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相公 >

第110章

唐朝好相公-第110章

小说: 唐朝好相公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早就知道了是秦超派人将王诗诗给劫走的,而这其中必然有程咬金的帮助,否则单以秦超的能耐,便是劫走了人,怕是连城门也走不出去。

    事实上不止李世民知道,几乎整个朝堂上下都知道这件事情,王家也同样知道,可那又怎样?秦超正得李世民的信任,这时候谁会去触碰这个霉头?

    没见王家只是暗中派人打听了一番,而没有明目张胆的去寻人吗?

    王家找不找人,找不找秦超的麻烦,这个还要看李世民的态度,若是李世民不想王家找秦超的麻烦,便是秦超间接的承认了这件事情,只要不对外宣扬,王家也不敢去找秦超的麻烦,可若是李世民点头同意了,那秦超的死期基本也就到了。

    秦超是个好人,是个懂得为皇帝分忧的好臣子,所以李世民暗中示警王家,莫要惹了圣怒。

 第169章:秘密

    ‘啪……’

    李世民面色骤然聚变,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的摔在地面上,脸上的表情更是复杂多变,让人瞧不出有半丝的作假。

    “知节,此意为何?莫不是多年的君主情谊,让你觉得什么事都可以跟着掺和了吗?”李世民冷森森的看向程咬金,虽是愤怒,却又并未恼羞。

    “陛下,这份奏折乃是秦超交与臣的,臣本来是训斥了那竖子一番,劝其打消这个念头。

    可那竖子非但不听,反倒是说,便是朝廷不允,他也要自掏腰包的办这件事,臣觉得此事事关国本,臣不敢私下扣留,便匆忙进宫呈与陛下。

    请陛下放心,臣会令人盯紧秦超的,绝不给他任何肆意而为的机会。”程咬金半真半假的说道,反正都无关紧要。

    至于李世民的态度……

    还是算了,什么狗屁的态度,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现在李世民已经是了皇帝,凡事必将三思而后行,此事事关重大,若是李世民态度暧昧,让人摸不清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程咬金虽混,但也不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混子,至少他心中很清楚,此时李世民对他的怒火,其实不过是为了安定那些世家儒家而已,骂两句,又少不了一块肉,管他呢……

    “此竖子你程知节看不住。来人……”李世民想了下,觉得这事还是不能让程咬金参与,但奏折上的内容,却又让李世民很心动。

    打心底里,李世民是不大愿意拒绝的,但在这个时候,他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去干。

    屋外自有待命的官员应声而入,李世民一脸震怒的吩咐道:“传旨,令秦超立刻返回西灞村,安心种他的土豆,种不出来,朕拿他是问。令苏烈率部驻扎西灞村,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等不准靠近西灞村,也不准秦超离开西灞村,违令者捉拿入狱,待查明原因,该关的关,该斩的斩。”

    “诺!”待命官员小心翼翼的记下旨意,匆匆领旨而去。

    “等等,每月准许秦超去程家庄三次,永安坊三次,每次必须由兵士相伴,每次不得超过两日。”李世民忽然想到程家庄也有土豆试验田,而城中则有永安坊也离不开秦超,所以也适当的给秦超的束缚放松了一些。

    “诺!”

    吩咐完之后,李世民转头看向程咬金,道:“回去告诉那竖子,再敢让朕听到关于这奏折上的半点内容,就把他派到北地边疆与突厥人为伍。”

    “诺!臣定会警告秦超。”程咬金啧了啧嘴,到底是皇帝,这手段,啧啧……

    程咬金心满意足的退去,李世民忽然有些关心兵士的训练问题,于是便派人召见了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

    约莫一刻钟的功夫,两人身后各跟着一小斯,怀中抱着一堆厚厚的文件资料,里面全是关于整军备战的资料。

    “陛下,秦超那套练兵的办法还真有用,虽然看似效果不大明显,但细微的改善还是有的。只是臣觉得,此套练兵方案应该不是完善的,臣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刚一进门,杜如晦便滔滔不绝的说道,身旁的史官也是连忙提笔记录着。

    恩,皇帝很牛掰,但皇帝也很无奈,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史官跟随,哪怕是吃饭,史官也会跟在旁边,若只是唠个家常什么的,史官自然不会提笔记录,但若是训斥皇子,以及提及一些史官们觉得重要的事情,则会提笔记录。

    而笔在史官手中,史官又不受皇帝的约束,他们想记什么,自然就会记什么,别说皇帝下令某一句话不准记,若是皇帝说出这句话,史官更是会连这句话也给记载进去,更悲催的是,皇帝还不能看史官记载的内容。

