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朝小官人 >

第110章

唐朝小官人-第110章

小说: 唐朝小官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从深深地看他一眼,已是晓得李多祚已有了决断,他闻言大喜,道:“那么老朽就静候喜讯。”
  现在这个时候,朝中内忧外患,这个世上又有谁相信武氏在不得人心的情况之下又能维持多久呢?就算今日平定了李冲的叛乱,下一个李冲在数年之后也会出现,天下的动荡,只要姓武的还在,那么就永远不会停止,正因为如此,真正肯为武则天效命的人,除了那几个酷吏,又有几人?
  李多祚并不愚蠢,李冲是个很好的人选,首先他姓李,其次他姓李,最后他还是姓李,只有姓李,高门才肯服气,只要他是男人,坊间无数的猜忌才会平息。
  现在摆在李多祚面前的,就是唾手可得的从龙之功,李多祚有些激动,激动得发抖,他忙是正了正衣冠,火速前往南衙的正门。
  正门处,果然只有两个女人,缓缓进来,这南衙左右的将佐早已跪了一地。
  李多祚深深地凝望武则天一眼,见武则天轻描淡写地扫视他,他忙是上前,拜倒在地道:“臣李多祚,见过圣人。”
  武则天莞尔笑了,就这么浅笑地看了李多祚一眼,然后,她一步步地向前走了几步,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下直入正堂。
  李多祚依旧跪在那里,不得武则天的免礼,他竟是不敢起来。
  武则天走了,进了正堂,就这么撇下了他,李多祚先是犹豫,随即开始有些不安起来。
  陛下……这是为何?
  为何对自己这样的不客气?
  莫非……
  这怎么可能……
  陛下为何孑身前来……
  无数个念头纷沓而来。
  不知不觉的功夫,李多祚已是浑身冷汗,他的手心抓在泥里,早已湿透了。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李多祚的腿脚跪得已经酸麻。
  就在这时,上官婉儿姗姗来迟,慢悠悠地道:“圣人有言,请大将军李多祚入堂觐见。”
  李多祚长出了一口气,他巍颤颤地起来,想到方才荒唐的念头,不由心里哂笑,那人终究只是个老女人而已,自己为何要怕?
  他快步入堂,便见武则天高坐在本是自己的位置上。
  武则天的眼眸淡漠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垂头品茶。
  这一切又让李多祚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手足无措地侧立在一旁,低声道:“圣人远道而来,臣未远迎,实在万死。”
  武则天依旧低着头,用茶盖去轻轻地抹开茶水上的茶末,气定神闲,却是不发一言。
  李多祚更加尴尬:“现今河北贼军随时渡河,依臣愚见,是否出兵半渡而击……”
  武则天不答。
  李多祚已是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的后襟被冷汗湿透了,他把头垂得更低:“此时若陈兵于孟津,区区小贼,不足为惧,臣唯恐……”
  啪……
  茶水突然直接重重地放在了案牍上,于是水花四溅开来,一股浓烈的茶香也随之在这堂内荡漾。
  武则天突然抬眸,眸光如一柄锐利的尖刀,狠狠地扎在李多祚的胸口。
  李多祚大惊失色,情不自禁地后退了一步。
  武则天厉声道:“李多祚,你是何人,区区一个大将军,朕未开口,也有你说话的份吗?”
  李多祚吓得脸色惨然,忙是拜倒在地,身躯瑟瑟作抖:“臣万死之罪!”
  “你当然万死,不知尊卑,以下犯上,其罪可诛。”
  “臣……臣……”李多祚抬头,看到了武则天脸上可怕的神色。
  他猛地打了个激灵,这个表情,他见过许多次,当年下旨朱砂李敬业全族时,就是这样的神色,当年张虔勖被乱刀砍死的时候,武则天也是这样的神色,当年范云仙被割去舌头时,还是这样的神色。
  他的脑海里顿时想起无数人来,这些人如走马灯一样地在他脑海中团团转着。
  綦连耀、刘思礼、李昭德、郝象贤、李元嘉……
  这些人,曾经一个个鲜活无比,而现在………
  他的身躯开始不自觉地抖动,这个曾胆大包天,征战沙场数十年,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此时身如筛糠,竟是声泪俱下:“臣有万死之罪,望陛下怜臣忠义,使臣能苟延残喘于乡野;如此,臣此生足矣。”
  …………………………
  一大早更新,求点票儿,可有支持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慷慨赴死

