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288章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88章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里斯这家伙倒也有意思,自从张弛交待过他,不能让徐政凯查觉中国飞行员的训练情况后,哈里斯似乎是开窍了。

    他特地从海军里调了几个华裔大兵来……这时期由于中国国内环境恶劣,许多华人通过各种办法逃到国外谋生,当兵就是谋生手段之一,所以要找几个华裔大兵还真不是难事。

    这几个华裔大兵什么事都不用做,就是陪着徐政凯到这个岛逛逛,那个海滩上玩玩,有时甚至还会到美国大兵的酒吧里去泡妞,整得这徐政凯都乐不思蜀了,完全就忘了拉包尔岛上训练中国飞行员那回事……或许,他心里也会在想,反正上峰要的不是把飞行员训练出什么名堂来,而是要这些飞行员训不出什么名堂来,所以,不管还不是更好?!

    但徐政凯没想到的是,他不管却有人管。

    徐政凯在外头花天酒地的时候,哈里斯就在拉包尔加紧训练中国飞行员……两百三十七名飞行员,哈里斯是一下就调了三百多架各式战机来,还有大批的维修设备、零件、维护及保养人员。

    当然,这些战机并不完全是用于训练的,事实上,两百三十七名飞行员根本就驾驶不了这么多战机,原因是“无畏”式轰炸机需要两名乘员,“复仇者”鱼雷攻击机需要三名乘员,这样算下来一百多架各式战机就足够训练了。

    之所以要调三百多架战机,是因为美军需要以拉包尔为基地展开下一轮的反攻。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工资

    战争这东西就是这样,说句话做个决策总是更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美国方面决定在拉包尔组建一个航母战斗群后,就会出现一个弹药补给上的问题……驻守在拉包尔上的部队至少有一个中国师,另外还要加上战机、军舰等,这些补给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随着美军战线不断往北推移,美军的后勤补给线也是越拉越长,从后方往前线运送弹药也是越来越困难或者说需要的运输船也就越来越多了。

    更重要的还是,美军的下一轮反攻还要以拉包尔为基地……这是由拉包尔是个天然的港口又有飞机场,而且面积也足够大决定的,它有足够的条件和空间容纳海、陆及航空兵三军,是一个重要战略基地,这也是盟军在所罗门群岛方向的战事一直都是以拉包尔为目标的原因之一。只不过历史上的他们因为发现打下拉包尔代价太大,于是在不得已的前情况下才将它“跳”过了。

    于是,可以想像的是,将来的拉包尔肯定会驻扎更多的军队、更多的飞机和更多的军舰。而这些军队、飞机及军舰都是需要弹药、粮食和燃油的,如果这一切全都要由运输船运送的话……美国海军方面做个计算,必须得运输几个月的时间才够组织一次进攻。

    “这是个问题,先生们!”哈尔西在会议上说道:“而且这是极大的浪费,我们平均得消耗两桶油才能将一桶油送到拉包尔!更严重的是,这种情况不仅不会得到改善,随着战线继续往北推移,还会继续恶化!”

    哈尔西说的当然有道理,因为如果这样打下去只会使他们的补给线越来越长,除非美军打败仗后退。

    “而且我们的运输船也不够!”哈尔西继续说道:“这些运输船里甚至有相当一部份是民用船只,我们必须想办法减轻运输负担!”

    对于这一点海军将领当然也知道,而且他们也明白如果补给不足的话,那对于海军及航空兵将意味着。

    沉默了半晌,就有一个参谋建议道:“也许我们可以在拉包尔建立一个兵工厂,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拉包尔生产弹药而不必从遥远的澳大利亚运过去!”

    “好主意!”哈尔西说:“这显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的补给负担!另一方面,拉包尔上还有大量的俘虏及劳力,这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然而其它将领却没有说话。

    哈尔西不由奇怪的问了声:“怎么了?”

    “将军!”金凯德回答道:“可是现在驻扎在拉包尔上的却是中**队,而兵工厂却是……”

    “拜托!”哈尔西笑道:“不说中国是我们的盟友,就算他们不是我们的盟友,还处在农耕时期的他们能从我们这学去什么技术和军事机密?”

