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明帝 >

第578章

明帝-第578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丹汗听了满桂的言语,尽管心里气的已经是七窍生烟了,可还真不能把人家这样,十几二十万人的生死都攥在人家的手里,万一人家心里一个不痛快,他从哪儿给自己十几万手下变出粮食来? 

这个时候已经如同丧家之犬的林丹汗已经没有跟大明谈条件的资 格。虽然他现在拥有的部众可比历史上多的多,但前面是一个更大强大地金帐汗国,后面呢是一个阴险狡诈实力如海一般深的大明,这两国都是想把他连皮带骨吞下的主,只是一个是名义的上的盟友,一个则刚刚让自己吃了一个大亏,损兵折将不算,连立身的根本都丢了,现在还要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林丹汗自执掌察哈尔蒙古大权以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窝囊过。 

越想越觉得窝囊,心中有气发不出,这不一下子气的一病不起。浑身冷热交替,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蒙古大夫诸方诊治都没有用。这个时候想起前一段时间在察汗浩特的行医的大明卢小太医,医术高明,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 

正好卢小太医被迈达哩活佛的请求下。没有岁康妃泰松返回京城。而是留在了青城行医。 

登革热。俗称  疾,民间俗称打摆子。林丹汗就是得地这个病,这个病在这个时代可是一个相当难治的病,死亡率非常之高,即使卢小太医一身精湛的医术,也不敢对这个病打包票,只能根据自己所学给林丹汗开了一副药房,里面有几味药青城和察哈尔蒙古都没有,需要到大同的药铺才有地购买,连夜派人快马前往大同购买了药材,煎成药汤之后让林丹汗服下,病势这才得到了控制。 

可以想象,此刻一旦林丹病逝,察哈尔蒙古就会立刻变成一盘散 沙,这对大明来说等于说以前的布局一下子都付诸流水,主少臣疑,就算大明扶持额哲上位,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差不多支离破碎的察哈尔蒙 古,除非大明立刻与后金开战,否则凭一个破碎地察哈尔蒙古是不可能达到牵制和削弱后金的目的。 

皇太极得到林丹汗病重地消息,先是一喜,认为这是天在助他,机会来了,可很快又得到林丹汗病情得到控制地消息,令他如意算盘打 破。

就在紫禁城养心殿内地朱影龙知道事情的前后,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林丹汗真要病死在乌兰察布,自己接下来的布局可就真不知道如何接下去了。 

从太医院调人过去已经是指望不上了,于是朱 

 在乌兰察布的卢小太医下了一道严旨,让他一定要在 内将林丹汗医治好,否则国法从事! 

到底是卢焕章的儿子,虽然行医经验上与老子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医术却是已经得了老子的真传,而且胆量可比老子大的多,本着不治也是死、治不好也是死的原则,在原有的药房基础上加大了药的使用 两,结果三天之后,林丹汗奇迹的清醒过来,察哈尔蒙古一片欢腾,都认为这是长胜天在保佑他们大汗,卢小太医也就成了长胜天派下来医治林丹汗的神医。 

一下子,卢小太医在察哈尔蒙古人中地位陡然高涨,这无心插的柳也算的上是给将来的蒙汉合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工作。 

对救了自己性命的卢小太医,林丹自然是不惜吝啬的给予了许多赏赐,卢小太医诚惶诚恐的收下后,更是取得了今后在察哈尔蒙古行医畅行无阻的资格,而且不用上一份税。 

这要是在以前,一个汉人大夫能拥有这样的资格,还有林丹汗的亲口许诺,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荣耀,可现在这份荣耀虽在,但意义却并不大了。 

林丹汗脱离危险,只要将息调养一段时日就能痊愈,而皇太极虽然大军压近乌兰察布,但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大明现在已经插手,这个时候进兵就会直接跟大明对上,既然皇太极不愿意这个时候跟大明开 战,但为什么又步步进逼呢? 

面子,一切都是面子,要是皇太极现在就这么撤军回去,他的威信将会受到大大的影响,而且一次怯战将会对将来自己对上大明的时候心理上总会留下一丝阴影,因此就算不想打,也要做出打的姿态来。 

倘若皇太极乖乖的撤兵回去,那朱影龙可要提醒满桂了,皇太极是个不服输和不甘于人下之人,就这么一句废话都不错,安安静静的离 开,这才是一种反常。 

事有反常必为妖,所以皇太极做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誓不把察哈尔蒙古完全征服不罢休的模样,反而使得朱影龙非常的安心。 

鳌拜这几日在关宁铁骑的大营中养伤算是大开了眼界,他不仅仅看到可一幅幅前所未有的训练画面,更多的是一种震撼,要说训练的残 酷,这个世上能比的上八旗子弟兵的不多了,但是自从见了关宁铁骑的一系列的训练演练之后,鳌拜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他所知道 的,所懂得的实在是太少了。 

