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明帝 >

第637章

明帝-第637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全,周淮安本人也随队前往,而周文元则坐镇京中,随时协调军情司各地的人员地调配以及消息传递,而另外一边,颜佩韦接到朱影龙的密令后,亲自挑选了两个小队,并亲自带队出发去了大凌河,他将会在那儿等候多尔衮的到来,并开展一些列敌后潜伏、暗杀、投毒、侦察等训练,为接下来地护卫工作做准备。 

图赖紧随其后,观察了将近三天,可就是没有一次可下手地机会,即便是他地那些手下们将多尔衮的一举一动都一字不落地告诉了他,他也没有办法下手,多尔衮太小心了,就算是中途休息,他都尽可能的把自己处在最安全的地方,而且不吃侍卫们给他准备的干粮和水,所有的一切都是亲力亲为,不让任何人碰一点,令图赖无从下手。 

多尔衮一身武艺,图赖是非常清楚,女真人中少有能相抗衡者,就算他自己在正面搏杀中也只能是个平手,所以要杀多尔衮,只有在他没有防备的时 

 偷袭或者直接围攻才行,否则要杀多尔衮绝对是一件 事情。 

杀多尔衮这件事本来就见不得光,背后还有见不得人的目的,真要光明正大的派兵捉拿,十个多尔衮都未必能逃脱,可现在不同,这是要暗杀,还不能波及自身,更加不能波及主子,因此让图赖这员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悍将是伤透了脑筋。 

“不能让多尔衮活着踏入大金国的土地!” 

这是皇太极给图赖下的命令,而且要把多尔衮弄成是死在明人手里的模样,最好是明军,这样大金就有借口要挟报复大明了。 

主子显然是要在多尔衮的死上面做文章,身为心腹,他最信赖的大将以及臣子,自然是要竭力为主子达成这个目的,这才不辜负主子的信任。

就在图赖迟迟不动手之际,周淮安手下的人都开始替图赖着急起 来,图赖要是再不动手,他们这趟出来可就没活干了,这些可都是军情司训练出来最精锐的特工,他们也许在某些方面达不到特战对各项恐怖的要求,但是在某一方面却是有异常的突出,而且经过训练后,技能更加强化,成为军情司中最神秘的存在,要不是图赖这厮是皇太极身边的侍卫队长,这些人未必会感兴趣。 

冷言就站在周淮安的身侧,同时他也是军情司中除了周淮安之外第一高手,他原本是一个弃婴,后来被一位老人收养,老人一身武艺都传了给他,尤其是一手快刀,使的是出神入化,青出于蓝,只可惜的是十六岁那年,他上山砍柴,老人的仇家找上门来,仇人太多,老人被围攻之下,饮恨刀下,等到他回到家的时候,老人和他的家已经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为报养父之仇,冷言苦练老人传授的刀法,可在他踏入外面的时间的时候,却并不知道老人的仇家是何人,在何处,凭着一手凌厉迅猛的刀法硬生生的闯出一点名头,不过误入歧途,成了一名冷血的杀手,因为他的刀太快了,杀人只需一刀,就送了他一个“一刀杀”的诨号,再一次周淮安奉命出去办事的时候,遇上了这位心狠手辣,不善言辞的年轻杀手,当时看他杀人的手顿极其残忍,而且连老人小孩都不放过,气愤之下,就动手阻止,周淮安的功夫已经达宗师之境,冷言一刀都没出,就被周淮安生擒活捉,后来周淮安发现他本性并不坏,只是误入歧途,他通过当时暗影的力量帮冷言报了养父被杀之仇,从此冷言就留在了周淮安身边,并尊称他为“叔父”,是周淮安手下头号大将。 

这几年,冷言出过无数次任务,无一失败,江湖上不知道多少被官府通缉的败类都死在他的刀下,侠以武犯禁,朱影龙不允许大明的治下还有这些不遵法纪的存在,由于这些人都有一身特殊的本领,普通人那他们没有办法,所以只能以另外一种方式约束这些人的行为了,这就是周淮安一项秘密职责。 

“言儿,金人的武艺源自我中原,但别出一番心抒,凶狠异常,图赖身为女真之主的侍卫之首,武功心智绝对非一般高手所有,你虽然未尝一败,面对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高手,切不可轻敌!”周淮安叮嘱 道。

冷言也只有对着周淮安的时候才会换上一副柔和的脸色,对别人向来就是冷冰冰的。 

“叔父所言,言儿铭记在心。”冷言俯身道。 

“去吧,小心一些。”周淮安叮嘱道。 

“叔父安心!”只见冷言原地身躯一晃,只见一道黑影忽的就从周淮安背后消失了。 

图赖的警觉性也非一般人,他在皇太极身边,自然是知道不少关于大明秘密力量的资料,因此进入大明之后,一直都是小心翼翼,并非露出任何破绽,也没有发现什么值得让他怀疑的人,因此心中便认定,大明并没有察觉到这一次行动,大明虽然几次击败了大金的军队,甚至将大金逼到谈判桌桌上,但是图赖一直认为明人孱弱不堪,若不是仗着人多是施展诡计是不可能赢大金的,打心眼里有些瞧不起大明的武人,而且大明多以文官为将,少有能在沙场之上拼杀的悍将,因此警惕心不由的松了下来,只要杀了多尔衮,完成了主子交代的任务,大明根本没有能拦得住自己的人。

