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乡村首富 >

第91章

乡村首富-第91章

小说: 乡村首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不同的地段和土质选树种进行种植。
  这林木嘛,第一是可以搞绿化,第二,长期来看也是一种投资,将来可以搞木材加工,可以搞景观树,您看那边的那个,桂花树,还有这边的,梧桐树,迎客松,都是景观树,这东西老值钱了,也是一个好生计啊,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嘛,就是我们用不上,将来子孙后代总会用得上的。
  还有,您看着路边上那些种树的地里,看到没有,就那些个绿色的草,这东西啊是生农大的专家们培育出来的草植,供养给鱼塘里的鱼吃的,我们白湖湾里养的鱼不允许放人工制造的饲料进去,只能喂草,这些草啊就是这样种出来的。
  这个草一年四季都能种,只不过生长要求比较怪,它一定要种在成片的树荫下面,所以各家各户都在自家种园里撒上,一年能收个好季呢,成本很低,这才试种了半年,各家各户都有小两千的收入,多的人家,种得多的甚至超过了三千,虽然是些小钱,但是那也是肉啊,所以村里支持各家各户都种上,不要浪费土地。
  除了这几个产业嘛,您也知道,咱们白鹤村别的没有,就这个水多,所以搞了养殖业,现在白湖湾的养殖业正在发展的瓶颈上,无论是产量还是品种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规模,所以村里和那些渔户已经和白湖湾绿色食品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只等明年一开湖,第一季收入情况就会统计下来。
  您看那些公路,都是前段时间才修好的,所以看起来比较新,现在我们白鹤村哪,正在实施‘村村通’公路的计划,截至年底,各个大队都通了公路,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是争取在明年年底之前,村里各家各户都要安上电话,这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一年不行就两年。”
  张文林的话音刚落下,车里就陷入一片沉默之中,并不是他说得哪里有问题,反而是令人太过于震惊了。
  自从偌大的一个国家实施责任制改革,搞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坝头乡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有谁真的下来认真钻研过。
  坝头乡这么长时间都没能摆脱贫困的局面,真的是因为地处中部山区没有出路吗?张文林用搞了半年的白鹤村给出了回答,不光是这位老书记,就连胡德平心里都有些惆怅。
  是啊,坝头乡真的是因为地理位置太差吗?如今这样,可能不仅不是这样,反而正是这样的位置才是坝头人真正的财富所在。
  普普通通的种树、种草、种菜、养鱼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容易呢!
  不论多好听的话,都不如眼前看到的东西实在,一直到车子开进白鹤村的村委,一排一层高的瓦屋之后,一路下来看到的那成片成片的树林,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都在众人脑中久久都挥之不去。
  9点钟不到,三四十个村长村支书都陆陆续续到了,白鹤村委哪里有这么大的会议室,最后没办法,只得在一个院子里的白鹤小学借了一间教室用做开会的场地。
  即使是这样,五十多个人挤在一间教室里仍然感觉有些挤,到了后面,甚至一张桌子后面都坐了三个人,张文林也没辙,只得就这样将就一下了,有胡德平在场,他也不怕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们起来哄闹。
  等人都到齐后,胡德平也不迟疑,直接让张文林开始了,这次下乡,胡德平不仅仅是想验证一下白鹤村年底个工作汇报是不是如实,事实上他是存了把白鹤村正式推广开来的心思。
  但是白鹤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这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初如果不是修路的事情把白鹤的和刘宝搞下去,然后换了张文林的话,恐怕白鹤村也没有人扛得起这个担子,如果是那样的话,坝头村恐怕最后得到的也只有一条张坝公路,而不会有后来的“村村通”计划,更不会有现在眼前的这一幕发生。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只有张文林有这个资本,敢于做这样的事情,正是因为有张文林的资金,白鹤村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所以一路上下来,胡德平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这次白鹤村一行,只要事情属实,哪怕是效果要差一些都没问题,他就会一力推荐张文林,甚至花力气让家里那位破格走程序提拔张文林进乡政府,只有这样,张湾张家,才有可能花大力气在整个坝头乡内推进“村村通”的计划。
  抬眼看了一眼站在讲台上越发显得成熟稳重起来的张文林,胡德平越发坚定了心底的想法。
  在这一个选择之中,胡德平跟张文林毫无冲突,张文林的出现并不会让胡德平多一个对手,只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文林的心不在此,张湾张家,毕竟是闪耀整个百城,乃是全市全省的商人之家,将来提起张湾张家时,绝不会有人把这个姓氏跟政客联系起来。


第104章 人均6000?

