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相公 >

第5章

唐朝好相公-第5章

小说: 唐朝好相公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秦超为人和善,行事勤奋,虽在村中借食,但却时常为村民讲故事解闷,百姓们对其感官都很不错。

    有了大量村民的证明,事实的真相也已经呼之而出。

    “木老三,对此可有异议?”屈突通恶狠狠的顶着木老三,他平日里最恨的就是这种人,当然,即便不恨,他也要严厉的处置木老三,但也绝不能过份处置,一切为了洛阳的安稳。

    “仆射,不是这样的啊。”木老三像是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低着头,颓废的为自己辩解道,如此多的人出来作证,对方又是仆射,虽说是检校,但那也是仆射啊,他木老三一个秦河村村霸,怎敢跟洛阳老大叫板?

    但是就那么认输也不是他木老三的性格,如今刚好被仆射给撞到,而这仆射还又好死不死的非要管闲事,最终木老三也还是想挣扎一番。

    “抓起来!”

 第7章:蒋国公屈突通

    木家主动挑起了事端,但却又不敌人家,这次木家的脸面也算是丢尽了。

    屈突通根本没有给木老三任何辩解的机会,连同木老三的那些族人与家丁,一同被那一百多仆射亲卫骑兵给控制了起来。

    而先前还一脸嚣张的木家族人家丁,在锋利的横刀的威胁下,一个个蹲在角落里,双手紧紧的抱着脑袋,与先前的嚣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仆射!小民有一远房叔父为庐江王麾下兵曹参军王利涉,还望仆射饶了小民这一次,小民日后定当安心做人,不再生任何贪念。”木老三急忙搬出了自己的救兵。

    屈突通微微皱了皱眉头,他跟庐江王李瑗的关系并不好,李瑗仗着自身的地位,在朝中更是举目无人,横行四措,且拥兵自重。

    在屈突通来洛州上任之前,朝廷已经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前去征召李瑗入京,但后来情况怎么样了,屈突通也并不知晓。

    兵曹参军并不是个什么高大上的职位,但李瑗是亲王,是皇帝李渊的侄子,他的府下配备一名兵曹参军,亲王府的兵曹参军为正七品下。级别虽然不高,但却是李瑗的心腹,在李瑗面前也能说上一些话。

    而李瑗又是出了名的护短,不管对与错,他的人一定是对的,李瑗没有统兵之才,也唯有使用这种方法来笼络人心,所以屈突通等实力战将对李瑗还是很看不上眼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秦王征召李瑗进京,其实就是察觉到了李瑗与太子齐王等人暗中勾结,征召其入京,其实只不过是想判断一下庐江王李瑗是否有谋逆之心,若是庐江王拒绝入京,那倒是好说,朝廷立刻就会派大军前去剿灭。

    若是李瑗听从征召进了京,那这件事情可就难办了,秦王是不会杀李瑗的,毕竟手上已经有了太子和齐王的血,最有可能的便是软禁。

    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李瑗的自此之后,也只能是虎落平阳,连李瑗都混得如此,他手下的人又能掀起什么样的浪花?

    “即便是庐江王,也要遵循大唐律法,光天化日之下强抢孤儿中男粮食,这事就是到了陛下哪里,庐江王也不敢说他占个理字!”屈突通很快便捋清楚了其中的要害,他完全没有必要给李瑗面子,更何况还是李瑗手下的一个七品官?

    “好,仆射真是为明官啊,不畏强权,只明事理,洛阳有如此明官,我等百姓定可安稳劳作。”屈突通的举动还是赢得了一大片百姓的认可,不时的有人站出来叫好。

    隋末兵乱,中原大地涂炭生灵,百姓流离失所,直到武德四年,秦王亲率大军于虎牢关大败窦建德部,中原地区这才算是重新恢复了稳定。

    武德五年和武德六年,朝廷都在安抚百姓,尽可能的使中原地区恢复正常,直到武德七年,中原地区的情况这才稍稍好了一些。

    但中原地区为狭乡,狭乡是指人多地少,人少地多则被称之为宽乡。

    尽管遭遇了十多年的战乱,但中原地区的人口依旧要比关中还要密集,而此时的百姓,虽然被安置于此,但却始终不敢安心劳作,生怕时不时的再爆发战乱,特别是北边的突厥。

    另一个原因便是洛阳的官员也并不怎么清廉,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屈突通这一番表态,无疑是给秦河村的百姓吃上了一颗定心丸,而今日发生在秦河村的事情,也必定会传遍四方。屈突通倒是利用这个机会狠狠的为朝廷刷了把声望。

    “大郎,此物亩产却有四石?”屈突通上前两步,看着那被摆在土堆上的土豆,啧啧称奇道。

    此物他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而且看个头也并不小,若亩产真能达到四石,那……

    “回仆射,某已确定马铃薯亩产在四石以上。”秦超笑着回应道,土豆不是什么稀罕的食物,虽然在大唐的确很稀罕,而且这么高的亩产,能给大唐带来的影响可是巨大的,而且秦超也隐隐的感觉到了,眼前这位仆射的官职应该不小。

    虽然秦超并不了解唐朝的官职,但印象中自己在后世看过的电视剧上好像说过,皇帝身边有什么左仆射右仆射,那可是宰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尽管这仆射并不是朝中那个仆射,但是在地方上,能够被任命为仆射的,起码也得是洛阳的二三把手吧?

