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第7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记者对于这些并不清楚,或者说也不愿意清楚,这也是宣传的需要。杨宇霆一面说着,一面笑着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他叫阿里木,是这次列车司机,作为一条连通内地和新疆的铁路,将给新疆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新疆同胞也将享受这个殊荣,成为历史的亲历者!”
杨宇霆说完之后,这些记者都将镜头落在了这个叫做阿里木的腼腆少年身上,镁光灯不断的闪动,阿里木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他的脸蛋涨得通红,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里,边疆落后地区,几乎被很多人都给忽略了,阿里木恐怕是第一个被如此如此关注的年轻人,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个年轻人背后的故事,甚至准备给他设立专门的报道。
随着国防军入新疆之后,张廷兰就设立了专门的奖学金,奖励新疆地区的优秀学生,成绩不错的,可以进入内地进修学习,学成之后,能够返回新疆工作。另外还特别挑选了一批极端贫困,地位低下的年轻人,阿里木就是其中之一。
在国防军进入新疆之前,阿里木家中世代替寺院干活,基本上就是奴隶,他从小就帮着放羊,经常挨打挨饿,他也曾多次试图逃跑,不过都被那些神职人员给抓捕回去,平时宛如圣贤的一群人,打起人来,一点都不手软。他们有无数折磨人的手段,五花八门的刑具,鞭子,夹棍,老虎凳,不一而足,不少奴隶就被他们折磨而死。
那次阿里木因为弄丢了一只羊,又被吊起来毒打,阿里木皮开肉绽,几乎昏死过去。这时候正好国防军清查到了寺院,将他救了出来,经过救治之后。阿里木就和有着几乎同样遭遇的50名年轻人送到了内地培训。
这些年轻人大多数基础薄弱,只能送到技校,接受职业教育,不过阿里木之前认识一些字,尤其是他清楚这是唯一改变他命运的机会,因此他如饥似渴的学习,用了两个月时间突破了语言障碍,紧接着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几乎完成了别人一年半的课程。
勤奋好学,表现突出,阿里木得到了进入专科学校的机会,在所有边疆年轻人当中,算是第一个,他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正在更拼命的学习。由于张廷兰的特别交代,杨宇霆也意识到了要让边疆地区也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享受到自我实现的荣耀,尤其是要树立一批励志典型,让所有人都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
因此杨宇霆才要求把正在学习的阿里木找了出来,让他负责驾驶这第一班列车,当然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不然这个毛头小子弄出什么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当所有镁光灯聚焦在阿里木身上的时候,这个腼腆的少年也有些不知所措,杨宇霆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小伙子,不用紧张,你要是这样,我们这些乘客可不敢坐车了!”
杨宇霆一句话,周围人都跟着笑了起来,这些善意的笑容,让阿里木也放松了不少。他突然向杨宇霆敬了一个军礼:“长官,保证完成任务,不会有任何差错。”
“好!”杨宇霆也笑着说道:“国家是所有人的,我们的国旗是五色旗,代表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其实不只是五族共和,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华夏,都是一家人。每个人都能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每个人也都为这个国家肩负着自己的使命,政府不会歧视任何一个人。我可以告诉大家,奉天号航母刚刚从南洋执行护侨任务,载誉归来,在船上就有6名来自蒙古的后勤人员,下一批会有12名新疆士兵,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荣誉水兵,共同守卫中国的海疆!”
杨宇霆的这番话,很快登上了各大报纸的版面,大家很清楚杨宇霆的身份,他的讲话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张廷兰的民族政策,这也是治理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一时之间有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新疆和蒙古上面,越来越多的励志故事被挖掘出来,相比新疆,内外蒙古这些年的变化更大,越来越多的牧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铁路通了,矿山开发出来,牛羊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正如张廷兰预料的那样,当大多数人都在为了钱努力的时候,社会自然就安定下来,当然不排除有些不死心的家伙,只不过这些人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六章 马车夫的末日
大工程本身就是一个震撼,而兰新铁路,在这个时代来衡量,怎么都算得起是一个超级工程。火车离开兰州,向西35公里,就是第一座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河口黄河大桥。滚滚黄河就在脚下流淌而过,每一个坐在火车上的人,都不由得感到了一种强烈了的震撼,这就是工业时代的伟力。
用钢铁和水泥,去征服自然,去改造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天堑变通途,时空的阻隔被打破,过去半年的路途,现在一周就能达到。想想昔日在丝绸古路上的驼铃,听听现在火车的轰鸣。
上百倍的速度,上千倍的运力,这是何等的进步,何等的壮举!
