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强时代-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良等使节团成员看到那一连串无礼要求,目呲欲裂气得差点吐血,可却不得不强忍心头火气虚以委蛇,不管几国专使乐意不乐意一条条争论不朽。
英法等国驻华使节并各眷属及各随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可在北京租地租屋,雇觅夫役。英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
单这一条便是桂良等使节团成员难以答应之事,开什么玩笑洋夷进驻京城,他们要是答应了就等着咸丰帝给他们穿小鞋吧。
还有什么凡传基督教者,清廷应一体保护。英法等国国人可前往内地游历、通商。除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外,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各口;长江汉口以下至海沿岸,除增开镇江一口外,再选择不超过三处地方开放;许英商船驶入长江至长江沿岸各口岸经商;英国兵船亦得进入各通商口岸。
这真是开玩笑,要不是有洋人的传教士又哪来的洪杨而逆,以及他们的‘拜上帝会’?
要是让洋人可以在内地随意行走居住,以后的乱子还少得了吗?
至于允许洋人兵船可以进入各通商口岸,真是开玩笑当大清的水域是你们自家的后花园啊?
英法等国国人有权雇佣华人,可在各口并各地方租地盖屋,设立栈房,建立教堂、医院、墓地。凡是涉及英法等国国人的纠纷案件,英法等国当事人及财产,皆归英法等国官员查办;英法等国国人犯法,由英法等国国官员惩处;中国人扰害英法等国国人,则由朝廷官员惩办。中国人与英法等国之人争讼而又不能劝息,由大清地方官员与英法等国领事会同审办。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这分明就是国中之国那一套,而且还完全偏向洋人,答应了就向吴可当初在朝堂所言那般,以后想找洋人麻烦都没有借口。
如此种种条件那是一件连着一件,各种居住,驻兵,传教,领事裁判,税收还有大额赔偿一大堆苛刻条款,只逼得桂良跟花沙纳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差点就没忍住拂袖就走。
大清使节团拖延的态度让洋人专使十分不满,认为朝廷没有诚意,于是几位专使密谈决定给朝廷一点颜色,让京城紫金殿里的咸丰帝好好感受他们的厉害。
而是就在谈判期间,英法联军陆战部队在战船炮弹支援下尝试着进攻天津城内的清军部队。
一时间炮声隆隆枪声不绝,喊杀声一时甚嚣尘上让人好不心惊。尽管天津守军拼尽全力屡次打退英法陆军进攻,可自身伤亡却在战船炮火侵袭下损失惨重。
桂花良跟花沙纳惊得不轻,第一时间便向英法等国专使提出严正抗议,抗议英2法联军在谈判期间的不轨行为。
可惜英法专使却是理都不理,更叫嚣清国谈判代表赶快签订条约,不然直接打近京城云云。
尽管知道对方只是威言恐吓,可桂良跟花沙纳却不敢冒险,只得强忍心头比区继续谈判,暗地里却是与直隶总督谭廷襄联络,请他派精兵强将驻守天津万不可失。
谭廷襄虽然很不情愿,但形势所迫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派兵顶上,不给洋人军队拿下天津的机会。与此同时也不断向朝廷催促,希望早日解决天津问题避免京畿危机。
朝堂上再起风波,一些大臣认为京畿安危不可忽视,洋人的某些要求可以适当选择让步,最好不要搞到撕破脸皮这种不利情形。
这样的言论在朝堂上甚嚣尘上,加上江南地区与长毛的战斗又有了新变化,感受到长毛极大威胁的咸丰帝不免有些动摇。
幸好此时吴可率军已赶到天津外围,听到朝堂动静立即又上了一封请战奏折,认为洋人兵力不足只是虚张声势,有他在必定不让洋人有跨出天津地界的可能。
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容不得朝廷再退让萎缩,只得让吴可跟手下将士负责天津一线防御,务必不使洋人军队有机可趁占领天津。
吴可自然‘感恩戴得’领受皇命,并不急着进入天津县城,而是先休整两日恢复状态,等待后续七千人马全部到达之后,这才将手下三千骑兵中的两千骑分派出去,以中队为单位散布在天津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及其附近平坦地区。
而后命令手下后勤部队在洋人舰炮范围之内挖掘连环壕沟防御工事,留下一千火枪队和两千刀盾手驻守,其余人马全部跟随他进入天津县城地域。
进入天津县城后,来不及跟朝廷谈判代表团见面,急忙接手天津防务指挥之权,下达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转移百姓清城……
第378章初交火
“吴大人你这是想干什么?”
天津县城镇守副将李运气势汹汹冲到吴可跟前,怒声质问道。
“李大人你这是什么态度?”
吴可眉头一皱,挥了挥手将阻拦亲兵叫退,目光炯炯不爽道。
“什么态度?”
李运是个五大三粗的威猛壮汉,此时一脸怒色瞪着一双牛眼煞气凌人:“嘿嘿,我倒要问问吴大人想要干什么?”
“放肆!”
吴可身边的亲兵队长,游击吴林猛然大喝出声,怒视李运满脸不悦:“军门大人做出的决定,岂是你一小小副将有资格置喙?”
