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强时代-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午7时,英法联军分东、西、南三路对八里桥清军阵地发起攻击。东路为雅曼指挥的法军第1旅,西路为格兰特直接指挥的英军。南路担负着主攻八里桥的重任,是科林诺指挥的法军第2旅。
此次作战以法军为主,由法国人孟托班担任总指挥。
八里桥之战打响后,清军马队即按原定部署立即由正面冲上前去。他们奋不顾身,齐声大呼杀敌。由于洋枪装备有限,就手持长矛、弓箭,凭着一腔热血迎击英法联军,企图冲乱和割裂英法联军的战斗队形。
一部分骑兵冲至离敌人四五十米的地方,有的甚至冲到敌人的指挥部附近。
一时间枪炮声不绝于耳,喊杀声更是惊天动地,鲜血遍撒大地硝烟滚滚冲天而起。
双方激战1小时,清军毙伤多人并未取得想要战果。同时清军马队遭到据壕作战的联军步兵密集火力的阻击和敌炮榴霰弹的轰击而大量伤亡,战马因受惊而横冲直闯,几近不能成军,被迫在敌人火力的逼使下退却下来。
随后,南路的法军主力第2旅将大量的炮弹倾泻在八里桥上之后,给胜保部沉重打击,其所部还未与敌交战便伤亡惨重。
当法军第2旅的两个前锋连队冲到桥边时,守卫石桥的清军士兵勇敢地冲出战壕与法军展开了血刃战,两方战士纠缠许久都没能分出胜负。
后因胜保中弹受伤退下战阵,遂率军退至定福庄。
而当战斗打响以后,僧格林沁才知晓,主攻八里桥的是南路敌军,而不是西路敌军,清军判断失误情况一下子变得有些险恶起来。
为了弥补战前的决策失误,僧格林沁在胜保部与南路敌人战斗的同时,指挥手下马队穿插于敌人的南路与西路之间,企图分割敌人,尔后以步队配合胜保部包围南路敌人,以求歼灭敌人主力。
可由于胜保所部早早溃败,僧格林沁的作战意图未能实现,遂与西路英军展开英勇激战,清军一时伤亡十分惨重。
就在上午9时,英军兵分两路,一部分继续与僧部对抗,一部分向于家围进攻,企图抄袭僧军后路。
僧格林沁得信后心急如焚却是分兵无术,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但他仍然骑着马站在前面,挥舞着黄旗表示挑战。八里桥之战,从早上7时打到12时,战斗十分激烈。
其中,蒙古骑兵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敢,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多次冲向敌军阵营进行英勇的战斗。
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击溃蒙古骑兵,骑兵们似乎是从灰烬中重生。好似涨潮时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他们顽强战斗以至于一时间拼命地冲到距大炮只有30米远的地方。
联军的大炮持续和反复地排,射,炮弹于骑兵的左右飞驰,蒙古骑兵们在炮火中不断倒下伤亡十分惨重。
战斗打到后来英法联军占据绝对优势,各部队指挥官蒙托邦、科利诺、雅曼等部队采用刺刀、炮火持续攻击,布杰(pouget)少校则率领法军第101旅夺取了清军阵地中心村庄,雅曼率法军占领八里桥。
到了这时,胜利的旗帜已经彻底偏向英法联军,清军败退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见局势大好,英法联军开始采用大口径火炮射击拼死一战保卫八里桥的埋伏清军,最终占领了八里桥,桥上清军尸横遍野河面都给染成了红色。
此战清军投入约5至6万人,其中3万骑兵,损失1000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自郭家坟向八里桥附近进攻。胜保、僧格林沁、瑞麟奉命迎击,激战半日后僧部溃退,胜保、瑞麟继续督军奋战,激战中胜保连中数弹而昏晕落马。
最终清军战败,英法联军也遭受打击。战后胜保受咸丰美誉“忠勇性成,赤心报国”。
八里桥之战投入兵力总共近十万,可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不过区区大半天时间,吴可手下探骑从获得消息再传回保定,也足足花费了小半日时间,所以等吴可知道清军在八里桥惨败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一日晚上。
“就这么败了?”
吴可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傻眼了,那可是足足好几万清军啊,不到一天时间竟被英法联军打得大败而逃?
“是的大人!”
那报信的斥候还以为吴可在确认消息,所以又重重点头答道,心中说不出的沉重。
“跟僧王联系上没?”
吴可沉默了好一阵,才将心中的惊涛骇浪勉强压制下去,声音沙哑的开口问道。
“没,战场太过混乱,到处都是被打散的官军和追杀的洋人士兵,小的心急回来报信就没敢过于深入!”那探马斥候小心翼翼回禀。
“恩,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
吴可哪有闲功夫理会眼前小小斥候的小心司,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吩咐道。
等报信探马下去后,吴可立即召集前锋骑兵部队中队长以上,将官前来开会,先通报了这一爆炸性消息,而后立即部署了前锋骑军接下来的作战任务,他再也坐不住了不能给英法联军打进京城的机会……
第485章惋惜
“大人,是不是让弟兄们再休整一日?”
