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明帝 >

第534章

明帝-第534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长十五年,肥前日野江大名有马晴信和葡萄牙商船耶  号发生冲突,最终将耶  号击沉。晴信以此向幕府表功,并且进献给老中本多正纯地家臣冈本大八大笔财物,希望大八能够帮忙进言,恢复有马氏的旧日领地。然而冈本大八接受贿赂却不肯办事。有马晴信越等越急,愚蠢地直接越过大八去催促本多正纯——贿赂事件就这样暴露了。 

幕府将冈本大八打入大牢,严刑拷问,大八反咬一口。供出有马晴信勾结传教士和西、葡商人的诸多不法事。于是幕府将冈本大八以火刑处死,将有马晴信先是流放到甲州都留郡,进而勒令其切腹自杀——身为天主教徒的晴信不肯自尽。命令家臣将自己刺死了。 

以“冈本大八事件”为导火索。德川家康对天主教地反感变得更加强烈。不久后就下达了第一次“禁教令”,在幕府直辖领地和有马氏的旧领中严禁传播和信奉天主教。庆长十七年八月。禁教范围扩大到日本全国,各地教堂陆续被破坏,日本籍天主教徒纷纷遭到逮捕,被强迫改变信仰。不肯改变信仰的教徒遭到游街、流放和处死的命运——其中一百四十八名被流放马尼拉,包括着名地切支丹大名高山右近、内藤如安等人。 

到了元和二年八月,二代将军秀忠颁布了第二次“禁教令”,对天主教徒进行残酷迫害,很多人因为不肯改变信仰而被活活烧死,史称 “大殉教”。元和六年,又发生了“平山常陈”事件。 

平山常陈本是一艘朱印船的船长,因为坐船为中国式平底船,在从马尼拉回归日本途中,被荷兰船误认为是中国船而遭到逮捕。在搜查平山船的时候,荷兰人意外地发现了两名西班牙传教士,于是如获至宝地进献给德川幕府。幕府经过审讯后,将平山常陈和两名传教士全都处以火刑,其余十二名船员也尽皆处死。 

从此宗教迫害扩大为贸易限制,葡萄牙人首先遭到驱逐,然后是英国人,最后在宽永元年严禁西班牙船只来航。日本船只除朱印状外,还必须得到“老中奉书”才许出海,居住在外国地日本人也一律严禁归 国,归即处死。 

日本就此基本断绝了与欧洲地贸易,唯一例外地是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日本设置了分公司,向幕府保证绝不传播基督教,同时荷兰商船一到日本,商馆馆长立刻向幕府提交《荷兰风说书》,报告海外情况。但即便是荷兰人也只准在长崎的出岛建造商馆,而不得踏入日本内地一步,就连中国船也只准停泊在长崎港,可以说,整个日本只有长崎一地是半对外开放地,幕府通过直接统治长崎而垄断了所有对外贸易。

后来因为大明主动提出两国通商贸易,德川幕府迫于压力,因此陆续开放了大阪、川崎等数个港口,荷兰也因此而得益,荷兰东印度公司日本分公司也因为大明与日本的贸易中飞速扩张,获得了空前巨大的利益。

尤其是大明转卖过去的玻璃镜子、丝绸、茶叶等大明国内特有的物品让荷兰商船赚了个大满贯,现在的欧洲流行的大明服装、珠宝首饰、饮茶、白酒等等几乎都是由荷兰人在经营,所获得利润然更多的荷兰人购买海船,招募水手前来神秘的东方淘金。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明在改变着日本从天启四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由于国内的气氛和条件,大明一开始与荷兰直接进行面对面的贸易是不可能实现的,大明也不可能跟荷兰人主动示好,所以选择了日本这个跳板,荷兰人由因为幕府本身的政策几乎垄断了日本对欧洲的贸易,而西班牙只能干瞪着眼不能直接进入日本与大明经行贸易,眼看着荷兰人赚取大量的法郎、英镑! 

对于荷兰人来说,大明一天不中断日本作为贸易跳板,他们享受一天独家生意,而一旦西班牙人与大明建立直接面对面的贸易关系,大明就没有必要需要通过日本这个跳板而直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对大明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利的,但对荷兰人来说,他们的有事将荡然无存,以前甚至可以恶意压价的行为将不会存在。 

不过荷兰人也不笨,日本作为跳板的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存在,因为西班牙人与大明的关系也并非那么亲密,在大明的眼里,他们和自己都是南蛮,一群未开化的南蛮,而且做生意也不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只是荷兰人没有想到的是西班牙人居然有那么大的魄力,直接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送给大明,以换取大明在贸易的更多的优惠,而这一点才是让荷兰人利益受到重创的关键。 

荷兰人要么坚持自己的政策,继续施行威逼大明妥协的政策,但这一条似乎根本不可能了,大明在东亚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荷兰,如果在算上西班牙的,他们这就是在自讨苦吃;剩下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学西班牙,放弃荷兰在台湾南部的领土利益,换取大明以同等对待西班牙的待遇对待大明。 

