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 >

第20章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20章

小说: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大地呈显吉祥之兆,帝释、梵天化身示现,守护四周。

  天女散花,天乐庄严,刚出生的小王子被美妙甘露沐浴浑身。

  这小王子不是别人,正是未来的释迦摩尼佛祖,也就是转世的阿弥陀。

  初生的王子被好好守护,送至国王处,国王大喜,举国皆庆,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

  迦毗罗卫国迎来了王位的继承人,举国大庆。

  菩提眼见到阿弥陀投向人间,已然转世,遂化做一颗高大的绿树,立于释迦王子之家不远的地方“伽耶城外的尼连禅河对岸”

  迦毗罗卫国举国旨庆,不觉间王宫门前不远的河岸边多了一颗大树,高约百丈,枝繁叶茂,冬夏长青,树下有一个莲花座,座上刻有“菩提”二字,人们就称之为菩提树!此树下可遮日挡风避雨,奇的却是普通人无法近前坐上那莲台。

  话说阿弥陀投身成为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西达多,在精心呵护下,逐步成长。

  十六岁前,王子过着奢华而舒适的生活,兼习兵法武艺,善骑射击剑。

  适逢迦毗罗卫国国内正混乱不堪,国家四处群雄众起,强敌外侵,内外患频繁。

  王子年青好战,随国王统领部落军士四处征杀,作战无数,战争中,王子骁勇善战,立下无数战功。

  至十九岁上时,国家逐渐平定,王子连年征战,东征西讨,安定了四方,还夺取了大片其他部落的领地,威望巨大。

  但是,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张,战果的不断增长,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见了无尽的非命之死,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渐渐厌倦了眼前的殊死争斗。

  开始的一念厮杀的信念,如今却变成无尽的迷惘,他开始考虑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是为了什么?

  是为生存?生存可以有多个方式,为何以消灭他人的生命为最终追求的结果?

  是为部落?自己的部落和别人的部落有何不同,难道去屠杀别的部落仅仅是因为自己生在释迦族?

  是为荣誉?来自内心的这些被称作荣誉的东西是最脆弱和随时消逝的虚无。

  是为欲望?如果人为满足自身的欲望必须以牺牲他人为代价,那么这和魔鬼又有什么区别?

  乔达摩悉达多看着用生命的血腥换来的安定的国家,看到了人间各种因战乱贫病而生不同的痛苦。而且无论是谁,无论贫富,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最终命运,不禁感慨万分。

  这乔达摩西达多此时坚信,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的东西,不会因贫困和富裕而动摇,也不会因为任何瞬间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

  这,应该是一种信念。

  这种信念到底是什么,乔达摩悉达多心中只是有个隐约的影子,却没有明确的答案。

  又过十年,于是他决定解甲出游,游走四方,去寻找那心中的信念。


第二十章: 《燃灯点化遇菩提,阿弥得道悟真性 》

  王子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了国王和母后,国王一听,大为吃惊,以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邪魔的诱惑,变得神志不清,国王极力反对他的王子放弃他的国家和人民,放弃国家接班人的身份,去找什么信念。

  国王对王子说:“我的儿啊,你如今尽享荣华富贵,何苦去找寻那原本不一定存在的信念。”

  王子答道:“父王,再多的富贵也无法解脱人们的苦难,如我一人尊享,每天只需睡一张床,吃三顿饭足矣,我实在是不明白生存的意义。”

  国王苦劝,王后也心疼自己的儿子,劝导王子不要离开。

  望着身为国王王后的父母的期望,年纪还轻的王子没有勇气突破这一切,答应放弃那些在他父王眼里奇怪的念头,安心做他的王子。

  就这样又过了十年,王子乔达摩西达多虽然没有再次拿起兵器征杀战场,但是他的目光却越来越关注到,任何时期,任何地方,在任何人身上都无法去除的各种苦难。

  这些苦难来自种种原因,有生存,有贪婪,有邪念,有嫉妒,有误解,眼见得人们在世界上苦苦挣扎,乔达摩悉达多如同自己在体验这一切,内心集聚着苦恼。

  终于,乔达摩悉达多决定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的安逸生活,离家寻道,父母这次再度苦劝无果。

  这时的他,内心中已不再是那个王子,他只是乔达摩西达多,心中的信念占领了一切,于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他只身悄悄出城,渡过尼连禅河对岸,义无反顾地向远方而去。

  迷惘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脱,经过了六载的艰苦寻找和修行,乔达摩悉达多见到了人世间更多的生死,但仍无法找到解脱之道,内心愈发迷惘。

  又六年,乔达摩西达多返回王宫所在,行至伽耶城外,在尼连禅河对岸,望着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心中念想着多年没能谋面的父王,内心跟随着脚步终于准备做一停歇。

