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将军请下马 >

第303章

将军请下马-第303章

小说: 将军请下马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赚银子的产业她还没涉及。
    和女人有关的一切。
    心里即便有更好的想法,她的手里依然是缺人。
    所以她才将主意打在了祝翠香的身上。
    而且,她觉得祝翠香的身上,有很多谜团,这让她感到兴趣盎然。
    掩下这些情绪,她将清单交还给王长生,点点头,“这里的货物种类很多,我去过京都,在那里还真没看到这些东西出售,贺伯来信说,已经建好了两个铺子,一个就专门售卖桃源瓷窑的瓷器,另一个就售卖这些货物。对了,咱们京都里的铺子名字前面都有桃源两个字,上面还有篆体的标示,贺伯说是我父亲亲自设计的……”
    顾芯语看雇工们还在装货物,索性就随着王长生和小涛进了商铺,然后一边走,一边和两个人描述着。
    “……以后我们的产业肯定会越做越大,这个带有桃源特殊标志的牌子肯定也会挂遍大江南北,到那个时候,一提起桃源集团,肯定是家喻户晓。”
    “桃源……集团?”
    现代词汇的脱口而出,让王长生不由自主的重复了一遍。
    顾芯语这才觉得不妥,即便自己是穿越人士,但是也最好不要将后世的词汇过多的带进来,于是,她略一思忖,“还是叫桃源大商行吧!”
    嗯,桃源大商行,顾芯语越琢磨越感觉名字不错。
    “桃源大商行!”小涛眼睛一亮,连连点头,这个名字真是响亮,而且刚才听顾芯语说的话,想象着那些场景,也是感觉特别的振奋。
    觉得未来真的是太令人憧憬了。
    “少夫人,桃源大商行这个名字大气还响亮,这样我们以后所有的产业就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经营起来也更有了秩序。”
    王长生郑重的做着总结,同时他的心也是心潮澎湃。
    
    第四百七二章 蝴蝶效应
    
    “是的,可惜啊,我们现在还是人手不够,所以你们的任务还是抓紧培养得力的人手,这样我们的产业才能越做越大。”
    顾芯语叹息着说道。
    “是,少夫人,几个月后,我这里肯定会培养出一批人手。”
    王长生语气很认真的保证着。
    他现在确实是在培养得力的人手,不光是为了顾芯语,还有自己,他知道,想要自己目前管理的产业越做越好,光自己一个人有能力是不可以的,还要有一批得力的手下。
    而且顾芯语在这方面还是大力支持,只要得用,薪银和待遇肯定都是最好。
    相信在这样条件的刺激下,得力的人手会越来越多。
    “少夫人,我这里也是,你就放心吧,咱们以后的人手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小涛在一旁也是连声的保证着。
    顾芯语点头,看着商铺里熙熙攘攘的客人,她的心里也是充满了喜悦。
    虽然这个时空是唐朝之后的一个转角,但是这里却到处是商机,到处是可塑的空间……
    其实历史上,唐朝和宋代相比,有很大程度的不同。
    唐代汉民族的发展并不像外表上显示得那样强大,相反地,宋代汉民族的发达,其健全的程度却超出一般人想象。
    学者做过这样的比喻,那就是唐朝和宋代相比,是乱世与治世的差距,是封闭与开放的差距,是低矮呆板与高楼林立的差距,是昏暗宁静与光明喧闹的差距,人口是17与52的差距,耕地是6与8的差距……
    唐与宋更大的差距是人与人的差距,唐朝的印刷术只用于印制佛经而未用于印刷书籍传播文化知识。
    所以唐朝文盲多,没有多少读书人。
    宋朝的印刷术广泛用于传播知识,推广文化。
    所以宋时的中国人读书更容易,所以文盲相对少。
    宋人自豪的说:“宋三百年间,锓板成市,板本布满天下,而中秘所储,莫不家藏而人有。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读书者事半而功倍,何其幸也。”
    等等,还有很多大数据说明了宋代的繁华程度与内部构造的健全程度!
    而此时的顾芯语并不知道,她这只小小的蝴蝶,在不经意间翅膀的扇动下,在顺势而为的情况下,让这个时空的历史正在与主流历史渐渐吻合。
    但是沧海桑田,世事无常,最终如何,谁也不得而知……
    几个人正在聊着关于京都铺子的事,忽然有管事来报,外面的马车货物已经全部装好,小涛和王长生去了商铺外,两个人又每辆马车的检查起来,仔细程度,让顾芯语看了非常满意。
    看了看天色,觉得时间够用,顾芯语让春园带着春雪几个在商铺里等她,然后她带着春离和春梅向商铺的东面走去。
    向东的路并不宽,都是清一色的青石路。
    这里距离祝家铺子并不远,即便是不疾不徐,顾芯语三人也很快就走到了。
    祝家大门紧闭,铺子的牌匾依然挂着,虽然没有客人登门,但是显然这里也并不衰败,铺子前收拾的干净整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的主人是个勤劳肯干并且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人。
    顾芯语暗暗点头,父母双亡,长姐如母,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竟然能撑起一个家,细想起来,真是不易。
    她想给她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依靠她这条粗大腿的机会。
    顾芯语暗搓搓的想着。
    不是她自大,是事实就是如此,假如这个小姑娘和她顾芯语搭上了桥,在她以后的生活中,绝对多了一层保障。
    春离开始了她温柔的敲门方式,没人出来。
    顾芯语和她们两个对视了一眼,人没在家?
    春梅上前,继续敲门,然后将敲门的声音大了一些。
    依然没人开门。
    春梅刚要张口,顾芯语制止。
    看样子祝翠香不在家,然后肯定是嘱咐了家里的弟妹们千万不要给人开门。
    顾芯语一开始也想让春梅报上名头的,但是仔细一想还是作罢。
    那两个双生子还太小,即便聪明伶俐也不行,这次听见是顾姐姐的声音给开了门,下次假如有坏人冒充,将两个孩子拐走怎么办?
    不说这消息闭塞的古代,即便孩子知道自己在哪里,千里迢迢的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现代社会通讯那么发达,不也是有人找孩子一找就是二十年吗?
    带着两个丫头转身就走。
    身后的大门依然是紧闭的,顾芯语感到很欣慰,这对双生子真的很可爱,其实刚才她都听见了,院子里明显的有悉悉索索的声音。
    但是,直到她们离开,也没见大门被好奇的打开。
    看样子,祝翠香将这两个孩子管得很好。
    顾芯语不再这里逗留,她还有事要去贺子晴那里。
    春耕结束,邻水县做的最好,但是陈清的老娘依然在县衙后院,陈清的女儿依然住在贺子晴那里不回家。
    顾芯语觉得头疼,贺子晴的态度她明白,那是对陈清有意,可是陈清的态度呢?
    不作为可不行。
    所以,顾芯语坐着马车驶向了顶顶香饭馆。
    而与此同时,就在顾芯语刚才出商铺的时候,祝翠香也刚刚敲开了王夫人家的大门。
    在祝翠香被王夫人热情的拉进了屋子的时候,顾芯语也抬腿向祝家走去。
    这就叫——无巧不成书!
    祝翠香将手里的活做完后,给王夫人做了一件在夏季穿的衣衫,适合王夫人的身份,既不张扬,又显得很高端大气。
    在袖口以及裙摆处,绣的长寿云图,王夫人拿在手里,真的是喜笑颜开。
    “翠香,让你这么破费,婶子我的心里过意不去啊。”
    一向爽朗的王夫人还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
    “婶子,这料子很普通,绣线都是用的做荷包剩下的,谈不上破费,您可千万不要这么说。”
    祝翠香坐在王夫人的对面,小声的说着。
    还真是一个实诚的孩子。
    王夫人看了眼祝翠香,真是越看越喜欢。
    
