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270章

唐朝小官人-第270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昏厥过去,一会儿就好了,儿臣本也不愿说,怕徒增母亲的忧心。只是想了想,若是不说,太子殿下的身子也是要紧,所以进退维谷,今日才不得不进言。”
  李旦身子不好,这里头有两层意思。
  至少在一旁的上官婉儿听来,却有弦外之音,这第一层意思,自然是有兄弟友爱之意。可是细细一思,里头左一句太子是国本,右一句悉心调养,却颇为刺耳。
  太子是国本没错。这国本若是身子孱弱,那可就很糟糕了,所以历朝历代,都忌讳立年幼或者多病的人为储君。怕的就是出现政权不断交替的跌宕局面。至于调养,按理来说,太子李显也没什么别的事。他能忙什么,这不是每日都在调养吗?一个无所事事的人,突然说要调养,那只能说明此人必定是耽于玩乐,不懂得节制。
  自然……这只是上官婉儿的心思,而李旦却是口出至诚,似乎又不像是说这些,上官婉儿眼眸悄悄打量武则天,想看看陛下是否听出来这弦外之音,武则天却只是微微蹙眉:“若是如此,那可得好生瞧瞧了,太子平时沉默寡言,素来又是闭门不出,朕也怕他闷出病来,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朕,婉儿,待会儿叫几个御医去看看。”
  上官婉儿忙是应了。
  武则天似乎颇为忧心:“太平的大婚,可就在近前了,太子可莫要出了什么变故才好。”
  眼下武则天最上心的,还是那太平公主。
  正说着,却是有宦官来,道:“陛下,太子觐见。”
  武则天便端起茶盏来要喝茶,一面笑呵呵的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请来吧。”
  …………………………………………………………………………………………………………………………………………………………………………………………………………………………………………………………………………………………………………………………………………………………
  李显拖着肥硕的身子进来,他看到了李旦,李旦朝他抿嘴一笑,李显忙是低头,去错开这个目光,他不知何以去面对这个弟弟,以至于他连向武则天行礼的事也忘了。
  于是武则天咳嗽两声,李显才意识到什么,他忙道:“儿臣见过母皇。”
  武则天笑吟吟的道:“不必多礼,坐吧,朕听说了一些事。”
  前头的话倒还好,后面一句却是吓得李显脸色苍白如纸,他期期艾艾的道:“儿臣万死。”
  武则天不禁嗔怒道:“朕听说你的身子不好,可是有的吗?前几日还在宫门口昏厥了过去,这与万死有没有关系。”
  李显口齿不清,笨拙的很,一时又不知怎么答了,只好唯唯诺诺的道:“是,是……”
  他乖乖的坐在了一侧的案牍后,武则天瞥了他一眼,对他显得甚不满意。
  李显这样的人,确实是很难被人看中的,武则天除了一个早夭的儿子之外,只有三子,那先太子李弘自不必说,生的风流倜傥,满朝都是交口称赞,都说他是有才华的人,将来定能做个好天子,可是谁知,却是意外的‘猝死’了。至于四子李旦,虽然及不上李弘,却也算是能言善辩,算是相貌堂堂。唯独这个李显,不但笨拙,而且身子肥胖,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浑身上下,难觅一丁点闪光之处。
  武则天便道:“你既是抱病在身,就理当静养,却是为何来见朕?”
  李显道:“母皇,臣……臣在想公主下嫁的事,臣身子确实不好,不过府中的大夫却已是说了,这是儿臣平时闷在府中的缘故,一个人闷的久了,也会体虚。再者,令月乃是儿臣之妹,她嫁人的事,在儿臣眼里就是天大的事了,所以儿臣想请旨,且去孟津那儿,专程察视一下大婚之事,恳请……恳请母皇恩准。”
  这个理由,显然是无可挑剔。
  一方面是自己病了,需要出去散散心,另一方面,却是为了自己的妹子。
  武则天不露声色,可是一旁的李旦眼眸里却是掠过了一丝诧异。
  自己的这个兄长要去孟津?
  他可是堂堂的太子,岂可轻易动身去洛阳之外?
  而且看他说这件事的时候,居然口齿清晰,理由也是极为充分,很显然,这是有人背后教他说的。
  如此看来,这一切未必就是李显的心思,而是有人在为李显出谋划策。
  这个人是谁呢?