    会议室里的海军军官们不由响起了一片笑声。

    现在的现实也的确像哈尔西说的那样,中国在工业化上落后美国太多了,就算某些技术被中国方面偷学到了,只怕到中国运用时也已经被美国所淘汰,所以这个担心似乎根本就是多余的。

    显然,华盛顿方面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很快就同意了哈尔西这个建议。

    于是,张弛就惊愕的看着美军的三个兵工厂陆陆续续的搬进了拉包尔,而且为了能够保证这些兵工厂的安全,它们还都是建立在地下坑道里。

    更让张弛感到意外的还是……这些兵工厂还都是由新一师来管理,也就是由新一师守卫、安检等等,完全不避嫌,美国人只派几个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在兵工厂里指导和监督。

    随后张弛又觉得可以理解,因为以中国现在的情况,被鬼子给完全封锁着自顾自都顾不过来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思及能力去偷学美军的什么军事机密,就算是学了也没地方用。

    甚至美军还有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能学了那就更好……反正生产这些步枪、机枪、炮弹啥的,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中国人学去了,有这个生产能力了,只会对战争有帮助,至于赶超美国……那还远着呢!

    这个道理就与战后美国会愿意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卖给日本是一样的。

    此时的张弛也没想太多,反正这对中**队来说也算是好事,枪支弹药可以在岛上生产了,像瓜岛那样缺乏弹药的情况也就不太可能再出现了。

    另一个好处,就是妥妥的解决了岛上劳力就业的问题。

    当然,像兵工厂这样的工作是不敢交给战俘去做的,劳力就不一样了,那些来自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国的劳力……说实话如果让他们只在岛上种粮食那是很大的浪费。因为种粮食这活有很大的季节性,就是播种和秋收时忙个几天,其它时候就只要看着也就行了,于是如果只是种粮食,那么很多时间都是在无所事事。

    如今有了兵工厂那就不一样了,而且在工厂里干活还是有工资的……美国佬有的是钱,在付给工人工钱方面他们倒是一点也不含糊,他们给这些劳力每人每月15英磅左右的报酬。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多劳多得”的一套标准以刺激工人努力生产。

    之所以用英磅,是因为这些劳力有许多是来英国的殖民地,他们认识英磅却不认识美金,所以用英磅结算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注:此时英磅对美元的汇率为1英磅兑4。03美元)

    这可乐坏了那些劳力,因为他们要是在本国工作的话,一个只能得到个位数甚至更少的报酬,而现在却一下就翻了几番。

    他们这种工资水平跟新一师上尉的军晌160卢比差不多,张弛也不知道这工资是高还是低,闲着无聊的时候就问问皮特。

    皮特的回答是:在美国国内的工资水平是人均年收入三千美元左右,也就是月收入大慨250美元……

    闻言张弛不由唉了口气,劳力得到的工资不过是美国人工资的零头,却还是跟发现了宝藏一样。

    只怕此时中国的生活水平,跟这些劳力也差不多吧。
………………………………

第一百四十九章 船员

  船员是在新一师占领了拉包尔后一个多月才陆陆续续的到达拉包尔的。

  迎接船员与之前迎接飞行员的场景那完全是两回事。

  飞行员来的时候,那个个都是趾高气昂的……对于为一点张弛可以理解,飞行员嘛,在国内时就拥有高人一等的地位,在陆军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飞行员还是像供爷爷供奶奶一样供着,时间一长自然就看不起地上的陆军了。

  不过也算这些飞行员运气好,张弛的指挥部距离机场还有些距离,同时他也是被拉包尔的各种事务缠得无法分身,所以才无暇去理会那些气焰嚣张的飞行员,否则怎么着都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话说这段时间张弛可以说是拉包尔最忙的人了,这主要是因张弛会懂英语,而且又深受王麻子及美国方面的信任,于是不管什么事比如兵工厂的进驻、“野猫”战机及维修人员的安排等等,全都需要张弛经手,于是办公室里的电话是一个劲的响个不停,等会儿是战机那边的零件就缺了啥啥啥,等会儿又是人手不足或是什么装备在运输中遗失了,张弛就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几个人来用。

  就比如此时,前几分钟还在忙着制定兵工厂管理制度,一个电话过来就让张弛到港口来迎接船员了。

  张弛很想推辞,因为他一想起上次接待徐政凯那情形就一肚子的气……他娘滴,啥事没做只懂得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公子哥还在咱们这些成天跟鬼子拼命的人面前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更让人气不过的还是,啥战功都没有明显就是混日子的徐政凯还是个少将,而且还口口声声的拿什么飞行员、战功来压人。

  这也不是说张弛看不起飞行员,而是张弛觉得在这战场上一切都该以战功来说话。

  如果是开着飞机上天就让敌人给打了下来……那不仅对战争没有帮助反而还白白浪费了国家培养你的金钱和时间,还损失了一架飞机,这跟在陆地上端着刺刀与敌人拼命的陆军比起来就没什么好比的,好歹人家步兵手下也杀了几个鬼子,你飞行员又干了啥了呢?!

  所以张弛认为那些飞行员尤其是那个少将徐政凯,根本就没有嚣张的资本,但他们却偏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知道他们这是哪来的优越感。

  现在迎接的是海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