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乡村首富 >

第2章

乡村首富-第2章

小说: 乡村首富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离九月开学已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时日,此时的小学虽然课业很少,作业也并不多就更不说考试了,不是因为老师不布置,而是因为学校太穷,甚至买不起作业买不起试卷。
  但是张晨仍然记得,此时一个礼拜六天课(从这年夏天开始是双休)雷打不动,按理说只有语文数学加起来两本书,就是头猪也能当学霸的年代,他的整个小学生涯仍然是考试求及格,回家怕老子揍的痛苦经历。
  直到开学近一周之后,张晨才慢慢从这个记忆中有些熟悉但是却又异样新奇的节奏中适应了下来。
  早早地放学回家后,他不紧不慢地绕过校后不高的院墙,沿着河边水脚的砂砾河滩往回走,几里地对半大的小子来说不算远。
  张晨仍旧记得脑中曾经看到过的地图,如果从放大的地图上俯视着往下看,就会发现白鹤村除了东边留着的一条通往乡里的黄沙路,其余三面都被湖水包围。
  一条江堤将湖泊跟长江隔开,九八年长江洪峰最高的时候这江堤便被炸开泄洪,也正是这一年的那场洪水才让老张家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债务清偿泥坑。
  事情的起因便要从张晨的父亲张文林九五年回家说起,老张家的这口子在外打工近十年,都没挣下多少钱,
  直到包工程后才攒了几万块的血汗钱,在90年代初的早些时候,别说是张湾大队就算是在偌大的白鹤村,都算得上是初步发家致富了。
  几万块钱的家产在二十年后无异于远近闻名的小富之家了,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性子和善,被自家兄弟坑了赔了一个不小的工程,先前挣的都扔了进去不说,还欠了不少工人的工钱,张文林只能被迫回了老家。
  之后的几年一直在百崇县里敲敲打打,这才攒下了几万块钱。
  再次回张湾后,张文林卯着劲一个心思要搞水产养殖,从九五年春节开始筹划,承包了乡里掐着所有权的白湖湾。
  白湖湾是张湾大队一处面积最大的蓄水塘,由于张湾边上的湖泊成v字形,一条大坝封住了v字口,造出了一个面积近千亩的水泊。
  这大水泊最深处不过三五米的样子,加上不浅的烂泥,生长着极多的水草和菱角菱白甚至莲藕,极为适合养殖。
  在早些年大集体的时候就被分割了出来,用大坝填起来划割出了大大小小的荷塘,到后来水多了就慢慢变成了一片浅水湖,说浅也有好几米深了。
  后来一连近十年都没人过问,长江流域一旦发大水便被淹没,水中慢慢地积下不少成年的老鱼鳖。
  张文林九五年花了不到两千块钱承包了其中一块水塘,把剩下的钱都投入进去买了不少的鱼苗。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张文林在96年大收捕鱼的时候彻底揭开了白湖湾的秘密,这是后话。
  97年年初的时候因为前两年的行情很好,老张大胆将连本带利再加上从母亲爱平娘家兄弟筹借的将近十余万全部投了进去,还央着村里的一些人出面借了将近十万块钱的利钱,如果天公作美,说不定老张家真要发达了。
  但是赔了就不仅仅是欠债的问题,十万块钱在97年能起五栋三间两层的楼房,更别说利钱了。
  偏偏98年长江流域那场百年难见的洪水,不仅仅将老张家的那片鱼塘尽数淹没,更将老张家几乎所有的财富都付诸一炬。
  发达时笑脸相迎的朋友哥们在患难时一个个都掩面退走,甚至不愿跟张家搭上任何关系,不过十万块的利钱,利滚利在2000年左右竟翻了好些倍。
  张晨在刘爱平兄弟姐妹的帮衬下读完了高中到大学,而老张家两口子一辈子都活在债务中,利滚利整整偿还了近二十年债务。
  看着眼前被分割得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水塘,张晨只觉得千头万绪忽然便涌上心头,有些发堵,这里不仅仅会成就老张家的辉煌,也会让老张家坠入深渊。
  沿着河岸的沙滩慢慢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家里那三间土房子后远远望去已经飘起了袅袅炊烟,张晨忽地笑了笑便往前跑开。
  重来一次,什么都还来得及。
  “绝计不能再让那场罕见的洪水毁了老张家!”
  张晨在心里缓缓念叨着。
  “妈,我爸这几天有没有回来?”
  晚饭的时候,张晨低着头似乎是随意地问道,刘爱平放下手中的碗筷掐着指头算了算才说道:
  “你管他回不回来,你发狠念书就是了,年底考得好回头让你爸给你五块钱,考得不好初中就不要念了。”
  五块钱!
  听在耳中,张晨觉得有些异样的感动又有些难言的心痛,国家国家,国家穷困小家如何富裕,不经历90年代的中国贫困农村生活,都极难想象得到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刘爱平并未察觉到儿子眼里的神色。
  田地少,家里的农活并不多,刘爱平虽然身体并不壮实,但是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所以老张家之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繁忙的季节。
  张晨平日里下学之后,多半是躲在家里翻那些老头子存下来的旧书,都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甚至还有一些课本,再次翻看起这些泛黄的老本本,也别有一般滋味。
  但是今年由于家里承包了鱼塘,所以几乎所有的家务都落到了刘爱平身上,原本并不紧张的日子却也变得忙碌起来,张文林则日夜都呆在白湖湾的小棚里,除了刘爱平时常送点米菜去以外,极少回家。
  这个时节偷鱼的钓客和私家的渔网极多,稍有不慎一晚上就能损失百八十块钱甚至更多,所以张晨知道父亲几乎难得回来几次,就更别提管他的学习了,除了年末大检查,几乎从不过问考得怎么样,自然这也造成了他整个小学都在打酱油的结果。
  这个酱油一打就是好多年,直到家中出了变故之后,他才慢慢变得沉默寡言,成绩突飞猛进一直到考进名校喝了洋墨水。
  饭后,张晨拒绝几个玩伴打弹珠的邀约,一个人静静地窝在里屋里,接着并不明亮的日光翻看着以往四年的成绩单和书本,心里经不住有些想发笑。
  那一个个熟悉的红叉和圈圈刻满了整个童年,在他的记忆里,似乎自己从未在学习上获得过夸赞。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只不过是误了学习吧;就是天才也有打盹的时候。”
  张晨心里只能这样想道。


