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当祢衡,俺老张还不想当黄祖呢。”张作霖充满霸气的说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想扣屎盆子没那么容易。”
老张说完之后,张廷兰让人将奉天对日本出口的账目拿了过来,摆在了楚明远等人的面前,账目上清晰的显示今年的粮食出口虽然比去年多了二十万担左右,但是粮食平均价格却比去年高了一成,尤其是奉天政府组织出口的那部分,售价更高。
“同学们,事实很清楚,就算奉天政府不向日本出口,日本人也可以通过满铁株式会社收购粮食,而且他们的价钱更低。奉天政府将这项工作接管之后,已经提高了收购价格,为老百姓争取了实惠,不只没有出卖国家利益,而且还是在夺回利权。”
正在此时,老张派去搜查黄观住宅的人也回来了,从黄观的书房之中翻出了一堆往来的电报和信件,其中就有不少黄家近期联系的信件。主要讨论的就是清丈田亩的问题,语言之中满是对奉天政府的怨恨,他们不惜用最恶毒的语言进行诅咒。
这些证据摆在了面前,楚明远等人对黄观的盲目崇拜几乎彻底崩溃了,刚才黄观还说家里的事情一点都不知道,现在就有这么多的电报书信,证明他在说谎,还让别人怎么相信他的话。
黄观的气焰也被压了下去,张廷兰冲着他笑了笑:“黄先生,事情还没完呢。我再找几个人让你见一见。”很快又有人带来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几家报社的编辑,还有几个写文章支持黄观的文人。
他们来到帅府之后,全都战战兢兢,惊恐不安。以往这种谩骂政府的文章也不少。不过政府往往不敢采取行动,即便是采取行动。也会有人提前通知他们。没有什么危险。
可是他们不知道,由于有了张廷兰的帮忙,老张手中的实力远比其他人更加雄厚,因此抓几个人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在这几个难兄难弟碰到了一起,互相看了看。眼神之中全是震撼。
在这种局面之下,很快有人挺不住了,几个文人先后承认是黄观主动找到了他们,让他们帮忙写文章。他们全是一时糊涂,没有仔细思考。那几位编辑也纷纷把责任推到黄观身上,说是他打招呼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楚明远等人都清楚了,学生们就是被自己的老师利用了,稀里糊涂的发动了游行。现在他们想起来都有些后怕,要是老张盛怒之下,对他们动粗,只怕又有不少学生会受伤,甚至死亡都有可能。
他们的尊敬的老师竟然一点都不在乎学生的生死,简直是让人失望透顶。
“你们不能找我,凡事都要讲究证据,你们说我煽动学生游行,我的动机是什么,难道是吃饱了撑的?”
“黄先生,你不用着急,我们不会这么草率的给你定罪的。实话告诉你,就在几个小时之前,王永江厅长已经下令对囤积居奇的无良商人进行逮捕,我想这会黄家人可能都在大牢里面呢!”
黄观听到张廷兰的话,就好像一下子掉到了冰窟窿一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老家的支持,他又怎么过舒舒服服的日子,而且家里人只要把他供出了,有了十足的证据,他注定就要身败名裂。
就连那个干瘦的黄胜听到抄家的消息之后,也浑身发软,瘫倒在了地上。
张廷兰转过身又对着楚明远等人说道:“三位同学,我想你们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
“明白了,我们都被利用了!”楚明远将头低了下来,今天的事情对他是前所未有的打击,失去了学籍并不是最痛苦的,让他无法接受的是从前的所有观念都崩溃了。
老师不再是那个诲人不倦的愤世嫉俗的榜样,而是为了自家的小算盘,就毫不犹豫利用学生的卑劣小人。而他们自诩为正义的代表,现在却发现自己是在助纣为虐,颠覆性的现实,彻底改变了他们对这个社会的看法。
“我已经说了,要开除你们的学籍,这一点惩罚绝对不会改变。不过我们马上准备成立一个善后小组,前往辽阳,同时也要处理黄家的案子,你们可以随同前往,多看看,多想想,或许会有收获,当然你们也可以不去,一切随便。”
张廷兰交代了两句之后,就让人把黄观等人全都带了下去,然后他对张作霖说道:“七大爷,永江先生已经对囤积居奇的地主采取了行动, 不过我估计要想让将近十万缺衣少食的灾民度过寒冷的冬天,只怕很困难!”
