官人,“有多好看?”

    卢震想了想,本想说一番诗词,却念头闪过,笑道:“比李知县那个娘子更好看。”

    魏疏柳也见过朱唤儿,闻言喜滋滋的,“真的么?”

    心里却在想,官人嘴真甜,我可不如那个朱唤儿呢。

    卢震轻轻抚摩着爱人的脸颊,“在我眼里,就算是临安大内皇宫的妃子们,也没你好看。”

    魏疏柳慌不迭起身捂住官人的嘴,“别乱说呢。”

    卢震乐呵呵的,“出去吃早食吧,我们又起床极晚,老大人和岳母怕是要说我们一二的。”

    结婚之后,两人腻在一起,经常日上三竿才出房门。

    好在魏家长辈们知晓年轻人这点心思,又是新婚燕尔,明面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是不满意的。

    卢震正踏出房门,却听得魏疏柳幽幽的道:“官人,想去便去罢。”

    卢震吃惊的回头。

    却见自家娘子重重的点了点头,仿佛下了个很大的决心,“官人这几日忧心忡忡,坐卧不安,就连……就连……那事也多有分心,奴家知晓,官人是忧心家国大事。”

    卢震有些愧疚,“娘子,我……”

    却被魏疏柳堵住嘴唇,耳边传来柔情似水的呢喃声,“男儿壮志四方,家国天下,虽然官人多被人言文不成武不就,可我知晓官人之才不输魏家三哥,岂能蜗居区区襄阳。”

    魏家三哥,魏疏笙,是魏平阳的二儿子,也是襄阳城如今统领两千新兵的实权校尉。

    当然,他能留下驻守城防,和魏家在安抚使治所的运作不关系。

    在魏平阳看来,魏家已是襄阳第一望族,没必要为了个军功让儿子上前线,安全的呆在襄阳,今后再运作一番,再有徽州做官的二弟打点打点,也是能再上层楼的。

    卢震闻言,心中豪情越发激荡。

    魏疏柳轻轻的吊在卢震脖子上,贴在卢震身上,一双眼睛满是能融化坚冰的温柔,“官人若是想去,奴家这就去找爷爷说去,有他出面,官人还能赶上张大使等人,想必能在军中谋个职,趁着此次大战,攫取赫赫军功。”

    卢震哂笑一声,“必败之军,你是让官人送死去么?”

    魏疏柳讶然。

    卢震笑着刮了刮娘子的鼻翼,“虽然官人我不知晓张超等人的战略,但他等妄图以大宋弱师,在光化军境内正面抗衡金人虎狼之师,着实有些纸上谈兵,我倒是奇了怪了,张超也不是个新兵,好歹绍兴三十一年还大胜过金人的,此次怎么就如此贸然出兵了。”

    胸中韬略万千,却知音,话匣子打开,卢震便收不住了。

    尤其是娘子还一脸仰慕,让他更是有成就感。

    叹了口气,“金人虎狼之师,如果我猜的不,金人一者确实是为了李凤梧……就是我们那恩人的头颅而来,一者是为了牵扯京西南路,不让京西南路去支援两淮防线,是以金人在唐邓两州的兵力不多,但绝对是精锐。”

    顿了顿,“如果我没猜,那支援而来的两千骑军之中,至少有五百铁浮屠!”

    魏疏柳倒吸了一口冷气。

    纵然是深闺女子,也知晓大金精锐铁浮屠之威。

    又听得官人继续说道:“如果我猜的没,张超等人必然是在黑龙集一带伏击金人,如果他们没有昏聩到能的地步,均州、随州兵马此刻必然已在路上,但是……”

    卢震轻轻为娘子的捋了捋鬓发,又正了正那枚木簪子,摇头道:“他们难道没想过,如果金人邓州之兵,只以三千从黑龙集过,其余两万二千精锐,转新野,绕黑龙集而取古驿镇,那么吴家集一带的随州兵马能坚持多久?黑龙集和古驿镇的兵马能第一时间赶到支援?”

    “就算赶到,疲惫之师又有多少战力?不过送死罢了!”

