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请下马-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宣纸上刚劲有力的字迹,顾芯语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她好想他,真的好想他。
周慕寒的信依然是王一亲自送来。
周慕寒的信里告诉顾芯语,他马上就出发去南越国了,千里迢迢山高路远,以后信件来往也不方便,他请顾芯语不要惦念他。
周慕寒手下两万皇帝亲兵,经过顾芯语所提供的那种魔鬼训练,后期经过周慕寒修改完善,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战斗力就得到了极大不可想象的提高。
从前周朝和南越国两军对战之时,在很大程度上,周朝并不占优势,因为南越国人并不善于大规模作战,他们就是经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说,只是仗着身形的灵活和生性的狡诈,才处处占便宜,而战场基本都在茂密的森林。
如果真正的放到一个大战场上,那么,胜败马上就会立见分晓,南越国根本就不是周朝人的对手。
而周慕寒这次的训练计划就是针对对战时,出现的所有弊端而制定的,这些皇帝亲兵在两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中,都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然后再两个月之后,他们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各方面体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年代的人,不止是军人,就算是普通老百姓,凡是男人都希望自己是强大的,农民希望自己身体是强壮能好好种地,武林中人希望自己的功夫是最高的。
而军人更是如此,他们希望自己是个英雄。这样在战场的胜算,那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这些皇帝亲兵一开始进行训练的时候,根本承受不住,而周慕寒在这这方面那才是真正的铁血无情,而这些亲兵因为有皇帝手谕,对周慕寒明着不敢违抗命令,暗地里却咒骂不休。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的暗地排斥到最后奉为心中的神。
而且当他们在模拟战斗中,发现自己竟然真的可以以一敌十,那种喜悦难以形容。
尤其有一次周慕寒在晨训中说的话。让他们感动。
周慕寒告诉他们:“我知道你们恨我,甚至有的人恨不得杀了我,但是我只想让你们在战场上不但能够杀敌,还能保命。但是,想要保命。自己没有硬功夫,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我希望,我带走两万人,在凯旋而归的那一天。一个都不少!”
就是那句一个都不能少,让这些亲兵士气更加的高昂。
而周慕寒对此也感到非常满意。他并不想收拢军心,因为这是皇帝的亲兵,是皇帝的人。
他收拢军心做什么呢?建元帝以后肯定会对此有想法的,他只要这些士兵,听他的命令即可。
然后他和他们的忠心都要给当今圣上,而暗中关注皇陵训练的建元帝也是非常满意。
这是周慕寒无论在谋略上,还有心性上,都是很高的,更别提他的战斗力有多么惊人了。
这是一个难得难得一见的军事人才,只是希望不要出现功高震主的现象,随即又想到,功高震主又如何?他能为周朝开疆拓土,他能保一方平安!
可是目前功高震主的王丞相做了什么?他招揽门客,独断专行,收受贿赂,据说他家的财富,富可敌国,而且有暗卫跟他禀报,他家的东西,有的是皇宫都没有的,所以说这老贼,除了一手遮天大权独揽,将朝廷搅的越来越浑浊外,还能为朝廷做什么?
他现在对国家一点贡献都没有,他就是一个毒瘤。
所以现在的建元帝宁愿将周家捧到高高的,宁愿给他们泼天的富贵,他要利用这些拥有的力量,扶持起自己的大儿子,将王丞相踩在脚底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虽然很多事情在信里没有一一交代清楚,但是顾芯语也能猜个大概,她知道,现在的周慕寒是最关键的时刻,她不能给他拖后腿。
信被顾芯语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最后顾芯语提笔给周慕寒写了一封信,信里仔仔细细的询问了他的近况,也告诉周慕寒,家里人一切都好,请他不要惦念。
然后又针对他此行南越国,提了一些,比较稳妥的合理化建议。
顾芯语将能想到了和记得的一些古今中外有名的,和比较经典和有针对性的大小战斗,一一的写给周慕寒。
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十篇,并且在信里叮嘱周慕寒不要将得失放在心上,只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就可以,并且告诉他,你要时时刻刻想着,在北方蓉城的一处山庄里,还有你的一个娘子等着你回来一起生儿育女呢!
最后她告诉他,她很想很想很想他!
