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天下-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楚哥,四十大盗公司的估值一定会涨吗?”冯希凡问道。
这个问题,是冯希凡较为关心的。
某软之所以同意资产置换,正是因为其判断四十大盗现在价值可能已经接近顶峰。对于一家年利润只有不到三亿美元的公司来说,二百亿左右估值已经比较高。
“肯定会上涨。”陈楚道。
他不是对四十大盗有信心,他是对整个市场有信心。
以陈楚未来三四年的见识来看,以后四十大盗估值达到一千亿美元不是问题,甚至很有可能会突破二千亿美元。陈楚经过这么一系列操作,在除掉财务和部分税务支出外,他持有四十大盗公司百分之二十三股权代价,大约是五十亿美元左右。
或者某软在转让出一部分股权时会预料到四十大盗公司会升值。但他们对现在市场上,某些认为四十大盗公司有可能会升值到一千亿的声音,选择了忽视。
“四十大盗公司上市后,我们也没有必要再持有四十大盗公司股权了。”陈楚出声道。
在陈楚看来,每个行业增长到最后都有个极限。
五六年后,当市场蛋糕变大饱和后,比现在更加残酷的竞争将会开始。
“我们手头上不是还有四十大盗公司的一个董事会席位吗?”陈楚随口就提到这件事,道:“希凡,你觉得我们应该派谁去做这个董事?”
冯希凡听到陈楚的话,脸上露出了压抑不住的笑容。
在这一次股权交易事宜过后,陈楚终于可以插足四十大盗公司的管理事宜了。
经过了这一系列操作,四十大盗董事会格局终于还是打破。现在四十大盗董事会设有五个董事席位,陈楚作为持股百分二十三的股东获得其中一个席位,而四十大盗管理层则获得二个董事会席位,其他二大股东席位分别是一个。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胜利”了。
“楚哥,要不你自已去坐这一个席位?”冯希凡开玩笑道。
“算了吧。”陈楚对此倒不是很感兴致,而且以他的身份也不合适。
现在的四十大盗内部可以说是铁板一块,他们手头上的这部分投票权虽然有一定效用,但效用肯定不会太大。而且,陈楚手头上还持有着四十大盗公司百分之二十三股权,他也不可能拿自已手头上股权来开玩笑。
“或者我们旗下一些服饰品牌,可以重新入驻淘货网了。”冯希凡又唠叨起另外一个问题。
二年前他们旗下某些品牌以撤退方式离开,现在他们也是时候回来了。
这也算是他们胜利的一个标志了。
四十大盗和他们利益暂时交积到一起,四十大盗不会在这样小事上为难他们。
“说起品牌,我最近倒是看上了一个外国服饰品牌。”一直以来,陈楚都有留意着一些合适的对象。
国内有某家服饰品牌董事长曾发出豪言壮语,他们公司手头上持有着超过35亿现金,如果有合适的中小品牌,他们一定会出手进行收购。但对手头上还持有着近七十亿美元的陈楚来说,他们可以收购那家服饰品牌三次以上。
对于这部分现金如何使用,陈楚觉得应该好好谋划才行。
“这,楚哥,你不会是想做那方面生意吧?”冯希凡道。
“当然不是。”陈楚自然清楚冯希凡所说的那方面的生意指的是什么。
早在**十年代,某些头脑灵活的大陆商人和香江商人,已经走出国门收购某些“国际品牌”。这些品牌换了一个马甲后,以“国外名牌”身份重新进入国内往往就能身价倍增。
不过也存在另外一些情况,某些服饰商人进行这样操作就是为了换一个马甲挂羊头卖狗肉,但某些服饰商人却是卖着羊肉慢慢地转换回真正的卖狗肉。
比如说在国内较有名的自称来自于意大利休闲某品牌,九十年代初时还是小品牌在国外也有一些服饰零售店。后来某家香江公司将其收购,慢慢运作其进入国内市场。因为要削弱管理成本,原本企业位于意大利本土的行政、设计部门慢慢地转移动香江,意大利设计师慢慢地也为国内或者香江设计师所取代。当品牌在国内找开销路零售店越开越多以后,品牌在外国那些小零售店就变得无足轻重,反而因为管理成本的增加而慢慢地关闭。这样慢慢发展了过了十多年时间,这家公司渐渐也蜕变成披着马甲的“国外品牌”了。
“我准备入股某家高档服饰品牌。”这个问题,陈楚已经深思熟虑很长一段时间了。
陈楚现在也有想过收购那家心仪的外资品牌,但想到楚语服饰现在情况,陈楚只能放弃。
以陈楚现在的实力,实行这样跨国并购风险太大。说到底陈楚要卖的不是一个中小品牌马甲,而是一个真真实实大品牌,如果他真的收购那个品牌,以楚语服饰管理团队那近乎为零的并购整合能力,根本就吞不下这个外国品牌,如果经营不善的话,很有可能这个品牌最后只能折价抛售给第三方。毕竟,这不像当初陈楚想要收购雅猫时,在收购完成后直接地就将对方拆分打包出售。
“冯希凡,我觉得在未来几年里,服饰行业内兼并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陈楚道:“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行业潮流之下,陈楚也要做好准备才行了。
第411章 :完成收购
冯希凡对陈楚的观点表示认同。
“楚哥,你到底看上了那家服饰品牌?”冯希凡很好奇地问道。
“思哲。”
“哦?”冯希凡眉头一皱:“楚哥,思哲家族愿意转让他们手头上股权吗?”
