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列强时代-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吴可等一直关注太平军西征事宜,根本没心思理会北伐人马,现在仔细一查顿时大吃一惊。
原来咸丰三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于派兵西征的同时,又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军2万余人,挺进华北。
北伐军由浦口出发,经安徽蒙城、亳州(今亳县)入河南,克归德(今河南商丘),因无船不得渡黄河,乃循南岸西趋,于五月二十一抵汜水,征得数十条船,开始抢渡黄河。
二十六日,主力渡过黄河(一部未得渡,南返安徽),占温县,围怀庆(今河南沁阳),与城内外清军相持两月。直到七月二十八,北伐军撤围西进,经垣曲入山西这才没在河南继续折腾。
至于北伐军之后直逼天津震动朝野的壮举他们没心情理会,压制河南境内骚乱才是紧急要务。
幸得之前在襄阳一战重创捻匪最强之张乐行部,使得河南捻匪势力一时委靡无法聚合,只得分散各自为战。
这就给了官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吴可自然不会轻易放过,顾不得好好过个年持巡抚令箭带领手下弟兄轮流出击,围追堵截分化瓦解战果连连。
也就在吴可于河南大发神威剿匪之时,湖北局势彻底糜烂不可收拾。
1854年2月7日,驻守黄州之湖广总督吴文镕趁西征军庆祝太平天国天历新年之际突然举兵进攻,三战获小胜沾沾自喜自以为名将。
谁知2月12日,西征军主力突然发动猛攻一举拿下清军田家镇大营,而后兵逼黄州绕至吴文镕堵城大营之后将其包围,而吴文镕大意之下竟未觉察。
当日西征军发起猛攻,附近乡民群起助战,烧毁清军大营,连陷敌营13座,斩副将德亮等。
而新任湖广总督吴文镕在乱军中自杀,布克慎率残军逃往麻城,唐树义水师败退至金口(后被西征军全部歼灭)。
西征军乘胜于2月16日连克汉阳、汉口,之后马不停蹄分兵两路,一路由国宗韦俊、石凤魁、典圣粮陈玉成等率领,围攻武昌并经略湖北;一路由国宗石贞祥等率领进攻湖南。
留在湖北的太平军对武昌围而不打,分兵占领武汉周围的州府县,武昌府以南的崇阳、通城、通山、嘉鱼、大冶、咸宁诸地均为太平军占领。
北路军曾天养部连下孝感、云梦、安陆、随州、钟祥、荆门、当阳,5月18日攻占宜昌,下宜都(今枝城市)、枝江(今枝城镇),由公安入湖南境。
南路太平军在石祥祯指挥下向湖南挺进,于2月27日占岳州(今岳阳)后,连占湘阴、宁乡。
进入湖广之太平军此时打出了状态打出了气势,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湖北除襄樊等地几乎全境陷落。
吴可得到消息之时,正于河南永城、夏邑击溃夏官右副丞相曾立昌等率领北伐援军,差点没被气得吐血。
老家通城就这么陷落了,而沙堆乡勇新兵大营更是被付之一炬,之前的辛苦化为泡影任谁都心痛万分。
幸好之前他早就准备,从起家时便让吴村族人会合周围友好山村于山中挖地堡藏兵洞,如今两年时间过去工程基本完工,留守新兵大营和老家的弟兄,还有父老乡亲提前得到消息藏身于地堡群中,安全避了一场死祸。
更让他惊喜的是,接任太平军通城地方政权首脑的竟然是销声匿迹很长时间的熊光宇那厮,吴可立即秘密派遣心腹赶回通城与熊光宇接触,希望这家伙识相点别招惹乡勇队留守人马和乡亲。
当然他不可能将所有希望都放在心思不明的熊光宇身上,之前投奔的通山知县钟荣光在通山陷落之后,受乡勇队留守人马帮助退到九江修水和武宁两地,手头握有乡勇队战士过三百,另有招募之团练近千,时刻威胁通城,通山还有崇阳三地太平军地方政权,熊光宇就是想打什么主义也得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眼下的湖广局势完全可以用糜烂形容,看得严密关注此地战事的张亮基,左宗棠还有吴可都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除了大骂失地官府饭桶之外都不知该说什么是好。
湖北大半陷落,湖南也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之中,就是不知此时的湘军跟曾剃头做好准备没有?
不管这些吴可在剿匪平叛的空闲当口,回开封休整或处理要务时探问,张亮基有没有冲冲复湖广总督的可能?
眼下的河南匪患在他不遗余力的征剿,冒头的差不多都灭了,没灭的家伙不是跑去了外省就是投降了事,河南治安在这段时间内竟出现前所未有之良好。
就这表现,要说朝廷没看到那根本就不可能,没见消耗听最近一封封表彰文书下来,吴可手下核心小弟如做火箭般迅猛提拔么?
甚至朝廷一度想调吴可部人马参与剿灭太平军北伐残军,要不是张亮基极力阻止吴可现在都到山东直隶一带去了。
“可能性不吧,朝廷也要顾忌面子啊!”
不需要询问张亮基朝廷动态,左宗棠便明确回答了吴可的疑惑,脸上表情很有些嘲讽不屑的味道……
第323章大乱之兆
乱了乱了,在局外人眼中此时的湖广乱成了一锅粥……
幸好湖南那位历史上号称剃头的大牛及时跳了出来!
