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不过美军的侦察机的侦察一般不会有什么效果,尤其是中**队使用的还是“野猫”战机……野猫战机的作战半径只有五百公里,这一点日军是一清二楚,再加上日军又很清楚美军舰队的位置,所以就把舰队停泊在五百公里的距离外。
而日军零战等战机的作战半径却远超五百公里,何况他们还可以利用岛屿机场做为中转,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燃料之类的问题。
时间到了早上八点半,小泽治三郎计算了下时间,战机到达敌军舰队上空时大慨是十点整,此时正是美军进行一早上的轰炸精疲力尽而又没到中午午餐休息时间,这个时机就刚好。
于是小泽治三郎一声令下,日军战机就一架架的飞上了空中朝目标方向飞去。
第一波攻击机群为69架,像往常一样,这部份的战机大多是零式战斗机,只有二十余架是彗星轰炸机和天山鱼雷机……由此也可知日军打这一仗是有多拼,彗星轰炸机就是那款被戏称为“航母杀手”的轰炸机,这“航母杀手”杀的不是敌人的航母,而是自己的航母,原因是此时日军飞行员素质成级数下降,而彗星这款轰炸机又是高速轰炸机,其着舰速度很快,以日军飞行员现有的素质很难将其安全着陆在航母上,于是在使用这款轰炸机时几乎每天都出现事故。
因此,彗星轰炸机曾一度被搬到岛屿机场上做为岸基轰炸机使用。
现在之所以又将其搬上了航母,一方面是因为九九式轰炸机大批战损,此时已不够装满航母了。
另一方面,则是此时的美军已经装备了近炸引信炮弹,另外还有新型战机,如果还是用慢速的九九式轰炸机的话,那根本就无法突破美军的防空火力网,那就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装备彗星虽然也跟送死差不多,但突破防空火力网的机率会大一些,也就是至少还能给敌人一些杀伤,不至于死得毫无价值。
然而这又会催生另一个问题……驾驶彗星轰炸机的新手就算在战斗中幸存得以返航,但却对能够成功降落在航母上毫无信心,于是他们就想:与其撞死在自己的航母上,倒不如撞死在敌人的航母上……于是调转了机头,干脆就朝敌人战舰和航母撞了上去。
这个做法后来被日军航空兵纷纷效仿,于是就发展成了神风特攻队发动了令人震惊的自杀式攻击。
不到半小时,也就是在8点56分,小泽又派出了规模最大的一波,这一波是以九七舰攻、九九舰爆、天山舰攻、彗星舰爆为主,总架次为128架。
从日军九七、九九、天山、彗星几种轰炸机新旧混搭的编队,也可以看出此时日军战机严重不足到了要拼凑的地步……否则,没有人会喜欢将这么多种类的轰炸机编在一起的,这几种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差别很大会给执行任务造成很大的变数不说,在维护方面还会有很大的麻烦,比如零件不通用的问题,维修人员会成倍增加的问题等等。
这波显然是日军攻击的主力,它们的任务就是要尽一切努力重创“翔鹤”号编队,尤其是要击沉“翔鹤”号。
想了想,小泽治三郎又觉得有些不放心,于是十分钟后,也就是9点零6分,小泽又加派了第三波47架战机做为第二队的补充。
这如果是在以前,那是根本就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日军此时明确的知道敌人航母的位置及兵力,一百多架战机派出去就算无法将目标击沉也可以将其重创。但是此时的小泽治三郎却有些担心,小泽治三郎是仔细的研究过中**队的甚至研究过中国海军的训练和实战的,他知道中国海军的训练并不比美军差,甚至比美军还好。实战方面,上一场在马绍尔群岛的防御作战就打得相当不错,所以小泽治三郎并不像他的上司丰田副武及草鹿龙之介那么有信心。
………………………………
第三百五十三章 监敌
9点30分,小泽治三郎又派出了第四波战机。
这一批次有82架战机,它是作为掩护部队或者是收尾部队的……至于到底是掩护部队还是收尾部队,那就要看前几波战机的战果如何了:
如果前几波战机打得很好,那么这一批次就是乘敌人援军没来得及赶来同时目标又奄奄一息时做致命的最后一击。
但如果前几波打得不好,也就是出乎意料之外的被敌人打得损失惨重,那么这82架战机的任务就是掩护,它们可以暂时夺取制空权压制住敌人的炮火,让前几波战机有时间在岛屿降落并补充油料和炸弹,然后再马上升空作战。
这也是草鹿龙之介“阿号作战”计划的精髓所在……日军战机的总体数量和质量虽然都比不上美军,但在岛屿附近,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却可以将一架战机当作两架战机使用。反之,美军的战机却需要从航母起降,升空率肯定不及日军,于是日军战机就会在局部地区在数量上形成压倒性的优势从而取得胜利。