“是啊,辽阳本来就遭了灾,然后又出了民变,这些老百姓能不能熬到明年开春,谁也说不准啊,按照以往就是开粥厂,让老百姓能有一口稀粥活命吧。”
张廷兰摇了摇头:“七大爷,舍粥其实就是画饼充饥,是在让老百姓慢慢走向死亡。大冷天,灾民们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每天喝一顿粥,除了身体特别好的之外,老弱妇孺有谁能够挨过去啊。舍粥不是在救人,而是让灾民看到一点希望,而不去闹事,不过这点希望终究是渺茫的,一个冬天下来,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会丧命,他们到死都不会明白,正是那些粥要了他们的命。”
张廷兰毫不留情的戳穿了舍粥的虚伪,然后说道:“这种救灾方式坚决不能再用,我建议采取以工代赈的模式,把灾民当做劳动力,然后用来抵押,向银行获得贷款,然后用贷款安置这些灾民,等到明年开春,我们就组织他们屯垦种地,五年之后还清贷款,他们又是自由之身,还能获得土地。”(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 卖身契
“拙言,我何尝不知道靠着舍粥救济灾民,其实就是在等着看他们死啊。不过暂时又想不到什么别的主意,我才让雨帅把你找回来,没想到拙言果然是头脑敏捷,竟然能想到用未来的东西进行抵押,这可是一大创举啊。”
王永江对张廷兰的主意是赞不绝口,不过张廷兰却苦笑着摇摇头:“永江先生,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变相成为农奴而已,算不得什么进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帮助农民,还要从土地上面下手,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得没错,中国早就有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清丈田亩只是第一步,如果能做到平分土地,让所有人都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个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对于王永江有这样的看法,张廷兰一点都不奇怪,中国历朝历代都在土地上面转圈,多少人都主张抑制兼并,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却需要弥天大勇,毕竟要和整个阶层对抗,所有靠着土地食利的地主都会拼命的。
“永江先生,依我看东三省地广人稀,可利用的荒地不计其数,土地问题还不急迫,我们回旋的余地还很大。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经济手段,调整利益得失,一面组织农民广开荒地,修建大量的水利设施。一面制定法律限制地租,扶持工商,虽然利益杠杆的调节,让资金流向工商,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一举解决土地问题。”
“拙言,你要组织这些灾民开荒屯田,就是打算实现这个想法吧。”王永江笑着说道:“你的想法一向不错,不过这件事情你想简单了,光凭着利益调节。就能让地主放松对土地的追求么?这是你一厢情愿啊,明清以来,晋商和徽商手握大笔的财富,他们靠着经商能赚几十万的银子,结果他们不还是会花费大笔的资金购买土地,守着几千两的地租么?”
以末敛财,以本守家。传统的力量是何其强大,已经深入到了骨髓之中,哪怕土地的收益再少,也会有大量的商人趋之若鹜。就算到了后世,已经无法购买土地,中国人不还是热衷房产吗,这也是对土地痴狂的一个体现。
张廷兰原本也想过这个问题,以为只要利益驱使。就能水到渠成,成功的让地主放弃土地。听王永江这么一说。真的有些想当然了,传统的力量往往是难以扭转的。
“永江先生,我们在建立开垦荒地的时候,不妨参照西方的农场模式,用新的管理方式,这样产出更多。成本更低。我们用新的农场模式同地主的租佃模式对抗。农民在我们这边赚得钱多,而且更有尊严,自然就能迫使地主进行改变,或者是也变成农场模式。或者是被淘汰掉。”
王永江想了想,笑着说道:“这个办法就是逼着地主去改变啊,而且能培养出新的农场主阶层,只要他们实力足够强大,就会自动和地主发生对抗和争夺,我们再做什么事情,阻力就会小很多。拙言,这次的灾民就托付给你了,你一定要把农场模式搞出来,以后奉天大规模的改造农村,你这就是试金石。”
农场主和地主都是靠着土地为生,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农场主是在工业条件之下产生的,他们要对土地进行管理,要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要为自己的产品找到销路,简单地说农场主就是特殊的工厂主,而农场之中的农民就是特殊的产业工人。
而地主则不然,他们只是把土地交给佃农,自己什么都不管,只是到了最后,收取地租,更像是高利贷者。谁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其实一目了然,东三省有广袤的土地,而且平原居多,拥有建设农场的条件,因此张廷兰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了信心。
王永江这次到了辽阳之后,想的事情也很多,他不只是解决一个民变这么简单,而是要找出农村的问题,然后再找出解决的方案,和张廷兰谈了一会之后,王永江觉得自己终于有了一些思路。
“拙言,咱们先看看那些灾民吧,你想把他们买下来,还要他们愿意才行啊。”
张廷兰和王永江一同到了辽阳城外的临时安置点,这里聚集了将近一万名灾民。张廷兰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直生活在繁荣的奉天,对于这个时代的贫穷落后还没有太深刻的感触。
不过现在眼前所见,却是彻底震惊了他,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灾民,破碎的衣衫挂在嶙峋的骨架上面,身体干瘦干瘦的,似乎除了皮就是骨头,没有一丝肉,黝黑的脸上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