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无奈神雕 >

第132章

无奈神雕-第132章

小说: 无奈神雕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蓦地四下火把大举,杀声复振,到处都是“不要放走了鞑子”的声音,原来郭靖率门人弟子并五千襄阳精兵赶至。  郭襄与张君宝回城报讯,郭靖与黄蓉商讨大计,黄蓉聪明伶俐,猜度出金轮法王定会胁迫群豪退往南阳,当下决意由郭靖率众人分兵追击,她则留下守城,以防伏兵偷袭。
    此时援兵即至,正如投下打破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蒙古人原坚若磐石地防线立时崩溃,宋兵狼奔豕突,鞑子乱作一团,大势已去。  襄阳精兵甲于天下,不弱似蒙古铁骑,大军分三面合围,渐渐缺口愈来愈小。  金轮法王看势不可为,渭然长叹,心知若再不走,只怕便要葬身此地,当机立断,喝声“走!”,趁着杨过尚未合身扑上,虚晃一招,五轮齐出,旋向二人,转身便走。  这五轮脱手旋击,乃是金轮法王压箱底的绝学“五**法”,如今更是附上了无坚不摧地“龙象般若功”劲力,周杨二人不敢小觑,各自伸掌运力拍落,那金轮法王却是带着两个弟子脱身去地远了。
    这一仗只杀得天昏地暗,尸横遍野,中原群豪多有折损,两千多人伤亡了近四成,郭靖带来的五千精兵也折损了一千,战果却是极大,蒙古大军的粮草、库存火药尽数烧光,南阳城中守军加蒙古先锋队近万人全军覆没,众多蒙古武士也大半葬身火海,逃出生天者寥寥。
    此战乃是数十年来对蒙古前所未有之大捷,众人欢呼雀跃,城中还有不少酒肉,那鞑子昨夜并未耗去多少,早有人举碗庆祝,喧哗盈耳。  郭靖右手提起前襟纵身掠上一处高台,朗声道:“请众兄弟暂歇,听我一言。  ”他内力精深,话音虽不甚高,但轰轰传出,刹那间全城数千人俱听了个清清楚楚。  郭大侠之名人所敬仰,大伙儿见他有话要说,俱都静言不语。
    郭靖双拳抱拢,四方行了个礼道:“今日得此大功,全赖周杨二位大侠谋划统筹之功。  ”众人轰然喝彩,周志重与杨过忙不迭的还礼。  郭靖又道:“这功劳更是众位兄弟浴血拼杀得来,我大宋血性男儿如斯,蒙古鞑子安得猖狂?”群豪欢呼震天。  郭靖顿得一顿,待众人欢呼过后,道:“适才探子来报,蒙古大军离南阳尚有五日的距离,今日乃是十月十五,正是英雄大会的第一天,这蒙古鞑子留下地酒肉不用白不用,我看我们的英雄大宴第一日便在这南阳城中举行如何?”众人轰然大笑,高声欢呼,举起手中大碗对饮而尽。  烈酒过喉,辛辣入肚,胸中豪气顿生。
    一时间包括军卒在内,城中开了七百余桌,声势无二。  众人欢呼畅饮,纵论十余年间武林轶事异闻,更多的人猜枚赌饮,喧声盈耳。  许多适才观过与金轮法王那场激斗之人都涌至周志重与杨过面前,众星捧月交口称赞,一般小兄弟如武氏兄弟、郭芙等来得稍晚者更是问长问短,二人直闹了个手忙脚乱。
    这日乘着大胜之威,众人在南阳城中推举郭靖为盟主,歃血为盟,决意与蒙古人誓死相拼。  这顿大宴从早至午,又从午至晚方休。  其间待到酒酣,有人兴致好,便在席间显示武功,引为笑乐,好不热闹。  周志重虽性喜安静,却也为这豪情所染,美酒下肚不少。
    待到第二日吕文德军令传来,令郭靖率军南返襄阳。  这南阳乃是兵家必争之地,郭靖本欲在此驻军,以抗蒙古大军,奈何这吕文德胆小如鼠,以无朝廷圣旨为由严令不得越界一步,坚不肯多派一兵一卒来援。  郭靖心知单凭手中的五千人极难抗衡接踵而至地蒙古二十万大军,万般无奈下,叹息声中仍是不得不下了南撤地军令。  群豪乃是江湖草莽,不懂兵书战策,闻言也便随之南撤,若不然只怕便要哗变了。
    次日英雄大会便于撤退途中续开,及至回到襄阳,那安抚使吕文德与守城大将王坚亲来向各路英雄豪杰敬酒,气氛复烈。  如是数日,英雄大会中对如何联络各路豪杰、如何扰乱蒙古后军、如何协助城守,均已商议妥善,只等蒙古大军来战。
    南阳大捷消息传到京师,百姓为之欢欣鼓舞。  朝堂之上昏君奸臣口头嘉奖外,更是一兵一卒不,但言道:“这襄阳城是鞑子的克星果然不假,吾辈尽可高枕无忧,援兵更是不必。  ”





