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第8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你们真的愿意让这些人才归国么?”
“当然,他们有完全的自由,实际上德国和中国之间早有一些技术交流,尤其是军事方面的。”
中德之间的军事交流虽然隐蔽,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有些消息传出来,现在张作相给予了证实,希特勒也顿时来了兴趣。他最担心的就是中国把人才挖走之后,损伤到德国的元气。
不过现在一看等于是把人才暂时借给中国,日后还能回来。用中国的场子,延续德国的工业技术,保住德国的精华,同时中国也借机学到需要的技术,无论是怎么看,都是双赢的合作。
希特勒终于下定了决心,他郑重的说道:“我们纳粹党非常愿意和贵国合作,帮着你们寻找需要的人才和技术,不过我也希望贵国能够释放一些善意。”
“没有问题。”张作相笑着说道:“我会拿出五亿美元采购德国的机床设备,另外再拿出1。5亿引进人才购买专利。我想这么大的单子,足够拉动贵国几十万的就业了。”
张学良也笑道:“我们还可以提供一大批的粮食,肉类援助,解决德国的饥饿问题,如果贵党愿意,你们还可以派遣军事才人,前往中国,我们将单独为贵党培训人才。”
希特勒知道这次大危机是难得的机会,他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如果真能解决几十万人的就业,就代表着几十万家庭成为了他的支持者,瞬间多了上百万的选票。
而且有了粮食之后,纳粹党就能组织更多的人员参加劳动,更别说还能帮着进行军事培训了,这些条件简直让他无法拒绝。
希特勒已经看到了纳粹党快速膨胀的契机,双方越谈越高兴,当张作相得知九月份就要举行选举国会选举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提供了一千万美元的经费,这绝对算是希特勒得到的最大一笔资助。
“希特勒先生,接下来我们准备和西门子公司好好商讨一下,根据我们的勘探,在伊朗的西南部,邻近波斯湾的地区,拥有大量的石油蕴藏量,甚至根据我们的专家预测,波斯湾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石油中心。”张学良笑着介绍道。
希特勒也只是说道:“我衷心的祝愿你们能取得成功。”
会谈愉快的结束了,张学良后来甚至都不记得这话了,但是他却不知道,就是这么一句话,让希特勒终于注意到了中东。德国高层将中东视作解决能源缺口的最好突破方向,结果为此数十万的英美军队血洒黄沙。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一直到巴格达,无计其数的英国人血洒他乡。
这当然是后话,现在张作相他们在德国的采购非常顺利,越来越多的设备和人才漂洋过海,从欧美涌向了中国。
对于这种情况,张廷兰自然是喜悦异常,不过他还是觉得太慢了,太不过瘾了,毕竟建设还要时间,人才也要培养,在未来一二十年时间,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想要赶上美国,还是太困难了。
每当看到北美的地图的时候,张廷兰也会升起一种无力感,上帝实在是太垂青美国人了,广袤的土地几乎什么都有,墨西哥和加拿大又是两盘小菜,美国人根本不用担心外来的战争威胁。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能阻挡美国崛起么?
张廷兰心里头盘算了再三,正好刘少卿来到了办公室,为了挖角西方的人才,中国把情报机构都动用了,刘少卿也是忙得头晕眼花。
他正准备将一份名单交给张廷兰,其中就包括尼古拉特斯拉,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等一批顶尖的科学家。有些人能招揽,就请过来,如果不能,那就干掉!
“大总统,您先看看这份名单吧,是不是有什么疏漏?”
“先不忙。”张廷兰笑道:“少卿,你说两个人在存钱比赛,想让其中一个存得比对方多,该用什么办法呢?”
“当然是自己多挣点,少花点!”刘少卿下意识的说道:“或许还可以让对方变穷,一个子都不剩,这样就能轻松获胜了,不过这恐怕有点不合适吧。”
“怎么会,我看这个办法很好,应该推广!”张廷兰哈哈大笑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七章 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九十九
超越敌人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追上去,一种是把对方拉下来。这在国际博弈之中,是不二法则,既然正面超越有困难,那就给美国制造麻烦,让他们陷入内斗之中,最好能阻止罗斯福当选,没有了新政,美国继续沉沦下去,这样中国的机会就多了。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难度惊人。张廷兰不断的想着各种方案,多少穿越前辈,都是顺势而为,早早的搭上罗斯福的线,甚至送好处,送单子,然后从罗斯福手里弄点好处。
这样或许会容易太多了,但是在张廷兰看来,美国倒霉,才是中国最大的好处,越是倒霉,中国就越高兴。毕竟只有这两国,或许再加上俄国,有足够的块头冲击世界霸主,享受英国衰败之后的世界。在美国最乱,最弱的时候,能下多少黑手,就下多少黑手,最好整残,才符合中国的利益。
张廷兰足足想了三天,才在纸上郑重的写下了几个字:民粹政治攻略!