    崛起的机会来了,嗯,还是先套路一把这个仆射吧……

    “此前某种下三十二株幼苗,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照料,产出约一百五十颗果实,三四颗果实约有一斤,若将规模增加三四倍,便可亩产一石,而在某这座院落中若是种满,产量便会超过一石,若是在耕地种植,若是照料得当,亩产至少四石起,若是在沙土地种植,产量会更高。”

    尽管屈突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停着秦超的这番解释,也仍是再一次被惊的吓出了一身冷汗,亩产四石就足够吓人的了,这亩产六石……

    屈突通看了眼地上那被挖出来的土豆苗,种植的面积的确不大,三十二株被种成了三排,三排大约一步半宽,七八步长,若秦超所言确切,那亩产可不仅仅只是四石。

    “秦超,我乃秦王麾下检校行台仆射之职镇守洛州(洛阳),蒋国公屈突通。”屈突通忽然间正式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不过紧接着却继续说道:“表明身份,并不是为了施压于你,而是想要你知道,我是不会贪了你的功劳的,而且也有能力将此事上达天听。”

    解释清楚了自己的意图,屈突通再一次的开口道:“秦超,你可愿将这马铃薯上交朝廷,为民谋福?”

    “蒋国公?嘶,这就是蒋国公啊……”

    ‘扑嗵!’村中有三四名中年男子忽然跪倒在地,朝着屈突通猛的叩头,看的一众人等疑惑不已。

    “蒋国公,五年前您随秦王于虎牢关大战窦建德、王世充之时,职下便是您军中的一员,而当年职下也只能远远的看上一眼,未曾想今日竟能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蒋国公。”

    “大郎,将土豆交给蒋国公吧,蒋国公定会言而有信的。”

    “是啊,大郎,蒋国公可是咱洛州的恩人,当年还是蒋国公从王世充手中收复的洛州,若不是蒋国公当年奋勇相战,怕是现在咱们洛州还无法稳定下来。”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着秦超,听的秦超满脸的黑线,尼妹啊,老子又没说不给,怎么搞的好像我不想给似的?

 第8章:且听我忽悠

    蒋国公是谁秦超并不知道,但是现在他知道了,收复洛阳的大将,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也只能将蒋国公屈突通派往洛阳来亲自坐镇,因为洛阳就是在屈突通手中收复的,屈突通在洛阳当地可是有着不弱的声望,秦王不可能来镇守洛阳,那么这个事情自然也就落到了屈突通头上。

    对于这么一个能上达天听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秦超并不会拒绝,更何况百姓们对其感觉还算不错。

    “蒋国公,请听某一言,若蒋国公依旧决意带走马铃薯,某定无异议。”秦超想了下,就这么将土豆交上去,的确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荣誉,但顶多也就是授个勋官,想要授爵还是有些难度的。

    秦超可不想只在秦河村当一条咸鱼,既然来到了唐朝,总的干点什么才行,最起码也要搞个大新闻不是?

    “这马铃薯产量虽高,但某手中却只有这些,连一亩耕地都无法满足,即便是交给了朝廷,朝廷也无人能够种植,过了最佳种植期限,马铃薯便会坏掉,无法继续种植。与其冒险颗粒无收,蒋国公何不在等四五个月?

    如今马铃薯出土,只需月余便可继续种植,种植之后三月左右,便可收获,而这一百五十颗果实,大约能分为四百五十颗至六百颗幼苗,届时将产出一两千颗果实,那时蒋国公再将一二百颗果实送往长安,即便是途中损坏,这洛阳不还有可种植粮种?

    若是蒋国公肯等上个三五年的时间,某敢保证,届时蒋国公可将成船的马铃薯运往长安。蒋国公,勿以一时之利而误千秋之功呐!”

    “恩,在理!”蒋国公屈突通暗暗点了点头,心中也不禁是对秦超的感觉更好了一些。

    一介流民尚且能道出如此道理,他这个国公,又是行台仆射又岂能不知?而且屈突通对秦超也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觉得这家伙靠谱。

    不过不带走归不带走,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必须要上报秦王的,亩产四石,那可是千秋之功啊,若是能够在全国范围推广,那么大唐在灾年抗灾的能力可是猛然骤增,甚至即便是遇到了灾年,百姓也不会出现无粮可食的局面。

    “此物老朽带走十颗呈交秦王,余下的与大郎育种可好?”屈突通继续说道,这一次倒是降低了自己的要求。

    秦超点了点头,带走十颗倒也无妨,反正土豆育种又不缺这十颗,而屈突通今年已经七十岁高龄,且自身又是国公勋贵,能在秦超这个平民面前自称老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