  李旦眼眸眯起来,其实李显已经告诉了他答案。李显要去孟津,孟津是秦少游的地方,是天策府所在,堂堂太子,当然不可能轻涉险地,可是李显却是急于去孟津,只能说明,李显对秦少游十分放心和信任,背后在授意的人,想必就是那秦少游了。
  想到那秦少游,李旦的表情居然十分的平静,他似乎一丁点丧子之痛的觉悟都没有。
  不过……这个人似乎颇为让他忌惮,所以他的手还是微微动了一下,于是他不得不假装去端茶来做掩饰。
  秦少游当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假若天策府不是在河南府,而是在江南西路或者是剑南路,或许这样的一个人,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可是偏偏,他的天策府就在孟津,就好似有一把利剑,直接抵住了洛阳地咽喉之地,况且此人还颇受母皇信任,又有数以千万的财力支持,甚至完全可以说,这个人在洛阳发生任何事的时候,都将会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年李隆基谋反失败,就是证明。
  现在秦少游怂恿太子去孟津,又是为何呢?
  李旦几乎可以想见,这一切,只怕没有这样简单。
  可是他没有做声,只是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武则天蹙眉,淡淡道:“你有这份心思,可见你与令月之间的兄妹之情,朕听了,甚是欣慰。只不过孟津虽是不远,可你终究是太子……”
  李显急切的道:“母皇,孟津就在洛阳一侧,不过是数十里路罢了,儿臣既为兄长,怎可对此事漠不关心,况且听说孟津那儿鸟语花香,儿臣也想出去见识一二。”
  武则天哂然一笑,道:“好吧,既然如此,朕也就无话可说了,你要去便去。只是你的身子却也是要紧,方才旦儿还特意说了你的病情,他对你很是惺惺念念。”
  李显只得朝李旦道:“多谢皇弟关心,本宫的病并无大碍。”
  李旦笑嘻嘻的道:“若是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
  二人客客气气,总是让一旁看在眼里的上官婉儿觉得怪异,兄弟之间这样过份的客气,本就是奇怪的事,上官婉儿有不禁去看武则天,心里则更加嘀咕,这么明显的疏远,陛下难道就看不出来吗?可是为何陛下眼里,只有欣慰之色呢?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母子连心

  武则天终究还是照准了。
  她似乎很是高兴,至少为李显兄妹之情所感染,说了许多宽慰李显的话,李旦只是坐在一旁,微微浅笑,时而附和几句,他的眼里总是带着笑意。
  李显如蒙大赦,忙是谢恩,匆匆要走。
  武则天道:“婉儿,送送太子。”
  上官婉儿应了一句。
  这显然是个突兀的举动。
  以至于无论是婉儿还是李显,脸色都是微微一僵,尤其是李显,方才的一丁点好心情,也俱都烟消云散。
  陛下要婉儿相送,无非就是两层意思,一层可能是关心李显这个儿子,所以让婉儿相送。而另一层却是最为可怕的,那就是武则天想要支开上官婉儿,有话要和李旦去说,母子之间,可能会有一场极为隐秘的对谈,以至于连上官婉儿都不能在一旁,今日李显要去孟津,这几乎是向天下人宣布,李显与秦少游已经建立了某种较为稳固的关系,而上官婉儿素来与秦少游牵扯不清,武则天若是支开上官婉儿,又是为了什么呢?
  有些事,总是细思恐极。
  李显和婉儿鱼贯而出,二人一前一后,各有心事。
  忧心忡忡的李显显得更加惆怅,他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去了孟津,可以使他心安,可是他的命运,终究还是决定在母后手里,母后与李旦之间的亲昵,某种程度,就决定了他的命运。
  一旦选择了李旦,他这个皇兄兼且是太子的人,当会陷于什么样的境地?这些东西,李显岂会不知,有些事并非是他杞人忧天,实在是血淋淋的事实他见的实在太多。
  上官婉儿也是若有所思。等到她回过神,却见李旦因为走得急,已隔了数十丈的距离,她不禁道:“殿下,且慢一些。”
  李显浑浑噩噩的驻足,只好等他,上官婉儿追上前,低声道:“殿下什么时候动身去孟津?”
  李显道:“即刻出发。”
  婉儿摇头,捋了捋额前的乱发,道:“下官以为。切切不可如此,若是太急,不免痕迹太重,明日在出发吧。”
  李显默然无言,他重重叹口气,不是他太急,而是那不安地情绪,已经让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他感觉自己要疯了,无时无刻的想要逃,无论逃去哪里,只要离这是非之地远远的。
  婉儿又道:“殿下去了孟津。若是见到了秦上尉,能转一句话吗?”
  “嗯?”李显愣了一下,从前都是秦少游做他的信使,而今日。却是他要为婉儿和秦少游做信使,猛地,他心思一动。不禁笑起来,李显这不经意的笑容,干净的让人觉得可笑,就好像一个愁容满面的少年人,猛地变得纯粹起来。
  他忙道:“不知是什么口信。”
  上官婉儿幽幽叹口气,道:“一夜冬梦,谁晓女人心?”
  啊……李显不由哑然,他突然被婉儿这哀怨之情给吓着了,心里细细思索了一下婉儿的话,冬梦……现在是秋高正爽的时候啊,何来的冬梦,况且秋风岂不是更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