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盗墓团-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屑地投去目光,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时,身体突然像触电一样颤抖起来,盯着他们喊道,“水晶头骨!?”
安德里得意地大笑。
杨也发出笑声,“您真应该早点成为我们的一员,张先生。请您坐下,一边品尝美酒一边跟我说你对这个头骨知道多少。安德里,索菲亚,忙完后你们也可以坐下。”
索菲亚递给我半杯酒,坐在我旁边。安德里坐在另一侧的沙发上,表情怪诞。
(本章完)
正文 第239章 极度臆想症患者
1927年,英国著名探险家、大英博物馆玛雅文化委员会成员米歇尔·黑吉斯教授带领探险队前往伯利兹热带丛林探险。
他们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玛雅人的城市遗址,并在城中驻扎,收集到了关于玛雅文明建筑、天文、艺术等诸多资料。
一个月后,探险队准备返程。临行的前一天,黑吉斯教授的女儿安娜在玩耍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块精致的水晶制品。
这引起了教授的好奇,随即命令队员们在原地挖掘。三个月后,水晶头骨问世。自那以后,各种不解之谜困惑了世人近一个世纪。
据资料统计,水晶头骨长17厘米,宽和高各是12厘米,重5公斤,是由一大块完整水晶,根据一个成年女人头颅的形状雕制而成的。
它做工非常细致,鼻骨用三块水晶拼成,两个眼孔处是两块圆形水晶,下颌部分可以跟头盖骨部分相连,也可以拆开。
它的神秘之处在于,水晶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普通金属无法进行加工,而玛雅文明作为一个没有金属冶炼技术的奇葩文明居然做到了。
有人推测,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的加工方式是用极细的沙子和水慢慢进行打磨,制作者要一天24小时不停地打磨300年。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管用什么方法,制作水晶头骨是一项大工程,它的作用也注定非同凡响。于是,各种关于水晶头骨功能的猜想层出不穷。
其中有人认为它是外星人留下的移动硬盘,里面储藏着地球与外星人交流的信息记录。
也有人认为它利用水晶透明的特性制造的独特光影密码,对玛雅文明的诞生和灭亡进行了记录。这一派最具代表的人物是弗兰克·多兰德。
我盯着眼前这个尤物讲述完自己知道的关于水晶头骨的传说后,屋子里出现短暂的安宁。三个人莫名其妙地看着我,让我觉得可能哪里讲错了。
末了,杨打破安静,道:“看来真相永远都不会被隐藏,不管慷慨的安娜·黑吉斯女士运用什么方法,关于水晶头骨的种种故事还是被感兴趣的知晓。”
安德里赞同道,“你的信息全部正确,张先生。”
索菲亚神情愉悦地说道:“很多人怀疑过水晶头骨存在的真实性,但你应该属于信任派这一方的。”
“当然,就算以前是反对派的,现在看到它也是信任派了。但你们把它拿出来绝对不只是跟我显摆显摆吧?”
“当然不是,”杨说,“你来说吧,索菲亚。”
“好的,我来继续这个故事,张先生。”索菲亚道,“1931年水晶头骨被黑吉斯女士送到基地进行研究。基地调集所有精英科学家参与这个项目,利用各种先进仪器进行测量,发现水晶头骨的辐射波异于普通水晶,并存在某种程度的逻辑规律。但当研究人员试图解读这种规律时,研究陷入僵局。”
“然后呢?”
“后来发生一件怪事,导致代号‘玛雅玩笑’的科研项目搁浅。”
“什么怪事?”
“参与研究的主要科学家相继精神失常,口出妄语,最后七窍流血而死。”安德里接着说道,“这件事情震惊高层,把水晶头骨列为违禁品,直到大数据分析系统问世。”
“数据分析显示,”索菲亚郑重地看着我,说,“这种异常的辐射波是一种语言。”
“语言?”我难掩吃惊的表情,“它会说话?”
“可以这么理解。只不过这种语言比从古至今人类发明的所有语言都复杂一千倍,当时顶尖的语言学、密码学家都无法把它破译。研究再次陷入僵局。”
“后来呢?”
“后来,人脑研究部的人员无意间发现这种语言与人类大脑的脑电波极其相似,并能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产生应激反应。由此,科研人员把它归结为一颗特殊的大脑。”
“你是说它有思维吗?”我无法想象眼前这个透明体运用什么东西进行思维。
“许多人这么相信,但直到一位叫弗兰克·多兰德的患者出现之前都没人能与水晶头骨的思维建立联系。”
“弗兰克·多兰德,”我重复这个名字,“是我刚才说的那个?”
“是的。他不是科研人员,是一位极度臆想症患者,也是一位才华出众的画家。他把自己臆想出来的奇怪场面画出来,有很大一部分居然变成了现实。”杨说。
“你是说……预言?”