  武则天看着声泪俱下的李多祚,却只是微微一笑,她目光深沉地拿起了茶水,轻饮一口,忍不住道:“这茶好,是真的好。”
  上官婉儿在一旁笑道:“陛下不只是品茶,品的还是陛下的心。”
  武则天轻松惬意地道:“是么?这倒是真的,人有了心才好啊。”
  上官婉儿看了一眼五体投地的李多祚,却是道:“陛下,我瞧着李大将军也是有心的。”
  武则天淡淡地道:“是吗?”
  上官婉儿道:“大将军虽是孟浪,可是对陛下却是忠心耿耿的。”
  早已吓得面如土色的李多祚听了这话,像是抓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道:“是,是,臣虽无所长,却有一颗忠心,臣的忠心可鉴日月,臣愿为圣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武则天冷笑着看李多祚,缓缓地道:“是吗?这就好极了,朕取的就是你的忠心,如今国有危难,朕还要倚重李卿,不是?”
  “臣不敢当,臣万死……”李多祚猜不出武则天的心事,只是见武则天忽冷忽热,心里非但没有觉得轻松一些,反而更加提心吊胆。
  “这就好了。”武则天笑了,道:“李卿,河北的贼军不过是癣疥之患,朕看哪,也不必出城迎击了,你坐守洛阳,朕也就能放心。”
  “还有呢,你的儿子李承训近来可好?”
  一听武则天提到了他的儿子,李多祚猛地打了个激灵,满心恐惧,期期艾艾地道:“他赋闲于家,倒是还好。”
  武则天幽幽叹口气,道:“男儿岂可闲养,依着朕看,他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如就入御史台吧,明日赐个侍御史,不过他终究不熟谙监察之事,凡事总要一步步的来,就让来俊臣带着他好生教导。”
  “是,臣谢圣人恩典。”李多祚忙是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可是心却还是放不下。
  武则天便笑着道:“好了,赶紧去布置吧,你这大将军可有得忙了。”
  李多祚忙是出了大堂,见到了日光。他突然有一种两世为人的错觉,整个人到现在还是感觉自己的后襟有些发凉,他忙是叫来了一个校尉,低声道:“后堂的那个人可还在吗?”
  “还在!”
  李多祚目中掠过一丝杀机,道:“你叫几个人请他到一出偏僻的地方……”李多祚说罢,抹了抹自己的脖子。
  “诺!”
  …………………………………………
  武则天依旧闲坐在这南衙里,她一面吃茶,一面若有所思。
  一切……都是这样的淡定从容,谁也不知。就在这南衙的后头已是血迹斑斑,而那身首异处之人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几个时辰后,天色将晚,堂中渐渐昏暗。上官婉儿拿着银钗拨了拨一旁的灯芯,使堂内更光亮了一些。
  这挥洒下来的灯火照在武则天的脸上,却分明能看到武则天的轻描淡写的背后却透着一股深深的疲倦。
  只是这时,有个小宦官小心翼翼地到了武则天的身边。低声道:“圣人,飞骑去了庄子,不曾见公主殿下。已经在四处搜寻。”
  “什么……”武则天的目光一凝,嘴唇不由哆嗦了一下。
  她举着茶杯的手也不禁颤抖。
  公主人在孟西,却是不知所踪,现在城外凶险无比,那么……
  她胸口起伏起来,老半天,她咬着银牙,一旁的上官婉儿不禁道:“是不是让李多祚调遣一支禁军……”
  武则天目光一冷,道:“你以为……李多祚就可靠?太平公主在城外的事不能让任何人知晓,以免……被人拿着来大做文章。”她高傲地抬起头来,冷冷道:“朕的女儿,岂会让宵小所伤。”
  沉吟片刻,她猛地想起一个人来,道:“朕准秦少游回京,他可回来了吗?”
  那宦官摇摇头。
  上官婉儿不由道:“秦少游多半是要留守驻地,死战到底了。”
  武则天凝眉,眉宇之间不由府上一丝阴郁:“患难见真情,国难见忠义,这秦少游,朕从前还是小瞧了他啊,他若战死……准备厚葬,追加恩荣吧。”她挥挥手,示意所有人出去,想要独处片刻。
  ………………………………………………………………………………………………………………………………………………………………………………………………………………
  秦少游其实是不想留的。
  当有一小队飞骑抵达这里,传达了武则天旨意的时候,秦少游的心里不由大喜,反正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只是可惜,当他要带队回京时,团勇们却是一个个都没有动。
  秦少游忙是将方静寻来,方静苦笑道:“秦校尉,团结营多是本乡的壮丁,如今贼军渡河,所侵害的就是他们的亲族,他们若是一走了之,乡中还有父母在堂,如何下得了这个狠心?所以……秦校尉,许多人想要留下,即便于事无补,可是但求心安。”
  秦少游的脸不禁红了。
  这尼玛的,连王二这样的货色居然都有这样的觉悟。
  话说回来,团勇虽然有种种不好,可是比禁军却总算有一个好处,他们是本乡的武装,若是让他们转战千里,或许未必有什么士气,可是在本乡保境安民,却是往往能视死如归,轻生死,重乡土,天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秦少游开始犹豫不决起来。
  倒是这时,太平公主竟是到了。
  秦少游忙是将她迎进来,劈头就道:“我的老祖宗,你这个时候来这做什么?为何不速回洛阳?”
  李令月幽幽地道:“本宫……本宫……也想回去,只是身边护卫并不多,这庄子附近有许多贼军散兵,唯有你们驻扎于此,因而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