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只一天的时间,瓜岛上就藏起了二十架飞机。
张弛和克利夫顿在机场旁的树林里看到了这些飞机,同时还接见了两个人。
“上校!”两名美*官笔挺的站在了克利夫顿面前。
从军衔可以看出他们一个是少校一个是中校。
克利夫顿随手拿起手里的文件翻了开来,对他们说道:“史密斯少校?!”
“是的长官!”
“曼鲁姆中校!”
“是的。长官!”
克利夫顿接着就把文件递给张弛,说道:“史密斯少校负责指挥战斗机。曼鲁姆中校负责指挥轰炸机!后续还有……五十架战斗机、三十七架轰炸机及十五架鱼雷机会陆续到达。”
“我说的没错吧,少校?”克利夫顿把头转向史密斯。
“是的。长官!”史密斯赶忙挺身回答。
“嗯!”张弛点了点头。
这就意味着将有近百架战机会隐藏在瓜岛机场附近,这完全超出了张弛的预期,看来美国海军是迫切的希望能够给日本海军一个好看。
对于克利夫顿这个举动,两个新来的美*官感到十分奇怪,因为他们一直以为瓜岛上的战争是由美国来主导,但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
克利夫顿似乎看穿了两名美*官的想法,就向他们介绍道:“这位是中国新一团团长张弛上校,往后你们也必须服从他的命令,明白吗?”
“明白,长官!”两名美*官嘴上虽然应着,但脸上的表情却并非这样。
张弛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介意。
他知道,美国飞行员大多有点桀傲不训的脾气,他们并不会因为军衔高就会服你。
………………………………
第三十八章 p39战机(求月票)
如果不是因为皮特,那么张弛跟这两名美*官很有可能只会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c…o…m。
就像张弛在第一次见面时跟他们说的话一样:“我知道你们在空中或许很英勇,但问题是你们现在在地上。我们中国有句话,叫虎落平阳遭犬欺,意思就是在你们不擅长的环境里最后还是不要轻举妄动。更确切的说,你们擅长的领域是在天上,而我们擅长的是在地上。所以,为了你们自身的安全,在地上的你们要绝对服从我们的命令。我们保证你们能够飞上天空,然后就没我们的事了。明白吗?”
“是的,长官!”史密斯和曼鲁姆异口同声的回答,相比起张弛的训话,他们对张弛会一口流利的英文更感兴趣。
在张弛和克利夫顿走开后,皮特翻着文件就惊喜的问着史密斯:“嘿,你是来自弗吉尼亚的?”
“是的!”
“我也是!”皮特热情的拍了拍史密斯的肩膀:“我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没回去了,希望那里一切都还好!”
“当然!”史密斯回答,但随后又疑惑的问着皮特:“一年?你没有假期吗?”
皮特苦笑着摇了摇头:“那是因为我和张配合得很好,所以……就从缅甸一直打到这了!”
“天哪,你在缅甸打过仗?”史密斯吃惊的看着皮特:“我有个好友也在缅甸打过仗,他是‘打劫者’部队,听说过吗?”
“当然!”皮特笑了笑:“但是他们在缅甸的表现可不怎么样!”
“他们说缅甸很危险!”
“相当危险!”
……
于是吧啦吧啦的一大堆,老乡见老乡,而且还都是有战场经历的老兵,于是一聊起来就没完。不久曼鲁姆也加入了其中。
“我觉得有些奇怪!”随后曼鲁姆就问着皮特:“克利夫顿上校……为什么好像还是在服从那个,叫张弛的中*官?!”
“老兄!”皮特摇头回答道:“如果你知道那个中*官做了什么,那么你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他做过什么?”史密斯笑道:“他杀了很多日本人吗?我也许也可以炫耀一下自己的战绩……”
“史密斯击落过十一架日本人的飞机!”曼鲁姆替史密斯补充道。
“哦。老兄,他做的可不只这些!”皮特笑了笑。回答道:“这么说吧……你们以及你们的飞机之所以在这,全是出自这个中国人的计划,明白吗?我是说……整个计划!”
闻言史密斯和曼鲁姆不由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中国上校竟然会对美军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原本张弛以为美国海军计划隐藏到瓜岛的战斗机应该全是野猫战斗机,但直到第三天的时候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那天下午,照例是在一阵虚张声势的轰炸和扫射中,十四架飞机就被拖进了丛林。
这十四架战机有些怪异……因为其起落架是前三点式的,其余的战机的起落架都是后三点式。也就是前面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但新来的这款战机却是前面一个后面两个。
看着张弛疑惑的表情,克利夫顿就介绍道:“这是p…400战机,也就是p…39的出口机型!”
