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第4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少游背着手,笑吟吟的道:“狄通判前几日抓了本王府上的几个属官,却不知他们犯了什么罪?”
狄仁杰正色道:“此事……老夫自有主张。”
还是那倔强的样子。不肯让步。
秦少游哂然一笑,由着他去。
………………………………………………………………………………………………………………
一封快报,已经火速的送到了长安。
长安震动。
各部都是目瞪口呆,几乎再没有人有心思去署理政务了。三省那儿,再没有人有了心思。
杨再思整个人突然像是消失匿迹一样,什么事都不管。什么事也不做,别人的低声议论,他也漠不关心,只是到了尚书省,便关起门来,自己喝着自己的茶,看着自己的书。
担忧的人也有,韦家兄弟首当其冲。
他们是真正的吓到了。
韦正德的人头直接送了来,这韦正德,可是韦家的人,还是禁军都督,这个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可是偏偏,韦家人除了吓得面如土色,竟是无计可施,即便是韦后,现在居然也是谁也不见——病了。
事态显然是尤为严重,可是这朝廷上下,衮衮诸公,居然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韦正德人头落地,理由是要行刺武则天,证据一切都是确凿的,至少禁军那边,是一口咬定了。
可问题就在于,韦家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在反而让人疑心,这韦正德乃是韦家指使,竟要行刺上皇,上皇的声名,在从前很坏,可是近两年,却是好了起来。毕竟已经禅位了,没有了利益冲突,无论是朝廷还是豪族,自然是上下一致的好评。
况且,若当真是韦家指使,这韦氏乃是上皇的儿媳,儿媳杀母,这是何等耸人听闻的事。
现在莫说是追究韦正德的问题,便是韦家自己,还得想着撇清关系呢。
更可怕的是,武则天据说掌握住了洛阳宫,次日清早,秦少游便前去觐见,这里头的默契,实在让人细思恐极。
河南府,可是有五万的精锐了,况且还有神策府的无数钱财作为支撑,有关东士族地支持,可怕的是,如今还有上皇的号召力。
这个世上,钱财和兵丁固然是可怕,可是对于朝廷来说,除非有完全碾压的力量,否则,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可是有了一个有足够号召力的人与之结合起来,才是可怕的。
历来谋反的人,哪一个不需要寻一个皇子或者是废帝出来,秦时,天下人反秦,于是寻了个楚国的后裔,王莽篡汉,义军立即寻了刘家的皇室为天子,而如今,武则天显然足以胜任这个身份。
她是上皇,她曾治理天下,而且天下曾治理的井井有条,固然也有血雨腥风,却比之当下,却更令人怀念。
至少在眼下,就有一部分,已经开始对上皇多有‘挂记’了。一个秦少游,本就难以对付,而如今,再加上一个武则天,这是何其恐怖的事。
韦弘敏第一时间,就已经嗅到了这个风险,仿佛一下子遭遇了灭顶之灾一样,整个人都开始神神叨叨、失魂落魄起来。
“大唐,有倾覆之危了啊。”这是他对韦安石说的第一句话。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春暖鸭先知
韦弘敏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绝不是危言耸听。
军阀不可怕,军阀有钱也不可怕,历来即便是兵强马壮的军阀,至多也就是横极一时罢了,可是一旦这些人有了号召力,就全然不同了。
毕竟,洛阳的那位还是上皇呢,上皇何其尊贵,说是天子也不过分,这年月,韦氏一个皇后都可政由己出,何况是太上皇。
韦安石却不禁大怒,此前韦弘敏在卖着关子,说什么大事就要发生了,洛阳城很快就会有‘好消息’,原来所谓的好消息,竟是这个?
他恼火的道:“是谁指使韦正德去杀上皇?这样的大事,为何不事先商议?”
韦弘敏面带尴尬,此时却不敢解释,只是道:“这都是为了娘娘……”
韦安石平时对韦弘敏都是马首是瞻,而现在想不到韦氏和韦弘敏出了这么个昏招。真是气得跳脚,他怒气冲冲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什么叫做为了娘娘,这样铤而走险,于娘娘,于韦家,又有什么好处,哎……这一次,当真是招来了大祸,招来了大祸啊。”
韦安石与韦弘敏的理念相悖,他认为韦家应当徐徐经营,韦家等得起,迟早有一天,可以权倾一时,手掌天下。
而韦弘敏却不一样,他太急了。可是韦弘敏并非是心急火燎之人,他之所以急切,是因为他去过孟津,他见识过弘农郡,那个沧海桑田之地,无数的楼宇拔地而起,无数的流民涌入,威武的神策军,还有充裕的钱粮,这种愈来愈膨胀的神策府。姑息一天,都可能为韦家惹来弥天大祸,所以他不能等,也等不及,因此才贪功冒进,只是万万想不到,最后居然会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可是然让他如何给韦安石解释呢?