“他来自危地马拉一个丛林部落,基地的人找到他时,他正因为乌鸦嘴的罪名接受土著王的审判。”安德里说。
“每次提到这个人总会让我激动,”杨一边举起拐杖一边说,“来,我的朋友,我们一起欣赏一些他的画作。”
说着,杨按下按钮。屏幕闪烁,出现一幅粗糙的油画,画面上,一个身穿制服的人痛苦地倒在一个变压器旁边。
杨说:“这是他在基地的第一幅画作。结果当天下午,一位电路维修的工人死在画面上的这个位置。而我百分之百确定,在画这幅画之前,弗兰克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画面变换,上面出现一个病房,墙角站在一个没有脸的小女孩。
杨说:“这个小女孩藏在最隐秘的病房里,整个基地只有三个人知道她的存在。却被弗兰克丝毫不差地画出来。”
画面加速跳跃,跳过十几张画作,最后停在水晶头骨画面上。
杨继续说:“这是它画的水晶头骨,结构比例精准到零点一厘米。”
“自从他预见到水晶头骨的存在之后,整个人更加癫狂,”索菲亚继续说,“每日都要求见她。”
“她?”
“他认为水晶头骨是一位女士。”
“他见到了吗?”
“经过董事局研究,在来这里的六个月之后,弗兰克第一次接触到水晶头骨。”
“发生了什么?”我的心跟着悬起来。
“他完全疯了,”索菲亚说,“他捧着她拼命亲吻,嘴唇磨得鲜血淋漓,同时发出一阵阵呓语,好像在和水晶头骨交谈。”
“交谈进行了整整六个小时。他倒在地上,用血写下几行字,之后失去了生命体征。”
“死了?”我想象着当时惨烈的画面,惊讶不已。
“死了。”杨语调哀伤地说,“至此,水晶头骨与那几行血字作为违禁品被永久封存。”
“血字写的什么?”
“我来说。”索菲亚抢先道。
“你不是又要卖弄你那首汉语诗吧?”安德里鄙夷地说。
“从汉语的艺术角度讲,索菲亚比你进步得快。你说吧,索菲亚。”
(本章完)
正文 第240章 古老的吟唱
世界最高的地方,神选中了她;
她死后,被葬于深海之下;
祖先的信使应邀而来,拨开迷雾看到真相:
依西塔布喝下不老泉水,美妙的头颅将远古歌谣传唱;
羽蛇神的身躯,把复仇的号角吹响;
在茂密雨林深处,鲜红的血液滋生流淌;
十三盏明灯照亮十三条道路,祭司的幽灵在月光下游荡;
金属手掌点燃宇宙炉膛,毁灭之神在世界之树下登场。
“有趣吧,张先生?”杨问道。
“我听不懂,也许直白的翻译更好一些。”
“诗有诗的意境,弗兰克的语言用得也极为美妙。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预见到了你和李金珠女士的到来。”
“我们俩?”我吃了一惊,大脑迅速运转,随即明白过来,“你说前三句说的是我和李金珠?”
“安德里在西藏找到李金珠,她在基地去世,这里是深海下。你应邀而来,将带给我们故事的真相。”
“这太牵强了。”我感觉这比当初伊万诺夫的故事还不靠谱。
“也许你看了弗兰克的另外一幅画就不这么认为了。”
杨说着,扬了扬拐杖。屏幕上的水晶头骨消失,呈现出另外一幅画。画面上,一个纤细的女人尸体泡在一个大罐子里面,一个男人站在罐子下面仰望。
我的心脏好像被什么东西猛敲了一下,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杨介绍道:“这是弗兰克在绘制水晶头骨之前画的,画面上的内容一直没有发生,直到刚才。”
是我们。画很抽象,但形体特征抓得很准。就是我梦中看到李金珠尸体时的模样。“这怎么可能?”
他们三个人同时发出笑声。笑罢,杨说:“起初我们也同你一样吃惊,直到我们发现你的独特基因。这是命中注定,张先生,你做好开启一场新冒险的准备了吗?”
“冒什么险?”
“这首诗是指引,将引导我们揭开水晶头骨的秘密。”
我想说不,可脑袋已经开始思考那几行诗的意思。很显然,它在描绘一个诡异的地方。
我想象每一句诗的画面,心中无比向往,可大鹏、王小红和杨鬼脸他们的脸跟着浮现在我眼前,让我打了个哆嗦。
水晶头骨闪发着迷人的光芒,我避开她的目光,低下头,“我不会再冒险了。”
“难道你对这些东西没有一点好奇吗?”索菲亚问。
“好奇会害死更多人。”
“真遗憾,我本以为这会让你热血沸腾。”杨叹息一声。
我抬起头,看着他光亮的后脑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