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的阳光-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初,大家都以为只是开始了一段感情,可往往被影响的却是整个人生轨迹。
季暖暖只是想倾诉,并没有什么中心思想。
纪忆边看着新闻,边和她小声聊天,时不时去拨季成阳的手机,仍旧是无休止的关机提示音。客厅的电话铃声也始终没停过,都是从各个地方打来问平安的,每次响,纪忆都会激灵一下,去仔细听是谁打来的。
一次两次,十几次,二十几次……
到最后,她已经数不清到底来了多少电话,仍旧在电话铃声响起时,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季暖暖妈妈拿起听筒,然后忽然叫了电话那边一声:“你在哪儿?安不安全?离成都有多远?”
纪忆猛站起身。
暖暖妈妈对着电话,听了几句后,神色渐放缓,终于露出了从昨晚到现在的第一个笑容,转身,对纪忆招了招手:“西西,来。”
她跑过去,接过听筒:“喂?”
心跳的很急,胸口闷闷的,甚至有些看不清眼前的东西。
“西西,”季成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我现在很安全。”
“你在哪儿?”
“在达州,”季成阳知道她一定不认识这个地方,很快又补充了一句,“在四川省内,但不是重灾区。手机昨天在地震的时候丢了,又一直在忙着帮忙转移病人,这里很乱,现在才有空给你电话。”他一段话解除了所有的疑问。
“你在医院?”纪忆抓住重点。
“是,”季成阳并没有避讳这一点,更加清晰地解释,“有一位采访对象住在这家医院,地震以后,这里很混乱,就留到了现在。”
她的心稍稍放下来。
季成阳就站在医院保卫处的小窗口外,握着电话听筒,听着纪忆的声音,这一刻的安稳感将让过去十几个小时的高度紧张情绪都消散了。
地震来得太突然,当时的他正在病房里和朋友一起陪着两个一百多岁的老人家闲聊,忽然而来的震动让所有人都惊住了,护士跑进来,猜测是氧气房发生了大爆炸,不停安慰这些病房内的老人家们,说马上会查明原因之类的话。
后来猜到是地震,大家都慌了,急忙着疏散病人。
这个科室的病人很特殊,都是七八十岁到一百多岁的老年人,大多家属都不在,都是女性的陪护工作者,疏散起来根本背不动病人,只能用轮椅一个个往下抬……
季成阳和两个朋友,帮着背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用了近一个小时,才算都将可以离开病房的人转移到楼下。
下午四点,汶川地震的消息被确认。
有赶来的家属,开始将草坪上休息的病人带离医院。
所有的电话线路都出现了故障,移动网络也陷入瘫痪,直到一个小时前,医院的电话才能对外通话。所有固定座机旁,都有护士拿着名单,在一个个联系患者家属。
他始终在一旁等着,等到拿起听筒,听到她的声音,才算是安了心。
“等道路畅通了,我会立刻回成都。”季成阳告诉她。
此时此刻,有很多身体健康、头脑冷静的记者在陆续进入灾区,而他这种身体状况,真正要做的是不成为别人的负累。电话另一端的纪忆答应着:“好,只要你在那里安全,可以多等几天……你真的在达州吗?”她怕他会骗自己。
“真的,相信我,西西,我很安全。”他言简意赅。
旁边的两个记者朋友也在等着给家人电话报平安,季成阳很快结束通话,将听筒递给身后的好友。
这晚,三人也没离开医院。
余震的危险让整栋住院楼里的病人都走了八九成,留下来的都是脑梗、心衰等离不开病床的病人,还有没有任何家属的孤寡老人。留下来的医护人员并不多,从晚上八点多开始就不断有医生、护士组成的救援小分队,离开医院,连家都来不及回,直奔汶川救灾。
三个人就睡在病房里,和他们下午的采访对象在一起。
深夜,护士来查看病房的时候,发现季成阳的状况也不是很好,给他也安排了吸氧。被采访的两个抗战时期的老兵,看到季成阳这样的身体,反倒去关心起了他。
慢慢地,他们几个人又聊了起来。
下午因地震而中断的谈话,在这样笼罩着灾难气氛的夜晚,重新开始。
这是两个没有家人的抗战老兵。
出身黄埔军校15和17期,参加过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湘鄂赣边区各大战役,
当老人知道他曾是战地记者时,更告诉季成阳,在半个世纪以前,他也曾接受过西方战地记者的采访,这个话题反倒引起了他们三个记者的兴趣……就这样,话题连着话题,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凌晨三四点。
护士来查房,很严肃地让众人不要再谈,中止了这场谈话。
接下来的两天里,纪忆虽没了最初的恐慌无措,却仍忧心季成阳的处境。
