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掌大唐-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有几位曾经去品尝过独一味的菜肴的,回来以后也都没少把这当做自个炫耀的资本到处吹嘘了。
番禹城区里本来也是有大型酒楼存在的,毕竟这是一座商业气息相对浓厚的城市,又有着众多的中外商人在,消费能力并不低,各种娱乐活动自然也都要跟上才成。
但是独一味和那些酒楼,压根就不存在所谓的竞争关系,因为它就是来当那个领头羊的。
直接从本地派那里买下了一座面积不小的楼宇,稍加装饰以后,挂上个李世民亲笔手书的独一味牌匾,这就开始营业了。
开业当天,包括林森和广州刺史在内的广府所有的头面人物,基本上一个不落的全都到场了,那些本地派当然也要卖林森这个面子。
等到这帮人全都品尝过传说中的独一味的别致美食后,肯定会有许多人爱上这里的口味,也会有很多人就冲着这里的定位,固定来这里消费的。
辣味这种东西,其实是有种魔力在的,喜爱它的往往是无辣不欢啊,而且这东西能让人胃口大开,还有着去湿气的功效,其实对于岭南这边的人也是很好的东西。
再加上从开业第一天这阵容,就已经奠定了这栋酒楼的逼格,还有那皇帝亲笔的牌匾,让所有有钱有权的人都趋之若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更何况正如名字里写的一样,这独一味的口味,确实没有其他任何一家能学得来,卖的贵一些,大家都可以理解吗。
为了保证孜然和辣椒的供应,这趟商队们过来的时候,也是带了种子一起的,也早就找地方把它们种下去了。
反正种子都是林森改造过的,就算是让别人得去了也没用,压根就没法继续培育下一代的植株,也就不存在扩散出去的可能了。
更何况这些东西,还都被林森安排手下军士,种到了军营周围去,哪个吃饱了撑的跑军营这边来偷作物啊,找刺激吗。
已经习惯了种地的这些兵士们,对此压根就没有抵触的意思,因为这批孜然和辣椒出来以后,他们也能吃得上这种原本需要仰望,压根就没机会接触的调料了,对他们来说可是偌大的福利啊。
再说不就是种地吗,在冯盎那边种过一茬水稻不说,来到番禹这边以后,在休整营地之余,他们也额外种了一茬水稻。
早就见识过这种超级水稻的恐怖产量的他们,同样非常乐意干这活,因为这些稻子很大可能是要给他们做口粮的。
也算是林森防范于未然的手段之一吧,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吗,这一直都是他的执念来着。
差点和冯盎干起来的这帮兵士们,也有着差不多的心思,谁也不想把自个的命脉把握在别人手里。
商队这边的事情,自有管事去打理,有问题的话,完全可以和秦家还有程家的管事们商讨一下。买入卖出的,来之前其实也都有所打算了,所以并不需要林森操心。
除了这边的独一味酒楼开业的时候,带着人去帮忙站了个场,撑撑面子,告诉其他酒楼这家绝对不是好惹的,其他时候林森的精力,更多的还是放在了船厂那边。
和商队一同前来的那些个自家学生中,除了几个精通数学的家伙,会一直在商队那边帮忙,下一步都是有望做到大掌柜的,其他那些个学生,如今全都在船厂里帮忙呢。
不仅是那些大杀器的安装和设计,能用到他们聪明的头脑,其实建造这艘旗舰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有他们发挥的余地。
就比如说通过滑轮组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啊,比如统筹各种工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效率啊这些。
从刚开始的努力融入到造船队伍中去,打打下手,到后来也都成了类似管事的存在,相互协调之下,让整个造船厂都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当然了,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一些涉及到专业技术的事情,他们也不会随意插手,只是会根据自己的知识,提供多一些参考意见而已。
林森也乐于见到他们和船厂的共同变化和进步,他也喜欢自己带出来的这些学生,都能有着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而不是变成眼高手低的书呆子。
学以致用才是林森对他们的期待,更希望这些人都能真正变成独当一面的好手。
眼下的造船厂,甚至之后的船队,都会是他们很好的实践平台,也算是给了他们更多有着美好前景的发展机会。
只是单纯的做个掌柜,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实是很合适的,但毕竟不是适合所有人啊,有些是可以走向更宽广的舞台的。
看到船厂这边已经走向了快车道,林森觉得也是时候再做些什么了。
航海可不是简单的有艘船就行的,尤其是远洋的航行,林森也不打算拿众多的性命开玩笑,让他们随意的去探索,所以做足了准备才成。
即便永远没法达到万全,也应该尽力做到最好吗。
关于洋流啊,季风啊这类的知识,林森基本都已经还给前世的老师了,所以真正的想要成行,必须有这方面的熟手才成,最好还得是脑袋里有海图的那种家伙。
