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新列强时代 >

第270章

新列强时代-第270章

小说: 新列强时代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河南巡抚自然感激不尽,安徽清军又是帮忙剿匪又是帮忙处理庞大的流民,让他们省了多少麻烦事啊?

还别说,安徽清军一路收留流民过百万,河南境内的流民数量一下子减少了超过五成,之前流民遍野的状况一扫而空,看起来也不那么碍眼了。

再加上捻匪收拢带走的青壮流民,河南灾民竟一下子缓解不少,让焦头烂额的河南官场上下大松了口气之余,又一头栽进美好的搂钱行动之中。

请张亮基帮忙打探的消息也在年前传了回来,让几人松了口气的是,尽管英国人迅速出兵攻击广州,但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抢掠一翻后迅速撤离。

1856年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

27日,英舰炮轰广州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广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一艘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轮遭劫。

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后因兵力不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河。

而且英国人在香港动作频频调集兵力,一副大战之前的繁忙紧张摸样,但此时却并没有急着向临近的广东发难,好象还在准备当中。

几人商量之后没有着急提醒两广总督叶名琛,都被洋人抢了督衙要是再没点警惕心,那真是蠢货一枚了。

再说了,两广事务也轮不到他们插手。叶名琛可以在洋人面前表现软弱,但自己人想要插手两广事务就有打脸只嫌,还是少给自己找麻烦为上。

幸好他们还有曲线救国之路,直接将他们的担忧写成折子递给朝廷,让朝堂上衮衮诸公决定是静关其变还是采取防御行动。

至于理由嘛也很好找,之前邸报上有过这方面的介绍,再加上安徽清军的火枪队闻名已久,自然有与洋人打交道的渠道,知道一些东西很正常的。

可惜让人失望的是,他们联名所上奏折犹如石沉大海般没掀起半点浪花,只是在年前得了朝廷的再一次封赏。

吴可哪看得上那些稀薄的金钱奖励,还有那劳子轻骑都尉的爵位奖赏?

心中对这个朝廷失望不已,尼玛大敌当前不想办法解决,还装鸵鸟以后洋人不过就是闹一闹而已?

他现在可是身居安徽提督之位,一省军门的地方封疆,朝堂上也有了那么几位同盟和关系,想要知道一些东西还是很容易的。

再说了,张亮基不也能够打探出很多朝堂上的信息么?

真是一帮没眼力的家伙,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醉生梦死,等到洋人真的打上门来的时候,是不是又得来个‘移驾承德’?

虽然从不对大清抱啥希望,但在体制内混久了,捞了不少好处也希望朝廷能有点用处,至少别没事就犯浑做出一些让人心寒的事儿来。

可惜的是,他的希望注定要破灭。

既然朝廷不重视,那他也只得自己重视起来,暗地里做一些布置。

当他将心中想法告之张亮基跟左宗棠的时候,尽管他俩不是很赞同这样的决定,但还是闷着头答应下来。

此时太平军经过天京内杠可谓元气大伤,湖北战败就是一个最好明证。

可以说从此刻开始,清军与太平军的战斗已经完全变了样,太平军很难再有实力席卷整个南方地区,能保住江苏跟江西两省地盘就已经很不容易。

清军也从之前互有攻守的状态中转成全面进攻,要不是还有几位牛人支撑,太平天国能不能再撑几年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太平军距离灭亡已经不远。

他就不相信,朝堂上那帮人精看不出这一点?

既然看得清楚,那为何还将消灭太平军的事儿放在首位?

难道再掀不起风浪的逆贼真就这么可恶,非得将所有精力都放这上头?

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怪不足二十年的安生日子,已经让他们彻底忘记了道光二十年的耻辱遭遇吗?

“此次洋人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没见他们抢了两广总督衙门还不甘心,又在香港调集兵力准备大干一场么?”

“之前他们为了修约蹦达得那么厉害,这次动作肯定也小不到哪去,说不定还会波及到京师安危!”

“你们那是什么表情,洋人船坚炮利的想要杀奔到天津外海难道朝廷还能阻止得了?”

“到时候就是咱们表现的机会了!”

“你们还真别不信,凡是往最坏方面想总没错。再说洋人的水师厉害不假,但陆军如何就两说了!”

“什么火枪队威力强大,要是没有那些辅助兵种还能那么牛气?”

“真到了那时,咱就让那帮洋人好好尝尝人海战术的滋味!”

“到时候挽危局于即倒,升督立堂不在话下!”

