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强时代-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左宗棠惊喜的是,太平军胡以晃部困守黄州,却并没有分兵袭扰清军后方的宣城,好似突然变成一根筋的愣头青,只想冲破土狗部五千清军封锁,打通与安庆之间的陆路通道。
他这才明白吴可所言‘围点打援’战术的精妙,不仅仅只侧重于‘打援’,被围的那个‘点’也十分紧要,能引得回援太平军无暇它顾就是胜利。
跟太平军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他可是知道太平军流动作战的威力有多强悍,一旦让太平军胡以晃放开手脚不顾一切,不要说刚刚拿下的半个淮南大地,就是安徽清军的老巢淮北也不得安宁。
眼下情况就不同了,为了解安庆之围,太平军胡以晃部可不敢胡作非为,只得老老实实窝在黄州城里跟土狗部清军互拼消耗。
不是胡以晃没有其它选择,而是局势逼得太不得不如此,因为丢失安庆的责任他根本承担不起,除非能一口气杀回金陵城保卫天京,可那也只不过从一座城市缩到另一座城市而已,本质上没啥区别。
当然,太平军不会老实坐以待毙……
就在土狗部清军与太平军胡以晃部对峙于黄州城时,从水路增援安庆的太平军西路军人马赶到安庆,使得安庆太平军人马一下子达到一万五千余众。
有了如此多人手,安庆守军自然不可能在龟守城池不出,当即派出近五千精锐发动试探性反扑,结果自然被打得抱头鼠窜狼狈而回。
接下来安庆守军依仗强大的兵力优势,时不时派遣几千人马,对围堵城外的吴可部主力清军发动连续反扑,尽管每次都在两千火枪手身上吃了大亏,铥下好几千条人命但也将吴可部主力牢牢吸引不得脱身。
战局在淮南膏腴之地再次陷入僵局,安徽清军拥有陆地上的绝对优势,将太平军压制在黄州跟安庆两城狠揍。
但太平军也占据水路绝对优势,能够源源不断的给安庆守军以支援,并且在战斗中逐渐适应了清军的火枪队攻击模式,逐渐的慢慢挽回之前一边倒的局势,能够给予清军有效杀伤不容小觑。
最重要的是,安庆守军人数激增,吴可部近万清军再想拿下安庆可不容易,除非不顾巨大伤亡冒着减员过半的风险,重创安庆守军还有那么点机会,否则都不一定能够拿下安庆。
期间淮南各路地方民团纷纷来投,让吴可没想到的是,由当朝侍郎吕贤基办的民团也过来凑了个热闹,跟在吕贤基身边的青年助手竟然叫李鸿章!
他本来还想尝试看有没有收复的可能,不过青年李鸿章傲气得很,对于吴大军门的态度不冷不热,一点都没上杆子往上爬的行动。
吴可一见顿时熄了招揽之心,他又不是没了李鸿章就混不下去。眼下的李鸿章还只是个热血青年而已,有他在大清搅合还能不能成才都两说,爱咋地咋地哥们可没拿热脸贴别人冷屁股的爱好。
当然,眼下的李鸿章并不知道他错过多大一场机缘。只是跟随侍郎吕贤基一起临时加入吴大军门阵营,听任吴大军门指挥调动而已。
就当安徽清军与太平军于淮南大地对峙之时,湖北跟江西两地战士也发生不同变化。
在湖北战场,于1856年2—4月间,武昌、为了打破包围汉阳太平军转守为攻,多次出城主动攻击。
2月份,武昌守军7次出击,每次少则干余人,多至数千人,日间同清军野战于双凤山、大东门、小东门、沙湖、五里墩等地,夜间身着白衣冒大雪偷袭敌营效果不显。
汉阳守军于2月16日、20日、24日3次出城与清军鏖战。
4月上旬,太平军从九江、黄州、大冶等地调来了大批援军,武昌守军暗中穴城多处作为突门。
4月6日,武昌守军多路出击,稍后撤退回城,罗泽南率军追至城下,突门忽开,太平军从各突门直冲而出,罗军溃败,罗泽南弹伤左额,后不治身亡。
战斗中安徽援军吴水牛部三千人马依旧表现神勇,多次击退太平军突击部队,给予太平军重大人员伤亡之余,自身损失却是不大,受到湖广总督兼钦差大臣官文连连表扬‘虎将’。
而江西战场又是令一番风景,尽管有安徽请军帮忙减轻压力,但已丧失锐气的残余湘勇依旧只能窝在南昌苟延残喘。
到1856年4月,西征太平军已占领了江西13府中的8府46县,曾国藩哀叹说:“自鄂渚以南,达于梅岭,贼踪绵亘数百里,众号数十万。”对湘军以后的前景很不看好。
为了挽救江西的危局,曾国藩本欲急调在武昌城外攻坚的罗泽南回救。罗泽南为迅速攻破武昌城以回救曾部,加紧攻城却被太平军击伤致死。
如此一来,曾国藩所依靠的湘军陆师两大悍将双双毙命,处境愈加艰难。
要不是淮南战场吸引石达开太多精力,需得源源不断增援人手物资,只要南昌很难坚守下去……
第338章大动作
曾国藩困守南昌,文报不通,联系中断,连送家书都不得不用隐语蜡丸,化装潜行。可即便如此,送信人往往还是被太平军识破,被捕杀者达百人以上。
曾国藩后来描写当时的情形说:“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方其战争之际,炮震肉飞,血瀑石壁,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以夺此一关而不可得,何其苦也”,“余昔久困彭蠡之内,盖几几不能自克”,可见曾国藩当年的处境是何等狼狈。
石达开在樟树镇击败周凤山军后,大可乘胜直捣南昌,活捉曾国藩。
但可惜的是,安徽清军兵围安庆,迫使石达开不得不将手头兵力分散,由大将胡以晃率领解安庆之围,一时被拖在黄州动身不得。
从江西搜刮的大笔物资也通过水路,源源不断送往安庆跟天京,被分了心神的石达开就算再厉害,也无法短时间内拿下湘军残部死守的南昌坚城。
等到安徽战局处于对峙状态,石达开刚刚腾出手来,准备对南昌下死手的时候,天国首领杨秀清突然将石达开调回天京,准备参加攻破清军江南大营的战斗,顺便带走了大批的太平军,使曾国藩得以死里逃生。
而石达开部主力调动,南昌城里的曾国藩一无所知,却被侦骑四布的安徽青军斥候第一时间发现。
“逆匪石达开部主力回援安徽,让弟兄们都小心一点,免得被这位长毛大将抓住机会吃了大亏!”