很明显的一点是,在这种战术下,敌人舰群距离岛屿机场越近承受的压力就会越大,因为这意味着日军战机往返岛屿机场重新挂弹的时间也越短。
悲催的是……第七支队恰恰在约翰的指挥下将距离拉近到了80公里,这使得日机从岛屿起飞至进攻第七支队只需要几分钟。
约翰此时并没有感觉到危险,他也果真如小泽治三郎所想的那样……一批批的将轰炸机派出去轰炸,同时甲板上还停着许多装载航空炸弹准备出去的战机。
而张弛却越来越感觉到不安,虽然此时在外巡逻和侦察的战机都还没有回报……张弛知道,不能把太大的希望寄托在侦察机和巡逻机上,原因是中国海军拥有的战机太少而需要侦察的空间和方向却太多,敌人的机群很有可能会从侦察的漏洞闯进来,等发现敌人的时候可能已经太迟了。
果然,张弛担心的就发生了,日军机群很幸运的从两队侦察机中间插了进来……确切的说,这并不是日军运气好,因为正如之前所说的,丰田副武很重视情报,所以在战前就在马里亚纳群岛周围布下很严密的情报网,这其中就有岛屿上的日军情报人员及水上侦察机。
所以,其实张弛派出去的侦察机和巡逻机都在日军的监视下,日军机群就是根据这些准确的情报避开了中国军队战机的侦察……这种手段看起来很原始,但其实十分有效,甚至有时还比雷达可靠,因为此时就美军的雷达就因为马里亚纳群岛附近云层厚、水气重探测距离及稳定性受到影响。
于是,直到九点四十五分,中国军队的雷达才探测到日军第一波机群。
“师座!”雷达兵向张弛汇报道:“发现机群,大慨有70架,不清楚是敌是友!”
这也是中国海军参战弱点之一,因为与美国海军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所以在发现机群时总是不知道敌我。
“距离多远?”张弛问。
“一百多公里!”雷达兵回答:“大慨需要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到达!”
张弛一转头就朝身旁同样早就严阵以待的张军华下令道:“做好战斗准备,巡逻大队前往迎敌!”
“是!”
防空警报很快就响了起来,中国军队的船员、炮手用最快的速度飞奔到自己的岗位上装弹并调整方向,军舰也在护航航母周围围成一圈调整好防御队形。
这突变也惊动了一众在“平海”号上的记者团,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佩奇和美国记者凯拉。
“嘿,发生什么事了?”凯拉试图拦住一名奔向船舱的中国水手,但中国水手正眼也没看她一眼就一把将她推开,接着呼的一下就跑得没影了。
“嘿!”凯拉冲着水手的背影大喊:“你不能这么做!”
“不,他们可以这么做!”佩奇回答:“因为他们在做战斗准备,他们在试图保护我们的生命,而你却挡住了他的路!”
“战斗准备?”凯拉摊了摊手:“我得到的消息却是我们很安全!”
接着凯拉就朝护航航母的方向扬了扬头,说道:“看看吧,他们并没有什么反应。”
“我们走着瞧!”佩奇说:“我认为……这时候我们最好还是回到自己的船舱!”
说着佩奇转身就走了。
美军方面的确还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们甚至依旧朝提尼安岛派出轰炸机。
于是张弛就给约翰打了个电话:“将军,我们的雷达发现可疑机群,很可能是日本人,建议您马上放飞所有战机和轰炸机,来不急放飞的就推到海里!”
“这不可能,上校!”约翰的口气依旧一副轻松:“那或许是我们自己的机群……你不要过度紧张了,放轻松些!”
张弛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已经不知道该对约翰说什么好了。
“上校!”约翰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望着窗外的海洋,说道:“我知道你们在陆地上的表现很好,但是你要相信,海空战争与陆地战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慨念……”
张弛没有回答,只是把话筒举高朝向转头正在汇报的通讯兵,那名通讯兵正冲着弛弛大叫:“师座!我们的巡逻机群确认那是敌人机群,正实施拦截!”
“听到了吗?将军!”张弛对约翰说道:“我的通讯兵刚刚告诉我……我们的巡逻机群已经与敌机展开了战斗,还有几分钟敌机就飞临我们上空了!”
“什么?这……这不可能!”约翰呆愣当场。
过了好一会儿,约翰才像猛然清醒过来似的,朝身旁的参谋大喊:“还愣着干什么?防空警报!各就各位!”
霎时护航航母上的美军士兵就乱成了一团,刚才他们在听到中国军舰响起警报时心里就七上八下的,此时终于确定空袭是确有其事,于是马上就行动了起来。
但他们浪费了宝贵的八分钟的时间,所以伤亡已经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