    第五卷 江南烟雨 第七卷 第九章 此情追忆
     更新时间:2011…4…21 13:39:58 本章字数:14740

    第七卷 第九章 此情追忆
    ps:单位年终甚么总结、开会一大堆,这个星期都不曾有时间码字,各位见谅,这一万字还是这两天我休息时码的。
    英雄大会在襄阳城中举行,天下诸路群豪纷纷来聚,那因故晚到数日者虽躲过一劫,却也错过了那令人热血沸腾的一战,引为毕生之憾。
    这日正是十月廿四,大会已毕,群豪或留下守城、或出城探哨,大多散去。  郭靖见大会颇是圆满,心下甚喜,只是蒙古大军兵势之强,断非数千乌合之众所能抵挡,心下总是不能无忧。  好在探马来报,蒙古北路大军虽已进抵南阳,然因粮草短缺,正陆续催后继辎重,短时不会兵进击,襄阳城还有加强守备的时间。
    城中诸人忙得不可开交,周志重却颇是轻闲,他心知自己论智谋不及黄蓉、论兵书战策不及郭靖,更无统兵之才,此时万万差不上手,只是等着蒙古鞑子攻城时出一份力,多杀几个鞑子罢了。  其时再过一月便要跨入冬季,天寒地冻,蒙古大军原本想战决,岂料前锋营却吃了如许败仗,此时粮草不足,唯有按兵不动,待开过年后方行战事。  襄阳城中反倒轻松了许多,看来可以过个好年。
    城中无论乞丐、百姓、兵士,皆是面带笑容,却有一人闷闷不乐,原来是郭二姑娘。  往年的十月廿四,黄蓉必亲自下厨,做下一桌好菜。  再下两碗长寿面,全家人为她和破虏庆贺生日。  今年大伙儿忙着大事,竟是将她的生日给忘了个干净。  郭襄自早至午,坐在房中,竟是无人留意,小姑娘一时赌气,午饭也不吃。  一个人坐着生闷气。
    眼看天色渐渐转黑,郭襄肚子咕咕直叫。  小姑娘一个人,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心道:“我便是饿上一整日,也没人知晓,平白地慢待了自己,那可不划算。  ”想到这里。  郭襄唤道:“小棒头!”她连唤了几声,却是无人应承。  郭襄嗔道:“这死丫头,不晓得跑哪里去了,连你也来欺负我!”推开房门,见回廊中空无一人,显着有些寂静。  郭襄大是讶异,只是这时她腹中饥饿,却是顾不得许多了。  当下忙走出内室,去寻厨房。
    蓦地一股香气传来,郭襄鼻头一动,大喜道:“竹笋炒肉!红膏呛蟹!”这都是她爱吃地食物,香味扑鼻,正是黄蓉的手艺。  郭襄心头欢喜:“妈妈终是没忘了自己。  原来已经烧好菜等着自己了。  ”想到自己小心眼,还赌气饿了一天,心下大是惭愧。  想到这里,郭襄加快脚步,赶往偏厅。
    转过弯来,却是讶异:眼前桌上菜盘兀自热气,却是空无一人,桌边几条长凳散倒在地,好似刚生过一场激斗一般。  郭襄心头惊惧,连唤了两声:“爹爹!妈妈!”余音萦绕。  却哪里有人应承?
    蓦地衣襟拂动。  郭襄抬头望去,却见一黑衣蒙面人纵身掠将进来。  嘿嘿笑道:“不用叫了,你那爹爹妈妈正在作客呢,你也随我去罢。  ”伸手来拿郭襄右臂。  郭襄心头一凛,但觉右臂微微麻,那人五指已是触到了衣袖。  不假思索,郭襄右手五指外翻,手臂划个圈子,已是脱开了那人五指,顺势反搭了上去,拇指、中指扣住了对方的无名指和尾指,只需运力一掰,那人手指势必当场断裂。  那人微露诧容,轻喝一声彩道:“好功夫!”
    郭襄所使的乃是郭靖传下的小擒拿手,这套功夫乃是当年江南七怪中的“妙手书生”朱聪所创,与寻常擒拿手大不相同,端得厉害。  郭襄心底甚好,虽是拿住了那人两根手指,却不力,喝道:“快还我爹爹妈妈!”那人纵声长笑,郭襄忽觉手中炙热,宛似握着两根烧红的铁条一般,忙撒手不迭。  那人笑道:“小姑娘,还不跟我走么?”
    郭襄眼珠一转,俯身扶起一只长凳坐下,伸筷夹了一块蟹肉放入口中,闭目道:“妈妈烧地菜就是好吃。  ”那人讶道:“小姑娘,你不怕再吃苦头么?”郭襄笑道:“大哥哥,我知道是你,你可别想骗我了。  ”
    那人愕然,伸手扯下蒙面黑纱,正是杨过。  杨过摇头笑道:“襄儿,我可真是服了你了,跟我来罢。  ”二人步出大厅,杨过大声道:“这小妮子聪明得紧,被她识破了,大伙儿出来罢。  ”四下众人齐齐现身,皆是哈哈大笑,郭襄放目望去,郭靖、黄蓉正微笑的看着自己,武氏兄弟来了,耶律燕来了,周志重来了,何足道、张君宝……大伙儿众星捧月般得将自己围在核心,齐声道:“恭贺郭二姑娘芳辰,愿姑娘长命百岁,福寿安康!”郭襄惊喜莫名,手上堆满了众人送她地贺礼,武墩儒送的是胭脂水粉,武修文送了一个玉镯,周志重赠送的是一本拳经,何足道送的却是昆仑山中稀世灵药雪罂子,众人所送珍奇无数。
    黄蓉笑道:“襄儿,你怎么看出是过儿?”郭襄道:“疑点有三:一是爹爹妈妈武功不说天下无敌,也是罕逢敌手,在襄阳城中绝无人能在片刻间无声无息便将你们掳了去;二是这屋中虽是凌乱,桌上菜盘却是整齐,哪有打斗不波及的;三便是杨过大哥哥露出的破绽了,你适才虽是极力压低声音,最后的那声长笑却露了馅。  ”杨过笑道:“郭伯母,你这女儿可是青出于蓝啊。  ”黄蓉心中高兴,笑意晏晏,连那平日里不苟言笑地郭靖也是点头期许。
    蓦地响声大作,远处一缕缕烟火冲天而起,夜空中五彩缤纷,绚烂异常,郭襄抬头向天,呀的一声叫将出来,但闻院外山呼海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