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兵法-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而被曾参一气之下除名。吴起离开曾参后,开始弃儒学兵,这期间一直呆在鲁国,学成后也就在鲁国做事。
公元前410年,齐鲁之战爆发。鲁国的国君听说吴起很有才能,便召见他,想任用他为大将。但询问得知,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两国交战,容不得半点疏忽。鲁君细想之后,便没有启用吴起。后来,有人上报鲁君,说吴起的妻子死了,鲁君这才放心,任命吴起为大将,派他率军出征。吴率的军队,大败齐军,得胜而回。很多人传说,吴起为了当将军,取得鲁君的信任,把自己的妻子杀了。但毕竟无人亲见,此事真伪莫辨。无论如何,吴起这次是率领的兵少将弱的鲁军打败了强大的齐军,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至此,报国之志才有所抒发。然而鲁国软弱无能,胸无大志,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不肯重用吴起,吴起壮志再度受挫,心知在鲁国实难施展自己的雄伟抱负,四处打听之后,得知魏文候求贤若渴,广募贤才,便离开鲁国,来到魏国。
吴起来到魏国之后,也是人地两生,正苦于无策之时,遇到了魏国将领瞿璜。这瞿璜也是个惜才之人,他知道吴起是个有才能的人,便先把他迎到自己府中,供他吃住,等到适当时机,再把他推荐给朝廷。
正巧这一日,魏文侯想派人去守西河。商议之时,瞿璜向魏文侯推荐吴起,说他是个有才能的人,能当此重任。
魏文侯思考之后说:“爱卿,孤听说吴起虽有才能,品德却不怎么样。他母亲死了,他都不回去守丧;为了当将军,又把自己的妻子杀了,这样的人……”
“大王,您想要成就大业,而吴起又有真才实学,您选拔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点小毛病也是在所难免的。再说,儒家的礼教我们也不是一定非遵守不可。吴起杀妻只是传闻,就算他真的杀了妻子,也是因为他急于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呀。咱们不正应该利用他的这种进取心吗。大王,您认为如何?还请您三思。”
瞿璜说罢,便默然不语,站立一旁,专等魏文候开口。
魏文侯想了好半天,才说道:“既然爱卿已经想得这么周全,那就召吴起进来吧。”
“是”
瞿璜出去不大功夫,便将吴起带了进来。吴起见上座一人,必是魏文侯,倒身便拜:“参见大王。”
“噢。起来吧。这位可就是霍爱卿口中所说的吴起吴大将军?”魏文侯边说边细细打谅吴起。
“末将不敢。末将便是吴起。”
吴起穿了一身书生衣服来见魏文侯。魏文侯国心有顾忌,一开始便对吴起没什么好印象,便不冷不热地开口道:“先生是学文的,还是习武的?”
吴起岂是愚钝文人,见魏文侯这种态度,便知道他是瞧不起自己,于是,顺口答道:“大王,文、武在下都曾习过,且也研究过孙子兵法,行过军,打过仗……”
哪知魏文侯认为他是夸夸其谈,根本不愿多听,便打断他道:“先生不知,我不喜欢多谈打仗的事。”
吴起微微一笑,说道:“各人喜欢谈什么,是各人的志趣。爱好决定的。但是,您说您不喜欢谈打仗的事,恐怕不是您的心里话吧?”
魏文侯听罢吴起的话,心中暗暗一惊,暗想:我心里想什么,难道你会知道?想到这里,魏文侯想要试探一下吴起,便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随口说道:“听先生这话的意思,是能测知人的心理吗?我到想领教领教。”
吴起是何等样的聪明人,一听魏文侯这话,便知他是在试探自己,于是从容答道:“大王,恕在下冒昧,有些事想请教一下大王。您整日派人训练军队,难道只是单纯为了增强军队素质?您的兵器作坊里日夜打制刀枪剑戟,难道是为了观赏吗?您又打造了那么多战车,单是出游、打猎,我想恐怕用不了那么多吧?”吴起这一番话说得魏文侯心服口服,暗暗为吴起的精明、细心伸大拇指。
至此,魏文侯才相信吴起确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于是,立即站起身,走到吴起面前深施一礼,说道:“先生,您就是我要拜访的贤才,刚才冒犯之处,还请您多多包含。依您之见,要想富国强兵,该如何去做呢?”
