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策府不需要这种代理人。也就是说,士族在孟津模式中。不会有任何的立足之地,这才是秦少游下定了决心的原因,他抿了抿嘴,笑了:“杨公,施行仁政,乃是理所当然的事。只不过嘛,神策府行事,却是不能随意外泄,否则,难免会有人以讹传讹。”
杨炯的脸色微变。一直以来,他都很客气,其实杨炯这个人,为人倒是不错的,待人也和气,本来他出来交涉,多少以为秦少游会给他一点面子,谁晓得人家压根就不晓得脸是何物,杨炯顿时愠怒,他不禁看向王琚。
王琚心里苦笑,心说,世叔,你看我做什么?冤有头债有主!他呵呵一笑,道:“世叔,殿下的意思是,呃……意思是……”他竟是一时想不出什么转圜的词句,人家秦少游都说的那么清楚了,就差直接指着杨炯的脑门大骂一句,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跟我谈军政。这种话都说了,自己该怎么修饰了。
杨炯冷冷一笑,晓得王琚也是和秦少游穿一条裤子了,便豁然而起,道:“既如此,老夫明白殿下的意思了,时候不早,告辞。”
抬腿要走。
秦少游忙是拉住他,道:“杨公再坐坐,我这里有好茶,精心调制的超级公主茶。”
杨炯脸色铁青:“我看不必了,茶,还是喝自己的好,别人的茶,吃不惯。”
王琚忙是上前,道:“世叔息怒,殿下是个武人,或许并不会说话,其实殿下很想和世叔做朋友,只是有些军政……”
杨炯朝秦少游作揖行了个礼:“殿下,告辞。”
于是扬长而去。
………………………………………………………………………………………………………………………………………………………………………………………………………………………………………………………………………………………………………………………………
杨炯真的发怒了,其实他是真正的担忧,因为孟津的模式可怕之处,他是看的很清楚的,孟津从内到外,都没有士族立足之地,在那儿,农人直接被神策府方方面面控制,他们读书,他们耕种,他们做工,几乎都与神策府分不开,至于商贾,不过是他们的润滑剂,而在内部,则更像一个巨大的庄园,哪有一丁点士族的立足之地。
他怕就怕秦少游把这一套,推到弘农去,真要如此,那么杨家这么多地,这么多农户,这么多私兵,都怎么办?
秦少游既然不愿意谈,那么态度自然是不言自明了,这是根本的利益之争啊,都已经要刺刀见红了,再叙谈什么都是假的。
在弘农,还有许多人翘首盼着自己的回音呢,杨炯早就没心思待在这里了,出了神策府,径直就命随从回乡中去。
秦少游和王琚二人留在了中堂,王琚只是苦笑,他不由抚额:“从前我刺杀武三思,被各州海捕,如今却又跟着殿下,怕是从此以后,许多人要和学生恩断义绝了。”
秦少游没有安慰他,他轻轻的把手指头搭在案牍上,若有所思,道:“这算什么,我们这是在做对的事。”
这句话倒是直中王琚的心。
我们这是在做对的事。
除了知遇之恩,还有平素积累起来的感情,能让王琚毅然而然的站在秦少游这边的理由,怕也只有这个了吧。
孟津的模式,让杨炯清楚的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现在才知道,原来人群聚集起来,分工合作,其生产效率竟可以是自给自足的许多倍,原来人做工的人集合起来,再用一些又学识有见识的人来领头,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会比自给自足,单凭自己揣摩出来的手艺更要好上数倍。原来许多不起眼的东西,比如最寻常的布匹,小门小户独坐自己家里纺织,不但质量低劣,花色差,一个人一年下来,能织出几十尺就不错。可是人聚集起来,去购买或者定制,又或者改良更好的纺织机,一个人的产出,平摊下来,可以达到数百乃至于上千尺,而且因为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设计,花色更不知鲜艳多少。
原先一千个人做的事,现在只需要一两百人就可以完成,而且收益更好,那么多余的人,就可以腾出手来,去做别的生业,只要人聚集,什么都可以生产,茶叶如此,瓷器如此,鞭炮如此、茶油如此、皮裘如此、木具如此,样样都是如此,因为大规模的生产,就需要更多的木头和铁器,于是这两个行业更加蓬勃,而铁器的大规模生产,又可以附带着提供更好的农具,更好的农具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往往效率更高,现在孟津也有农户,可是这里的农户,往往一个人,就可以负责几十亩地,倒不是因为他们气力壮了,只是因为,他们的工具更好,他们有牛马等畜力代替更多的人力。
王琚几乎可以肯定,整个孟津所产生的价值,比几个弘农郡所产生的价值还要更高,小小一个县,足足抵得上几十个县,而现在,殿下既然封在了弘农,又有什么理由,去向世家妥协呢,难道依旧让弘农在旧有的模式上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产吗?那实在太可惜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可是假若整个弘农郡都能达到一个小小的孟津县这样的程度,这就意味着什么呢?