南路太平军在石祥祯指挥下似乎有横扫湖南之势,时清廷侍郎曾国藩率新建湘军由长沙北上抵御,太平军被迫退出湖南。
结果石部在湖北与春官副丞相林绍璋所部援军汇合,后气势凶凶再度入湘。
1854年4月7日太平军南路人马再克岳州,占靖港(今望城西北),由石祥祯率部驻守,林绍璋则率主力继续南进,24日占领湘潭,谋南北合击长沙。
而在太平军攻占湘潭后,曾国藩立即派副将塔齐布、知府褚汝航等领湘军水陆师,围攻湘潭。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湘勇表现出惊人战斗力太平军大败,被迫于5月湘潭。林绍璋率部西向常德等地,与北路曾天养部会师后,于6月29日越洞庭湖,退守岳州,与曾国藩之湘军对峙于洞庭湖畔。1854年上半年,除鄂北襄樊、鄂中荆州未能占领外,太平军兵锋遍及鄂东、鄂中和鄂南。6月,太平军主力集中武昌周围,陈玉成也率军自应城南下,准备围攻武昌。
此时,新任湖北巡抚青麟困守武昌孤城。外面交通隔绝,援兵被堵,且斗志涣散,城内粮饷严重缺乏,每个兵勇每天只发制钱20文、米1升,苟延残喘数十天。
6月2日,守城兵勇4000人出袭豹子澥太平军据点,打劫未获,狼狈回城,饿着肚子,怨声叹气,由商贾出资,每人发了两个面饼充饥。
而清廷所派的援兵借故迟迟不敢接近武昌,最新一任湖广总督台涌统兵2000人坐守德安(今安陆县)按兵不救,陕西提督桂明6月即抵应山,借口乘马跌伤,不敢率援军南下。
6月26日,太平军总攻武昌,水师由汉口攻塘角,由汉阳鹦鹉洲直扑鲇鱼套。陈玉成率500强卒缒绳攀上城墙,太平军的黄旗飘扬在城头之上,“天兵进城了”的喊声威震敌胆。
紧接着城中多处起火,清官兵慌乱一团,纷纷夺路而逃。
太平军从大东门进城占领武昌,斩布政使岳兴阿、按察使曹懋坚、粮道李欲即等;巡抚青麟率败兵6000人逃往荆州(后被清廷处决)。
陈玉成在再克武昌的战斗中立了大功,被提升为殿左十八指挥,后又升为殿右三十检点,统率陆军后十三军和水师前四军。当时陈玉成年仅18岁,被老洪誉为“赵子龙”。
真真好一场大戏!
在一直关注湖广局势变化的吴可等人看来,这就是一个天大闹剧。
一边关注湖广战事,吴可还有张亮基等人一边处理河南内部的麻烦事儿。
咸丰三年下半年黄河在丰北厅工西坝决口,造成河南兰考很附近地区财产人员损失惨重。
捻军一度因此势力大增,可还没等他们彻底适应便被吴可率部强力弹压下去。
可是救灾安置工作连累前后两任巡抚,张亮基之前的那位就因为境内不稳下课,张亮基虽有吴可部帮衬但只能解决军事问题,让人头疼的民政问题依旧让巡抚衙门焦头烂额。
而咸丰三年清廷上半年下达的定各省捐资备垧,还有下半年的铸当十大钱和当五十大钱给了河南地方沉重一击。
上一任抚台借此大肆搜刮一通,搞得民怨沸腾府库空虚,等张亮基上任后面对的绝对是个烂摊子。
面对流民遍野下面暗流汹涌的局势,尽管有吴可大发神威震慑豫州大地,整得暗地里的捻匪不敢抬头,但这也是一时的安宁。连肚子都填不饱甚至还可能处于县易子而食的惨状,为了吃的啥都能做的时候,谁还管你吴可有多大威风还不是先抢了再说?
而那些殷实百姓也是意见不小,面对手头钱财迅速贬值的情况,任谁遇上了都痛快。
为了安抚骚动的民心,可以说张亮基想尽了办法,各种手段频出在吴可等亲信的帮助下总算安然度过咸丰三年末到咸丰四年初这段难熬日子。
可咸丰四年初,1854年3月7号,清廷疯狂的铸造当百钱,当五百钱当千钱货币体系濒临崩溃,这下不要说普通就是那些地主大户都受不了拉。
某些黑心粮商跟地主大户开始囤积居奇,巡抚衙门派人交涉无果后开封,洛阳等地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粮价一日一变,河南民心动荡局势随时都有崩盘可能。这时候周围山东,河北还有陕西等地流民还来捣乱,顿时紧张局势一橱即发。
吴可见势不妙,没心情在豫鄂边境游荡,收缩防线一路退回开封,分兵驻守河南要城省府与洛阳,同样暗地里向焦头烂额的张亮基献策。
此时张亮基的日子真叫一个难过,民心骚动需要安抚,市场紊乱需要稳定,富商地主囤积居奇需要解决,还有朝堂政敌暗施冷箭简直快把他逼疯。
张亮基刚开始还有些犹豫,不过在越发紧张的局势逼迫下,默认了吴可的狠辣计划任由其放手施为。
三日后某天傍晚,洛阳城五大嚎商之一的周家粮店糟哄抢,不带周家反应过来城外的庄子又被暴民洗掠一空损失惨重。
周家自然不甘,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