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294章

新列强时代-第294章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上旬,李秀成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将领于枞阳商定:先由陈玉成、李世贤等率部攻击安徽庐州(今合肥市),将强敌安徽清军拖住不得出城。

然后由吴如孝率部在庐州东北一带活动,牵制胜保所部清军,陈玉成则率主力速进滁州东南的乌衣镇一带,会同李秀成部合力攻取江北大营。

1858年8月11日,陈玉成、李世贤、吴如孝三部联合行动,由舒城三河镇向庐州逼进,十来万大军浩浩荡荡气势好不雄壮。

当时,庐州城有安徽巡抚张亮基亲自坐镇,庐州城内有正果清军上万,由总兵吴图勾督率驻守,另由新任安徽布政使李孟群带民勇万人驻守南郊。

8月23日晨,太平军两万余人从西、南两个方向直逼城垣。城外乡勇未及交锋,即纷纷惊溃(李孟群部西逃六安)。当天中午太平军即兵围庐州城。

对上过万安徽清军,两万太平军前锋部队没讨到好去,借着大胜城外乡勇之机猛攻了一阵城防坚固的庐州,最后扔下两千多具尸体无奈顿兵城下。

太平军兵围庐州,清廷上下为之震动。

尽管安徽清军并没向朝廷求援,但咸丰帝还是立即任命胜保为钦差大臣,临时督办安徽军务,所有皖境各军均归其临时节制。

同时,谕令湖广总督官文从沿长江东下的鄂军中分派劲旅,赴援庐州;谕令德兴阿从江北大营中酌拨马步官兵,前往庐州“协剿”,清廷更是严令胜保及各路将领务必解救庐州之围。

当时吴可正率军跟英法联军僵持于天津,一时抽得不身只得任由朝廷这般瞎折腾,反正只要他这位主将不出岔子,安徽清也出不了事。

“朝廷太过心急了!”

桂良在天津一待就是大半年时间,早就明了乡勇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悍,知道与之同出一系的安徽清军实力也差不多哪去,所以对朝廷如此慌慌张张的举动很有些看不过眼。

“是啊,庐州方面可没向朝廷求援呢!”

花沙纳也跟着附和道,大半年时间的相处,此时三人已有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拿此事闲聊也算不得什么事。

“哎呀算了算了,朝廷也是一番好意,长毛的嚣张气焰也确实该压一压了!”

吴可本来还打算调派身在江西的吴大牛过来帮忙,眼下既然朝廷已经出了手便弃了这个想法,正好让这小子在江西好好经营出一番事业来。

可惜他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不甚了了,根本不知道太平军将掀起多大风浪。

太平军的主要进攻目标并非庐州,而是江北大营。

因此,未等清军援兵赶到,陈玉成早已挥军由界牌直趋滁州,于9月中旬抵乌衣一带,与自全椒进抵该处的李秀成部会师。

在此之前,吴如孝按约率部自庐州北进,占店埠镇(今肥东)及其东北之梁园,进逼定远,以牵制胜保军。

安徽清军虽然强大,但总兵力不过近三万出头,除了驻守庐州的一万精锐之外,淮北各州县都需要兵力驻守。近两万人马分散在偌大的淮北平原连点浪花都掀不起,更不要说照顾到附近的乡镇了。

太平军则不然,动则便是兵力以十万计,要比人数和见缝插针水平的话,安徽清军真不是对手,有些照顾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时,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拥有兵勇一万五千余人,以浦口、江浦之间的陡冈、安定桥、小店(今永宁镇)一带为重点,分驻于西至江浦石碛桥(今桥林)、高旺,东至瓜洲、三汊河,北至来安、施官集的广大地区内,绵延二百余里。

长江内则有水师巡船往来游弋,以资接应。战前,德兴阿得意地说:“各路马步兵勇,或多或少,择要分布,有警则奋勇向前,贼多则添拨援应。

海全一军驻扎石佛寺,无论何处紧急,皆可策应。他认为攻守都有把握,但作战结果表明,清军的这种分散部署,正好给了太平军以各个击破的极好机会。

李秀成、陈玉成两部太平军会师乌衣之后,众达数万,与江北大营清军相持。9月26日,德兴阿派出部队由小店进攻乌衣。太平军奋起迎战,大败清军,歼敌三四千人。

27日,太平军乘胜向小店发起猛攻,击败由江南大营来援的总兵冯子材部五千人。陈玉成部于是冲破清军陡冈军营,直下浦口,在从九洑洲渡水前来的太平军配合下,再次大败敌军,并将浦口一带的清军营垒全部烧毁。

清军见后路被袭,阵势大乱,纷纷夺路而逃。德兴阿先逃六合,后由水路逃往扬州。陈玉成部随即于29日占领江浦。至此,江北大营再次被摧毁,清军前后损兵万余人。

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之后,恢复了天京与江北的联系,保障了对天京的物资供应,同时自然也大大鼓舞了士气。

朝廷可被这几记闷棍打得不轻,要不是天津战局焦灼,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限丰帝在某些朝臣的挑唆下甚至一度还动了调动吴可南下的心思。

而身处前线的钦差大臣胜保虽然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在江北大营危急时候甚至要求庐州城内守军出城作战,结果自然被城防总兵吴图勾毫不客气拒绝,他能调动的也就一路纠集的上万乌合之众,连太平军负责牵制的数千人马都拿不下。

安徽淮北之地可是张亮基和吴可经营数年,无论军政都犹如铁桶一般的存在,哪是挂着钦差大臣名头,却啥都不是的胜保可比?