当然,要荷兰和西班牙中的任何一个放弃东亚的利益,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而令威廉姆斯苦恼的却是新上任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的总督布劳沃尔,布劳沃尔初来咋到,不熟悉情况,却又狂妄自大,对前任总督与西班牙对台湾利益达成的暂时同盟非常反感,甚至在董事会上诸多抨击荷兰对西班牙的政策,这位远在万里之外的总督大人甚至还在坚定不移的秘密准备他用武力迫使明廷低头的策略,这一次还让他给大明皇帝带来一份措辞强硬的信,幸亏有那个白痴的罗马教廷的主教教训在前,他才没有冲动的将这封信呈交给大明皇帝,否则下一个被驱逐出境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该死的布劳沃尔,你想把荷兰东印度公司葬送吗?”只可惜,威廉姆斯愤怒的骂声那位总督大人根本听不到,此时还不知道看上那位贵族夫人,正在辛勤的播种浇灌呢!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

第二章:三方备战(一)

皇上,咖啡来了!”徐应元小心翼翼的端着一个雕漆 进御书房,托盘正中央是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冉冉升起的水烟,带起丝丝苦涩的香味。 

朱影龙查看卷宗,正觉得有些疲累,忽然想起来那个荷兰东印度公司进京的特使威廉姆斯进献了两斤咖啡豆,整日喝茶,提神的效果越来越差,正好换一下口味,咖啡提神的效果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味道比三百年后的如何? 

“好香呀!”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朱影龙不由得精神一震,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可是原汁原味的咖啡,抿一口在嘴中,那丝丝苦涩入口即散,进而充塞整个口腔,再就是一股暖流入肚,回味无穷。 

“皇上,这个,这个咖啡真的这么好喝吗?”徐应元砸吧一下嘴 巴,十分眼馋的问道。 

“怎么,你没有留下一点自己尝尝?”朱影龙呵呵一笑,放下咖啡杯道。 

徐应元脸一红,低下头讷讷道:“奴才不敢。” 

朱影龙笑了笑,没有点破,其实他早已看到徐应元嘴角的咖啡渍 了。

“不错!”一杯咖啡下肚,顿时精神了许多。 

“皇上,奴才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康妃娘娘跟前的小太监邓卓正朝御书房张望,可似乎又不敢过来的样子。”徐应元小声禀告道。 

“哦?”朱影龙放下徐宏祖撰写的《游记》,这本游记是徐宏祖亲笔所录,还没有付梓,就被做为万寿节的贺礼呈献给朱影龙御览了,里面记载了许多杂闻广记以及民俗趣事,朱影龙一见之下便爱不释手。挑灯夜读了。 

“你去看看,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朱影龙心中寻思,这康妃莫不是因为料图的事情要见自己,可又不敢过来打搅,只能派人暗中观望,看自己什么时候摆驾回后宫。 

不到一炷香时间,徐应元去而复返,禀告道:“皇上,奴才问清楚了,邓卓是得了康妃娘娘的旨意。前来打探看皇上什么时候去长春 宫。” 

“怎么今天晚上朕是要去长春宫吗?”朱影龙一愣道。 

“皇上难道忘了,您昨晚在恭妃叶娘娘的永寿宫过地夜,今天晚上轮到去康妃娘娘的长春宫了。”徐应元赶紧提醒道。 

后宫女人一多,难免就会厚此薄彼,所以每个月哪几天在哪个妃子的寝宫过夜,于是由皇后牵头制定了一个侍寝的时间表,保证雨露均 沾,人人不落空。 

当然不可能夜夜笙歌,否则就是铁人也吃不消,幸福是需要双方共同打造的嘛! 

“康妃一项谨守宫规。以前可从来没有这样过,难道是有什么事情急着见自己不成,可今晚他本来就是去她那儿,没有必要还派个人过来打探消息。莫非是为了料图?”朱影龙心中寻思道。 

“皇上,已经是亥正时分了,您该回后宫歇息了。”徐应元小声提醒道。 

朱影龙抬头瞧了瞧墙壁上挂着的西洋自鸣钟,时钟的指针刚好走过十点的位置。紧跟着悠扬清脆的钟声响了起来,不多不少,真好十下。

“是呀。朕该回后宫歇息去了。”朱影龙自言自语道。心里却想着泰松和料图这姐弟俩的事情。 

“皇上摆驾长春宫!”随着徐应元地公鸭嗓子一声吆喝。一顶黄色小暖轿缓缓离开了养心殿,往长春宫而来。 

“康妃叩见皇上!”朱影龙缓步走出暖轿。就见到康妃带着人出宫外迎驾。 

“爱妃免礼,快快平身!”朱影龙眼光锐利,一下子就察觉到泰松眼角间丝丝没能掩饰过去的泪痕。 

“怎么跑到外面来了,外面冷,小心冻坏了身子。”朱影龙上前牵住泰松冰冷的小手,关怀备至的道。 

“谢皇上关心,臣妾记住了。”泰松心中一暖,虽然自己的婚姻当初并非自愿,但嫁过来才知道自己并没有嫁错人。 

两人紧紧相依,款款向前,朱影龙低首询问道:“今天爱妃姐弟重逢,想必是相谈甚欢吧?” 

泰松明眸之中闪过一丝失望,幽幽道:“四年未见,我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