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盗墓团-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呢?”
“南迦巴瓦自觉无颜面对世人,就用雾把自己罩起来喽!拉加白垒变成一座平顶山,两人隔江相望。它地头落在米林县,变成德拉山。”
“你丫讲完了?”刘叔问。
“讲完了。”老胡点头。
“睡觉去吧!”
“凶个锤子呦?我给你讲两个传说了,你能不能趁着半夜把我放喽?”
“你走不走得掉,老子又说个不算。你走了,迈克尔要搞老子地呦!”刘叔一边说一边推老胡,弄得我想笑。
(本章完)
正文 第154章 进军南迦巴瓦
第二天一早,我们拔营出发,沿原路返回。
路上刘叔给我讲了我和伊万离开之后发生的事情。
那天晚上我和伊万诺夫离开营地之后,正好老胡出来尿尿,看见没人值班,准备去跟迈克尔打小报告,恰巧被刘叔撞见。
刘叔一看时间段,知道值班的人是伊万诺夫,便把老胡按住,叫醒疯子一起找。
这一找不光没找着伊万诺夫,还发现我丢了。
疯子立刻集合队伍,在四周搜寻,发现了那颗人头。
大鹏第一个注意到小野人和我们留下的脚印,刘叔跟迈克尔说明情况,迈克尔命令全员出动追踪。
路上他们不断确定前方是雄鹰飞翔的方向,所以等足迹消失我们转向之后,就走到两条路上去了。
天亮时分,他们看到一座天然的石塔。或者说那是一个巨大的石笋。底部直径约有十米左右,高度在二十米上下,浑身都是窟窿。
石塔拔地而起,与周遭环境极为不符,所以他们断定这就是第三个地标。
发挥作用的还是老胡。
他说在那曲比如县古天葬台有一座骷髅墙,远远看去,都是黑洞,和这座塔极为相似。
九万九千颗头骨指引苦行僧。人们一下子想到这个,可如何判断方向还是花了大量脑细胞。
最后,刘叔想到会不会是最后两句连在一起分析:九万九千颗头骨指引苦行僧,闭上双眼寻找酥油灯。
结果被他蒙对,他们利用视觉残留的原理在骷髅塔最上方看到一盏酥油灯,循着那个方向前进,直至落进敌人的埋伏。
这次他们能够全身而退疯子也功不可没。他凭借着在三不管地区打游击的知觉,本能地觉得有埋伏,队伍提前做好了准备,在第一时间找到掩体还击,所以整支队伍只有几个受了轻伤。
我跌落断崖被护法僧抓走的时间里,伊万诺夫成功解决掉四个敌人,引着敌人逃向另一边。敌人的力量被大大分散,迈克尔他们火力压制,成功脱险。
但不知为何,他们循着诵经声走,却走到一片迷雾当中,直到傍晚时分迷雾散去才找到路出来。
出来后第一时间看见伊万诺夫。
之后我们汇合,到了现在。
故事越发扑朔迷离,让人心慌慌。
我们连续走了一天一夜,回到进山的地点,在车上睡了一夜,回到八一镇,在那里做好补给,在老胡的带领下眼尼洋河南下前往米林县城。
之后我们沿雅鲁藏布江前往派镇。在派镇稍事休息,经过20多公里的骡马道,到达此行最后一个有人烟的村庄——直白。
进入米林县境内时南迦巴瓦峰就始终没离开过我们的视线,此时它高大宏伟的身姿和在鲁朗时见到的那条雪线判若两山。它的侧峰随着道路峰回路转接连展现,主峰却始终包围在一团奇异的云雾中。
直白村在南伽巴瓦峰东北山脊的山腰上,近些年因为登山探险的人越来越多,小村逐渐发展起了服务业。
到达时已是夜间。老胡帮我们找到民宿,并且谈妥了马帮。我们吃饱喝足早早休息。
我的屋子正对着远处的主峰,星空映衬下的它好像飘浮在宇宙中的一颗星球,可望而不可即。值得注意的是,主峰上的云雾比此前我们来时更加浓重,好像一颗巨大的蚕茧。
第二天早晨,马帮葛老板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赶着十二匹高原矮马早早来到民宿门前。
半个小时以后,我们把货物装在马上,列队出发。
矮马精神抖索,脖子上的铜铃伴随着脚步有节奏地摇摆,发出阵阵清脆响声。
道路蜿蜒崎岖,满地都是大石块,除了马帮的七个人,其余的没有一个不再抱怨。
葛老板开始给我们唱歌,他的儿子们随声附和。歌声在辽远的天地里飘扬,把藏族汉子的粗犷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来唱累了,刘叔开始套葛老板的底细。
万没想到,这不起眼的老汉,还是个有故事的人。
葛老板原名叫葛建国,是林芝地区的汉人,他的父亲葛大顺是当年十八军52师下属一个工兵班的班长。在修建骡马道时被滚石砸断双腿,与照顾他的藏族姑娘日久生情。
那个时代的口号是“增进与藏族人民的血肉联系”,这种秦晋之好自然是受到了军队首长赞成。葛老板说他家的墙上现在还挂着首长当年在他父亲婚礼上讲话的手稿呢!