吴可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紧急临时会议,将情报通传给小弟们之后,不无担忧告戒道。
“大人,是不是有些过于谨慎了?”
二狗有些不以为然道:“就算那逆贼石达开厉害,咱也不差啊!”
“是啊,我安徽清军并没使出全力,不然逆贼胡以晃岂能安坐黄州?”
二牛也跟着起哄道。
此时吴可身居安徽提督之职已有年余,可惜一直没啥大仗可打,手下小弟获得快速提升的不多,也就之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弟兄官职品级升了上来,因此会议当中敢如此大大咧咧说话的也就水牛几人。
“你小子,本事没学到多少傲气倒是不小!”
吴可没好气白了这小子一眼,接着便将石达开的战绩娓娓道来。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对于太平天国这位大名鼎鼎的翼王,吴可可是收集了他不少资料。
眼下一一说来,除了在广西初起兵时的艰难,还有围攻长沙时的不顺,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几乎可以说得上每战必胜。
太平军第一次拿下武昌,太平军直取金陵,太平军西路人马战湖北,征江西,过安徽,哪一战都有石达开的影子存在,或亲自或侧应无不表现惊绝。
在江西,风头正劲的湘军被打败,整得现在凄凄惨惨狼狈不堪,太平军的指挥者正是石达开。
湖北之战,太平军其他将领在清军优势兵力下表现都一般般,就石达开表现惊人,轻松拿下鄂南不说还整得湘军悍将罗泽南灰头土脸无可奈何。要不是石达开带人离开湖北赶赴江西的话,湖北战局会怎么变化还不好手。
石达开到了江西后,倒霉了换成了曾国藩,被按在南昌狠揍差点就没缓过气来,要不是安徽清军帮忙牵制了大部分石达开部精力的话,老曾现在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
听完了介绍后,一干骄兵悍将们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是好,这也太牛了吧?
这些事儿要都是真的话,石达开妥妥的名将风范没跑。
这时代的名将也够廉价的,只要军事能力稍微有那么点突出,做人不要太过古板,基本上只要打了几场胜仗那就是名将没错。
当然,太平军前期将领一向生猛,石达开只不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而已,要是按照清军这边的情况,妥妥的都是名将之材。
就像吴可吴大军门,此时在清军的宣传中,那也是名将一流,谁叫他战功大还几乎没怎么吃归败仗呢。
就算江西那次被音德布狠狠坑了一把,最后突围之时太平军的伤亡数量,也绝对在乡勇队之上。
吴可等人正商量着怎么对付石达开这种强人呢,谁知道人家根本就没走陆路通过黄州,而是乘船先赶到安庆而后直奔金陵而去。
对此一干安徽清军将领也是无可奈何,安徽水师早已名存实亡,安徽段长江江面纯粹就是太平军水军的天下,吴可等人就是想做点手脚都没办法。
不过他们也十分好奇,石达开如此急切赶回金陵是有何事发生?
安庆太平军没有做出过分举动,依旧是不死不活的跟安徽清军耗。黄州那边也一切正常,土狗部三千清军,在数千地方民团的瞥和下,依旧死死压制黄州城里的胡以晃部太平军,也没发生什么让任意想不到的巨大变故。
湖北那边的局势也陷入僵持阶段,被围在武汉三镇的太平军出不来,围攻的各路清军人马一时也攻不进去。
至于江西方面,被打残了的湘军龟缩与南昌坚城根本不敢出来,庆幸逃过一劫还来不及,哪有精力和实力发动反扑作战?
可以说太平军与清军的几处主战场都处于僵持阶段,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太大变化,除非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