只是可惜这样的家伙,妥妥的都是所有船队里的宝贝,大都被严密的保护着。
毕竟这样的家伙,牵扯的是一艘船,甚至是一整只船队的命运,更关系到所有船员们的性命呢,背后也代表着一条条的商路,绝对是备受珍视的。
正文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万事俱备
在林森那边忙着建造那艘未来的旗舰时,冯盎那边正开开心心的组织人手收割超级水稻呢。
从林森这里买到的种子,确实对得起它们的价钱,产量没有比林森手下那帮子兵士们种出来的少,反倒是还多了一些。
除了他找的田地更好以外,林森那边也是帮了大忙的,直接把他们的种植经验,毫不藏私的进行了传授,还指出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才有了这一季的大丰收。
不过冯盎清点完这次的收获以后,心里默默的感激了一下林森,然后老实不客气的又把新稻子作为稻种,又开始准备种植了。
记得林森可是说过,崖州那边完全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干脆顺便试一下好了。
至于继续找林森买稻种这种想法,压根就没在冯盎脑袋里出现过。
当然他也听说了那些广府的坐地户们的遭遇,对于林森弄出来的那种神秘武器,他也是非常忌惮的。
更主要的是没有人确切的知道,那些武器都是怎么发挥作用的,通过怎样一种形式,才能达到那样恐怖的效果。
他和那些坐地户们一样,能够见到的也就只有那些死状非常奇怪的精锐手下的尸体,活着的却是一个没见过。
正是因为这样的未知,才增加了那些秘密武器的威慑力。
尤其是联想到之前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厉鬼缠身”的场面,更是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也许是心虚,也许是真的出于林森卖超级稻这一锤子买卖的感激,冯盎还是另外派人,去给林森又送了一些珍珠和沉香。
当然名义上说是退给林森的地钱,只不过冯盎还回来的东西,其价值比之林森买地的那一袋子珠宝级珍珠要高上许多罢了。
他从冯盎那里买的土地,不是就种了那么一季吗,因为地方离得比较远,林森肯定是鞭长莫及了。
得了那些甘蔗做出的蔗糖以后,林森就没再管过那边了,只是让来送蔗糖的人帮忙带信回去给冯盎,就当是退给他了。
现在这些蔗糖,都还在军营里的仓库里放着呢,林森之所以弄出这玩意来可不是为了自己吃着好吃的,而是为那艘新式旗舰准备的硬通货。
最开始能够流通天下的货物,可不是什么金银或者什么奢侈品,毕竟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对这些东西不见得都那么向往,反倒是糖这种带着幸福味道的东西,是可以取得所有人认可的。
不论当地人生活发达也好,还是未开化也好,糖都是容易被人接受的货物,林森囤积这东西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新式旗舰的建设进度在逐渐加快,主题部分眼瞅着就要完成了,武器的安装和调试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所以林森也在加快做好其他方面的准备。
用来开拓航道的货物,比如蔗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罢了,他真正操心比较多的,还是航线的问题。
而在番禺城中,最近发生了一些个怪事,只是除了当事人之外,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
如果有人真正的留心就会发现,一些个船队的顶梁柱,突然间就失去了踪影。
他们之中有经验丰富的水手,有曾经吹嘘过自己见多识广的大副,也有颇为关键的领航员。
有这些人在,再加上一些个合格的船员,大概就足以开动一艘大船,去走一走他们曾经去过的那些航路,甚至更进一步探索和尝试一些新的地方了。
不过对此原本应该最为着急的,他们原本所在的船队里,都没人太过在意。
广府这边的外国人简直太多了,与此相对的,专门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娱乐业和服务业项目,简直不要太多。
相对于生活其实偏单调的西方,这些外国人总是对广府这里充满了向往和留恋,许多人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留在这里,不想再去大海上搏命了。
与其面对前途未卜的海路,还不如在这里享受花花世界呢。即便是那些待遇优厚的导航员和大副等重要职位的,也经常会无故离岗。
再加上总有其他船只或者船队的,会给出各种他们无法拒绝的优厚条件,悄悄跳槽的优秀船员同样不在少数。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很多番商的船队,其船员流动性还是挺大的,除非牵扯到了独有的航路,或者其他什么偌大的利益,要不然没人会去特意限制这些看似重要的船员们的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