电视机里播放着不间断的救灾报道,死亡的平民,还有因救灾而牺牲的士兵,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刺激着每一个人的心脏。
这天吃午饭的时候,暖暖中途出去接电话,忽然在楼梯间尖叫了一声。
那种充满喜悦的惊呼,让纪忆马上放下筷子,完全忘记了同桌吃饭的几个长辈,从椅子上跳起来,跑出了饭厅。
一楼,季成阳将自己的背包放到地板上。
他的上衣袖口划了一个挺长的口子,隐约露出了手臂皮肤,鞋底也都是泥土。
就如此风尘仆仆,抬头望来。
纪忆穿着拖鞋,急切地跑下去,蹬蹬地踩过每一级木质台阶,明明只是二楼,却显得路途如此漫长。漫长到她完全没有了任何耐心,跳下最后两级台阶,扑到了他的怀里。
扑鼻而来的是多日在外的尘土气味,让人鼻酸的陌生气息。
可手臂的力度却是最熟悉的。
季成阳将她整个人都抱在胸前,慢慢抚着她的后背,低声和她说着话。
声音太轻,除了纪忆没有任何人听得到。
饭厅里走出来的长辈们,暖暖外公更是看出了这个拥抱里的一些情感端倪,惊讶地问询着暖暖的母亲。而被众人关注的两个人,一个是忘记了身外环境,一个则是镇定坦然地面对众位长辈的目光,向楼上的暖暖母亲轻点头,示意自己平安回来了。
“小泪包,”他继续轻声劝着,“我身上很脏,你再哭,一定会蹭的满脸都是泥……”
☆、第十六章 相连的脉搏(3)
“还很难闻。”纪忆小声说着。
“让我先去洗个澡;再来找你。”季成阳笑了。
“好,你快去。”她松开他;从他怀里脱离开来;终于发现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里。季暖暖在楼上一个劲地做着好棒的表情,一面挽住自己外公的手臂;将老人家拉进饭厅继续吃饭。
季成阳太累了。
回程不算顺利;很多公路和桥梁都在抢修;他和两个记者朋友分开的时候,步行了七八个小时终于找到交通尚未中断的地方。
过去的他,常为了新闻报道如此奔波;这还是第一次为了赶回“家”而想尽办法。
当他洗完澡,躺在书房的沙发上时,纪忆就靠在他身边,也躺着。她身子小,对他来说倒像个加大号的抱枕,软软的:“你是不是困了?要睡吗?睡还是去客房睡吧?这里不舒服。”接连几个问题,倒像是个唠叨的小妈妈。
“不困,就是累。”他低声回答。季成阳此时全身上下每个关节都酸胀疼痛,就这么安静躺着最舒服,胜过再费力挪到另一个地方。
他握了握她的手:“你怎么就忽然长这么大了。”
“啊?”纪忆有些紧张,将头扬起来,“我老了吗?”
季成阳嗤地一声,笑了:“是长大了,不是老了。”他不太懂她怎么会联想到“老”这个字,按年龄算,她也算是长大成人了,可在他眼里还是个小姑娘。
只是这么攥着她的手,想到她小时候的手掌大小,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季成阳一时有些感触。
纪忆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当他累了不愿意说话,过了会儿,将身子坐直了,用右手的手心一遍遍从他的大腿滑到脚踝。这么反复一个动作,虽然隔着裤子的布料,倒是让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在做什么?”他问。
“以前赵小颖累的时候,她妈妈就这么给她一遍遍摩挲,她也给我试过,挺舒服的。”
是挺舒服。
季成阳将两只手臂舒展开,交叉起来,枕在脑后。
在去往达州的路途中,那两个记者朋友一个已经做了父亲,另外一个老婆也在怀孕待产。两人聊天时的话题都很有趣,做了父亲的会对小孩子的成长、教育、甚至对住宅区附近的幼儿园如数家珍,还有奶粉,尿布……这些经验都被一一传授给准爸爸,准爸爸兴起,拿出了记事本。
最后那个做父亲的,还感叹了句:“没生下来的时候,不知道这么喜欢,过了两年,真是看到她就心情好。真正体会了别人说过的,以后哪个男人敢欺负她,我可真会拼命。”而且一个大男人,会很自然地用“可爱的小公主”这么肉麻的话形容自己的女儿。
他估计是没机会体验这种感觉了。
不过身边这个小姑娘从几岁开始,就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起初的时候,他也是充当着半个家长的角色,甚至还会抱着她去医护士包扎手指、打破伤风针。这种体验也很奇妙。
想那些年,他觉得自己是个不适合婚姻的人。
人品家境还能说得过去,但思考太多。人的精神世界一但太贪婪,就会变得不满足,不愿被困在现实的柴米油盐里。如果没有纪忆,他应该会是个很坚定的不婚主义者。
现在依旧如此。
倘若不是纪忆,他这样的经历和健康程度,也不该去耽误别人。
地震伤员从彭州、什邡、绵竹、都江堰、北川、汶川、青川等地,不间断送往成都军区总医院,重伤员不断增多,大批官兵前往救灾前线救灾……
起初,是外来的电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