吴起一见魏文侯这态度,知道他是真心请教,便也谦恭的说道:“大王,要想富国强兵,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现在您已经好了准备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再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国家本身必须首先要自强。不能等敌人来攻打才开始防御,这就晚了,我们必须及早防御,巩固边防。您现在应该访求有才能的人,统领、指挥军队,做到有防有守,能敌能御。”
“先生,您就是我要访求的人啊。”于是立即任命吴起为大将军,派他去做西河守。
吴起到西河后,整治边防,加固城墙,训练军队。带领百姓改良土壤,耕种梯田,又时刻微服私访,体恤民情,深得百姓爱戴。不几年的功夫,把个西河治理得进可攻、退可守。
公元前409年,吴起带领军队渡过黄河,攻克了秦国的临晋、洛阳、合阳等重要城镇,最后打得秦军大败而逃。吴起率领军队一直追过渭水,打到郑国,把秦国西河一带的要塞全部夺了过来。
如果当初魏文侯只注意吴起的一些缺点和毛病,而忽视了他的军事才能,那他的损失将会多大呀。由此看来,一个领导,特别是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领导,在选用人才之时,一定要不拘小节,不能求全责备。
要慧眼识珠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如饥似渴。但是由于领导制度还不是很健全,使得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拒之门外,英雄无用武之地,这种情况很值得深思。
在一家国有单位里,某局长坐镇全局,局里一切员工的接收,调度都要由他亲自审批。一次,从外局调来一位王姓科长,这位科长组织能力很强,办事效率也高。报到之日,局长打量又打量,观察又观察,发现这位科长头发较长,衣服穿得也很随便,便对人家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总觉得王科长的工作鉴定与他的行为、衣着不相称。便开了口:“同志啊,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从基层锻炼上来的,你刚来,还不厂解这里的情况,还是先到下边去体验生活吧。啊,你觉得怎么样,”说完,便眯起小眼,不再开口。
这位王科长偏偏脾气倔强得很,听局长这一席话,是没把他放在眼里,转身背起行李就住到了传达室。结果,这个局的工作还是老样子,一些有本事的人也都纷纷要求外调,因为在局长眼里,根本就没有他看得上的人才。
王科长是个有能力的人,却因为外表不符合局长的要求而被打人“冷宫”。显而易见,领导者在选用人才时,不能太过于苛求,要根据工作的性质选用人才,不要拘于一定的程式。
另外,领导者在选用人才的时候,还要注意任人为贤,一定要考虑到工作性质是否符合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且这个人也必须真正具有相应于实际工作的真才实学。否则,再好的工作,任用不得其人,也会事倍功半,甚至事得其反。
吕蒙是东吴的大将,当时是把守陆口,陆口隔江与荆州相望。而关公在刘备、孔明人川后,独挡一面,把守荆州,后队他来主动出击,把已被曹军占领的襄阳也打下了,且水淹七军,擒获了曹操的猛将于禁、庞德,一时名声响震大江南北。关公虽占领许多地方,但因战线过长,心中忧患也是一天天加深。
陆口守将是名将吕蒙,关公不敢抽空荆州的兵去援打樊城。这样,魏、蜀、吴三国在这时便展开了混战:关公乘机袭击曹营,而东吴又对他虎视耽耽。曹军对关公深恨不己,暂时抛弃嫌隙与东吴联手,协助东吴进攻关公。
孙权看准战机,决定在这种形势下进攻荆州。他把自家的堂弟孙皎与吕蒙叫来让他们共作领军之将。吕蒙对此心有不满,便说:“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
孙权听了吕蒙的话,心下暗自揣测:吕蒙此话到底何意?独用,莫非吕蒙已有破敌之计?想到此,孙权恍然大悟,一定如此!于是他便把吕蒙召来,说道:
“吕将军,孤就任命你为领兵大都督,总管江东诸路军马。”
“臣领命。”吕蒙领了军令,转身走出营帐。
而孙权则让孙皎在后方接应粮草,与指挥权相差千万里。
孙权独用吕蒙,吕蒙带领东吴兵偷袭了荆州。而失去荆州,对关公的军队来讲,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因为这一来,关公军心涣散,后方给养断绝,终致麦城败绩。
吕蒙取得的胜利与孙权的信任密不可分,当然也与孙权的慧眼识珠密不可分。假若当初孙权不认定吕蒙有真实的本领,而是一意孤行,那么,吕蒙必不为孙权所用,则收取荆州就又另当别论了。
这些都应是我们现代的领导者引以为鉴的。
方圆兵法(兵法四)
投石再看水深浅
三年的哑巴
领导者识别人才有很多方法,但关键一点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
无论什么样的领导者,都希望国泰民安,繁荣富强,而且绝大部分的领导者也都清楚,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因此,领导者们在选择人才时是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管先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应该把工作做好,尽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中国古代的庄王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他在识别人才上有着自己的方法。
庄王即位之初,并不是一位让人称道的好皇帝,相反的他却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其实,这只是庄工的一策略,但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自己暗暗地进行,并在暗中观察。
有三年时间,庄王将国家大事抛在一旁,置之不理,整日纵情享乐,沉涵酒色。他不但不理会诸大臣的非议。反而在国内贴出告示,实行“‘谅者处以死刑”。命令一下,朝中大臣们终日惶惶恐恐,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是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