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超级军工霸主 >

第644章

超级军工霸主-第644章

小说: 超级军工霸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构建了一些基础性的架构;
  恰在此时,为了提高高新机平台的可靠性,改善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运十平台的主攻方向,于是程远航便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份架构,在经过一番整理和修改后,便形成了今天卢嘉栋看到的简易脉动式生产线:
  “我们经过测算,以检修海航的歼六为例,利用新式生产线,效率提高了15%,成本降低了12%,合格率已成了11%……”
  “已经很了不起了,很了不起了!”
  没等程远航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由衷的赞叹着,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没有方面快捷的网络,更没有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只依靠各平台班长们的小红旗、对讲机、小哨子以及蚂蚁一般仓储人员的往来运送;
  这个简单的都有些简陋的脉动式生产线,却依然爆发出惊人的生产效率,或许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会嘲笑这条生产线的落后,会讥讽中国人是在飞机制造领域运用人海战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只有中国人才有这样的品质和毅力来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只有默默无闻,却伟岸非凡的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才有这样的智慧去创造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壮举!
  眼前的脉动式生产线便是一个最好的范例,诚然它的自动化并不高,信息化也不足,在工种和工序分配上也有不合理之处,但正如卢嘉栋在谈论新式多用途战机时说的那样,我们所需要正是一个可以不断更新升级的平台,如果说新式多用途战机是支撑军队战斗力的平台,那么脉动式生产线何尝不是支撑整个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平台呢?所以,卢嘉栋的这句“很了不起”并不夸张,反而却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卢总,您的评价太高了!”
  卢嘉栋是觉得这条生产线很了不起,但程远航却还是有些不满足,正因为如此,在卢嘉栋话音渐落之际,这位头发斑白的老航空人微微摇了摇头,不无遗憾的说道:
  “这条生产线的整体理念是好的,但自动化程度却并不高,很多地方需要人工处理,免不了会出现些错误,我见过现代化的美国自动生产线,其生产效率至高,产品完成度之好,出品速度之快,根本不是我们能想象的……”
  “我们现在不能,不等于将来不能!”
  没等程远航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笑着把话头接了过去,随后深受摸了摸有些冰冷的移动式组装架,又轻轻的拍了拍尚有余温铆钉机,旋即转过头,看着稍显落寞的程远航:
  “只要咱们敢想,敢做,就有办法能实现,就如同杨所长和魏教授研发的‘蚌’式进气道一样,材料研究所的复合材料只能满足这种进气道的最低结构强度要求,至于其加工难度更是无法想象。
  但我们还是尽可能的采用这项新技术,至少它能够倒逼材料方面的进步,高精度加工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或许我们现在还无法完全掌握这项技术,但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将来一定会实现理想中的目标,这条新式生产线也是一样,关键是咱们能不能够坚持,敢不敢做下去……”
  “现在不能,不等于将来不能……关键是咱们能不能够坚持,敢不敢做下去……”
  卢嘉栋的话,不停的在程远航的脑海中运转着,就如同一架循环播放的幻灯机,将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一遍遍的播放出来,而存于他脸上的那份遗憾和无奈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消失,换之是充满希望的微笑:
  “卢总,您说的没错,大型工业并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才能形成规模,西方发达国家历经百年工业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我们只有不过区区几十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就如同老一辈人给我们打下那一片并不先进却十分完备的工业基础一样!”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卢嘉栋笑着点了点头,紧接着又扫了一眼宽广的厂房,默默的点了点头:“再过几个月,新式多用途战机就要试生产了,我相信这条生产线能够像脉搏一样,将我们的新机源源不断的跳动出来……”
  “放心吧,卢总,绝对没问题……”