    第四百七三章 翠香退亲
    
    “翠香,婶子说话向来直,有事就和婶子说,不要见外。”王夫人慈爱的看着微微低头的祝翠香。
    祝翠香站起来,仿佛下了决心一般,走了两步之后,噗通一声跪在王夫人的面前,微微抬起头,恳切的说,“婶子,翠香今天有大事相求!”
    “快起来,快起来说。”王夫人赶紧要拉祝翠香起来,带着嗔怪,“坐着说话一样,听话,快起来。”
    “婶子,您先听我说,翠香父母双亡,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幸好有婶子时不时的照拂,今日翠香斗胆相求,求婶子帮我退了与马家的亲事!”
    祝翠香没有起来,依然跪在地上,目光中露出苦苦的哀求之色。
    王夫人先是震惊,毕竟这件事来的太突然,她一点都没有思想准备。
    半晌,她没有拉起跪在地上的祝翠香,而是郑重的问道,“翠香,你要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桩亲事想必是已经换了文书,交换了信物,是吗?”
    “是的,婶子,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即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是要讲究个门当户对,祝家与马家不是从前条件差不多的邻居,而是高门大户与市井小民的差距,早已经门不当户不对,况且翠香身无长物,仅有一双弟妹需要我去抚养,那马家怎么能容我带着弟妹还没有嫁妆的进门,即便是勉强遵守婚约进了门,我和弟妹们的处境也不会好!”
    王夫人这才将祝翠香拉起来,看着她的眼睛,认真的问道,“也许未必是你想的那样,嫁进去之后也许会过得很好,你的一双弟妹也有人照顾,这样你也不用这么辛苦持家。”
    即便王夫人在内心里早就不喜祝翠香的这门亲事,但是临到祝翠香主动要求退亲,还是很郑重的和她分析起了利弊。
    祝翠香坚决的摇头,她不能和王夫人说自己在马家的亲身经历,那个秘密只能一辈子压在心底,只当是一场噩梦,所以,即使王夫人和她言辞恳切的说着嫁到马家的好处,祝翠香也是一点都不心动。
    “既然你这么坚持,想来你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