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科幻小说电子书 > 重生科技狂人 >

第1097章

重生科技狂人-第1097章

小说: 重生科技狂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玛丽·米克尔有趣并极具启示意义地发言完毕后,摩根士丹利媒体电信部并购银行家保罗·汤伯曼,也开始了富有激情的讲话。

等这些华尔街精英完成使命后,不屈不挠的杰拉德莱文,重新登台,继续表演。

这场会议从下午两点开到晚上七点,还不见结束的意思。而在场十几位董事当中,除了唐焕属于四十郎当岁的年富力强者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是六十左右岁,甚至更加高龄的垂垂老迈者,进而被“疲劳轰炸”得有些面露倦容了。

短暂休息期间,首富先生懒洋洋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接听了一个电话,甚至毫不避讳地直接按下了免提键。

通话内容对在场众人来讲,倒也谈不上太大的秘密——就是召开时间比时代华纳透纳晚,但却只花了两个小时,便早一步结束的美国在线董事会投票,已经拿出了赞同交易的结果。

相比时代华纳透纳的磕磕绊绊,美国在线的决定过程,只能用顺利来形容了。

当然了,其中也有些许质疑之声。

比如,董事会成员之一的芳妮·梅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富兰克林·雷尼斯,便发出疑问——美国在线为什么要买下时代华纳透纳,而不是另外更便宜的媒体娱乐公司。

用他的话来讲就是:“我不明白的是,你们为什么挑上了时代华纳透纳?这是最贵的一家公司,他们得到了最高倍数的价钱——在我看来,美国在线买贵了!”

听到手机扬声器里传出如此的描述,杰拉德莱文和罗本·马克这两个冤家对头,不约而同地喷出了刚喝到嘴里的咖啡。

“什么,美国在线董事会里居然也有反对之声?”

“这是怎样一个吝啬鬼,居然会感觉时代华纳透纳贵了?”

……

会议进程恢复后,董事们辩论的劲头,明显弱了很多,没过多长时间,便一致同意——赶紧投票,拿出结果吧,实在是累得抗不住了!

当看到之前还争执不下的董事会,居然毫无例外地都不反对时代华纳透纳和美国在线的这笔交易后,杰拉德莱文心中意外之余,好一顿窃喜。

没想到,首富先生看到大家有气无力地投票的样子,很不满意,竟然开口提议道:“难倒你们不认为,我们应该进行一场有激情的投票吗?”

“这可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透纳公司的增长速度,会像互联网一样。”

“来,我们拿出激情,进行第二次投票。”

见唐焕号召大家,重新来一场具有激情的投票,心里正喜滋滋的杰拉德莱文,差点哭了——好不容易有了“一致通过”的结果,你能不节外生枝么?万一某些人琢磨过味来后,导致投票发生意外,怎么办?

环视着眼前在场的董事们的首富先生,一边举起手,一边慷慨激昂地说道:“未来的新公司,增长速度会像互联网一样。”

“增长速度会像互联网一样!”众人好像被催眠了一样,爆发出步调一致的声音,并齐刷刷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见首富先生成功地引导着各位董事,以一种“心悦诚服”的方式,重复了一次投票,杰拉德莱文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与此同时,杰拉德莱文也不由地暗中惊恐——不怎么在董事会露面的唐焕,竟然有如此号召力,万一亲自入场争权怎么办?肯定比已经去世的史蒂夫·罗斯还难对付!毕竟,提拔自己的这位恩主,生前也在对方的手上,吃亏认栽。。

不过,他转念一想,便释然了——哲儒软件公司所面临的反垄断官司,非常棘手,强如首富先生,也不可能掉以轻心地分散精力,而自己的对手,还是史蒂夫·凯斯。

……

虽然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按照唐焕的建议,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封锁消息,但关于两个公司之间并购的信息,还是不可避免地泄露了出去。

不得不说,这就是媒体所发展的“线人”的功劳。

想想原本时空20年后,特琅璞入住的白宫,关于各种争议决策的消息,早早地不断流出,便能知道媒体和“线人”,是怎样一种强大的组合了。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合并,也逃不过这种无孔不入的追踪能力。

就在最耗时耗力的时代华纳透纳董事会投票表决结束后不久的当天夜里,《华尔街日报》洛杉矶分社的社长——彼得·加贝尔,便在家中被一个电话惊醒,

对方是其在好莱坞的一个最耳目灵通的消息提供者,以急促的声音,开门见山地说道:“彼得,我有一条特大的独家新闻给你——明天早晨,时代华纳透纳和美国在线,将会宣布一笔交易。”

彼得·加贝尔顿时完全惊醒,根据时代华纳透纳以往的历史,确认道:“是并购之类的运作吗?”

