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首富-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衫市场内占据一定的地位都不是不可能。
小企业之所以做不大,没有资金是关键,但是小企业的管理分散,作坊式松散随意管理,是导致企业无法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不提前进入这个市场,把厂子开起来积累管理经验,张晨很难相信五年后两个舅舅进入这个市场就会取得成功,在他看来,即使是自家舅舅他也觉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叔林和刘叔平兄弟俩其实早就有这种想法,在这个行业转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点想法,但是没有本钱连厂子都搭不起来,拿什么去办厂。
听到自家外甥的提议,刘叔平只是往姐夫张文林看了过去,毕竟这事外甥说归说,终究还是姐夫说的算数。
张文林倒是觉得这事无所谓,儿子事先已经跟他商量和分析过,股市无定势,自家的资本不可能一辈子都能在股市里大吃大喝,有了本钱支持自家兄弟开厂办实业那肯定是好的,万一哪天在股市里赔了本,也当是给自己家留一条退路。
“姐夫?”
“嗯,这事你们兄弟俩考虑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想法我也不勉强你们,如果觉得可以,那我就推迟几天回去,把这事办了。”
一听大姐夫这话,兄弟俩哪里不明白这就是同意了,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但是随即问题又出现了,办厂的一系列手续该怎么弄又成了难题,毕竟两人谁都没有做过这事。
但是张文林懂啊,儿子张晨早就反复跟他说过这些东西,最近家里白湖湾工程队组建的过程中,别看张文林什么都没做,但是他可是看在眼里的,书也临时抱佛脚啃了不少,这还是他一个高中生头一次觉得自己学的那些个东西发挥了大作用。
张文林稳稳地把车停到“天南大酒店”前的车位上,老远就看到门口的服务生过来询问。
“您几位要订餐吗?”
“哦,你跟你们徐总说一下,就说张文林到了。”
那位服务生半信半疑地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过一想到这人知道徐总,也就跑进大堂里去了。
原来这间天南大酒店正是国泰的徐朝阳介绍张文林来的,而且酒店的老板本身就是徐朝阳的同胞老大,徐朝峰。徐朝阳并没有跟徐家老大徐朝峰介绍张文林的身份,只说是一个身价千万的大客户。
这也不是徐朝阳头一次给自家老大的酒店拉生意,天南大酒店本身就是高端酒店,身价上千万的客户即使不是自家兄弟介绍的那也是大客户,自家兄弟能介绍来的那就更值得徐朝峰去认真对待了。
所以在听到大堂经理在话筒里说张文林已经到了酒店时,不过几分钟,就在张文林带着刘叔林几人刚刚进包房还没坐下时,徐朝峰就已经笑着迎了过来。
“哈哈哈,张老板,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弟弟一早可就通知我要好好招待你了,今天张老板来吃饭我请客。”
做生意,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吃一顿饭也不过几千块钱,值得自己兄弟推荐的客户徐朝峰不会吝啬一顿饭钱,否则也不会将天南大酒店做到这种层次。
“徐总你太客气了,今天我们是一家人随便吃吃饭,刚好朝阳介绍我来你这里认认门,以后来沪城了就常驻徐总这里了。”
“没问题没问题!张老板不要客气,那你们先用餐,这一顿说好了,我请客!”
等徐朝峰离开后,张文林才落座,这位徐总倒是比想象中要热情很多,看来徐朝阳和徐朝峰两兄弟的关系还是很好地,不看僧面看佛面。
一顿饭吃下来也算是酣畅淋漓,倒不是说一群人是土包子,但是如此高档的酒店众人的确是第一次来,张晨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不过他毕竟是身经两世,这一次吃得也很欢畅。
前前后后吃一顿饭花了不下五千块钱,张文林也不客气,徐朝峰请一顿饭还是请得起的,日后自有结交的时候。
当天晚上张文林和刘叔平就把胥容送到了东区的一家三甲医院待产,随即郎舅几个就商量起了开厂办实业的问题。
第四十五章 白湖湾服饰
白湖湾!