王琚不敢去想,他只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无论阻力多大,都要去试一试。
“殿下,看来弘农那边是谈不妥了,接下来……”
秦少游叹了口气,他禁不住去喝了口茶,沉思片刻:“眼下,看来别无他法了,他就打吧,直接将他们碾成粉末。”
碾成粉末。
王琚目瞪口呆,这些人可是士族,莫非是要动强?难道殿下不知道,这些人的能量有多大,一旦动粗,那就是不可收拾的局面了,还没有消化弘农,难道殿下要靠着一个小小的孟津县,和整个天下的士族作对?即便是关陇门阀,虽然喜欢看关东士族倒霉,可是也绝不希望,秦少游开这种直接用血腥手段打击士族的先例吧,毕竟今日你可以如此,而且做完了假若还可以逍遥法外的话,谁知道明日,这刀子就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齐家治国
弘农郡在早先裁撤之后,便沦为了一个县地,不过因为此前是郡城,所以底子还在,县城很大,与州府不遑多让。
杨炯的驴车是在傍晚时分才进的城,不过城里已经有许多人盼着他回来了。
县城里有许多高门大宅,其实这些大宅,大多较为空旷,因为绝大多数子弟要嘛外放为官,要嘛四处游玩,而这里,是他们的根基,根基之中,往往都有几个主事的家眷在此守着老宅。
可是这一次,县里却突然多了许多人,其中都不少,都是从洛阳告假回来的。
其实若是弘农拿去给别人做封地,大家倒是并不担心,因为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可是孟津的模式,平时倒是让人称道,甚至平素大家聚在一起,对这孟津还是颇有嘉许的,都说秦少游乃是经济之才,可是嘉许归嘉许,事情临到自己头上,这可就有切肤之痛了。
终究,大家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
此番大家推了杨炯去,无非就是试探一下神策府的态度。
杨炯乃是名士,杨家的家世又可以直追五姓七家,绝非等闲之辈,有他出面,那秦少游敢不卖一点面子?
许多仆役都在城门口翘首以盼,等看到杨炯的车马回来,大家顿时兴奋,连忙去禀告各家的主人,本来大家还以为,杨炯接下来会在县城的清风阁里大宴宾客,把今日交涉的实情相告,可是谁知……得来的消息却是,杨公的车马灰溜溜的回到了杨府,紧接着,杨公就闭门不出了。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杨公这是怎么了,不管如何,难道不该给大家一个交代?
别不是出了什么事吧。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裴松前往杨府拜访。
裴家也是关东大族,不过他们的根基却不在弘农,只是关东士族几乎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弘农这边有人叫痛,裴家那边,却不得不派人来照应一二。
裴松亦是名士,此番‘远游’至弘农的别宅已经下榻了数日,现在登门,杨府当然不能怠慢,忙是迎了裴松进去。
杨炯和裴松私交很好,所以直接就在书房之中相见。
二人坐定,有仆役上茶来。杨炯等到仆役们将门关上,这才苦笑:“过几日,我陪兄去钓鱼吧,你原来是客,可惜老夫俗务缠身,近来却多有怠慢。”
裴松摇头:“许多事,冷暖自知,有些难处。我也是知晓一二的,只是盈川何故回到弘农。却是默然无语,莫非……遇到了什么难处吗?今日盈川去见那弘农郡王,莫非那弘农郡王多有怠慢?”
杨炯哂然一笑,道:“客气倒是真客气,只不过……”他犹豫不语。
裴松反而笑了,道:“什么时候。盈川如此吞吞吐吐了,这里没有外人,何不畅所欲言。”
杨炯只得把今日的事说了。
裴松皱眉,道:“哈……这郡王好大的架子,历来朝廷和官府。不都是与我们共治的吗?他这是想做什么?难道还真以为,朝廷一纸诏令,这里就成了他家的地方?盈川啊,我说句实在话,这神策府不足为患,你们杨家在此盘踞千年,穷凶极恶的治守哪个不曾见过,可是又如何?江山依旧如是,他们是走马换灯一般的兴起又落下,可是杨氏呢,照样如日中天,可见一时的忧患,不足为惧。”
杨炯却很认真,道:“不,不,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是釜底抽薪,裴兄去过孟津吗?去过,自然就会明白。”
裴松笑了,道:“哪里没有去过,非但去过,而且去岁的时候,还下榻过盘桓过半月呢,那地方,倒是真是好地方,只是可惜,锱铢之气太重了。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