婚后不久,大部队向拉萨开拔,葛大顺留在当地,因为其双腿落下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被不少藏族小伙子诟病,他索性就与藏族妻子搬到了直白村。
那时候的直白村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还不能算是一个村庄。
多年以后,葛建国和他的兄弟们陆续出生,之后他们的父母相继离世。那时候川藏公路刚刚打通,他们兄弟一起跑马帮贩货,日子过得还算红火。后来随着公路升级,汽车开始参与运输,他们的马帮生意一落千丈。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天降大雪,马帮遇到山体滑坡,兄弟五人被掩埋在石堆中,当场砸死,只有葛建国一人躲过灾难。
根据此地风俗,他必须要接手兄弟们的妻子和孩子,所以眼下,他拥有三个妻子(其余三个妻子病故)和八个孩子。
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涌入西藏,他重新跑起马帮,赚点外快。
他的三个最大的儿子都在马帮里,老大葛央,老二葛金,老三葛山。它们生在直白村,长在直白村,除了能说些汉语之外,已和藏族人无异。
特别是老大葛央,黝黑脸庞,目光机敏,腰挎藏刀,简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康巴汉子。
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我们在傍晚来到南迦巴瓦登山大本营。
本来我们想绕过这里,但队伍中有多人感觉身体不适,我们决定在这里休息。
营地人满为患,服务员深深地鄙视我们这些看起来不专业的人,劝我们原路返回,不要浪费这里的床位。
疯子当时就急了,要把大本营连窝端掉。
好在葛老板与这里的负责人相识,为我们要来几张床和一些吃的。吃饭时我们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前进,假如途中我们侥幸没有被饿死的话,那么到达山顶应该是两个月以后。
这个速度我们显然接受不了。
(本章完)
正文 第155章 雪山向导
这个消息对队员们的打击更甚于一天下来的疲倦。晚饭过后,人们挤在狭小的帐篷里默不作声,就连向来沉着冷静的伊万诺夫也显得一筹莫展。
我心中憋闷,走出营地。
山风很大,隔着羽绒服带走我的热量。南迦巴瓦高耸在头顶,宛如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营地中少有人活动,各种各样的帐篷里传来各种口音的谈话声。我转了一圈,冷得实在受不了,决定打道回府。
走了一半,我注意到在营地上方的高地上有一个没人的平台。
沿着粗糙的石头台阶走上去,发现竟是一个停机坪。
举目环视四周,我心中忽然一喜。
我快步来到葛老板的帐篷前,打了个招呼走进去。他们爷四个正在吃饭,看到我有些惊讶。
我在炉子边蹲下,一边烤手一边问道:“这个营地里有直升机?”
葛老板点了点头,“有一架,平时不停在这,有救援任务的时候才偶尔过来一趟。”
“谁管直升飞机?”
“西藏登山救援队。”
“这里有没有人能联系上他们?”
“黄勇。”
“这里的负责人?”
“是他。”
“麻烦你跟我来。”
我带着葛老板回到我们的“中军帐”,把我的发现跟迈克尔还有刘叔一说,俩人当即表示可行。
随后,我们在葛老板的引荐下见到了黄勇。
他年纪在四十岁上下,黝黑粗糙的皮肤让他看起来更老。他的左手臂有个很不自然的弯曲,看得出是骨伤的后遗症。
见面之后,葛老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他用老练的双眼一一看过我们,开口问道:“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刘叔开门见山,“我们想借用直升飞机。”
黄勇眼中掠过一阵惊讶,看了看葛老板,好像是在问他是不是不小心把一群疯子领到山上来了。好一会儿,他才露出一个笑容,“我没有听错吧?”
“没有,”刘叔看着他说,“我们想借用直升飞机。”
“用直升飞机做什么?”
“登顶南迦巴瓦峰。”迈克尔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黄勇哈哈大笑,“用直升飞机登顶南伽巴瓦峰?”
“是的,飞到极限高度,接下来的路我们自己走。”我说。
“这样的征服有意义吗?”
“意义不在于征服。”迈克尔按照之前我们商量好的话说道。
“那你们来这做什么?”黄勇狐疑地扫视着我们。
“我们来找天神的宫殿。”迈克尔继续说。
“天神的宫殿?”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的东西,“那不过是一个传说,山上除了寒冷、绝望和死亡什么都没有。”
“我们有足够的资料证明山上藏着一些秘密。”
“实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