“哼,如此乱命恕小将难以从命!”
李运脸色青一阵白一阵额头青筋暴跳,低下头眼中闪烁狠色硬声回答。
“好好好,既然李副将如此有原则,那就劳烦尽快完成交接!”
吴可强压心头不爽,转身倚墙望向远处的海景,连看都懒得看李运一眼。
尼玛不就是下了道命令,要求天津城内无关百姓暂时迁移,等到战事了结再重新返回。毕竟枪弹无眼,伤了花花草草都不好,更何况还是活生生的人?
谁料之前镇守天津的守将姓李的却不给面子,左一句‘乱命’右一声‘绕民’,拒不执行任务不说还怪话连篇。
此时正是紧要关头,说不定啥时候谈判破裂就得开打,到时候天津城肯定战火连绵,他不想因为战火伤及无辜百姓。
可尼玛姓李的小小副将竟然给他摆脸子,真真是给脸不要讨人嫌,既然如此他也没啥好说的了,那就直接涌官位碾压就是。
真以为他是傻子啊,不就是仗着身后是直隶总督谭廷襄这厮么,丫的以为劳资怕了他不成?
李运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心中愤愤不平却不敢有任何表示,旁边的乡勇队亲兵正虎视耽耽呢,主动送把柄上门的糊涂事儿他可不会做。
“那下官告辞,这便下去着手交接事宜!”
李运心里那个恨啊就别提了,望着眼前比自己小了足足近二十岁的青年心中就一阵羡慕嫉妒恨,尼玛这么一个小年轻便是堂堂的军门大人,可他还得在副将的位置上蹉跎,不知道啥时候能生任一镇总兵,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每每看到这厮一张年轻得不像话的脸色心头便是一阵憋气,要不是对方官职太高如果换做一镇总兵的话,说不定他鸟都不会尿这厮一下。
“恩也好,那就辛苦李副将了!”
吴可没心情跟这家伙罗嗦,直接摆了摆手赶人。
李运那莫名其妙的敌意他感受得到,心中不由苦笑自己还是太过年轻。这几年这样的事情他可没少经历,要不是手下实力强横又有实打实的战功打底,早不知被人埋汰成啥摸样了。
可就是如此,因为年纪问题时常引来同僚莫名其妙的敌意跟嫉恨,经历得多了也就彻底麻木了,有句话说得好‘不受人妒是庸才’,只要他不犯啥原则性问题,就算再多十倍百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又能如何?
当然了,不理会归不理会,他是不会给橡李副将这样的家伙好脸色的。
“告辞!”“不送!”
随着乡勇队战士与天津城原驻防清军迅速完成城防交接事宜,就在天津城外河流之中耀武扬威的英法联军还不知道城里换了个更难缠的对手之际,因为达不到各自目的谈判终于破裂。
英法等国公使自然气愤万分,认为朝廷没有半分诚意,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手上见真章吧。
顿时,天津城外消停了几天的枪炮声又接二连三响了起来……
“动作快但动作快点,大家手上动作都快点!”
张树珊大声吆喝着,奋力搬起一块沉重木板搭在街上一组沙袋侧翼,将由沙袋围成的小小掩体一侧遮掩的严严实实。
不远处的城墙上枪炮齐鸣,不时一发发炮弹跨越天津低矮的城墙,在空气中发出道道刺耳尖啸,而后一头砸在城内街道房屋上,不时屋顶砸个大洞又不时炸塌一面民房墙壁,掀起片片碎石飞尘制造一地建筑垃圾。
有时候炮弹就在距离掩体不足十米处砸下或者爆炸,经过刚开始时的惊慌失措后张树珊很快便跟手下弟兄冷静下来。
作为之前的安徽清军,如今的河南清军火枪队成员,除非出任务否则每天基本上都是在训练场上度过,耳朵早就对轰隆隆的爆炸声习以为常,就算战船的炮弹威力更大声音更响,熟悉了后也不过于比那些图纸炸药包猛上那仪一点点而已。
张树珊和手下小弟藏身于沙包掩体之中,对于或远或近的剧烈爆炸声充耳不闻,只是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城墙上方,等待信号旗的出现给予下一步动作指示。
他跟手下都是第一次经历被压着打的场面,一时很有些不太适应,看着周围被越过城墙的炮弹炸得废墟遍地的民居,双手握拳狠咬牙关,恨不得立刻冲出去找洋人的晦气。
可惜洋人炮火不停他也一直没得到进攻的信号旗指示,只得跟手下弟兄们一起窝在半封闭的掩体当中暗自郁闷。
他所在沙袋掩体位置选择非常巧妙,位于靠近城门处百米左右的一处大宅墙角。
老实说战船上口径不足百毫米的火炮,对于稍微坚固一些的建筑破坏里一般得很,失信弹还能砸出一道深坑或者大洞来,开花弹就只能炸起片片碎石飞溅,对于人体杀伤力跟范围倒是极大,可面对坚固的建筑时却只能徒呼奈何了。
掩体有厚厚的墙角掩护,加上身周重叠沙包只要不是倒霉到直接命中靶心,就算天上飞来的炮弹近距离爆炸,也一时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不是乡勇队没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