难道应当和他说,神策府迟早会日益膨胀,这些话,韦安石愿意听吗?
事到如今。他知道韦家的质疑已经从韦安石开始了,他只好苦笑,无法去辩驳。
他想了想,道:“今日之事,都错在老夫,这个干系,老夫来担当,我明日会上书请辞,承担这个干系。”
若是不请辞。显然韦家内部是绝不会罢休的,这毕竟是他一人做的决定,最多只是加上了个韦后,可是韦后会有错吗?这个黑锅。谁也不敢质疑到韦后身上,所以承担干系的,只有他韦弘敏。
韦安石听了,面无表情。道:“现在请辞,难免招来非议。”
这句话,然韦弘敏的心有些凉。韦安石没有劝他不要请辞,却只是说,眼下天下已经议论纷纷,韦弘敏若是请辞,就更加做实了韦弘敏可能是这件事幕后之人,所以韦安石的言外之意是,就算请辞,也要等风头过了再说。
韦弘敏一脸无奈的点点头:“一切,全凭你们做主吧。”
正说着,却是有人来报:“杨公去洛阳视事去了。”
韦弘敏愣了一下,不禁道:“哪个杨公。”
“中书侍中杨再思。”
“跑了?”韦弘敏目瞪口呆。
那个就在昨天,还和自己把酒言欢,还恬不知耻的称呼自己为兄长,还兴致勃勃要认自己做亲家,非要将自己孙女嫁给自己孙子的杨宰相,居然打着去洛阳办公的名义,说跑就跑了。
春暖鸭先知啊。
这个老狐狸竟然说走就走,洛阳来的消息,才来了多久?
韦弘敏和韦安石面面相觑,已经顾不得去争吵了,大眼瞪着小眼一阵,韦弘敏突然道:“他的族人呢?”
“此人……是洛阳人,倒是有几个子弟在此伺候他,不过……想必也跟着他一道去洛阳了吧。”
韦弘敏这下子,居然连愤怒的心情都没有了,遇到这么个老王八蛋,还真是欲哭无泪。
“此事……”韦安石感觉怪怪的,这时候也不再给韦弘敏冷脸,仔细一思量,发现现在还能商量事的,也只有韦弘敏,他表情古怪道:“这件事,当如何处置为好?”
“封锁消息,怕也压不住,至于要追,又追之不及。可是堂堂一个宰相,没有得到朝廷的准许,他这一走,就更让人不免要猜疑了,如今人心惶惶,杨再思如此,那些不知情由的人,又不晓得要闹出什么是非,怕就怕有了杨再思那老匹夫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一旦大家存了这个心思,这可就真正的无计可施了,事到如今……”
韦弘敏话说到这里,居然有些话说不出口,他本来就是‘待罪’之臣,若是再说一些别人不喜欢听的话,那可就更加糟糕了。
韦安石却急切的道:“有什么话不能讲,为何如此语焉不详,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好吧,好吧。”韦弘敏苦笑,他也只能苦笑了:“事到如今,唯一道法子,就是赶紧颁布一道诏书出去,任命杨再思代天子视河南事,给他一个钦差使命,让他光明正大去河南府。”
“什么……”韦安石大怒,道:“我们韦家,岂可然那老匹夫如此耍弄。”
韦弘敏早没了此前的锐气,只是摇头:“这是没有法子的法子,否则……”
他只是摇头。
韦安石定了定神,其实他心里也清楚,韦弘敏是正确的,毕竟上皇刚刚杀了韦正德,这时候本来就到处都是风言风语,结果堂堂侍中,朝廷的宰相,二话不说就开溜,还跑去河南府去了,这在外人看来是什么,这是树倒猢狲散的征兆啊,这可是大唐潮的宰相,连宰相尚且如此,其他人又会怎样想?
杨再思历经数朝而不倒,在外人看来,这个老狐狸,绝不是一个昏了头的人,一个昏了头的人,连朝廷都不顾,却跑去河南见上皇,这不摆明着,人家知道许多内情,而且已经预知到了什么,所以提前去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吗?
朝廷现在要追,怕是来不及了,况且这么大一个人不见了踪影,想要掩盖,似乎也不可能,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丧事当作喜事来办,立即颁布旨意,那些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杨再思是奉旨行事,这样,至少可以把对韦家的伤害减到最低,当然,这样做当然是便宜了杨再思,杨再思擅离职守,韦家非但不治罪,反而还要为他遮掩,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保留他的官职。
韦安石当然知道韦弘敏心里的为难,只是不忿罢了。
他突然有一种郁郁的感觉,最终还是点点头:“只是这圣旨……”
韦弘敏苦笑:“我去再请见娘娘吧。”
二韦陷入了沉默,他们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再没有心思说话了,明明韦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是这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