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松花湖边的迷雾 >

第16章

松花湖边的迷雾-第16章

小说: 松花湖边的迷雾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店里,见吃饭的人不少,只剩一张空桌。三人选了东西,交给徐老板整治,坐在桌边休息。
  “累死了,白忙活一上午。”大象伸了伸懒腰。张静姝将三人衣服放在一边,见韩宣看着手里的照片出神,问道: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为什么咱们打听这么久,竟然没人认识照片上的人呢?”
  “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可能照片上这些人不是镇里的人,他们当然不会认识了。”张静姝道。韩宣摇摇头道:
  “也可能是咱们问错了。你们想,这照片是1978年拍的,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这几个人少说也在五十岁上下。而刚才咱们问的那些小商铺,老板岁数都不算太大,看样子最多不超过四十来岁,当年都是小孩子,年龄上有代沟,就算真在一个地方生活,也不一定能认识照片上这些人。我看咱们还是应该找岁数跟这些人差不多的,或者更老的人来问一问,背不住会有人认识他们。”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张静姝点点头,“咱们下午就去附近的居民区找找,问问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不定会有收获。”
  “就这么办,先吃饭吧,都饿了。”韩宣说着,随手把照片放在桌上。大象早饿坏了,拍着桌子催促道:
  “老板,快点,饿死了。”
  “哎。来了,来了。”徐老板答应着,端着托盘快步走到桌前,将三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放在桌上,褪下套袖,擦擦额头上的汗,冲三人咧嘴一笑道:
  “这天儿可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出来可得多穿点啊。”
  “是啊,降温了——”韩宣客气地笑笑,正准备给钱,却见徐老板无意间瞥到桌子上那张照片,脸上笑容瞬间停顿下来,眉头紧皱,像是见到了什么难解之事。韩宣眼尖,一见之下,心头狂喜,急忙问道:
  “老板,你认识这几个人?”
  徐老板好似没有听见,只是呆呆的看着照片出神。韩宣心里着急,伸手拍拍他:
  “老板!徐老板!”
  “嗯?啊——”徐老板一怔,总算回过神来,愣道:“——怎么了?”
  张静姝和大象这时也闻声停下了碗筷,一起看着他。韩宣问道:
  “你是不是认识这几个人?”
  “不认识。”徐老板摇摇头。
  韩宣瞅瞅他,心里一万个不信,皱眉道:“不认识?那你刚才————”
  “啊——你别误会,”徐老板道:“我不认识这几个人,但我知道他们照相的地方,一开始我还不太确定,后来仔细看了看,的确是那里,没有错。”
  “哦——”韩宣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但转念一想,这也算一条线索,不可轻易错过。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那是五虎岛。是咱们松花湖这有名的景点。”徐老板道。
  “五虎岛?”
  “是啊,你看这,”徐老板拿过照片,指着上面的石头山说:“你看他们背后这些石头悬崖,这叫望湖台。”
  “不对呀;徐老板。”张静姝忍不住道:“五虎岛我去过,我记得望湖台不是这个样子的,上面还有亭子和观景平台,下面也没有这么多石头,您是不是记错了?”
  “不会,”徐老板笑笑说:“这就是望湖台,只不过是以前的望湖台。你是这几年才去的吧?那是因为修建过了,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它便是照片上这样的。”
  “原来如此。”张静姝点点头。徐老板又看了看照片,问道:“看样子,你们是想打听照片里的人?”
  “是啊,”韩宣道,“可惜问了好多人都不认识他们。”
  “那怎么不去派出所问问呢?”徐老板将照片交给韩宣,“前面顺路走到头就是派出所,那有户籍资料,去那问不比你们这样四处打听强多了。”
  “这————”韩宣犹豫道:“我们都是外地学生,人生地不熟的谁也不认识,这点小事派出所估计不能管吧。”
  徐老板笑了笑:“没事,你们去吧。派出所所长姓吴,跟我是老同学,挺好说话个人,关系一直都不错。你们去了就找他,就说是麻辣烫老徐的朋友,他保证能帮你们。”
  “那——真谢谢你了,这可帮了我们大忙。”韩宣道。
  “不算啥,你们多来捧我生意就行。行了,快吃吧,一会凉了不好吃了。”徐老板说完摆摆手,转身去收拾吃完的桌子。三个人边吃边商量,大象问韩宣道:
  “怎么样,咱们一会到底去哪?”
  韩宣想了想:“去派出所吧,徐老板不是说他认识所长么?咱们就去问问呗。”
  大象回头瞅了瞅徐老板,犹豫道:“他说那话靠谱么?别等咱真到了那,再让人给轰出来。”
  “应该没问题吧,”韩宣沉吟道:“不管怎么说先去问问看,实在不行再去别的地方打听,也不差这两步道。”
  “行,那听你的。”大象点头答应。