第718章 请回答:1988(上)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时间的车轮轰轰烈烈的驶入了公元1988年……
  就在万山航空研究所加紧研制新式多用途战斗机和“高新”机的同时,世界局势也在极具的变化之中,中国继续深化改革开发进程,深圳特区已初现规模,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于东南沿海,欣欣向荣的浪潮席卷着中华大地,让这个古老的国度重新焕发出博博的生机……
  伴随着经济方面强劲增长,民众的日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往日里省吃俭用的粮票开始逐渐弱化,只有年节才会吃上一顿的鸡鸭鱼肉,也可以在平时的节气里敞开购买,几年前还是主食的棒子面,玉米糊早已被更为精细的大米白面所取代,难得一见的小轿车也在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两个轮子的摩托车更是逐渐成为一种日用品,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人民生活中的变化是越来越好,而国家的综合实力也是日益的稳步增强,随着近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较之于十年前有了显著的增长,特别是在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关键时刻,敏锐的抓住机遇,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将发达国家因成本上涨而转移出来的相关制造业,毫无保留的吸纳过来,在解决大量人口就业的同时,也逐步融入世界市场。
  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不但赚取大量外汇,更重要的是,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管理方法和生产工艺逐步的学到手,从而不断运用到自身的企业当中,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出了难以想象的错误,也有不少急功近利的失败;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东西,得到了见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千余年来独有的智慧和勇气,将这些源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彻底融入中华民族的智慧大熔炉,无数的裂变在此发生,数不尽的反应就此生成,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高速的化学反应将会让中国彻底脱胎换骨,而这便是希望,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希望……
  然而正当东方的华夏大地,沉浸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希望之中时,位于遥远的北方冰雪覆盖的苏联,却如同经历难以想象的寒潮一般,将每个人的心都冻成了冰疙瘩,当年戈!尔!巴!乔!夫刚刚上台时,无数的苏联人对他充满了希望。
  因为他年轻,有活力,有涵养,有学识,雄辩的口才能让对手哑口无言,选拨的知识可以将无数俄罗斯的精华信手拈来,而由此带来的清新风气,让苏联一改十余年来老人政治的郁郁阴沉,如同拨开乌云见月明一般,让人看到无尽的希望;
  只不过,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能称为希望,往往很多时候会演变成失望,甚至是绝望,苏联的民众们便真真切切的感受了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的黯然历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原本高高在上的戈!尔!巴!乔!夫也就地跌落神坛……
  “由衷的祝贺您先生!”
  高空之中,从寒冷的北极吹拂过来的冷空气,圈起一个又一个漩涡,然而刚刚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起飞的由波音737改装的私人飞机,却飞的异常平稳,好似陷阱一样的空气漩涡都会绕着它走一样,从它的身边擦肩而过,却无法触碰到它分毫。
  就如同近一个月来在布拉格与苏联方面的明争暗斗一般,纵使苏联人再如何诡计多端,都无法逃脱此时此刻仰卧在飞机灰暗角落里的那双锐利无双的慧眼,也正因为如此,拿到满意结果的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拉米蒂奇才会如此兴奋,对着隐没在昏黄光线中的那位身材魁梧,却穿着随意的中年大叔,报以极尽溢美的赞扬:
  “无论是现在,还是遥远的未来,您的功绩必然会镌刻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长卷之中,而且是最为浓墨重彩的辉煌之笔,就算百余年前的国父们也不过如此,因为您让美国真正的成为世界霸主,成为这个世界唯一的领导者……”
  拉米蒂奇的话语可谓是滔滔不绝,将这辈子能想到的所有的称赞之词一股脑的抽出来,毫不吝惜的送给了位于对面的神秘中年人,而那位中年人似乎是什么也没听见依旧捧着已经有些老旧的《圣经》仔仔细细的阅读着,好像此时此刻他正沉浸在创世纪的辉煌历程当中,而无暇顾及周遭的一切闲杂凡事。
  可既便如此,在华盛顿可谓是搅动风雨,堪称大佬中的大佬,握有无尚权力的拉米蒂奇却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显得更加恭敬,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变得柔和的许多,生怕打扰了那位阅读的兴致;
  要知道坐在他对面的可不是别人,那可是华盛顿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政、商精英背后真正主人,无数顶级美国领袖级人物顶礼膜拜的帝王级的人物,也是他拉米蒂奇最大的资助人和提拔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吹口气都能领美国颤三颤的人物,却如同美国西部普普通通的农场老伯一般,整日里闲居在拜尔德罗农场内,剪剪羊毛,放放牛,做做烧烤,读读《圣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或许在旁人看来他就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美国农场主,然而只有像拉米蒂奇这样,真正圈子里的人才知道,这位身材如牛,长相普通,笑起来似乎还有些憨厚亲切的美国西部大叔,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他的确是常年居住在拜尔德罗农场,但他那双锐利的双眼却始终盯着这片蔚蓝的世界;他也确是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可那敏锐的洞察力却从未因此而降低分毫,他是在剪羊毛,读《圣经》,足不出户,无聊透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