陈楚要收购的是一个意大利奢侈品牌。这些品牌和国内服饰品牌不同,比如说,这些品牌有不少都是由家族直接进行控制的,往往品牌的名字就是家族的名字或者名字变称。思哲品牌就是由思哲家族进行控制。正是因为品牌是由家族进行控制,所以品牌大多数股权都在家族的手头上。
像这些品牌,它们很少会对外融资,“外人”手头上自然也没有品牌股权。
“时代已经变了。”陈楚感叹地道:“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这些奢侈品牌也要做出改变才行。”
往常,这些家族品牌除非家族内部遗产纷争而不得不转让外,资本很少有插手这些品牌的机会。但最近几年,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商业社会,某些家族品牌也要寻找外部的合作者。有一家经营得很好的品牌,更是直接地对外出售。在前一段时间,某个意大利奢侈品牌就为法国某时尚巨头直接收购,结束了独立运营的历史。
现在陈楚有意找思哲公司合作,自然对其做过调查,明白这家品牌有融资的需求。
思哲公司由尼·思哲于1978年创立。尼逝世后,公司由其妹接手。思哲的设计风格非常鲜明,独特的美感、极强的先锋艺术表征让其风靡全球,他强调快乐与性感,领口常开到腰部以下,拮取了古典贵族风格的豪华,又能充分考虑穿着舒适及恰当的显示体型。思哲善于采用高贵豪华的面料,其套装、裙子、大衣等都以线条为标志。在思哲创始人尼在世的最辉煌的年代,他曾是世上估值最高的服装公司之一,多国王妃曾是其忠实拥趸。但在1997年创始人尼被枪杀以后,这个品牌就像失了灵魂似的,经历了一系列波折。
在尼离世的那一年,公司年销售额还达到了十亿美元之世,但随后十年的时间里,这家公司发展多受波折曾一度长期亏损高达2650万欧元。
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思哲还关闭了位于岛国的所有零售店,退出该市场,并且对整个公司进行了“全球瘦身计划”,有四分之一业务型雇员被清退或另寻他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技术岗位。
陈楚查过这家公司去年相关方面数据,虽然思哲公司对外公布数据不多,但根据陈楚查到的数据思哲公司在2010年还处于亏损中。但据陈楚估算,这家公司在2011年很有可能会恢复盈利。
“他们现在正在开拓中国市场。”正是因为发现了这点,陈楚才抓住了机会:“虽然说他们现在在国内已经有合作者,但他们还需要一个更加可靠的合作者。”
比如说,根据陈楚看到的一些数据,在2008年,思哲公司在中国国内已经有超过二十家店铺。在去年公司还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四家直营店。从对方的一系别动中,陈楚可以肯定对方对亚太市场还是十分重视的。
而且最近二年,思哲公司一处亏损之中,如果公司想要快速扩张,绝对有对外融资的需求。
“我们这笔投资应该赚不了多少钱。”陈楚心里对于这次投资收益,隐隐间也有了一些估算。
像这样一家成熟期公司,陈楚从来就没有期待过对方业绩会大幅度地增长。在陈楚看来,这一家公司未来几年之内,每年营业额有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就算不错。陈楚这将要进行是一次稳健投资。
“你喜欢就好。”冯希凡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现在收购进展得如何了?”
“正在和对方接触中。”陈楚道。
思哲公司有资金方面需要,但这样的家族公司对外部资本有一种天然排斥感。陈楚现在正在和红杉资本联系,试图和对方搭上线。
据陈楚香江方面团队传回来的消息,思哲家族已经知道陈楚有意要入股他们,家族正在考虑着可行性。
陈楚相信对方很快就会有回复了。
过年之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当香江团队就要放假时,思哲公司方面终于有了回复。
他们询问了陈楚入股方式,以及入股的价格。
早就有所准备,陈楚马上就向对方报出了一个价格。
陈楚愿意出价二点三亿美元,获得对方百分之二十股权一个董事会席位。
——分界线——
春回大地,刚刚过完年,天气就开始变得暖和起来,风吹在人身上十分舒服。
二零一一年的春节匆匆地就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