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

第三章:图赖之死(三)

尔衮一行十八人加上后面尾随的图赖,一路出了顺天 进入永平府,不日达到  县,  县县城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又是北上通关外的主官道贯穿之地,端得的异常繁华,越是往北,越是能见到南来北往的行商,江南的丝绸商人,关东的参客、皮货商,得益于朝廷与金人签订了这锦州条约,双方霸占,大开边境互市,这北方苦寒之地这才有了些许人气,也显得兴旺热闹起来。 

最近朝廷出台了对制式冷兵器携带出行的规定,并对兵器的长短、重量以及外形都有了严格的限定,外出若是要携带兵器防身,须到官府申请持兵证,若是没有持兵证,那就是非法藏械,不但搜出来的兵器没收,还要被罚三个月的苦工,要是犯了事,那就等着朝廷律法的制裁 了,当然,奇门怪刃和自制的兵器以及兵器买卖都是要等级的,没有朝廷的许可是不须携带和出售的,平日国内搜检并不是很严格,看一眼,使点钱就过去了,可山海关不同,虽说关外还有朝廷一片土地,锦州、大凌河以及宁远等几个城市还是在朝廷的手里,但一座长城隔着关内、关外,山海关对兵器检查尤为严格,将兵器带到关外和从关外带兵器进入关内,那可得有山海关守关司令部签发的特别持兵证才行,否则要进去要出去也行,把兵器留下寄存,等返回的时候再取回就是。 

这一兵器管制规定出台不要紧,到是催生出一个新兴的行业,那就是寄存业务,一些习惯兵器不离身的人,可又没有办法通过关卡的检 查。于是有些人就委托一些有能力的人通过货物夹带或者手眼通关地人将兵器带进带出,当然他们要付出相当一笔代价,这些只是特殊的人,而绝大部分是没有这种关系的,只能老老实实的卸下自己的兵器,但他们又都不放心将兵器交给关上暂时保管,于是就找上一些有能力的店 铺,比如当铺之类的,花些钱银,将兵器寄存。然后等自己回来再取 回,端是无本的买卖,这些年关外不平静,虽不说盗匪横行,但到哪儿也不太平,买个兵器防身那也是应该的,朝廷出台这个兵器管制政策其实并不是特别针对国内,而是针对国外,尤其是后金,由于新的炼钢技术问世。大明在兵器铸造上已经远高于周边国家,为了不使得优良地兵器流入到敌对国家,因此在兵器管制上极其严格,这也是应该的。而这个时空又不似三百年后,随便往街上一走,就能看见几个带刀拿剑的,因此为了管制这些江湖人。对兵器进行管制这的确是一招妙棋,还真好打在这些人的软肋之上。 

大明出台这么一个兵器管制制度,首先遭殃的却是以图赖为首的这十八人。想图赖身为皇太极侍卫之首。怎么可能没有一件趁手的兵 器。而且质量肯定不是那种市面上的凡铁铸造的,一件好兵器对武人来说不仅是增长实力。更是珍若性命,图赖如此,手下地十七个人更是如此,但是他们却不得不忍痛将自己的兵器寄存在关外一家小镇上的当铺之中,身上之携带着允许不在管制之中的短兵器,如匕首之类地,大明对长兵器管制甚为严格,长短兵器都有一个十分严格的划定,哪怕是长一分都不行。 

恐怕尾随在多尔衮和图赖身后的周淮安和冷言等人都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大明出台的这个兵器管制制度迫使图赖在没有办法用其他办法对付多尔衮之时,准备采用硬来之时,因为趁手地兵器的缘故,而放弃了在关内对多尔衮下手。 

眼前在山海关内没有机会下手,图赖索性便不着急起来,本来他还想着就在大明买上几口长兵器,但他却发现大明的兵器管制制度太厉害了,虽然他身上有伪造地身份文书,可在大明购买长兵器却需要到官府办理购买许可证,那是要验看身份文书和登记购买人信息地,没有购买许可证,只能从黑市购买,不过从黑市购买兵器风险太大,更加容易暴露,尤其明人对女真人恨之入骨,此行干系重大,最好不要跟任何人有接触关系,而图赖等人又人生地不熟地,为避免暴露身份,因此最终选择出了山海关再动手,而且出了山海关,有什么万一,脱身也比在关内容易的多。 

“叔父,言儿跟踪那个图赖也有两日了,不过却发现这两日图赖跟多尔  身边地那十七个人联系的少了,图赖似乎并不想在出关之前动 手。”冷言是个杀手,这二日,图赖身上的杀气明显小了很多,没有前几日那么浓烈,迫切的想要杀掉多尔衮。 

周淮安眉头一蹙,问道:“可是图赖发现了你的存在?”他对图赖并不甚了解,虽然情报司一直在搜集皇太极身边亲信之人的情报,但对于图赖的情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