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清末1909 >

第162章

清末1909-第162章

小说: 清末1909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苦蔡大人了。”

“下官不敢。”

蔡乃煌瞧了瞧制台大人的脸色,忽然道:“还有良总督,上海商会的会长周金箴来了,此人是商界的一大领袖,他说的话,大人可以参评一二。”

“哦?”叶开抬了抬眉,“在哪儿?”

“就在门外。”蔡乃煌忙道。

略一思索,叶开便道。

“叫他进来吧。”

倒要看看这位周会长究竟会带来什么消息?

第二百三十七章困局与解法

(大家放心阅读,后宫种马文和本书没有缘分,顺便帮清末投一投推荐票,数据有点难看,拜谢大家了。。。)

“参见总督大人!”

来人便是上海总商会的会长周金箴,乃商界内一大亨,进门时身上穿着西式洋服,辫子拖在脑后,让叶开不经想起了“假洋鬼子”的称谓,不过,如此打扮,在上海滩内外也早司空见惯了。

“周会长坐吧。”叶开摆了摆手。

周金箴坐下,也没有在多做什么虚礼,来前蔡乃煌李平书嘱托过了,这位新总督不喜欢听人废话,有什么事直来直往的说就好了。

“股票风潮愈演愈恶劣,波及上海各大银商,连日来,钱庄因入不敷出,已经接连倒闭十余家,资产达七百多万两,除此之外,还有几十家也负债累累,如果在没有外汇充入,倒闭也是指日可待,上海大难矣!大人可知金融商汇是上海的根本,若银商倒下,则上海倒下也不远矣,正值此内外交困之时,烦请制台大人请示京城朝廷,拨银救市。。。”

周金箴说着说着,言语便激动了起来,作为经商半辈的花甲老人,碰上的上海金融闹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真要是和这次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无论规模还是范围,都是史无前例,如果没有外界帮助,单靠上海本土资本支撑,很难挺过去,而且,一旦这些大钱庄,外国银行便会乘虚而入,完全吞并中国市场,控制中国金融命脉,这样带来的的危害性,他可比蔡乃煌清楚多了。

当然,叶开也不是心知肚明,不过,他倒是略有些失望,说来说去,还都是来倒苦水的,指望朝廷敞口袋,撒银子,想都别想,道理也很好理解,祸是你们自找的,凭什么要中央朝廷买单,最起码,奕劻这一关就很难挺过去。

“这些本督清楚,无非是借银子化缘,向中央借也是借,向地方借也是借,向洋人借么。。。不也还是借?”叶开故意这样说,试探试探他的口风,“若能向上海的英法美日银行团借个两百万英镑,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

“大人,万万不可向洋人借!”周金箴突然大声道,“金融不比铁路,工厂,乃是钱生钱的利器,一本万利的生意,如果现在贪一时之享,将来必定受制于人!卖什么也不能卖金融!”

周金箴手舞足蹈,情绪激动异常,看的蔡乃煌,李平书都是一惊,忙用眼神暗示他,在总督大人面前不可造次,不过,周金箴顾不了这么多,他已是花甲老人,在上海滩风风雨雨几十年,分得清什么轻重缓急,真要是把本土金融拱手让给外国人,那才是永堕沉沦的大事。

“说得好!”

叶开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来,“这两句话,真是真知灼见,周会长,你说的本督心里早就清楚,民富则国强,这搞经济说白了就是做生意,而金融是生意中的生意,本督在京城任职时,曾对摄政王说金融救国,力促山西票号重组,筹建山西银务总行,如今竟然遇上知音了。”

“山西银务总行?”听这话,周金箴又是一惊一乍,“是大人提倡的?”

“正是!”叶开道。

听的叶开的保证声,周金箴怎么也不敢相信,他当年还在想:是谁有此远见,竟然将濒临破产的票号盘活了,事实证明,叶开的眼光非常老辣,按着他规划的路线,山西票号全面收缩经营势力,不过长江,集中力量办大事,朝洋人资本薄弱的中西部及东北进发,在郑观应的经营下,短短两年不到,银行便扭亏为盈,岁末时一举超过工商部旗下的招商银行,邮传部的交通银行,成为仅次于大清银行的第二大国资银行,那些老票号的东家们也成为实力最雄厚的资本团之一谁会想到,日渐没落的山西平遥城,竟然容光焕发,成为中部首屈一指的金融都会,这些还只是暂时的,按照叶开的下一计划,山西银务总行是一定要突破地域局限的,待到发展壮大后,或许可以和外国银行团一较高下,当然,这个时间点还遥远得很。

周金箴心里已经清楚了,这位总督大人绝非不懂金融的泛泛之辈,心中便微微起了一点希望,“那大人也赞同救市的办法?”照现在这个情况,除了向中央的求助外,别无他法。

“这个,我在想想。”叶开犹豫了一下。

“大人。。。”

周金箴欲言又止,心道这还有什么可想的,本土钱庄处在生死边缘,欠下的巨额债务晚一天就要多加利息,等于说困难有增加了一份,无奈之下,急在脸上。

他自然不会知道叶开的想法,如今是奕劻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别说叶开与他个人恩怨颇深,即便毫无瓜葛,涉及到朝廷与商人之间的利益归属,奕劻定然会站前面那一边。

“周会长先不要急。”叶开看了一眼旁边的两人,“蔡道台,李董事。”

“下官在!”二人闻声,齐齐回答。

“再通知一边所有涉事钱庄,想得到救济的,务必下午三点道总督署典礼堂来,东家,经理都要来,如果再左右观望,等救市官款下来之后,没有他们一分钱。”叶开下了死命令。

“是!”二人看了一眼制台大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寒而栗,想是真的怒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另外。。。”

叶开站起身来,瞧了瞧会客厅内的三个人,略带一丝神秘的说道:“在会上,本督还要宣布一件大事,到时候三位不要太过惊讶。”

大事?什么样大事还会让人惊讶?

