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该怎么和申阁老说?跟在身后的张鲸虽然立马说是,但却满脸黑线的想到,难道直接告诉申时行,皇帝说,你们只要没有把太子教傻,怎么样随你们?
相信这样说的话,皇帝没事,他这个太监的日子就绝对不好过了。
自己的儿子到底会被教育成什么样?万历心中可不像表现出的那么不着调。
大明会在自己之后就建立出一套完善的君主立宪制度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传统的忠君思想在大明根深蒂固,即使是随着商业的发展,一些思想已经露出苗头了,但自己的纵容军队产生的效忠皇帝的军国思想无疑发展更为迅速,如果不出意外,无论是一代以后还是二代以后,皇帝显然都会拥有一定的权力,完全立宪明显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即使是英国,作为拿来宣传的君主立宪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王室的权力也不是如同传闻那样,在《权利法案》的颁布之后就被限制的了,所谓的光荣革命实际上是英国议会和荷兰执政威廉把詹姆斯二世逼走的结果,迫使这场革命没有流血的原因也是威廉从荷兰带来的万余名士兵。在这之后威廉和玛丽两人也拥有着极大的权力,远远没有后世课本上所教授的那样,从此国王就成了摆设的地步。
这件事发生在与大明远隔重洋的英格兰,并且欧罗巴国家还有共和等思想的先例,不像大明传统儒家忠君思想那样的根深蒂固,并且和时间上还是一个世纪以后,即使是这样,王权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限制,显然现在大明使得制度确立也不太可能。
自己的儿子朱常洛依旧会掌握很大的权力,只要这个儿子没有突然中风变傻,还是一个性格健全的人,万历就不会考虑更换继承人。
因为皇帝不需要拥有太过精明的头脑,也不需要什么雄才大略的才干,只要是一个拥有自知之明的正常人就好了。
正常人这个要求简单,拥有自知之明却不是那么容易。
以万历的观点来看,在原本的历史上,他那位有‘木匠皇帝’皇帝之称的长孙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至于后来继位励志做尧舜的孙子崇祯,显然就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无论汉唐时代的皇帝是否如同历史记载的那样,还是大明的制度与先代王朝不同的缘故,像崇祯那样把儒生们描述的话信以为真,都是实足的愚蠢行为。
即使他这个皇帝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迷信那套御下之道,摆弄那套大概由张居正教授的帝王心术,但却清晰地明白皇帝在这个国家当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汉唐的皇帝可以用无上的权威任用那些诚惶诚恐的大臣,不是因为他们的御下之道高明,而是制度使得他们拥有的权力就大。
一直强调明朝废除了丞相后皇帝的权力大了,但除了前几代的掌握军权的马上天子之外,后世的子孙权力比起其他朝代的皇帝,其实是变小了。
皇帝没有了阻碍自己行政的宰相,从此却直接面对了一个庞大的文官集团,宰相换掉就可以了,反正都是由皇帝任命的,再找一个合拍的就行了,但内阁首辅不一样,换一个之后还要从集团里推选,只要还是同一个利益集团,那么就换汤不换药,倘若皇帝直接插手提拔官员,那么显然,崇祯曾经面临的一年换几个首辅的情况在等待着你。
雷霆雨露皆是恩泽之类的话看见了笑笑就可以了,倘若是当真就真是傻了。
膝盖是可以着地的,但权力是不能给你的,这是大臣们的思想,倘若皇帝触碰到某个底线,那么抱歉了,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泛舟于湖上或者走在桥边,然后不幸失足落水,几个月之后一个落水身亡,之后有皇子拥立皇子,没皇子拥立藩王,规则制定好,君圣臣贤,咱们接着玩。
太监们和大臣们扯皮,实际上是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斗争,大明自土木堡之后,实际上已经连臣下的平衡都已经被打破,只有皇帝带着家奴亲甩着胳膊上阵抢权力的份了。
和这帮大臣们玩君圣臣贤?万历没有这个闲工夫,关起国门来自娱自乐地玩这种游戏,大臣们已经玩了这么长时间不腻,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皇帝才没有兴趣呢。
金坷垃放在眼前,告诉你们,这些东西在海外,你们要还是不要,不要拉倒,要的话跟着他干,这种如同黑社会招小弟一样的宣言,以非常委婉地形势传达给大大臣,这才有现在万历带着大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
现在朱常洛的那帮儒生讲师们会教给他什么?仁义?别扯了,万历不用脑子想都知道,甭看这帮饱读诗书的儒生们看起来个个君子,但内心其实个个厚黑的很,君臣之道,御下之道等等东西,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自己脑补,儒生们肯定在皇太子成年之前灌输好他的人生观,当年张居正就是这么做,现在太子太师是申时行这个张居正的徒弟,不用想万历也知道结果。