除了一些上得不台面,想要投机一把的地方乡绅和团练武装之外,在河南还有安徽等地他真很难混得开。

胜保虽然憋了一肚子气却又无可奈何,不说安徽清军驻扎州县不好调动,想要强来的话还得看张亮基答应不答应,别忘了安徽提督吴可还奋战于天津城,李保京师平安呢,哪里又是那么好动的?

随着江南局势出现巨大变化,吴可所在天津战场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朝廷不愿再打下去而英法联军也疲惫不堪失去了锐气,正寻求一个体面的台阶好下,天津战局僵持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出现缓和罢战的曙光……

第389章气愤

就是吴可自己也没想到,天津一战竟然能够纠缠大半年时间……

从春末一直到天寒地冻的冬季,吴可率领上万乡勇队战士,与英法联军竟然耗费了这么长时间。

原本以为英法联军后勤压力巨大,只能从香港和广州等地筹备,再不远千里送到天津应该支持不了多长时间。

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联军不仅后勤一直没有出现问题,更是从后方抽调了好几千兵力支援天津战场。

战斗就这么一直耗了下去,英法两国专使倒也硬气,尽管情况不是很妙但坚决不肯率先低头服软。

却是谁也没料到,这样的局势被京师来的一封圣旨打破……

“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时候跟洋人讲和?”

送走了传旨公公,吴可将明黄圣旨让人收好,转过头来没好气说道。

“朝廷财政出现了困难呗!”

桂良在朝堂上的消息渠道,自然不是吴可比得上的。

“哈,这理由真是……”

吴可都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双手一摊没好气道:“要是我脑子没糊涂的话,咱的钱粮供应有一般是自己出吧?”

话说他极度不相信朝堂官府的信誉,驻守天津的上万人马千万开支一半依靠朝廷,另一般则是自行在河南和安徽两省筹措。

想当初他提出这想法时,朝堂上下一片赞誉之声,哪个不夸他吴某人公忠体国是大清的官员楷模,暗地里说什么难听的都有。

可他们又哪知道脱误可心中的担忧,以朝臣们的尿行说不得某些家伙突然脑子不灵光,冲划拨给乡勇队的钱粮上下其手,被黑了钱粮倒没什么怕就怕耽搁了战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真要出了问题最后算谁的?

虽说英法联军顿兵天津城,被乡勇队整得不上不下没了脾气,但乡勇队应付起来可没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非得提起十二万分关注才成,不然被洋人钻了空子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此驻防天津的上万乡勇队战士的士气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要是因为钱粮的事儿影响了军心士气,最后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出现,那才叫一个冤枉。

“这个倒不是咱们的问题,南方那边打成一锅粥,所耗费的钱粮物资无计其数!”花沙纳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道。

“这个我当然知晓!”

吴可挥了挥手有气无力反驳道:“可也不差这么点时间吧,洋人眼看着便要支撑不住了!”

说起这个他便一肚子火气,明明前不久才上报朝廷,洋人最多坚持不过春节,希望朝廷一如既往的支持天津守军,没想到却是等到了一封讲和圣旨。

要说他怎么如此肯定洋人快要支撑不住了,谁都不是瞎子,英法联军的表现摆在那呢。

刚开始时,英法联军不了解天津守备状况,急于求成差不多每天都将发动一波攻势。

等到双方交手数次,联军发现天军守军不要惹之后,发动攻势的频率便放缓了下来,一般都要准备个三天左右才会发动一波攻势。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了大半个月,后来联军高层一看不成啊,先不说消耗的物资是个天文数字,就是巨大的伤亡也让他们受不了。

后来战斗间隔又改成五天八天还有十天,最后确定在半个月发动一次有炮火支援的凶猛攻势。

可是最近联军已经间隔二十来天没啥动静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桂良跟花沙纳一时无言,他们也看出了联军的不对劲,可是此时朝廷旨意已到,再说这些已无意义。

见两人这般神情,吴可顿时明白了些什么,打气精神故作气愤问道:“两位大人,不知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何等变故,可否跟小子说个明白?”

桂良与花沙纳再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愤怒,最后还是桂良重重叹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无奈解释道:“还不是谭廷襄那厮,上报朝廷说美国专使愿意跟咱和谈……”

“真是好笑之极!”

吴可一听顿时怒极反笑,毫不客气打断了桂良的话连连冷笑:“嘿嘿,美国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