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算,因为缺乏了有线电视新闻网所一向标榜的现场新闻特质。”唐焕直言不讳地回答,“毕竟事发突然,而才成立不久的有线电视新闻网,由于资历浅薄,当时远远没有传统三大电视网做得好。”
“那么,有线电视新闻网对你的寻宝船队出海搜寻泰坦尼克号,进行持续报道,算是符合要求吧。”泰德?透纳打趣了一句,“当然,如果可以如愿找到那艘大船的话,就更有新闻报道的轰动性了。”
“但这种报道毫无难度可言,换成其它媒体,同样做的不会差。”唐焕毫不客气地发表着意见,“能人所不能,那才叫做有了专属于自己的品牌。”
泰德?透纳被唐焕说的有些愕然,“那按照你的标准,有线电视新闻网应该怎么做?莫非,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建议好不好,还要看你的意思。”唐焕悠悠地说道:“你觉得,有线电视新闻网参与一次现代化战争的现场新闻报道,效果会怎么样?”
泰德?透纳瞠目结舌了片刻之后,才喃喃自语道:“《时代》杂志说的果然没错,你真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人。”
“怎么,你觉得难度太大,可操作性不高么?”唐焕耸了耸肩。
“那倒也不完全是……”泰德?透纳沉吟了好一阵子,反问了一句,“那目标是什么?不要说两伊战争,以及中东的其它地区冲突,那边发生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唐焕让泰德?透纳找来一张世界地图,然后在右下方指了指,“就是这里。”
见泰德?透纳有些疑惑,唐焕仔细解释道:“我的朋友在阿根廷有不少生意,所以我对那边的情况,也跟着了解到了不少。”
“是那位希腊女船王克里斯蒂娜么?”瞬间,泰德?透纳的眼里便开始闪动八卦的火花。
“靠追踪别人的隐私,有线电视新闻网是没办法和传统三大电视网抗衡的。”唐焕恼火地敲了敲桌子。
“你继续往下说。”泰德?透纳赶紧陪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在刚刚过去的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4%,制造业产量下降22。9%,而薪资成长只有19。2%。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国民对政_府的满意度自然随之降低,而工联则获得了阿根廷国内越来越多的支持,于是其决定发动长期性的大罢工。”
说到这里,唐焕眼里闪着明亮的光芒,再次指点着地图,“为了应对严重的国内经济形势和社会矛盾,以总统加尔铁里为首的阿根廷军政_府,有极大的可能,会选择通过和英国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就如同1978年世界杯上,阿根廷国家队在自己的家门口捧起冠军,所带来的集体荣誉感,转移了公众视线一样。”
“这样啊……”泰德?透纳目光闪烁着,似乎开始走神。
“你在听我说么?”唐焕不满地再次敲了敲桌子。
“当然在听了。”泰德?透纳打了个哈哈,掩饰着刚才的尴尬,“我刚才在想,你分析的如此有道理,我似乎可以在投资市场上做些什么。”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玩两把。”唐焕哼了一声,“当然了,你得愿意承担相应的资本风险。”
“这么说,你已经有所行动了。”泰德?透纳眼前一亮,“难怪你如此富有,来钱的门路真多啊。”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稍后再谈,先讨论有线电视新闻网有可能的现场新闻报道,可以么。”唐焕没好气地第三次敲了桌子。
“当然。”连连点头的泰德?透纳,目光总算回到了地图上,“如果真发生这样一场战争,而有线电视新闻网进行全程现场报道的话,自然可以就此一鸣惊人。”
“那就尽快提前秘密准备喽,就算战争没有爆发,这点支出,你也不是支付不起。”唐焕有些不耐烦地催促了一下。
原本时空里的1990年代初,有线电视新闻网对海湾战争的现场报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从而国际知名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唐焕感觉,自己是在套用成功的模式,以帮助有线电视新闻网冲出传统三大电视网的默契包围圈,可泰德?透纳却磨磨唧唧地有些不给力,实在让他不爽。
讨论了一会后,泰德?透纳注视着唐焕,认真地询问,“无利不起早,像你这么聪明的人,在帮助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同时,不可能不为自己捞一些好处,你要老老实实地告诉我,否则的话,我有些不安心。”
第0373章笔记本电脑横空出世
“在我看来,每一个世界瞩目之处,就是一个绝佳的展示平台。”唐焕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简而言之,我为自己代言。”
“愿闻其详。”泰德?透纳好奇地点了点头。
唐焕招了一下手,立刻有助理送来了两个手提包。
泰德?透纳看到第一个大包里的便携式电脑后,哈哈一笑,“这种个人电脑,我见过。”
“那你提一下这个小包,估计估计有多少重量。”唐焕邀请泰德?透纳进行尝试。
“十几磅吧。”泰德?透纳沉吟着最后补充了一句,“最多不超过15磅。”
“你的答案挺靠谱的,准确地说,重11磅,大约5公斤。”唐焕接过手提包,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外形如同一本书,但体积大了很多的设备。
当泰德?透纳发现眼前这个带着金属外壳的东西可折叠,打开后竟然有屏幕和键盘后,当即惊讶地问了一句,“这,这也是一台计算机?”