  白鹤村小学。
  今天的白鹤小学依然声声入耳,很是喧嚣,但是透过窗户里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娃娃脸,反而不是五六十岁的大爷就是一群五大三粗的泥腿子。
  张文林口干舌燥地在讲台上花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把自从他上任以来的工作都详细的介绍了一遍,成绩也有,不足也有。
  但是无论是胡德平,还是在座的坝头乡干部或者下面各个村的支书和村长,这半个时辰听下来里里外外就觉得张文林的汇报内容只有一个。
  这半年来,白鹤村的工作成绩是白鹤村终于初步脱贫了。
  这半年来,白鹤村的不足是这大半年只能实现初步脱贫。
  未来一年,白鹤村的工作重点是带领全村村民在初步脱贫的基础上实现全部脱贫。
  没错,绝对没听有错,在张文林的最后一段话中,白纸黑字,就是这么写的。
  初步脱贫!
  半年之内,初步脱贫!
  全部脱贫。
  一年之内!全部脱贫!
  这两个鲜明的口号一提出来来,就震惊了众人。
  胡德平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犹如掀起惊涛骇浪一般,他知道村村通的计划,也知道张文林打着什么主意,村村通计划说白了就是把白鹤村进行统一性的规划,凝聚整个村的力量进行产业化的生产。
  这并非他张文林的首创,在国内的华西村,乃至江浙一带乡镇一级的政府都这么想过,干过的也不在少数,其中并不缺少成功的例子,但是失败的例子更多。
  所以打一开始,胡德平在跟他老胡家的姑父黄钺成打报告的时候,也不敢拍胸脯说一定能搞得成,而是打算找一个村试试水,看看效果再另作打算,但是如今半年的成果真的展现在眼前时,胡德平甚至在想是不是自己真的太胆小了。
  脑子里竟不由自主地冒出了伟大领袖的那一句话来。
  “搞改革嘛,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一些,再大一些!”
  张文林走下讲台后,整个教室里顿时就变得喧闹起来,有找白鹤村的会计要资料看的,也有往张文林跟前凑问情况的。
  那些不识字的村干部只好抓着白鹤村的干部问情况,有相邻的村支书情况了解的多一些的,就在那里拉着几个人说道,胡德平和那些乡干部只是翻看着手里的统计资料,眉头时不时地就紧紧地皱在一起。
  但是事实上,之所以皱眉,并不是因为白鹤村的统计资料做的太差,成绩不好。恰恰相反,是这些统计出来的、由整个白鹤村各个大队汇总起来的资料里的成绩简直太难以令人置信了。
  从表格里一行行的数字中可以看得出来,在96年年初的时候,进行过白鹤村95年全村的收入情况统计,白鹤村上上下下粗略的情况看下来,人均收入只有不到900元的样子,即使有一些误差,但是想来也绝对不会超过900太多。
  但是在96年的年终总结表里,胡德平却看到了一个令他几乎极为是看错的数字,不仅仅是他,坝头乡财政所的干部以及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都使劲盯着这一连串的数字看了老半天,甚至有人当场拿起计算器开始算了起来。
  根据各个大队报送上来的数字,白鹤村在刚刚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全村的人均收入竟然一举超过了5000元。
  人均收入5000元!
  5000元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96年的统计数据中,全国城镇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农村人均收入只有不到2000的样子。
  在一个物价不高,猪肉不超过三五块钱一斤的年代,人均5000块钱的收入已经足够让一个四口之家过上很富足的生活,可以说奔小康已经成为事实。
  其实胡德平更看重的并不是人均5000收入的数字,而是这个强烈的对比数字,在95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的白鹤村,不到半年的时间能够让全村而不是某一家某一户的人均收入增长五倍还要多,除了奇迹,胡德平已经想不出什么来表示他心中的想法。
  “算出来了嘛?数字有没有错误。”
  胡德平还是比较慎重的,他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一个名不见经传,或者说连续数年甚至十几二十年都在全县甚至全市排倒数的乡镇,突然蹦出一个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城镇人均收入水平的村子,一旦这个数字属实的话,恐怕就不仅仅是震动百城那么简单了。
  虽然算了几遍,但是得出来的数字终究不会低于5000,反而如果把杂七杂八的数字加起来的话,甚至有可能会超过6000,为什么相差这么大的,因为根据下面各个大队报上来的数字和项目,仅仅是大棚里的蔬菜出棚后跟老张家结账用的账单数字。
  也就是说,这些数字仅仅是老张家的白湖湾绿色食品公司的账单上的数字,并不包括村民们自己种的树苗的价值和地里的鱼草的价值,根据食品公司给出来的价格标准算的话,仅仅是鱼草料这一块,恐怕没口就能多出来好几百块的收入,更不用说那些价格看起来似乎更贵的树种了。
  所以听到胡德平问,乡财政所的几个会计相互对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