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请下马-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自己唯一的胞妹,如果有了万一,自己对于九泉之下的母后,如何交待?
傅殊紧紧皱着眉头,面色忧心忡忡……
顾芯语将食盒里的水晶小蒸饺拿出来,还有一碟醋萝卜,几样蘸料。一一摆在桌子上,一边放顾芯语一边安慰他:“宫里戒备森严,两个小姑娘是如何逃出来的?我猜啊,没准是圣上有意为之呢,话说,谁能舍得亲闺女嫁给一个老头子呢,而且还是自己的敌人?所以就顺水推舟喽,没准,一路都有人护送呢!”
顾芯语随口说出的话,其实真相了,有的时候简单的人想的问题,反而更容易接近事实!
第九十三章 水晶蒸饺
透亮又筋道的饺子皮,里面包着的馅料是三鲜馅,纯正的,没等吃,光闻着就是一阵阵鲜香。
傅殊仔细分析了顾芯语的话,不得不承认,很有道理,父皇不是个被人左右的人,想来还是有什么考量,比如傅红玉任蓉城副将一职。
真是圣心难测啊,这是要下一盘什么样的棋呢?
摇摇头,不在细想,此时顾芯语已经吩咐得力护卫小天,亲自带领五个护卫,去蓉城找人,但是不允许轻举妄动。
有什么事,直接去找国公爷或者周慕寒,不允许私自行动。
看傅殊已经和没事人一样的吃起了水晶小蒸饺,姿势优雅,低眉敛目,顾芯语暗自腹诽,这人,要么没心没肺,要么心机颇深,很显然,他是后者!
出了摘星楼,此时天色有些阴沉,好像要下雨,话说最近侯爷已经可以顺利的走上一段路了,每日经常和父亲一起四处溜达。
母亲元娘,自从那次吵架后,元娘是真的什么都不管了,可着劲的纵着顾芯语的性子。
只要保证安全,想去哪就去哪吧,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不过对于周慕寒,始终不假辞色,要知道,当初元娘对于周慕寒,那是要多满意就有多满意,可惜现在,要多失望就有多失望。
周慕寒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知道一时半会不好挽回,所以,最近人不出现,但是经常命身边的王一,不断的往庄子里送东西……
各种补品。小把件,漂亮的裘皮,里面还有一件火红色的狐狸皮毛,虽然元娘每每都是撇撇嘴,但还是都替女儿收下了。
其实周慕寒常年在军营,要么就驻守边关,这些事不知道也怪不得他。
元娘知道自己是迁怒了。侯爷毕竟是亲家。和丈夫还是同窗,几乎也不见面,山庄挺大的。也不好给他使脸色。
所以周慕寒就理所当然的承受了。
元娘最近和康姨娘走的很近,相处久了,元娘发现,其实康姨娘是个很聪明和通透的人。所以,元娘在知道她出身普通的书香门第后。就开始有目的的将一些大家族的礼仪,和后院的中馈等琐事,有意无意的教给她。
要么说这都是聪明的人呢,一个教的不动声色。一个学的不动声色。
每每都是会心一笑,弄的顾芯语感觉毛毛的,这便宜娘亲。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呢。
这些事上,顾芯语向来懒得动脑筋。此时有一项很重要的事要摆上日程了。
那就是此时正是北方秋季蔬菜播种的季节。
桃源山庄的暖房开始扩建,虽然有父亲帮忙,但是还有很多琐碎事需要自己去做。
在父亲面前,自己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农。
经常能看到父亲眼里的内疚和痛惜,顾芯语就算表现得乐在其中,也无法扭转父母的看法。
其实自己也累,每日睡个懒觉,品品茶,观观花,吃吃美食,跟周慕寒风花雪月的腻味腻味……悠哉的日子只有傻子才不喜欢。
可惜目前还没这条件,最起码,自己想做的事,才开了一个头。
顾芯语本想号召附近村子里的人,一起改建暖房,后来跟父亲商议后,又否决了。
不现实,附近村民大多穷苦,住的房子都破烂不堪,别提花银子盖暖房了。而且技术也是问题,谁去做指导?万一收成不好,这损失的银子足够让他们的生活,再次雪上加霜。
到那时,不是帮人,是害人!
所以,跟顾瑾瑜重新商定,桃源山庄扩建二十所暖房,雇佣勤劳本分的农人来种植,一边赚银子,一边学技术,这样,以后谁的条件成熟,谁就可以离开去单干,而且如果没有销路,桃源山庄负责收购。
这样的好事相信谁都愿意,雇工一事就交给杜三郎,虽然目前是个小庄头,可是明年桃源山庄的土地就不止这些了。
杜三郎找到村长和族长,将顾芯语的意愿详细的说了一遍,村长心里真是老激动了……
日夜盼着桃源山庄的主人能拉自己这个村子一把,今日终于实现了。
族长也很开心,只是年龄大了,性子沉稳,仔细嘱咐村长要将雇工的人选定好。
好吃懒做,品行不好的,坚决不允许出现在桃园山庄。
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不能砸在他们手里。
杜三郎俨然已成了杜家村最让人羡慕的年轻人,在他的仔细筛选下,确定好了八十名雇工的人选,包括外村的几名年轻人。
杜三郎第一次做这样露脸的事,时刻记着老爹的话,不敢翘小尾巴,就连未过门的媳妇大哥来托人,也是和其他人一样筛选。
好在大舅子为人本分,所以也被顺利的聘用。
每月三百文工钱,包吃包住,喜得这些被雇佣的农人都想放鞭炮庆贺,要知道学会这项技术,手里再有了银子,何愁日子过不好呢?