  乔达摩西达多寻找到歇息的地方,在河的岸边坐下,静静的参悟人世间苦乐之根源。

  见一颗高大的菩提树,遮天碧叶,生的出奇,树下有莲台,上有菩提二字。见此二字,乔达摩西达似有顿悟,不自觉间走向前,用手轻抚树干,仔细观看许久,随后转身坐向那莲台。

  平日普通路过行人皆无法近看莲台,今日乔达摩西达不但稳稳坐上,而且一落坐便有光华显现,众人皆奇。

  菩提见阿弥陀转世修行而来,为他挡住了日晒风雨,并将自己的先天灵气灌输其心。

  乔达摩西达多正在沉思,忽觉周身凡尘尽退,浑身通透,灵光现顶,心清如镜,感受入大通明境界,世俗烦恼皆被抛开,顿时开始不断开悟。

  乔达摩西达多在菩提树下心无旁骛,冥思苦想,誓“不得道,不起座“。

  在其苦思的时候,有邪魔化作美女前来诱惑,但他丝毫不为所动。

  在经过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乔达摩西达多在菩提树下终于大彻大悟,领悟到解脱生死苦难之道,得道彻悟。

  菩提见转世的阿弥陀顿悟,还了原身。

  转世阿弥陀多见了菩提,惊讶不已。转世得道的阿弥陀对菩提道:“难道是你引我顿悟的吗?”

  菩提道:“正是我。”

  转世的阿弥陀多连忙给菩提行了个大礼:“多谢点化。”

  菩提道:“你我是有缘,如今你得顿悟,也是你的造化。不知道兄可还记得我是谁?”

  阿弥陀道:“不知,还请仙者指点。”

  菩提道:“阿弥陀,你我本欲争天帝,但最终无果,那日你为传承道法,投身此界,可还记得?”

  转世的阿弥陀听菩提如此一说,忙行大礼,说道“难道是菩提兄弟?”

  菩提道“哈哈,正是我。你终于想起来了。”

  阿弥陀拉着菩提的手,感叹不已,连忙说道“多谢道兄点化,现终于又得相见。”

  “兄弟不必客气,你我一路有缘,如今你还原真身得道,既是你的造化,也是你的天意。”

  阿弥陀道“此次就道兄,能力长进不少啊,可是有什么大奇缘?”

  “哈哈,当然,我们边走边说!”

  “好!”

  “当日兄弟转身投人凡间,我逐渐静下心来,又想:“四方各界众生尚有众多苦难,我等理应做番功果,普渡众生啊,何苦如此纠缠于原本不可能的天帝呢!”

  于是便到人世间行走,足迹行遍四大部洲各洲各地,看遍人间百态,不觉一日又回到西牛贺洲,所以又来到了那揭罗曷国,此国方圆有数百里,周围地势艰险,与世相隔,见此处五谷丰登,国中之人民风淳朴,轻财好义。”

  当初初来此地,便到国都城中行走,见城中两旁居家繁盛,市集繁华,正行走间,在僻静之处见到一座殿堂,殿堂里外并无豪华装点,只是一个普通稍大的房屋院落,略加改造,门前有一匾额,上面写着:“佛道燃灯,更古清明“。

  里面隐约有人在讲课授法。

  菩提乃是喜好修行,逢道听说,遇法求教,见这里有人讲法,便停下观瞧。

  见一个行人老者,似乎是修行者的模样,正欲前往那屋里,菩提向前施礼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是什么人在里面讲法?”

  老者回答道:“你是外来的吧,这是一个得道的圣人名叫燃灯,在此讲的是佛法。”

  菩提听了,原来也是修行而且是得道之人,于是就进门观瞧,那门洞开并没有什么人把守,只是院内有两棵大树,均高逾十丈,见上面分别停着一只孔雀和一只大鹏,身形巨大,羽翅生辉,生得嘴坚爪利,果不是凡鸟。

  这燃灯佛究竟是什么圣者?

  原来,燃灯佛是上古出生,后自己悟道修行的神圣,由于出生时正是夜晚,他一出生,身边的一切便光明如灯照,整个房间都被照亮,于是父母就为他起了“燃灯“这个名字。

  燃灯出生后第二天一早,便有凤凰来到他家门口的树前,落在树上鸣叫,人们皆以为奇。

  燃灯长大后聪慧异于常人,心地宽厚善良,四处访学,讲道,逐步创立了一门叫做佛的道法,学此道法,可参透生死,除去世间欲望和烦恼。

  燃灯为弘扬这门道法在那揭罗曷国建立了一个佛学讲堂,每日讲法,普渡众生。

  菩提随那老者进到讲堂门里,只见门内又有一个别样的洞天,别看门不大,里面却很宽广,整个是一个殿堂模样,下面坐了有几百人在听讲法,上面高台上坐着一个老者,慈眉善目,把那佛法谆谆讲来,正是燃灯。

  菩提在最后面坐下,准备听燃灯讲何种法。

  原来,今天燃灯讲的正是前生今世,善恶因果,除却欲望,不生争念,为大觉大悟。

  菩提听得燃灯讲法,想到自己的历经波折,颇有感触,便又顿时增长了领悟。

  菩提想:“我等本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