线人毫不拖泥带水地回答道:“双方虽然说是并购,但实际上就是收购。”

“什么?”彼得·加贝尔惊讶地急声追问道:“真的吗?那是谁要买下谁呢?”

这位很会保护自己的线人,极有水平地反问了一句,“谁拥有最好的货币?”

……

彼得·加贝尔冲到卫生间,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后,迅速返回客厅,又听了一遍电话录音。

他从1996年开始负责《华尔街日报》对好莱坞的报道,和这位线人属于老搭档了,自然相信对方。

可每个人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层次终究有着不同,进而存在着偏差。

经验老道的彼得·加贝尔,仍然有些不敢相信得到的消息完全属实。

美国在线居然要买下时代华纳?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将是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独家新闻。

想到这里,彼得·加贝尔当即疯狂地打电话给每个负责报道美国在线,或者时代华纳透纳的《华尔街日报》记者。

包括美国东海岸在内,彼得·加贝尔的同事们,几乎都是从梦中被惊醒。

彼得·加贝尔顾不上那些,只是不断重复地催促,“现在赶快给你所有的线人打电话,我要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

凯拉·斯威什尔一直负责《华尔街日报》对硅谷的报道,并在1997年,写了一本关于飞速成长的美国在线的书。

她接到指示后,马上放下电话,打开电脑,拨号上网,启动被美国在线所收购的即时通信软件ICQ——只见“好友栏”显示,有数十个美国在线的线人,深夜的此时,居然都在线。

凯拉·斯威什尔敏锐地意识到——有重大的事件发生了,

于是,她马上开始给线人们发送消息,让他们证实传言是否属实,但对方无不随即离线,避开了追问。

不得不说,这就是美国在线的纪律性,而缺口还是在时代华纳透纳一方打开。

……

多年以来,马丁·皮亚斯负责在纽约报道时代华纳透纳。

接到指示的他,同样疯狂联系自己的线人,只不过方式从ICQ换成了大唐移动通信公司的手机。

最终,确认消息的功劳,落到了马丁·皮亚斯的头上——凌晨三点还在开会的一位时代华纳透纳公共关系高层官员,接起了他的电话。

差点乐晕过去的马丁·皮亚斯,连忙飞快问道:“我们刚刚听说,美国在线要买下时代华纳透纳——你能证实一下吗?”

“是的,这是真的——但千万别说,是我说的。”对方回答完后,便迅速挂断了电话。

……

汇总了消息的彼得·加贝尔,兴冲冲地打电话给《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道琼斯通讯社的夜班编辑,“我有一条重大的独家新闻告诉你!听着,它会让你措手不及,但绝不是为愚人节准备的恶作剧,更不是骗局!因为,我们已经通过多方渠道,得到了证实。”

第1025章屹立并购浪潮之巅的唐

……

美国东部时间,1998年3月30日。凌晨3点20分,道琼斯通讯社的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无比醒目的标题——有消息称,时代华纳透纳将和美国在线并购。

过了2分钟,另外两个标题紧随其后——“美国在线的史蒂夫·凯斯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时代华纳透纳的杰拉德莱文将担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欧洲分部几乎就是立刻地捡起了这条报道;博彭新闻社也在22分钟后做了相关报道。

将近凌晨4点的时候,彼得·加贝尔给标题配上了报道内容,而这篇文章随即同时出现在道琼斯通讯社和《华尔街日报》的网站上。

其中除了确定标题所述之外,还补充了美国在线的股东们,会在并购后的新公司里,持有多数股份。

虽然更具体的情况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美国在线的市值大约是时代华纳透纳的2倍,可并购的条件不可能将美国在线估价过高,在合并后新公司占股比例也就是刚过50%。

好在,大家不会困惑太长时间——几个小时后,时代华纳透纳和美国在线,将会正式宣布两家公司的并购,相信届时会有更加详尽的信息被披露出来。

……

当下的互联网浪潮时代,是一个很特殊的狂热时期。

比如,一方面,许多传统大型媒体公司,正在努力探索着能够真正驾驭互联网这个工具的方式;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也在不断寻求将娱乐及其它内容,搬到网站上来,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毫无疑问,在多如牛毛的公司当中,美国在线属于做的最好,也是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以至于不少其它公司,都在偷偷地学习其被市场认可的套路。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举足轻重的媒体公司,和一个引领方向的网络公司,并购到一起后,必然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里面,不仅仅限于两家公司的股价高企,还有强强联合之后,对业内其它竞争者的威胁,免不了引发一场格局大变。

因此,不难想象,当整个美国从3月30日这个星期一的早晨醒来之后,所有人都被这个将会诞生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媒体娱乐巨无霸的疯狂消息。震撼了!

在这个无比震惊的群体当中,包括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透纳的雇员——毕竟,绝大部分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