那神奇的队列和口令,还有跟八旗编制完全不同的部队编制,根据他对大明军队的了解,这绝对与大明两百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军事编制完全不同,这是一套完全新的军事编制。 

大明施行新的军事改革,这些像鳌拜这样的将领都是知道的,甚至还有些研究,只是传道后金的情报和消息并不完全,还有些误差,因此一直以来,鳌拜对最关心的明朝军事改革的事情也是不得要领,等到他亲眼见到眼前的关宁铁骑,他才有些明白,原来兵还可以这样练。 

而眼前的关宁铁骑显然已经编练完成,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这说明什么?大明早已经在关宁铁骑身上,从关宁铁骑的训练情况以及自己的眼力观察,鳌拜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八旗铁骑与关宁铁骑在战场上对决的话,输的很有可能是八旗铁骑。 

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鳌拜再也没有心思养伤了,他要想办法回去,将自己在关宁铁骑大营中所见所闻告诉皇太极,然后再领取处分。 

本来战败被俘就被鳌拜视为一生的耻辱,先前是没有自杀的力气,只能任人摆布,而现在有了这个力气,却又不能一死了之,如果不了解关宁铁骑,将来八旗铁骑遇上关宁铁骑是要吃大亏的。 

鳌拜并不知道的是,关宁铁骑已经跟八旗铁骑交锋过一次了,而且是关宁铁骑占了上风。 

满桂并没有让人限制鳌拜在军营中的自由,反正以鳌拜现在的伤 势,他也逃不出去,而且就算让他看到了关宁铁骑的训练这也没有什 么,有些东西不是模仿就能学会的,这一点满桂一点都不担心。 

这个时候的鳌拜虽然有些心机,但远没有几十年后的专横和野心,反而一心对大金国,对皇太极忠诚无比。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

第一章:三方会谈(三)

过鳌拜自己也知道凭自己现在的力量是不可能获得自 他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效忠的君主皇太极身上,希望他能想起他这个为他出生入死的小将。 

此时的鳌拜不过是个小人物,若不是穆里玛的救兄心切,闹出一场大战来,改变了整个战局,皇太极未必会无关注这样一个名声并不太彰显的年轻将领。 

尽管穆里玛的请求得到了皇太极的首肯,但此刻皇太极内心关心的并不是鳌拜的生死,他跟关心的是被那哥一路追杀至西边千里荒漠的多尔  。 

其实皇太极内心中既是防备多尔衮,但又十分看重多尔衮,如果他所出的子嗣中没有一个能担当得起延续大金国祚的有为之君,皇太极宁可死后将汗位传给多尔衮,这是皇太极内心深处的想法,从来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连最亲近的人都并不知道。 

豪格虽然身为长子,但心眼太小,容不得有才能的人,而且才能平庸,并非继位之君的人才,本来希望几位福晋多给自己生几个儿子,从中挑选一个培养出一个人君来,只可惜至今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儿子能继承自己的大统。 

努尔哈赤生前最喜欢的是多尔衮,因为多尔衮最像他,因此死前立下多尔衮为继位之君,可多尔衮年幼,而皇太极却突然如同彗星一般脱颖而出,继位做了大汗,正因为努尔哈赤突然猝死,没有将多尔衮培养出来,而皇太极的政治手腕已经在诸兄弟中是首出一指的了,而且这个时候后金的政治集团都认为选择皇太极比多尔衮要好的多,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等多尔衮成长起来,而且为了避免内乱。所以选择了妥 协,却没有想到皇太极虽然以前不显山不露水的,等到继位之后一下子露出了其雄才伟略,令后金上下无一不震惊折服,这才使得后金拧成一股劲地跟皇太极干,原本属于多尔衮的权力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被皇太极攫取过去。 

而皇太极继位之后虽然暗地里防着多尔衮兄弟,但表面上还是非常重用多尔衮的,该给的赏赐爵位是一个都不少,这样皇太极方才能将一众兄弟团结起来以自己为首,不断的开疆拓土。成就了大金今时今日的局面。 

人性又都是自私的,皇太极其实内心深处也是非常的矛盾的,多尔  要是死了,那么努尔哈赤和他为大金打下地基业就会自己这一脉代代相传下去,可若是多尔衮没死,能够有机会没有损伤的活着回来,若是多尔  真的要取而代之的话,首先在大义上根本没有人能反对,因为这个汗位本来就是他的,现在还给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是这样,他生的这些儿子,像豪格这样有心问鼎人君之位的,恐怕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善终。 

如果多尔衮没有被那个追杀。或许皇太极现在也不会考虑的这么 多,这么长远,但是现在已经发生了,皇太极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多尔  一旦身死将会给大金带来什么样地后果? 

诸兄弟的猜疑,正白旗的归属,这就成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因此皇太极甚是心烦。派出多铎悄悄带人往西搜寻。至今没有消息传来。 

朱影龙这边对多尔衮地下落也是极其关注,对于多尔衮。朱影龙的感情一直很复杂,从内心讲,多尔衮的豪爽直率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