也不知道是被吴可说的话打动,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总之张亮基跟左宗棠默默的开始配合暗中做好战前准备。

结果散布在淮北各地的团练倒了霉,大过年的还得顶着凛冽寒风操练,那日子有多难熬就别提拉。

与此同时,乡勇队后勤大总管吴天志领了差事,再次联系上亨利等熟悉军火贩子,下了大笔定单直乐得那几个英国佬眉开眼笑。

同时,吴天志不动声色提出附加条件,要求亨利他们帮忙弄到最近几月以来能够弄到的所有外文报纸。

虽然有些奇怪顾主的要求,但这不是什么麻烦事儿,收集一些报纸也算不得什么难事。尽管知道香港那边闹得动静不小,但亨利他们只是小小的军火商,根本就没精力顾忌这些也没资格插手这些‘国家大事’。

等到春节期间第一破军火抵达之后,随之而来的各种洋人报纸也静静的躺在吴可的办公室桌上……

第357章特别训练

噼里啪啦……

吴可乐呵呵看着眼前鞭炮齐鸣的热闹场景,心情说不出的愉悦高兴。

这个年过得不错,没啥烦心事儿打扰。

暗中准备的事情交由手下处置,他这个当老大的只需掌握大方向就成。

再说了,过年期间他们这些封疆大佬们是很忙碌的。

手下忙着给他们拜年,他们也得给朝中大佬送礼拜年,尽管因为太平军的缘故不需亲自赶赴京师,但心意却是一定要做到位的。

吴可也不求能巴结到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他现在就是其中一员了,只要能少些麻烦就谢天谢地了。

让他高兴的是,吴村族人除了不愿意离开家乡的,其余成员基本上已经在庐州安家落户。

就连身处江西前线的水牛,也在过年时抽出时间回了趟庐州,一方面向吴可汇报前线战事,一方面也是与家人团聚共享春节之乐。

说起老家通城,那真是多灾多难,到了眼下来来回回被太平军和清军拿下五六回,就算再繁华的地区也破败了,何况本就是个偏僻的山区小县?

吴可早早便在村里留了后手,后来也确实让吴村族人逃过几次兵灾。

太平军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自然没功夫理会离县城还有段距离某个偏僻小山村。清军更不用说,一听这里是大名鼎鼎的名将吴可的家乡,级别不够的主官都得主动上门探望,否则非被同僚讥讽为不懂规矩。

加上之前存储在山洞里的充足粮食,吴村族人的日子过得其实不错。

可架不住太平军时常光顾通城,每次太平军过境都好一阵心惊胆战,深怕太平军过路时顺手把吴村给灭了。

吴村族人可经不住这样的折腾,特别是每次太平军过境,总要组织一次地方政权组织,那些太平军地方势力可没少打吴村的主意。

要不是有通山知县钟荣光不时照应,以及护村队也不好招惹,还真不知道情况会糟糕到什么地步。

之前在河南时,吴可就打算将吴村族人全部迁移出来。

可惜刚开始要稳定局势弹压地方,然后又是一堆琐事缠住了手脚,没办法派出太多人手去做这事。

加上鄂南地区战火纷飞,想要派大队人马过去也不方便。等他终于抽出手可以做这事时,他又接到朝廷调令赶赴安徽。

来到安徽之后又是一堆事务,幸好水牛有机会带兵参与收复武昌一战,之后移驻九江正好将愿意出来的村中族人都接了过来,让吴可过了一个团员的开心年。

当然,他没有忘了钟荣光这个有功之臣,花了些手段将其调任为池州府同知,算是给了一个不错的官职奖赏。

正月里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轻松度过,太平军老老实实没啥过分举动,估计还在修补因为天京事变带来的损耗,一时没功夫找清军的麻烦。

吴可自然乐得清闲,没傻到这时自找没趣。

有石达开在金陵,他想要做什么动作都得顾忌一二,这家伙确实是个能人,就是不知道还能在金陵坚持多久。

……

砰砰砰……

一排火枪射击完毕,腾起股股黑烟刺鼻的硝烟味四下弥漫。

前方的阵地上已被子弹打得坑坑洼洼泥土飞溅,黄灰色的地面上出现道道黑色硝烟长痕,地面一片狼籍像是遭遇了狂风暴雨一般。

“好了好了,你们不用趴着了,都起来都起来!”

吴长庆扯着嗓子大吼,在热闹喧嚣的庐州大营某处实验场地显得尤为响亮。

“呸呸呸,终于不哟能够趴在冷死人硬得像石头样的坑里拉!”

“我耳朵到现在还嗡嗡作响,一闭眼感觉满耳都是砰砰砰的枪声!”

“哎呀这日子实在没法过了,提心吊胆的可怎么是好?”

“……”

被火枪子弹弄得一片狼籍的地面阵地,爬起一位又一位精神抖擞的乡勇队战士,嘴里骂骂咧咧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

“怎么样,近距离感受火枪威力的滋味不好受吧?”

吴长庆笑呵呵走上前,仔细打量一番发现没人受伤轻松了口气,拍了拍这个的肩膀又锤了锤那个的胸膛,不无调侃道。

“当然不好受了,我真担心小六子他们手一抖枪口微斜,咱可就要倒霉了!”

“是啊中队长,这滋味享受过一次可不想再试第二次了!”

“我的小心肝到现在还扑通扑通跳个不停,这滋味可是不好手得很!”

“……”

那几个刚刚近距离感受火枪威力的士兵,却是没一个客气的直接嚷嚷开了。

“嘿,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