山庄这边王伯找来李师傅,经过四个人一番商议,又买下了一百亩地,就在东面张家村。
地的主人是张家村的小财主,本来父亲留给他的是三百亩,结果爱赌钱的他,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输了二百亩,最近又欠了赌债,赌场的人扬言,不给银子就砍掉双手,吓得小财主赶紧将最后的田地卖掉。
也是赶得巧,王伯托人打听附近有没有要出售的土地,张家村的小财主就主动找上来,原因是急用银子,但是一百亩没人能买得起。
王伯请示过顾瑾瑜和顾芯语后,以每亩十五两的市价买下,没有借机压价。
小财主千恩万谢,拿起银子就去还了赌债,顾瑾瑜本想劝阻,可他也知道这世上赌瘾也是最难戒掉的,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建暖房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此时后山已经属于顾芯语所有,记得当日国公爷亲自送来地契,顾芯语大大方方的接受,国公爷不忘调侃,问顾芯语:“大孙儿媳妇,记得你当初写信说就用后山的几根木头对吧?”
顾芯语眨眨眼睛,做惊呼状:“哎呀,祖父,早上阿生抓了两条大草鱼,我这就去给您做酸菜鱼去……”
然后溜之大吉,国公爷摇头眯着眼睛笑,就喜欢这丫头的无赖劲!
ps:默默无语,订阅如此惨淡,真的是很挫败的赶脚,谁也别跟我说话,让我哭会去……
第九十四章 出个小题
万事俱备,也不欠东风,只等这场雨下过后,暖房就开工。
桃源山庄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建设,虽然正值盛夏,也挡不住这些雇工的热情。
在山庄的外院,有几栋平房,此时住满了人,在外面厢房是个大灶房,三郎的大嫂和二嫂再次来到桃源山庄,并且定了三年的契约。
喜得两位嫂子笑眯了眼,家里不用操心,有婆母和小姑照看,自己在外面只管赚银子就好。
婆母说了,这银子不用上交,留下来做私房钱,等条件好了,一家起个三间大瓦房。
日子就是这样,只要有了希望,就会越过越好。
此前已经确定好每个暖房的占地面积,为了方便管理,又修了两条路,路很宽,方便以后拉菜的马车通过。
这百亩地种的都是小麦,因为请不起雇工,那个小财主每日只爱赌钱玩耍,家里多是妇孺,所以疏于管理,一眼看去,小麦和杂草一般高。
顾芯语果断的命这些雇工,铲掉地里的小麦和杂草,尽管有些可惜,不过比起日后暖房的收入,那简直是天地之别。
田地里的农作物都铲除干净后,就是深耕地,而铲下来的小麦和杂草正好喂了庄子里的牛马。
一面准备建暖房木料,一面整治百亩良田,劳动量比较大,但是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中。
傅殊一反往日的深居简出,这几日每日跟在顾瑾瑜后面,能帮着做记录就做记录,偶尔也可以提些很有见地的意见。
顾芯语思忖,这家伙是不是有了夺嫡的心?
不过这些可不是她感兴趣的,牵扯皇家什么的,最烦恼了……
顾瑾瑜有事和杜三郎去了稻田那里,此时天色有些发暗,抬头看看,不知道什么时候乌云布满了天空。空气也显得湿漉漉的……
好像要下雨,因为离得近,几个人也没骑马,看看还有一段距离。估计没等跑到地方,雨就会下来。
恰巧附近是桃树林,顾芯语叫上傅殊和春梅,就急匆匆的向里面的八角凉亭走去。
堪堪走到地方,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落了下来。
顾芯语松了一口气:“幸亏这里能躲雨。否则咱们都得成落汤鸡!”
咱们?傅殊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轻轻的笑了。
几个人坐在八角凉亭的石凳和木墩上,外面雨噼里啪啦的下着,渐渐的成了雨幕,远处朦朦胧胧,只听见雨打在桃树叶上的声音。
好无聊啊,顾芯语趴在桌子上,用指尖划着桌面。
而傅殊只是望着外面的雨幕,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春梅因为有傅殊在场,也不敢在叽叽喳喳。虽然元娘不管顾芯语了,可是暗地里对她们几个管的可严了。
顾芯语抬起头,看雨一时半会停不下来,眼珠转了转,对傅殊说:“阿殊大哥,听说你自五岁起就启蒙,八岁的时候就成了周朝有名的神童,据说在你十二岁的时候,那些大儒说没什么东西教给你了,是真的吗?”
傅殊一怔。凉凉的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