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骗子忽悠了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你是被骗了。”听完老高的讲述,民警已做出了判断,“我们今晚没有任务。”
防骗方法
老高做错了一件事,就是他自以为是,误判了人。凭直觉,看到对方穿警裤就认定是警察。谁都知道警察和骗子是死对头,是两个绝对不相混淆的概念。而骗子们正是利用了人们这一逻辑思维,蒙蔽其思想。
通常,狡猾的骗子在确定作案之前都会进行周密的策划,既不能惊动对方,还要分散其注意力。换言之,骗子们利用不起眼的、但富有表现的细节在自己的猎物周围营造出一片幻觉的空间,使被骗者丧失警惕。故事中的老高就是在骗子营造抓贼的紧张氛围中,丧失了警惕性,乖乖地听从“警察”的摆布,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在生活中,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是防骗的首要条件。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能察善辨,善于思考实乃道中之道。只是会想还不够,尚需要推导,尤其要能预估后果。”
如果老高当时不是那么冲动,而是冷静地考虑一下,这样做将会给自己带来哪些后果时,相信他是绝不会去做的,骗子的阴谋也就不会那么轻易得逞了。
假身份骗局
老赵开着出租车遛街,只见路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衣着整洁,鼻子上架着副金边眼镜。一看就知道是个精明能干的公司业务员,再看他的站位八成要打车。果然,小伙子向老赵招手,老赵停住了车。
“去电子一条街。”小伙子说。
“在那边儿工作?”老赵和所有的“的哥”一样,每天只要车上有客,就想跟人家聊上几句。
“不是,给公司购置办公用品。”
“噢,新开的?”
“对,中外合资的。您开多少年车了?”
“快10年了。”
“我在公司主管外联,老板昨天打电话通知我,让我先租辆车。我正准备和一个开出租的同学联系,要包他的车呢。可他没开几年车,上次拉我办事,差点儿撞车。”
“年轻司机就是愣。”
“老哥,您要是包月,每月多少钱?”
“6000。你的同学要多少钱呀?”
“7500,比您的价多1500呢。钱多少无所谓,这小子开车没谱,哪天再把我们老板撞了,那我就惨了!老哥,您先靠边儿停停,我和您商量商量这事。”
老赵把车停在了路边。
“我给您7000一个月,您干不干?”小伙子很真诚。
“这我得考虑一下。”
“我们老板外出不在本地的时候,你可以出去跑点零活儿。有事儿我随时打电话联系你,你有手机吗?”
老赵说没有手机,小伙子又说:“我叫公司给您报销2000元买手机的钱。”
“你们老板能同意吗?”老赵有些担心地问。
“这事儿我说了算,只要您同意,从今天开始就算包车了,一会儿到我们公司签了合同,我先付一个月的订金7000元,您看怎么样?”
老赵点点头同意了,心里暗自高兴。
“那您今天就算上班了,我先带您去买手机。”小伙子看了一眼老赵,接着说:“不过我出来没带这么多钱,您先把这钱垫上,一会儿到公司我连订金一块给您。”
“怎么你出来没带钱?”老赵有些疑惑。
“我是临时决定用您的车的,哪儿有准备呀。”
老赵想想也对,反正自己早想买手机了。经小伙子推荐,老赵在一家电讯商场花2000元,买了一部不错的手机。
“上号吗?”营业员问老赵。
“不用了。”小伙子抢先回答。
老赵不明白为什么买了手机却不上号。等两人出了商场,小伙子才解释说:“不用他们上号,咱俩去长安商场,我那儿有朋友,上号便宜,能省点干吗不省呢。”小伙子说得极其真诚。
车子停在长安商场外面。小伙子拿着手机下车就要进商场。老赵觉得不妥,叫住了他。要求俩人一块去。
小伙子拿出身份证说:“您不相信我,也难怪,咱们刚认识!这是我的身份证,一会儿我回来您再还我。”老赵收了身份证,同意了。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小伙子也没出来,老赵掏出小伙子留下的身份证,仔细看了看,虽说不是很清楚,也找不出什么破绽,照片上的人就是他,看看上面的姓名和地址,老赵不安的心踏实了一些。
两个小时过去,小伙子仍然没出现。老赵紧张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他冲进商场楼上楼下的跑了几圈,也没见到小伙子的影儿。他又开车按照身份证上的名字、地址查找,结果身份证是假的。
防骗方法
