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狂人-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这期间内,村上春树一面读书,一面通过经营爵士小店观察芸芸众生,积累到了足够丰富的社会阅历。
村上春树在1979年写了第一部小说《听风的歌》,并将作品投稿到文学杂志《群像》的新作家文学竞赛初试啼声,结果一举赢得1979年的群像新人奖。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后,小有名气的村上春树,今年卖掉了经营多时的爵士小店,成为一名职业作家,目前正在创作第三部作品。
“村上还真是多才多艺。”唐焕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对方。
“事实上,我现在的写作就开始使用个人电脑了,是一台一代方圆电脑,排版功能非常强大。”不善言辞的村上春树,言简意赅地回答着。
听到这话,唐焕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能够主动接受个人电脑这个工具的用户,基本上都有些与众不同,最起码在键盘上输入日文,也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其实,村上春树这次来早稻田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因为在太平洋战争中幸运地没有遭遇空袭,所以有别于日本其他图书馆,早稻田大学的图书馆保存得非常完好,像是《尘劫记》之类的他处无法寻得的珍贵文献史料,这里都有。
哲儒正在帮助早稻田大学建立新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唐焕下一站就是去那里视察阶段成果,于是他便干脆顺路带着村上春树,边走边聊。
原本时空里,村上春树自2009年起开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此后连续6年入围,但一直都属于陪跑的角色,不得不说是件趣事。
很多人对村上春树的认识,都是将其与《挪威的森林》联系到一起,要是仅凭这一点的话,唐焕是不可能在巧遇之后继续关注的。
和其他日本同行相比,村上春树的风格不算很日本,而是一位很美国式的小说家。
日本是个等级分明、按部就班的社会,村上春树对此抱有一种逃离的心态,甚至于还包括政_治、战争、庞大的国家机器。
总而言之,村上春树是个特别的日本人,通过简单的相处,唐焕也证实了这一点。
要知道,现在日本的经济如日中天,国力鼎盛,敢和美国老板叫板,正是从上到下享受红利和荣光的时候,而村上春树就显得有些另类了。
分别之时,唐焕笑道:“村上,你的小说我很欣赏,如果你愿意接受的话,我想无偿资助你去美国游学,以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村上春树一下子被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好长时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才好。
原本时空里,村上春树除了是日本小说家之外,还有一个美国文学翻译家的身份,他非常欣赏菲茨杰拉德、雷蒙德?钱德勒和雷蒙德?卡佛这三位美国作家,写作早期——也就是这几年的风格,也深受其影响。
所以,如果有机会去美国游历一番,村上春树自然求之不得。
“忘记说明一下了,你可以带上太太一起去美国。”唐焕从随从那里拿过一张名片放在村上春树的手中,“考虑好的话,就打上面的电话联系”
……
唐焕在早稻田大学刻意地放出去的风声,立刻被那些一直关注个人电脑行业的日本公司捕捉到了。
第二天上午,索尼的盛田昭夫第一个联系过来,确认此事。
这时候,唐焕已经准备启程回美国了。
“确实如此。如果索尼感兴趣的话,那就去美国谈吧,估计你们也会出席DEX,而我也实在没有过多时间在日本逗留了。”唐焕回答得很诚恳,但未免有吊胃口之嫌。
他的这种拖泥带水,也是隐藏着原因的。
NEC的个人电脑PC9801,还处于样机阶段,唐焕没必要仓促应战,他觉得应该先把姿态做足,看看NEC如何应对再说。
情况乐观的话,就在兼容机授权上稍微收紧一下口子,否则就广发英雄帖,一支穿云箭,大佬小弟齐来见。
而且这个时间缓冲,也能让担负把损失捞回来的任务的软件部门,进一步做好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开放二代方圆电脑兼容机授权的举动,涉及到了一系列的专利技术,必须花大量时间让美国的法务部门仔细推敲。
相比于一代方圆电脑的过渡性设计,唐焕是按照行业标准的目标,来规划二代方圆电脑的架构,ISA总线、IO端口、南北桥芯片、内存条、扩展插槽等等的设计,无不留出了方便未来升级的空间。
这一大堆东西加到一起,就是所谓的个人电脑标准了。
原本时空里,蓝色巨人推出IBMPC,使得个人电脑的概念深入人心,并风靡全球,可谓居功至伟。
但实际上,IBM归根结底是个追求利润的公司,它研发出自己的个人电脑只是为了来这个领域赚钱而已。
不要忘了,IBMPC的诞生背景是,个人电脑被公认属于一种低端设备;象棋计划研发周期太短导致技术东拼西凑……