三人不约而同的心中念头飞过,猜想间,却看见制台大人已经匆匆上了楼。

第二百三十八章救济之争

(第一更)

三点还没到,典礼堂内就挤满了上海银钱业的股东老板,一个个面露凄然,屁股挨着椅子,却坐立不安。

大小钱庄七十多家齐聚一堂,那悲哀气氛好似也同气连枝,早先,他们一听上面救市,唯恐来的晚了,哪还有借口不来的,如今上海银钱业遭了大难,各家都有各家的苦楚,更对那官家口中的“救济”翘首以盼。

总督大人还没来,蔡乃煌便临时起了主人翁的作用,望着浩浩荡荡的一百多人,他是越看越愁,不觉想眉头已经挤成一个“川”字,要不是这些人带头,他怎么会窘迫到这般田地,现在好了,投机不成,反而深陷泥潭,这些人坑我不浅啊。

“蔡大人”

心中正闷闷想着,身旁一侧传来了小声的叫喊,蔡乃煌闻声扭过头去,入眼的是一个中年发福男人,此人他并不陌生,是上海滩的大买办,同时也是正元钱庄的老板陈逸卿。

在本次的股票投机风潮中,陈逸卿首当其冲,当年自诩和洋商关系紧密,一口气购买了50万两的股票,其后又陆续追加钱款,到最后仅他一人便买了275万两的橡胶股票,如今这些股票成了不可不扣的废纸,这位名震上海摊的大买办也负债累累,欠下的巨额债务,就算他变卖家产也远远不及啊。

“蔡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陈逸卿神神秘秘的叨道,虽然境况惨淡,他倒是面不露紧迫,颇有富商雅士的风度。

蔡乃煌和他相识,听得召唤也不好意思不去,只得小步慢挪地悄悄靠在了陈逸卿的身旁,低声道:“利安兄,有什么事么?”

陈逸卿用仅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蔡大人,这次的救济,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话一说出口,蔡乃煌脸色便是一沉,真的,假的,谁知道呢,他自己都不清楚,怕这天底下就制台大人一个人心中有算盘,但既然陈逸卿问了,但又不好满口回绝,便说了一个模棱两克的答案,“总督大人既然说了,定然不会有假。”

“当真?”听这话,陈逸卿大为激动,便道:“蔡大人,若这救济银下来,可否给我正元钱庄头一份,如今钱庄亏空甚巨,正值生死存亡,我在天津的分号也都歇业了,现在民众挤兑,商户撤股,就连洋人的银行业也突然说,叫我兑换庄票,这上百万两,我到哪里去找啊。。。”

陈逸卿是洋行的买办,和外国银行早早有业务往来,当年他用正元银行的庄票抵押,借了一百多万两的外资炒股,如今外行见势不妙,纷纷要求上海钱庄退票还钱,这更是火上浇油,相同的情况还不止它正元钱庄一家,兆康钱庄的戴嘉宝、谦余钱庄的陆达生也是此类,加起来足足有六百万两,委实是一笔惊天巨款。

而这笔巨款,蔡乃煌是不打算换的,谁让你当初滥发庄票了,出了问题自讨苦吃好了,大不了破产抵押给外国人,也不会引起了普通百姓的恐慌,他更关心的是寄存有官款的源丰润、义善源两家钱庄,那可关系到他自己的顶戴和脑袋啊。

“蔡老板放心,等银子到了,总督大人会分配公允的。”见陈逸卿絮絮叨叨不停,蔡乃煌便这样敷衍道,口中的称谓也不自觉地疏远了一些。

“蔡兄,蔡兄,你我相识日久,可定要帮帮我啊,前日债主催逼,说这几天内还不上钱,要雇青帮流氓,找在下的麻烦,那可都是亡命之徒啊,我活了这把年纪不要紧,可我一家妻小。。”陈逸卿继越说越激动,脸上的惊恐比谁都多,可见他方才的镇定也是强装的,也难怪摊上这种事,即便是纵横商海一世的大买办,也如同丧家犬般,乞求一根看不见的骨头。

蔡乃煌这边却皱着眉,日进上海银钱业百业萧条,谁没有难处,对陈逸卿的话,他烦不胜烦,越来越不想听。

“蔡兄,你若帮我渡过难关,等钱庄周转起来,蔡兄定有一笔安享银,这个数。。。”陈逸卿挤出一丝笑容,伸出五个指头,五万两的数字,想是不言而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