接到信的周慕寒眼睛有些湿润,他知道顾芯语话里的意思,让他不要在战场上拼命,要保护好自己。
虽说将军上战场,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不过第一次,周慕寒有了其他的想法,他要尽最大的努力,将伤亡降到最低,将这些亲兵和自己身边的武林人,都平安的带回去。
争取实现那句,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总归是一个信念。
这两个人,在两个战场,用不同的方式,在一步一步的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而顾芯语最近又忙碌起来,因为第一批黄瓜上市之后,接下来的黄瓜就要,进行第二次施肥,还有预防一些病虫害,不过,幸好现在是冬天。
寒冬之际的暖房几乎是没有病虫害的,虽然说,在这土地里还有一些虫卵,但是他们只能在这一片活动,出了这个暖房就会活活冻死,所以出现在南方的这些飞虫之类的,抓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在十几日的忙碌下,这些施肥和除虫工作基本完成,顾芯语和李大人也送了一口气。
而李家村的李大柱,这次他拿的是银票还有其他散碎的银子,李大柱走路都是用飘的。
喜悦的笑容布满他满是皱纹的脸颊,但是神色却极好。
现在他终于可以为大儿子和二女儿准备婚事了,因为是冬天,家里的房子也没有办法去修建,一家人还是挤在一起,但是心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反而觉得特自在。
第二百五三章 接到邀请
他们现在穿得暖吃得饱,不再为贫苦的生活所苦恼,于是李大柱,委托村子里唯一的一个读书人,让他帮自己写了一封信,在信里先是对顾芯语表示了十二万分的感谢,然后描述了自己因为顾芯语,家里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然后告诉顾芯语因为在年前他的二女儿就会出嫁,这也算是一桩喜事,并郑重地邀请桃源山庄的主人来参加自己二女儿的婚礼,他会感激万分的。
李大柱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不过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谢意,但是他也不乏农人的狡黠,他心里也想到了这一点,山庄主人年纪很轻,而且北方蓉城到了冬天也没什么好玩儿的事儿,倒不如趁着二女儿嫁人,将桃源山庄的主人邀请到这里看看热闹,借这个机会表达自己的谢意,还有村子里其他农户对她的谢意。
不可否认,李大柱的这个想法是非常不错的,因为顾芯语最近确实无聊,忙完了事情之后,该吩咐的该交代的都已经做完了,而她并不喜欢,坐在屋子里两眼望着窗外发呆。
可是她不喜做针线,也没书籍可看,周慕寒还不在,想调戏他,都得跑到千里之外,所以她只能无聊的坐在窗前发呆。
所以在接到李大柱的信后,也感到很高兴,毕竟每一个去帮助别人的人,虽然不希望得到什么回报,但是在内心深处,谁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呢,哪怕一声谢谢,一个感激的眼神儿,也会让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是很值得的。
顾芯语开心的请送信的人。请他转告李大柱,自己在他嫁女儿那一天肯定会去参加婚礼的,并且对李大柱的邀请表示了谢意。
顾芯语开始正琢磨着,下次商队在出发的时候,应该就是年前了,那个时候自己应该跟着商队去,顺便也购置一些年货。一些蓉城没有的土特产。
毕竟原则上这是自己和家人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
因为在前几天父亲已经来过信了。他和大哥顾轩会在过年之前回到蓉城。
大皇子傅殊给了他们一个月的假期,让他们回来和家人团聚。
同时傅殊也写了一封信给顾芯语,表示了他的关心和问候。并告诉顾芯语,明年春天的时候,他还会回来这里。
这是傅殊第一次给顾芯语来信,顾芯语拿着这封只有寥寥数语的信。暗暗的叹了一口气,其实。如果放在现代来讲,两个人是可以做好朋友的,不过在这个朝代就是不可以,不管如何自己要为周慕寒的心情考虑。所以,自从傅殊回到京都后,虽然和自己的父亲经常有书信往来。但是却从来没有给他去过一封信。
她不能写信,万一这信落到别人的手里。以此大做文章,会给周慕寒带来不可预想的羞辱。
顾芯语从沈碧花这件事情就已经看出来了,这古人可不单纯,太能玩心机了,这心眼的都是一箩筐一箩筐的啊,可不是现在那些人可以相比的,要么说,谋略心计大都出在古代啊!
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娱乐活动,也没有什么高质量的文化生活,还不可以像现代一样,各个国家的坐飞机坐火车去旅游。
文化生活实在是太匮乏了。
他们的生活重心,比如一个男子来讲,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一个当官的来讲,就是如何讲自己的官位做好,坐稳坐牢,他们平生要做的就只有这一件事情,针对性太强了,试想一个人一生只好好做一件事情,他怎么会做不好呢!
就像年代的都是读书人,他们除了读书就是读书,没有其他可以在学习的和接触的。
然后顾芯语就不禁想起了自己上高中那会儿,那真的是太忙了,下课的时候,忙着玩手机刷微博,放学的时候忙着上网忙着打网游,然后还要抓紧时间做作业,还要和朋友们一起去吃好吃的,还要被老妈安排去学画画,那可真是忙得要命,生活中被各式各样的好吃的好玩儿的东西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