所以,万历自觉的任务,就是把儒生教导的这种糟糕的人生观给纠正过来。
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游戏玩与不玩都无所谓,只要不触碰底线,没有必要大家一起耍心眼装傻子,把话点明了或许不和规矩,但某种意义上来讲或许也是好事。
况且依靠权术来维持平衡,远远没有健全的制度去维持平衡要来的可靠,尽管现在制度算不得多么健全,但至少维持大明的现状却足够了。
只要不碰线,皇帝之位就没有问题,不用担心落水之类的危险,制度上大明也很难有大臣篡权的可能,到了这个时代,即使皇帝自己作死,想要加大一个臣子的权力,大臣们也不会乐意这种糟糕的事情的。
以人脑的角度来讲,继续玩傻子游戏没必要,以制度上来讲,继续玩这游戏同样没有必要,只要不是小冰河时期这种天亡大明的情况,理论上来讲当这个皇帝没有太大的问题。
第203章 是个麻烦
“乌仁图娅比朱常洛要大一岁?也就是说今年十岁。”摸着自己的下巴,万历自问自答似的说道。
自从自己也已经有了胡子之后,万历显然理解那帮有胡子的大臣为什么喜欢总是喜欢捋自己胡子这种行为了,因为在他没有胡子的时候鄙视的这种行为,现在他却也染上了。一边说话一边揉着自己下巴上的短须,这种恶习的的确确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至少万历现在开始这么觉得了。
是在自问自答吗?显然不是,因为万历的身旁一直有一个专业的捧场人。
“今年确实是十岁。”点了点头,侍立一旁的张鲸回答到。
万历五年的时候大明已经开始跑到草原搞圈地羊吃人了,这小女孩出身的还真是晚呢,要值得俺答汗在大明进入草原之后很快就死去了,身体这么差了竟然还和三娘子有个女儿,万历甚至打算恶意才想一下这孩子的来历,或许说不用提到打算这个词,因为这个念头已经出现过了。
“接受的汉学教育?”万历问道。
“归化城有宫里派去的太监和女官。”
听了张鲸的回答,万历点了点头,显然这也符合常理,这个三娘子的女儿没有在被确认为嫁给朱常洛之后被送到大明的京城来,但即使继续住在归化城,接受汉学的教育也是必须的,不然大臣们肯定疯狂的。
自己到现行还没有松口这个女孩会成为皇太子妃的决定,尽管大臣们同样没有松口,但无疑这个蒙古女孩还有可能性成为下一任帝国的皇后,这种事情上大臣眼中可揉不得一丝沙子,绝对没法忍受一个草原习惯的女人统御未来的后宫的,即使这一天的到来估计很遥远,但却是在大臣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方若是除了血统上是蒙古但习惯上和大明无二的话还好,否则话就一切免谈,即使万历自己都记得自己当初为啥要坚持这个决定了,但即使是脑袋发热做出的决定,只要原则上没有问题,就必须坚持到底。
国家大事上可以吃亏,可以被大臣们使绊子,因为有些事情不是皇帝想干就能干的,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利益,甚至要维持国家的稳定,但这种明显他有选择权的事情,绝对不能认输,输了证明自己不如文官集团,文官集团比他有影响力,所以绝对不能输,和言官和内阁斗争到底,谁输谁小狗!
皇帝胡乱做出这种决定无疑让所有大臣都比较头疼,言官们甚至打算来次聚众闹事了,但所幸定国公家的徐希是为只忠于皇帝的好同志,金吾前卫在必要的时候发挥了他的作用,没有造成流血事件地把在宫门外集合的大臣们拖回家,直让万历感慨当初选他掌控金吾前卫的先见之明。
为了这事,申时行这种老不要脸的家伙都已经祭出杀招,上书皇帝,把这个蒙古小女孩充入你的后宫吧,反正你的喜好咱们都知道,皇太子妃还是按照制度从民间良家中选的好。
这种建议皇帝抢儿子老婆的行为到底是如何从一个老状元口中说出来的,万历不得而知,奏疏刚刚看完就被他撕碎,孔孟之道估计科举考试用完之后就彻底扔到青楼里去了,老不死的家伙心里龌龊加变态,竟然到了这种地步,真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来着。
但是已经放弃自己的丈夫,励志将儿子培养好的皇后倒是对于这个建议非常的赞同,坚定地认为现在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其实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好官员,出的主意都那么善解人意。
对此万历当然更不能妥协,萝莉控的名号已经被大学士们给宣传出去了,上次万历微服出宫在坊间甚至听到‘楚王爱细腰,唐皇爱丰韵,明天子所爱在襁褓’之类的笑话,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名声已经落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要再秀一次下线吗?外面反对的越大,万历就越是坚持,这女儿就是太子妃了。
虽然住在草原上,但出门就必须带上至少一个百户的锦衣卫,吃饭要东厂的番子们先试吃,为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