老赵被骗的案例中,本来有四个明显的漏洞:第一次,小伙子称为他买手机却不掏钱;第二次买了手机却不上号;第三次不让他一同去商场;第四次看到对方的身份证模糊不清。在每一次漏洞出现时,老赵虽然有所警觉,但他怕丢掉这份活儿,违心地迁就了对方,才使对方有机可乘。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验证对方所说的公司是否存在,如果对方答应买手机,那就要求对方付钱买,俗话说“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是对付骗子最好的方法。
假乘客骗局
自从下岗后,朱先生就买了辆车,干起了出租行业。三年来他小心谨慎,从未出过什么差错。
10月初的一天上午,朱先生拉了一位东北口音的中年男乘客,路途不远只有10元的车费。下车时,那男子拿出一张百元钞票付款,朱先生接过仔细辨认是真钞,就找给乘客90元,其中一张面值是50元的。那乘客接过后看也不看就顺手揣进兜里下了车。
这时,又有位“乘客”打车,朱先生便启动车上路。就在朱先生的车刚走,刚才下车的那位乘客就拦下另一辆出租车,对开车的司机说:
“您开快点,追上前面那辆车,他刚才找了我一张假钱。”
与此同时,朱先生车里的乘客一再要求他将车开回原来他上车的地方,说有东西落在那儿了。朱先生只好把车靠在路边,等着掉头时,被后面赶上来的出租车追上。
刚才下车的那位乘客走到朱先生面前,拿着乘车的发票和刚“准备好”的那沓钱,怒气冲冲地对他说:
“你怎么能用假钱糊弄人!要不是我发现得早,就让你溜了。这么着吧,你赔我50元算是耽误我的时间损失,不然的话,我跟你没完!”说着把一张面值50元的钱甩给朱先生。
车里的“乘客”也旁敲侧击对朱师傅说:
“这缺德的事你也做得出来,要你赔50元算便宜你了,还不赶快赔给人家钱,别再耽误我的时间。”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朱先生弄蒙了,他想和对方理论,可又怕车上的乘客闹意见,只得按照“乘客”的要求赔了100元才算了事。
防骗方法
这是一起由两人组成的碰瓷骗局。先由其中一人扮做乘客,通过找钱为缘由,挑起事端。另一人则以落东西为由,要求被害人停车。两人一唱一合,迫使被害人出钱了事。
若要避免此类骗局发生,在现金结算时,一定要当面认清,做到唱收唱付。“乘客”在朱先生找给他钱时,连看都不看,故作大方时,朱先生就应该有所警觉,提醒他当场看仔细了,事先声明,事后不负责。
在“乘客”提出无理要求时,朱先生更应该果断地报警,做贼心虚的骗子是不会愿意惹麻烦的,自然会收手。
“撞”老人骗局
本来在这里掉头属于违章,可是这里没有安装电子眼,看见对面马路上有人招手叫车,老刘就图方便掉头。他刚转了一半,没想到就撞倒了一个从胡同走出来的老人。
老人倒在地上手扶左胸不住叫疼,这时,老人的外甥女跑过来,协助老刘把老人抱上车,送到了医院。
X光拍片检查,老人左胸肋骨骨折,需要住院治疗,治疗费至少要3000元。
老人外甥女把老刘拉到一边,要求他拿1000元私了。
老刘想反正自己的出租车买了保险,不同意私了,要求经过交警部门解决,于是,他到医院值班室给交警队事故大队打电话报警。可是等他再回到病房时,却发现老人和他外甥女都不见了。
事故大队的王队长来到医院,听老刘讲了事情经过,觉得事有蹊跷,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一场类似车祸,他从手机里翻出一张伤者照片叫老刘辨认,老刘一眼认出伤者正是被自己撞过的老人,王队长断定这是一伙骗子。
经过公安部门缜密部署,终于抓住了这伙骗子。
原来,老人几年前曾遇到车祸,左胸肋骨受伤,早已治愈,但X光片上还有骨折显示。他外甥女得知此事,便设计要老人假装撞车,再由她出面向司机索赔。
防骗方法
这是一起典型的碰瓷骗局。
第一,首先由“乘客”主动发难,诱司机发怒,再以撞伤人为由要求索赔,最后由“目击者”出面讲情,让司机赔偿结束骗局。
第二,老人选择的撞车地点多数是在司机容易违章行车的地方,撞车后,由于司机违章在先,一般不敢报警处理。到了医院又拍出骨折片子,司机见对方是老人,怕夜长梦多,只求快速解决,便自认倒霉,掏钱私了,于是骗子得手。
在这起骗局中,骗子们将受害人的注意力进行了高度控制,致使受害人无暇分析事情的真相,而上当受骗。
在遭遇交通“事故”时,要主动拨打报警电话,不要请求私了。尤其感觉表面上很巧合的事故,一定要让交警来解决。这样骗子就无计可施。
金蝉脱壳骗局
下午2点多钟,宋先生正在白色尼桑出租车里等候乘客。一名男青年敲开他的车门,说:“我想租用两天车,每天车费400元。”
宋先生一天跑下来也不过300元左右。就爽快地答应了。双方约定明天上午9点,在蓝天宾馆前见面。
第二天,男青年如约而至,还带了一位长头发的漂亮姑娘。按男青年的吩咐,宋先生一直朝着东南方向行驶。沿途曾多次让宋先生停车,说是去讨债,让姑娘留在车里,他一个人拿着手提包去。每次回来都会把成捆的百元人民币放进一个黑色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