“你不用怀疑,这个设备确实是一台个人电脑。”唐焕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它的商业定位名称叫做Square&CircleLaptop,不过我们习惯昵称为Square&CircleNotebook,虽然其距离笔记本的体积和重量,还有很大的距离。”
看着这台方圆笔记本电脑启动,又运行了几个程序,泰德?透纳可谓是叹为观止,不住口地说道:“太神奇了。”
计算机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分为数个立足点截然不同的方向,既然有追求极限性能的,那就有舍弃这一点,改为追求短小精悍,可以随身携带的,而这个概念早在1970年代施乐PARC的Dynabook项目和XeroxNoteTaker项目中就有所体现。
真正商业化的便携式个人电脑,当然要数在刚刚过去的1981年,表现抢眼的Osborne1——奥斯本一代机,其10。7公斤的重量,在portable——便携性的道路上,也仅仅是走到了“可移动”这一步。
但就算这样,市场反应依然非常热烈,在1981年4月旧金山西海岸电脑节上亮相后的八个月里,奥斯本一代机总共销售出去了11000台。等工厂制造环节打通后,今年的月销售量竟然出现了一个夸张的峰值——10000台。
既然市场如此看好,那么自然会有其它厂商迅速跟进,容不得奥斯本公司独占这个领域。
售价为1795美元的奥斯本一代机,被推向市场的当年,便遇到了对手Kaypro公司的KayproII——因为看到AppleII如此光辉灿烂,于是便把罗马数字“II”套用过来,沾沾仙气,而其市场售价更是极具针对性,为1595美元。
奥斯本一代机有两大明显的短板,首先,它采用的显示装置是5英吋即12厘米的CRT单色显示器;其次,它的软盘驱动器只支持单面单密度的软盘,容量仅为90KB,已经落后于当前主流应用程序的存储需求了。
于是,Kaypro公司针对这两点,为KayproII做出了对应的增强,显示装置是9英吋的CRT单色显示器,可以让用户更清晰地观看屏幕信息;软盘驱动器支持单面双密度的软盘,容量升至191KB,满足了更大存储容量的软件需求。
虽然重量因此达到了13公斤,但凭借价格和硬件规格的优势,KayproII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比Osborne1差,而亚当?奥斯本对奥斯本公司的管理,却错漏频出,比如只顾着公关和营销,而忽视了质量控制。
眼见着亚当?奥斯本仍然沿着原来的失败历史轨迹走,唐焕很是失望,但那是人家自己的创业公司,他没有立场去说三道四,加之对方属于一位个性很强的人,犯不着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是。
既然亚当?奥斯本有极大可能躲不过失败而被市场淘汰的下场,那么唐焕在便携式个人电脑产品线上,除了笔记本这个类别之外,还得把对应于Osborne1的类别捡起来。
好在哲儒关于这个领域的技术储备足够雄厚,而且唐焕的控股公司爱普生和RadioShack分别有EpsonHX20和TandyTRS80这样颇为成功的产品,研发也就一挥而成了。
就这样,方圆电脑在产品线上的便携式类别中,除了Square&CircleLaptop之外,还补充进来了Square&CirclePortable,也就是眼前这两台一小一大的个人电脑。
唐焕之所以在发现亚当?奥斯本的奥斯本公司烂泥扶不上墙后,挽袖子亲自上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蓝色巨人公开了IBMPC的技术白皮书后,势必会引来一批淘金者采用这个免费的标准,进军个人电脑行业,比如今年才成立不久的paq——康柏。
唐焕当然可以提前收编这家公司,但意义不大,这个情况不同于SGI——硅谷图形公司和SUN——太阳微系统公司凭借自有技术进入工作站领域,因为IBM掀桌子设了这个局,其实力远非尚处于创始阶段的SGI和SUN所能比较的。
正所谓时事造英雄,少了这个康柏,自然还会有其他人应势而起,背靠IBMPC这棵大树乘凉,原本时空里的Dell——戴尔就是另外一个例子了。
因此,在唐焕看来,既然蓝色巨人的免费IBMPC标准,总要催生出来一个“天命之子”,那不如就让知根知底的康柏占据这个坑好了。
在原本时空里的IBMPC兼容机大战中,最后就是康柏成为了王者,IBM为他人做了嫁衣。
蓝色巨人悲剧了,但恰恰也是因为有了康柏这些生机勃勃、创新能力十足的第三方兼容机生产厂商,才帮助IBMPC成为了一统江湖的市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