第三章 捉鳖二人组

  
  刘新同不是第一次来白鹤村,但是来张湾绝对是第一次。
  自小就长在县委大院,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是也算得上是富贵人家,老头子从县教育局一把手一路走到百嵩的县委一把手,在这小小的百嵩,刘家不可谓不显赫。
  百嵩十一个乡镇中,坝头乡并不冒尖,甚至连中等水平都算不上,而且年年闹水灾,县里的领导每年发水期就会议论坝头的灾情。
  但是临水之地,灾害是一说,这天时地利又是一说,不说别的,坝头乡产的鱼蟹,十里八乡都闻名。
  刘新同来坝头钓鱼捉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只不过这一次,却是骑着摩托车转进了张湾。
  坝头乡众多大队中,张湾是有名的穷大队,但是张湾大队手中却拿捏着面积最大,位置最好的水面,只不过这所有权却在乡里,队上也只能拉张网打打鱼。
  “这什么破地方,筒子,你是哪里听来的,这破地方能捉到鳖?”
  从摩托车排气管中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渐息后,后座上一个身量壮实得吓人的平头青年立马撑着腿径直站了起来。
  这摩托车的架子极大,平头青年竟然能直接撑住地面直起身子,可见身量至少在一米八,相比较之下,刘新同要矮上不少,虽然并不瘦弱,个头却只有堪堪一米七左右。
  两人都理着小平头,那壮实的年轻人一脸的匪气,若不是刘新同跟他玩了十几年,知道他老子是县局的局长王国红,任是谁看到他这幅长相都不会觉得是什么好东西。
  “王洪,你不晓得就不要瞎扯,张湾要是捉不到鳖老子跟你姓。”
  叫做王洪的小伙似乎对刘新同有些听信,毕竟是县里一把手的儿子,能给几分面子就绝对不能少,这是王洪的老子王国红说的。
  “张湾过去就是白湖,在全国都数得上号的大湖,那里要是没有鱼鳖谁信。”
  这话倒是不假,九五年的白湖里,鱼鳖成群,那时候还没遭到过多的污染,不要说白湖了,就是白湖边上的水田里,只要一下雨,顺水而上的鱼虾用网兜都能捞到。
  刚刚二十岁的小伙子,喜欢摸鱼捉鳖实在是正常不过。
  “喂,娃儿,你们这里哪里能捉到王八?”
  王八就是鳖,张湾人都这么叫。
  刘新同的装备很专业,带着手摇线圈的钓竿,后面王洪的也差不了多少,只是他们不知道,眼前这个刚刚享受自己第一个国庆的少年绝对只比他们妖孽。
  张晨一见两人,心里就冒出了坑一把的想法。
  95年在中部贫困县里骑得起簇新的雅马哈摩托车,身上穿得也不差,没事玩玩钓竿的小伙子,在百嵩可没有几个,不说别的,这价值几万块的摩托车就不是一般人有的,别看改革开放已经快二十年,百嵩却是穷得厉害。
  “我凭什么告诉你。”
  嘴巴一撇,张晨理都懒得搭理就走开了。
  “哟呵,还很有个性啊这东西!”
  要说王洪不是小混混那肯定不是真的,老子是县局一把手,家里跟县里一把手又熟悉,初中毕业后就在城里瞎闹了几年,沾染了一些混账习性也是自然。
  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有个性的小学生(张晨身上半旧的校服上赫然写着白鹤小学)。
  “别跟个小学生闹。”
  “诶,娃子,你告诉我哪里有鳖钓我给你十块钱。”
  张晨闻言回头翻了好大一片白眼。
  “你当我讨饭的,十块钱就想收买我,我多没面子,起码要五块!”
  王洪和刘新同哪里猜得准经过网络轰炸的张晨会讲什么,一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