    卢震眼眸里尽是奈的深沉。

    魏疏柳很是乖巧的配合着官人,“那依官人之见?”

    卢震搂着娘子的翘|臀,很是惬意的享受着温软满怀的感觉,道:“骑军怕是要全军覆没,步卒能撤回一万,便算侥幸。”

    魏疏柳大惊,“那可如何是好,如此襄阳还能守住?”

    卢震哈哈一笑,豪情万千。

    “一万兵马,足以守襄阳。”

    守城,只要守将不昏,半数而守足以。

    何况是大宋第一城池襄阳!

    正常情况下,一万兵马足以守三万雄师攻城。

    顿了一顿,很是自负的道:“这是娘子的故乡,官人我这一生,都不会让娘子颠沛流离步赵室之凄凉,我这便去知与老大人,投军到三哥麾下,助他守下襄阳!”

    魏疏柳心醉如饮,眼里满是幸福,小手贴在官人胸口,“那奴家便在家中守着官人归来。”

    卢震大笑。

    如此,大好男儿抛头颅洒热血又何妨?

    我有才华满胸腹,然伯乐知。

    我有斩敌万人计,然行军权。

    我文韬不输韩重言,武略不逊白人屠,今起守襄阳,只为娘子安故乡!

    《

 第三十三章 将士边关死,皇子城头立?

    《

    两淮防线终起战事。

    泗州的纥石烈志宁和颖州的仆散忠义的大军几乎同时攻击两淮防线,意图同时在两淮防线撕扯出一道口子,从而击溃两淮防线,进逼建康和扬州。

    只要撕扯开口子,让大军饮马长江,辽阔的江南平原将再法阻挡大金骑军。

    一旦饮马长江,大宋便成了新婚小娘子过马路,任由大金铁骑践踏蹂|躏。

    赵昚焉敢不求和?

    安丰军境内,寿春。

    十八岁的安丰军节度使、庆王赵恺身披铁甲,头鍪顿项、身甲、披膊皆是王爷品秩,极其精细,左右披膊上各附一狮头,狮面袍肚,分外威严而狰狞。

    身着大红披风,双手驻剑立于寿春城头。

    在其身旁,大宋辛青兕亦是满身披甲而立,腰间佩剑,手里倒提着一杆长枪。

    辛弃疾是用剑高手,但到了战场,还是一寸长一寸强的长枪更有威力,是以先手武器舍弃了长剑。

    寿春城前,犹不见金人。

    仆散忠义五万雄师进攻安丰军,首当其冲的是寿州。

    当然,大宋也不是靶子,任由寿州经受金人大军攻城,寿春兵马已出城,一旦把握战场时机,可进城支援寿州,也可绕过寿州直取金人军阵。

    一切皆看战局变化。

    赵恺远眺北方,当然看不见寿州的。

    片刻后对身旁的辛弃疾说道,说了句出人意料的话:“你说此刻,那位大宋雏凤李凤梧在干什么?”

    辛弃疾愣了下。

    如今安丰军即将面对金人大军攻略,皇子殿下此刻提起李凤梧作甚,还是耐心的道:“或许在襄阳城守备,毕竟襄阳兵弱,不足以硬撼金人。”

    赵恺点点头,“是啊,也许此刻襄阳已经开打了,也许李凤梧此刻也被逼着穿了盔甲上了城头。”

    毕竟是襄阳知县,如果战事吃紧,他作为一县长官,必然也要上战场的,如果落跑,战后肯定要追究责任,难免一死。

    辛弃疾不说话了。

    赵恺又道:“张超和张明之若是死守襄阳,倒是有机会,但这两年我大宋对金也打了不少胜仗,就怕他们骄横,想着军功忘了自量,不愿意放弃光化军、均州和随州,而以京西南路之兵硬抗纥石烈答鲁。”

    辛弃疾略有担忧,“张超在绍兴三十一年战败过金人,应该不至于如此贸然。”

    赵恺笑了笑,苦笑。

    “你看,也许李凤梧都已经站上了襄阳城头,我这个皇子却躲在寿春,看着边关将士洒血疆场,今后若是他问起此刻我在何处,你让我怎生回答?”

    赵恺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