“哦!”听到p39这个型号张弛就明白了。
在现代时张弛也有听过这款战机,原因是这是款有故事的飞机……应该说它还是美国新开发的战斗机(94年才在战场上出现),但它却又是款失败的飞机,因为它在走上战场后就被发现有“稳定性差”、“高空功率不足不适合高空作战”、“维护困难”等缺点,于是这款机型一度被美国当作垃圾从战场撤回,只当作后方的教练机使用。
但后来因为操纵性能不好飞行事故率高,连飞行学员都很不喜欢这种飞机。为止他们还编了一首歌:“涂有醒目白色条纹的p…39q,用于执行轰炸机炮手训练任务(意指适合当靶机)。三十九,三十九。发动机装背后,翻来转去打筋斗,刨出一个大窟窿——嗨,嗨!不要给我三十九。”
原本这p39的命运可能就此完结了,但美苏之前又签订了同盟国武器租借的协定……于是美国就理所当然的把这种垃圾稍作改装并命名为p400就租借给苏联。
没想到苏联却是如获至宝,因为这款战机相比起苏联的战机来那是先进太多了,比如全金属结构((苏联当时各种主力战斗机不是钢管蒙布,就是木骨架蒙胶合板。不管什么米格、拉格、雅克莫不如此,雅克…整个主翼都是木头的。)。再比如完善的通讯设备等(苏联在二战结束后,还有很多战机配备信号枪)
苏联取得这些p39后。不仅利用他们在战场上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其中最夸张的是列奇卡洛夫大尉取得的击落敌机5架战果中。有44架是用p…39完成的。
这还不算完,战后苏联战机的更新换代有相当一部份就是借鉴了p39的优点……后来当美*方知道这些后,肠子都悔青了。
同一款飞机在两个国家会有这样天壤之别的表现,其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美国对飞机的安全性要靠性要求更高,而苏联的军队在当时根本不考虑逃生的问题,他们更应该开着飞机撞向敌军,何况他们自己的飞机安全还更低。
现在这种飞机却出现在瓜岛。
于是张弛就问着克利夫顿:“它们是用来执行什么任务的?”
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张弛知道美国人不会用这种“垃圾”来空战,那是苏联人才会干的事。
“呃……”克利夫顿翻了翻文件,才回答道:“它们是来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
张弛不由“哦”了一声。
看来这还是美国海军有心了,派了一支飞行部队来增强瓜岛驻军的空中打击能力。
不过,这似乎也不能说他们有心,因为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很有可能只是为了保护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安全,否则早干什么去了?!
………………………………
第三十九章 火炮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日军见美军的飞机在瓜岛机场降落并为中美援军带来了许多补给,于是就有了反制动作。
这反制动作其实是因为日军第二师团的师团长丸山政男亲自到瓜岛上指挥作战。
原本日军对美军这种以运输机运输补给的方式并不在意,原因一个是用运输机运载的补给十分有限,日军认为其对整场战斗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于是也就不放在心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美军这种空中运输的方式拦截困难……这些飞机可是从瓜岛南面飞往瓜岛的,如果要对其进行拦截的话,那就要在白天将军舰或是战机派往瓜岛南面的海域,那无异于去送死。
再加上日军又觉得自己的部队很快就要对敌人起总攻了,这点时间美国人也运不了多少东西上岛,于是大多日军将领都没把它当一回事。
丸山政田登上瓜岛后就将这些日军将领训斥了一顿:“你们难道不知道,敌人每增加一箱的弹药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多损失一个班吗?这样下去,我们可能因此而无法突破中美联军的火力网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你们这算怎么回事?任由美国人的飞机在岛上飞来飞去而什么事也不做?!”
“可是……中将阁下!”参谋长坂三郎回答道:“在海军将重装备运上来之前,我们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打得到机场,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的防空装备!”
其实真要打飞机那还是可以的,这时期的战斗机和运输机度都不快,尤其是在飞机即将要在机场降落的时候。(注:人类的在1947年次研音飞机突破音障,所以这时期的战斗机时普遍在五百公里左右。)
所以,其实只需要架起几挺机枪就能对美军的飞机构成威胁。
但长板三郎没有明说:日军的补给有限,他不愿意将宝贵的弹药浪费在攻击敌人的飞机上,因为他觉得这样的打法性价比不高……浪费了大量的弹药却只能击毁少得可怜的几架飞机,这对战局不会有任何影响。
丸山政田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想了想。他就给百武晴吉了个电报,要求他马上把第二师团的92式1o5mm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