吴可的命令下来顿时引起骑军中队长以上军官一阵骚动,立即便有名唤张树声的大队长开口提醒。
“战情危急,再等一天怕是来不及了!”
吴可摇了摇头目光沉凝,都是乡勇队心腹他也不怕把话说得太明白:“通州距离京城实在太近,就算大军行进再困难一天之内也能赶到!”
说到这儿他压低了嗓门平静道:“真要到了那时候,谁知有没有那居心不良之辈将屎盆子扣到咱们头上?”
闻言骑军将官们脸色一变,房间里好一阵沉默无声,再也没人又其它意见。
谁都不是傻子,吴可率领他们急匆匆赶来干什么的?
还不就是阻挡英法联军威胁京畿的!
眼下通州失陷,京畿清军主力又在进京要地八里桥惨败,英法联军兵锋直指京师城下,眼下能指望的外来援军也就他们这一波,此时不赶紧好好表现表现更待何时?
吴可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朝堂上那些大臣可不是善茬,有乡勇队的朋友自然少不了乡勇队的敌人,谁知道这些政敌会不会在紧要关头咬他们一口?
反正昨天已经休整了一天时间,多日赶路的疲惫已稍稍缓解,只要不立即进入惨烈的厮杀状态,五千骑军做一些扰敌策应任务还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进军命令已下,骑军军官们二话不说散会后立即回营召集手下弟兄做好出发的准备,顿时乡勇队五千骑军临时驻扎营地好一阵鸡飞狗跳的骚乱。
“吴大人,你们这就要走吗?”
巴图得到消息匆匆从外头赶了回来,一见到吴可便迫不及待问道:“骑军的弟兄们才休整了一日,我还他们脸色神情都没彻底恢复过来,要不要再多休整一两日时间?”
“不用,局势危急不得不为!”
吴可摇了摇头一脸疲惫,手下弟兄还能好好休整一日,他却是没这个好命啊。
整日里担心八里桥战局,原本以为清军就算再上不得台面,怎么也能坚持个三两天吧,谁知道竟然连一天时间都没能撑住?
八里桥一败,意味着朝廷布置在京畿地区最后的屏障都出了大问题,要是僧格林沁能收拢败兵重整旗鼓未尝不能反败为胜,怕就怕清军一败涂地再也不能翻身,那乐子可就大拉。
更让他心情沉重的是,他要是没记错的话,火烧圆明园好象就是这次英法联军杀进京城后做的好事。
别问他历史知识不好为何记得这么清楚,清朝建立以来被外敌攻破也就那么两次,一次就是现在的英法联军破京师,下一次就是八国联军乱京城了,哪一次不闹得轰轰烈烈后世影视小说中的相关内容真的不要太多。
之前没记起来是不确定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爆发时间,以及英法联军的兵力部署以及战舰规模,眼下都到这份上了要还不醒悟那真就是个傻子了。
既然想起了这茬,他自然更加坐将不住了,不说一定要将英法联军阻挡在京城之外,起码要使尽手段出一份力不是?
这段历史在后世蛮出名的,算是被提及频率很高的一段历史事件。
怎么说呢,那位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便是再此次事件后登上历史舞台,海象英法联军进攻京城之时当代皇帝也一度跑路了吧,记不太清楚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就在眼下。
不管了,他能做的尽量去做,至于能不能扭转历史那就全凭天意了。
巴图没有再劝,虽然他很想吴可和他手下五千骑军留下,这样他因手头兵力严重不足的担忧也能少上一点,不过他知道自己左右不了吴可的决定和行动。
说了几句客套话见吴可实在忙碌,巴图也不好意思继续打扰,随便找了个借口离开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吴可和手下将官一直忙碌到半夜时分,这才将五千骑军明晨出征的准备工作做好,松了口气之余也没心思睡觉,干脆全部召集到议事所在放松心情说些闲话。
直到此时,吴可和手下将领才有功夫整理斥候送来的一封封前线战报,并明了八里桥之战的详细经过。
可知道了数万清军从开始的气势凶凶,道最后战败仓惶而逃的详细经过之后,除了唏嘘便是满心的恨铁不成钢。
乡勇队内部一直都有事后总结经验的传统,如今也不例外,众多施展经验丰富的骑军将领聚在一起仔细分析了一番,大觉这次清军实在败得冤枉。
八里桥之战清军的表现好不好?
以清军一贯的标准来看,那表现真是好得不能再好。
将领悍勇士兵敢战,面对英法联军的犀利枪炮还能致生死于度外逆流而上,其悍勇当真让人忍不住惊叹连连。
可近代以来军队战争模式出现巨大变化,光悍勇不顶用啊。
清军的密集人潮攻势,在犀利的枪炮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特别是迎着英法联军的密集枪林弹雨,依旧奋勇冲锋的蒙古骑兵最为可惜,他们是冷兵器时代的绝对强者,可在这场八里桥之战中却只是个让人惋惜的悲情角色,血勇可嘉但战果几乎等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