    但这并不意味着史官可以乱记,这些史料有专人审核,而审核的人也跟在旁边,若是看到史官乱记,那是会被抄家灭族的。

    杜如晦知道程咬金刚刚离开,而李世民绝不会因为这事召见他们,于是便抢先开口道。

    前面跟程咬金的对话好不容易避过了史官的记载,原本史官是想看一下那份奏折的,但被李世民给瞪了回去,这次说啥也不能让史官看到。

    恩,李世民已经有了想要修改史书的想法。

    “朕派了苏烈驻扎西灞村保护土豆,也令秦超禁足西灞村,关于这套练兵法,回头你与苏烈交代一番,让他多讨教一下,看到底哪里出了遗漏。”李世民接过一大堆纸质资料,悄然无息的将秦超的那份奏折夹了进去。

    李世民看了会兵部的资料,转而将资料递回给杜如晦,道:“要想办法提高将士们的训练情绪,突厥南下,此仇必报,朕希望可以一战而定北疆,免去大唐未来数百年遭受战火的可能。”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龄,问道:“民间情况如何?”

    “百姓以日趋稳定,但今年冬天干旱,鲜有雨雪,虽朝廷以尽力打井,然数量毕竟太少,只能勉强保证庄稼可以浇灌,想要灌溉,还需几年方可。所以臣打算拟个章程出来,年后开工,于各地建立规模不等的常平仓,尽力储备粮食,以应对有可能到来的天灾。但时日终究是太短,此次怕是难以起到效果。”房玄龄回复道。

    房玄龄是宰相,杜如晦是兵部尚书,李世民的天策府,在前期的时候倒是储备了不少的人才,若不是因此,便是上了台,李世民一时半会儿的也很难控制局面。

    “建常平仓需大量钱财,可推缓而行,应将钱财尽数购置粮食,以待急需。”李世民点了点头,给出了建议,旁边的史官则是连忙记录,压根没有抬头观望的机会。

    李世民紧接着说道:“你们回去都集思广益,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应对。”

    “诺!”二人匆忙答应。

    随后又讨论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大约一刻钟之后,两人这才亲自抱着那叠厚厚的资料离去,秦超的那份奏折,也正在其中。

    而李世民虽然避过了史官的眼目,却没有避讳杜如晦,所以那份奏折,杜如晦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于是亲自抱着那些文件,拉着房玄龄一同进入了兵部自己的办公室。

 第170章:雄心壮志

    兵部,关上房门,叫上心腹亲自把守,杜如晦与房玄龄二人这才从一堆文件中翻出了那道奏折。

    ‘嘶……’

    看着奏折上的内容,两人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连玄武门的时候,他们两个都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两人不由相互对望一眼,心中满是震愕。

    “那程知节没这个胆量吧?”房玄龄揉了揉太阳穴,满是头疼。

    “程知节的确没这个胆量,可程知节却有胆量把这份奏折给递上去。”杜如晦点了点头。

    程知节是什么人,他们都很清楚,外表看似五大三粗,混人一个,可实际上则是心细如针,不能干的事情,他绝不会乱干。

    而李世民这次这般处置这道奏折,其结果也已不言而喻。

    李世民显然已经被奏折上的这些内容给深深的吸引,现如今剩下的,不过是来寻求一下他们的支持而已,或者说,就是单纯的通知他们一声,免得到时候搞出什么乱子。

    “你的意思是说,这是秦超的手笔?”房玄龄试探着。

    杜如晦继续点了点头,“除了那竖子以外,没人敢有这个胆量。”

    “此事断然不可,这非要惹怒了世家门阀不可呀……”

    ……

    将整个朝堂上下搞的混款不堪,可最会祸首秦超,此时却在苏烈的保护之下缓缓的朝着西灞村驶去。

    苏烈此时的地位较为尴尬,身上有明确的官职,但却只是个从七品下的校尉。

    对于苏烈来说,从七品下并不丢人,好歹也算是有了重新崛起的机会,再者他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但是对于苏烈的安排,却又有很多人都看不懂。

    从七品下的校尉,按规则也就是个折冲府校尉的级别,无论是名称还是什么,均是依照折冲府置办的。

    但苏烈却隶属于左卫,然实际上,却又只归左卫大将军秦琼管辖。

    苏烈手下有兵两千人,超出了当下折冲府的编制,且这支驻扎于长安附近的军队,却从不参与城中守卫任务,除此之外倒也还有一支比他还特殊的,那是李世民手中最为精锐的玄甲军。

    玄甲军也有兵力约两千人左右,但具体多少却无人得知,这是李世民的机密,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玄甲军也并未派上用场,或者说是李世民不敢用。

    若说李世民想打造第二支玄甲军,倒也是有可能,可苏烈手下的这两千人,所配备的装备却与普通府兵无异。

    不似卫兵,不似府兵,不似玄甲军,整个就是个四不像,李世民到底想干啥?这也很值得让人寻味。

    别人怎么看,苏烈并不在意,他只知道,手中的这支军队,就是他重新崛起的关键,只需要将这支军队训练出来,能够在战场上不亚于任何一支军队,那么苏烈便算是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