这些限制,在IBMPC和苹果公司等其它同行并存的时候,问题不大,可当IBMPC一统江湖,把其它不同架构的个人电脑赶尽杀绝地几乎只剩下苹果电脑之后,便逐渐成了限制整个个人电脑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当英特尔推出具有内存保护功能的微处理器Intel80286后,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条件就已经具备了,但把持着整个个人电脑行业的IBM和微软,却一直毫无建树。
这就是垄断的原罪了,反正不管怎么做都能日进斗金,那又何必去费那个事呢。
因此,IBMPC标准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诸多缺陷,可以说,一开始蓝色巨人便从起跑线上把大家带歪了方向。
而唐焕在二代方圆电脑上体现出来的标准,则把竞争对手甩出去好几条街。
这种高人一等的差距,体现在多个技术层面,或许从用户安装操作系统前,所接触到的主板BIOS和硬盘MBR来看,最能说明问题。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个人电脑启动时加载的第一个软件,用于执行系统各部分的自我检测。
当这个被称之为PowerOnSelfTest——POST的阶段完成后,个人电脑才会把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IBMPC的BIOS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面对16位CPU即Intel8086的代码,工作在实模式下,最大内存寻址空间为1MB。
像键盘、显卡、软盘驱动器等,被IBM认定为标准设备,它们的驱动程序被固定在安放在高地址的内存空间中,而剩下的内存地址空间则供用户使用。
1MB的容量和有失灵活的内存地址分配方案,一度被象棋计划小组认为足够用了,但实际情况却是,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个人电脑的发展趋势。
随着设备功能的增强,驱动程序会变大;而大量其它新类型设备的出现,又催生出新驱动程序,这点空间很快就不够用了。
由此产生的弊端就是,大部分新设备或者标准设备的新功能,在BIOS中无法使用。
比如未来的USB设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通过BIOS操作,连从USB硬盘启动都成了问题。
而BIOS所提供的调用功能,只有DOS使用,Windows和Linux则忽视掉BIOS,直接从底层进行硬件控制,BIOS彻底沦为了鸡肋。
唐焕在BIOS的设计上自然不会如此鼠目寸光,他的BIOS没有拘泥于实模式,驱动程序则使用了动态加载的方式,从根本上支持更多的硬件设备。
MasterBootRecord——MBR即主引导记录,是一段位于硬盘主引导扇区的代码,登记了硬盘本身的相关信息,以及硬盘各个分区的大小及位置信息,
IBMPC在这里的最明显限制就是,同一块硬盘只允许存在4个主分区。
随着硬盘容量的增大,也会产生不少的麻烦事。
第0319章两岸老人和硕士毕业
IBM的个人电脑标准就是如此千疮百孔,世人公认它不是最优秀的,但它却靠着垄断优势,取得了最后的市场成功。
唐焕对此深恶痛绝,倒并非为消费者乃至整个世界利益鸣不平的高尚情操驱动使然,而是其影响了他所构想的布局。
比如在唐焕看来,服务器/工作站这种面向企业应用的高端产品制造,最好能类似美国军工体系的模式——把一些零部件生产构建在民用领域,即从更多厂商参与的个人电脑行业得到成本优势的支撑。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个人电脑标准就得从一开始便有一个完善并专业的体系,不能像IBMPC标准那样,等到发现问题后就打上个补丁对付着,消极地被市场需求的鞭子,赶一下走一步。
二代方圆电脑的Intel8086分支,和IBMPC类似,工作在实模式下,内存访问范围只有1MB,但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能不做任何修改,仅通过参数设置,便平滑地过渡到MC68000分支上,直接访问超过1MB的内存。
但在IBMPC标准这里,主板BIOS和硬盘MBR就是两只躲不过去的拦路虎。
因为有着大型机等传统业务,IBM自然担心个人电脑过于强大,会威胁到自己高端产品的利润,所以各种举措都相对保守。
而同样通盘考虑的唐焕,则没有类似高端产品的包袱,光脚不怕穿鞋的,这个领域正是他需要积极突破的。
有了如此巨大的利益分歧,唐焕理所当然地要把IBMPC打落尘埃,将自己设计的方圆电脑,拱到个人电脑标准的宝座上。
可这个过程充满了实力和权谋的斗争,原本时空里,蓝色巨人因为要权衡高端产品的利润,导致了IBMPC的决策失误,最后为兼容厂商做了嫁衣。
现在日本的公司如此兴致勃勃地围绕着二代方圆电脑争取授权,如果控制不好,到头来同样落得个被儿子骑到老子肩膀上的悲剧局面,不是没有可能。
既要放开,又要不脱离自己的掌控,其中尺度把握的微妙存乎一心,就算是掌握信息不对称优势的重生者,也得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仔细揣摩。
从日本东京到美国旧金山的长途航行中,唐焕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
飞机降落之后,唐焕直接坐上车,赶往宝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