相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无法形容这种变化,这条兰新铁路从兰州市西行跨越黄河后,翻越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进入祁连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出长城西端的嘉峪关,过马鬃山南麓的玉门、疏勒河,西跨红柳河进入新疆境内。经尾亚后,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迪化。
全程1903公里,沿线既有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既有新兴的工业城市,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既有瓜果飘香的原野,又有海市蜃楼的幻景。
兰新铁路所经过“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施工和运输极为困难。全线共计完成路基土石方11083万立方米;隧道33座,总延长11。8公里;桥梁1117座,总延长30余公里。乌鞘岭地区桥梁隧道比较集中,后沟至达坂城间有天山隧道群,还有通过大风区的路基工程,全都是施工的关键。
为了修成这条铁路。一共有126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丧命,有人勘测线路是摔下了悬崖,有人水土不服,染上了疾病,有人操劳过度,死在了施工现场。
一条铁路,凝聚了无数的心血,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不过当火车驶过的时候,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些牺牲全都值得了。有了这样一条铁路。内地和新疆就彻底连在了一起,任何人也别想染指中国的领土。
蠢蠢欲动的俄国人再也别想在新疆挑事,这块从汉代就纳入中国版图的神圣领土,直到此时才彻底的安稳下来。而且有了铁路线之后,运输物资设备都会容易无数倍。新疆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采计划。都提上了日程。
而且新疆算是一块农业宝地,只要解决了水的问题,这里几乎种什么长什么,除了瓜果之外,新疆也是重要的产棉基地。想要让人吃饱穿暖,可不是一句空话。必须拿出足够的产量才行。
如果按照后世的穿衣标准,就算所有土地都种上棉花,也不够用,因此必须发展石化产业。用人造材料代替。
而此时,想要让老百姓有衣服穿,在新疆大力的种植棉花,发展纺织业,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百万移民当中,有五十万以上要从事棉花生产,铁路沿线只要是绿洲地带,就能看到繁忙的人群,像是工蚁一样,不停的劳作。
火车一路顺畅,直接来到了迪化,秦威亲自在车站迎接杨宇霆,两个人一见面,杨宇霆都仿佛有些不认识了,秦威脸上被晒得黝黑,胡子拉碴,一手大手,也格外的粗糙,就仿佛一个老农一般。
不过秦威的精神头十足,笑着说道:“杨部长,这地方风沙大,不养人,你只怕要吃苦了!”
“杨某又不是养尊处优的人,什么苦头没吃过,弟兄们能受得了,我就能受的了!”
秦威笑着拉住了杨宇霆的手,两个人一同上了战马,前往驻地:“杨部长,说实话苦日子已经过去了,刚开始来的时候,水也没有,吃得菜也没有,弟兄们只能弄点山上的雪水,打了不少井,但是都是苦咸水,大家伙都是捏着鼻子喝下去的。算起来也有一年多了,弟兄们都是一手锄头,一手枪,开了二十多万亩耕地,蔬菜够吃了,还养了不少牛羊猪狗,算是能填饱肚子了。”
杨宇霆也意味深长的点点头:“戍边苦啊,拙言也总算念叨,不过现在有了铁路了,内地的物资就都能送上来了。另外我再透露一个消息给你啊,拙言准备把第二个装甲师放在新疆。”
一听这个消息,秦威顿时就把眼睛瞪圆了,目前国内的唯一正式的装甲师就是近卫师,那是守卫京津的王牌。要是能把第二支装甲部队放在新疆,那可是天大的荣幸啊!
当然秦威也品出了中间的味道:“杨部长,是不是副总统想要对苏联用兵了?”
杨宇霆点了点头:“多则两三年,少则一两年,说实话我这次过来,就是考察一下实际情况,和俄国人作战,不是一件小事情,必须仔细筹划才行。”
“没错,这帮老毛子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不过从今年开始,有大量的俄国人逃到了中国境内,想要寻求庇护。”
“哦?怎么回事,俄国闹饥荒了么?”
“不是,但是也差不多,听说俄国人搞什么农业集体化,大量的组建农庄,剥夺了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很多人承受不住,都跑了出来。”
杨宇霆一听,顿时把眉头皱了起来:“俄国人和国内的做法不是差不多么,怎么出了这么大的问题?”
“一言难尽啊,说起来国内的那些地主和富农真该庆幸,要是按照俄国人那么办,只怕他们脑袋早就没有了。”
俄国人做事简单粗暴,在进行农业集体化的时候,远没有张廷兰做的那么细致。中国虽然剥夺了地主的土地,但是给予了他们选择的权力,引导他们将资本转向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