☆、第十四章

  三人吃完付账离去,依着徐老板指的方向顺路而行,不一会便见右首边的一栋二层小楼,上面挂着“police”的蓝色牌匾。三人进到里面,大厅还算亮堂,一男一女两人正在办公桌后吃饭,边吃边聊,笑语不断。韩宣走过去,轻声问道:
  “打扰下,请问吴所长在么?”
  那年轻的女民警闻声一抬头,见是他们三人,微微一愣:“你们是谁?找我们所长有什么事?”
  韩宣礼貌地一笑:“是这样,我们是前面麻辣烫徐老板的朋友,想过来找吴所长问点事情。”
  那男民警听了,对女民警说:“就是前面卖麻辣烫那老徐,和咱们所长关系不错那个。”又转头对韩宣他们道:
  “我们所长没在,出去吃饭了,一会就回来。你们去他办公室里等着吧,前面走廊倒数第二个屋就是;门没锁。”说完;不再理他们,又转过去和身边的女警聊了起来。
  “那——好吧。”
  韩宣犹豫了下,招呼张静姝和大象,顺着走廊来到吴所长办公室门前,门果然没锁,虚掩着。三人推门进去,见屋子不大,也就二十来平见方,但收拾的颇为整洁。正对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桌上陈设都摆的规规矩矩,丝毫不见凌乱。右首边靠墙一张沙发,沙发前的茶几上摆着一套茶具,几只茶杯,也都擦得很干干净净。想来这位吴所长是个相当注意卫生的人。大象一进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沙发上一坐,那沙发瞬间陷进去一大块。他拍拍沙发,招呼韩宣和张静姝二人道:
  “别傻站着了,坐下来等着吧。”
  “嗯——”韩宣答应了声,并没有落座。他注意力被吸引到旁边的墙上,那上面挂了一副油画。只见画上夕阳西下,阳光斜洒在江面上,泛着缕缕金光。一座大桥横跨江上,江边的小镇炊烟袅袅,生机盎然,和周围景色相映成趣。整幅画色彩斑斓,栩栩如生。韩宣虽是门外汉,却也看得出画画之人定是下过一番苦工,虽算不上什么大家手笔,却也绝非简单的兴趣爱好者可比。那画被镜框裱了起来,镜框有些老旧,却被擦的一尘不染。他饶有兴致的看着画,张静姝在旁问道:
  “怎么了?你看什么呢?”
  “你看这,”韩宣指着画上的桥道:“你看,这不是咱们来的桥么?这画画的就是这个小镇啊,看来这位吴所长还挺有艺术细胞的,画的不错么。”
  “是啊,”张静姝点头道。“就连江面上的反光都画的这么细致,真挺厉害的。”
  韩宣笑道:“想不到这地方藏龙卧虎,之前我还真有点低估这里的人呢,以为都是老土包。”
  张静姝打量了那画一会,皱眉问道:“哎——你说,这画是在——”她刚说了几个字,走廊里一阵脚步声传来,很快便到了门口。三人一起转过头,大象也站了起来,只见一人推门走了进来。那人四五十岁年纪,戴一副细框眼镜,相貌清癯,身材颇为魁梧,肩膀很宽,举手投足间沉稳干练,丝毫不像是上了岁数的人,看起来倒比徐老板要年轻不少。他进到屋里,见屋里有人,微微一怔:
  “你们是——”
  韩宣赶紧上前一步,伸出手来,赔笑道:
  “是吴所长吧?我们是徐老板的朋友————”
  “啊——”那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握住韩宣的手,热情的道:
  “听说了,老徐刚给我打完电话,我以为你们得下午才能来呢。坐,坐。”说着,招呼韩宣三人坐下,又拿起水壶给三人沏茶。三人见吴所长如此热情,丝毫没有官架子,心中一宽,谦让了几句,各自落座。吴所长搬了把椅子坐在对面,热诚地道:
  “不要拘束,随便坐。先自我介绍下,我姓吴,吴子俊,是这的所长,你们是山上的学生吧?”
  三人点点头,又听吴所长道:
  “听口音你们也是东北的吧,叫什么名字啊,家都哪的?”
  “我叫韩宣,家是哈尔滨的。”韩宣说着,指指张静姝和大象道:“他俩一个是本市的,一个是白城的。”
  “还行,都不远,来,喝茶喝茶。”吴所长说着给三人倒茶,三人连忙道谢,韩宣抿了口茶,见吴所长如此平易近人,心里甚喜,正寻思怎样开口,却听吴所长问道:
  “听老徐说,你们有事情要打听?”
  “是的,有点事情想麻烦您下。”韩宣说着,从怀里掏出照片递给吴所长:“我们想向您打听这几个人,不知道您见过没有。”
  吴所长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皱眉道:
  “1978年?——我先多下嘴,这照片你们是从哪得来的?这些人你们认识么?”
  “学校里捡的,”韩宣淡淡一笑。“不认识,就是好奇。”
  “哦——”吴所长沉吟片刻,又看了看照片,过了一会,见没人说话,微微一愣,哑然失笑道:“咳——你们看,我这职业病又犯了,遇见什么想不明白的就总喜欢刨根问底。我看这照片有年头了,跟你们年龄不太相符,就想多问两句,你们别在意啊。”
  “哪里,哪里,都是应该的。”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