这是张晨给新毛衫厂取的名字。
三天的时间里,张文林先后带着几人跑了十几个部门,总算是赶在回去之前把营业执照给办了下来,注册了商标,租借了厂房,现在只等购买的机器一到就可以开厂了。
刘叔林和刘叔平在这个行业里做了这么多年,自然也有些自己的关系,原料进口的渠道,发订单的公司,这些东西都是平常的关系,虽然对于老东家来说不厚道,但是在生意场,这也是一种竞争。
张文林以50万的资金入伙开办了这间白湖湾服饰,但是在企业的创办合同里却把百分之50的股权放在了儿子张晨的名下,而不是自己或者老婆刘爱平的名下。
刘叔林和刘叔平自然明白姐夫的意思,这只不过是向他们俩表明自己不会插手毛衫厂的经营,外甥张晨虽然是大股东,但是兄弟两个各自百分之25的股权加起来就一样多。
虽然开办一家新厂房简单,但是要想经营起来不但不破产还要有所发展的话,却要难得多。
张晨并不想两个舅舅走太多弯路,所以一开始就给他们做了明确的发展发现和目标,甚至是管理方式方法都一一借着老头子张文林的名义写成了工作手册。
尽管老刘家兄弟俩不明白为什么大姐夫在手册里写的管理方式那么严格,几乎就跟一些大企业一样规矩严格,例如上下班的时间的规定,甚至车间的工人的生活管理都一一写明了。
更奇怪的是还设立了什么专门的客户关系发展、服装设计、人事助理等等职位。
一个总资产不过50万,流动资金甚至10万不到的小厂房竟然还需要这些东西,但是既然大姐夫认为这些东西有用他们也只好照办。
后来却恰恰是这些他们认为不必要的东西让刚刚创立的白湖湾服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一鸣惊人,从众多的小企业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甚至在不到十年的功夫里,就借着急剧发展的外贸产业,迅速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型服装企业。
但是不管如何,老张家的第一家实业却是真的开张了。
在飞扬服饰的厂长办公室里。
“什么?你们要辞职?厂里什么条件不好吗,为什么要辞职?”
黄飞扬有些吃惊地看着挤在办公室的十来个年轻人,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他们竟然会选在这个时候辞职。
毛衫产业一般都在夏季的时候是繁忙季节,因为国内的工价便宜,像是日本欧洲甚至美国的外贸单子都在这个时候大批发往中国,货单太多,人手太少的局面在二十年后简直就是不能想象。
他们竟然在这个时候辞职,黄飞扬肯定有些不乐意。
飞扬服饰毛衫厂的工资虽然不是拔尖的,但是在这一片厂区也是中上等,只有少数的那几个效益很好的大厂子才能开出更高的工价。
按理说这些职工是不可能会辞职的,刘叔林辞职他并不觉得奇怪,自从几天前那件事情发生后,黄飞扬就准备好了接受刘叔林的辞职信,然后把工资结给他。
徐石龙同样如此,既然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还被揭穿了,即使他黄飞扬想留下人,徐石龙恐怕也没有脸面再留下来,所以早在两天前,徐石龙就背着自己的东西结账离开了。
但是黄飞扬万万没有想到要辞职离开的,除了这两个人以外还有这么多,要知道这年头活好接,但是工人并不好找,小厂子越来越多,工人一个比一个难找。
“厂长,不是厂里待遇不好,而是有熟人需要我们去帮忙,你是知道的,我们是一起来的,要走肯定也一起走。”
尽管内心有些不乐意,但是要走要留这是工人的自由,即使是黄飞扬也不可能说不让他们走,工资还是要照发,十几个人闹起来就是他也招架不住,就更不说还有其他的工人看在眼里。
黄飞扬只得让黄一凡一个个开了工资放他们走,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人离开后要加入的正是刘叔林的白湖湾服饰,除了他们之外,刘叔平和胥容也从原来的老东家那里带出了十几个工人,加上比一般的工厂要高出一截的工价零零散散地招收到的十几个工人,等到三天后机器安装完毕的时候,竟然已经有了将近五十余个工人。
刘叔平的性子更灵活,厂子的对外联络由他负责,刘树林为人稳重,负责内部的管理,徐文娟也被安排为车间的生产组长,前期看起来就是完全一副任人唯亲的摸样。
白湖湾服饰从一开始就完全是按照标准的企业模式进行生产和管理,虽然那些散漫惯了的工人一开始进来颇有些不适应,零星地也走了几个人,但是边生产的时候也招收了不少人,到9月初的时候竟已经有了70余人的规模。
随着时间的积累,白湖湾内部无论是员工还是刘叔林和刘叔平,都慢慢习惯了这套标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虽然和一般的小厂房一样,都是最简单的来料加工企业,规模也相差不大,但是白湖湾却更加具备了企业的雏形,标准化的企业作息和生产管理,科学合理的薪金绩效制度,慢慢地在周边就形成了一定的口碑。
不说附近的工人,就是在一个较小的市场范围内,那些上游的外贸企业都慢慢地知道了有这么一家无论是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超出同类代加工厂许多的小企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订单合同。
不过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场地太小,机器太少和工人太少,不得不说如此迅速的发展速度要归功于张晨留下的那本工作手册,否则以如此规模要想迅速打开市场和知名度,几乎不可能。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在人事管理这一块,白湖湾服饰就超出同类小工厂太多,即使是很多规模要多上一倍甚至数倍的工厂都无法跟白湖湾相比。
即使是刘叔林很刘叔平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渐渐明白当初大姐夫张文林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