……
“大总统,这是捷克zb…26轻机枪,我们考察了多国的轻型机枪,也尝试过自行研制,不过经过对比权衡,这种机枪的性能最稳定,射击精度高,机动灵活,更换枪管容易,维修简单,因此才决定引进。现在已经根据我们的子弹特点,做了修改,能够发射7*51毫米重弹,目前已经装备了5个主力师,士兵们反应相当不错。”
负责枪械的韩麟春向张廷兰介绍着情况,统一轻武器制式,增强部队火力,降低后勤难度,这是张廷兰早就下达的命令。
尤其是在和俄国交战之后。中国方面总结了大量的教训,其中枪械方面需要调整的就很多。老式的马克沁机枪已经落伍,部队需要性能更好,更加简单残暴的武器。
另外各**队已经开始装备自动步枪,新式的冲锋枪,中**队当然不能落后,全军又一次大换装行动就展开了。
zb…26轻机枪就是被选中的武器之一,这种步枪原产于捷克,是二战期间非常著名的一种轻机枪。中**队曾经大量装备,并且在对射之中。zb…26完胜日本的歪把子机枪,给予日本人重大杀伤。
zb…26轻机枪的工作原理为活塞长行程导气式,采用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即靠枪机尾端上抬卡入机匣顶部的闭锁卡槽实现闭锁。
可选择单发或连发射击。扣扳机时,枪机向前运动。枪匣下方防尘片同时向前弹开,以供空弹壳向下抛出。平时关闭防止沙尘进入。在子弹推入弹膛之后。活塞杆和枪机座因惯性向前运动,因而打击枪机内的撞针,击发枪弹,此时枪机后端已由枪机座向上顶住枪匣,确实闭锁。
当子弹通过枪管的导气孔,导入气体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杆及枪机后退。此时枪机后端随底座的斜槽落下解锁,枪机继续后退,并拉出空弹壳,至弹膛末端时。退壳榫由枪机上的凹槽撞击弹底上缘,弹壳向下弹出,最后枪机会回到开膛待机状态。
作为奥匈帝**工体系的继承者之一,捷克的军工水平并不弱,zb…26体现了他们在轻武器上的造诣。
当然zb…26也有弱点,比如使用弹夹供弹,只有二十发子弹,火力连续性不好。不过作为一款轻机枪已经足够了,张廷兰看过之后,也相当满意。
“下一步把主力部队都换装了,至于退役的旧装备暂时交给民兵使用。”张廷兰说道:“韩局长,光是轻机枪么,难道没有重机枪么?”
“大总统,这次请您过来,就是检验一下全套的装备,怎么能没有别的呢。不过并没有研究重机枪,我们选择和德国人联手,搞了一款通用机枪。”
“通用机枪?”
“没错,就是兼具重机枪的射程威力和强机枪的灵巧方便,武器就应该越来越通用化,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韩麟春笑道:“当然说起研究通用机枪,也是凡尔赛条约把德国人逼出来的。不让装备重机枪,还想保持应有的火力,就只能打擦边球。”
中德之间早有密约,德国也派遣了不少军事技术人才到中国,毛瑟公司,莱茵金属这两大军工巨头还在中国验证过新式武器。
在一战之中,德国人就是最先意识到机枪的价值,而随着武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坦克,装甲车,运兵车,天上的飞机,水里的军舰,都需要装备大量的机枪。
因此德国人就决定研制通用机枪,只不过此时德国政府还比较软弱,军队只能偷偷摸摸的在中国研究。中方的技术人员也加入了其中,并且提出了相当多的建议。而且根据实战经验,提出了改进方案。
总体上来说,新款的通用机枪就在中德联手之下,提前诞生了。机枪的设计和德国的mg34通用机枪差不多,枪空重12。1千克,含三脚架19。2千克,备有75发子弹的单鼓,也可以使用弹链供弹,在轻机枪的状态,射程800米,重机枪状态1800米,射速则是每分钟800至900发。
研制成功之后,就在中**队当中做了实验,士兵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威力强大的机枪,而且军方也和世界各国现役的机枪做了比较,这款机枪都是顶尖的。
张廷兰也清楚mg34在二战之中的辉煌战果,能够提前研发出来,他自然是非常高兴,有了这两款机枪,已经基本满足部队的需要了,面对二战已经足够了。
“大总统,德国佬在设计东西上面,总是有些过于复杂,虽然十分精良,但是价钱居高不下,工艺要求也非常严格。这样一挺机枪就要49公斤钢材,浪费相当严重。不过通用机枪这个思路非常好。我建议在德国人的基础上,再研制完全中国血统的通用机枪。”
“嗯,研制好枪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部队要尽快换装,时间不等人啊!”
“请总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