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军工霸主-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提出来后便不再过问,好像这些理论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一般,反而整天跟军队和地方上的那些高官来往甚密,赵如松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想着在军工技术上有如此天赋的人,最后还是可能全部荒废掉,更是有种痛心疾首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在卢嘉栋提起相关技术的苗头时,赵如松才会不假辞色的说卢嘉栋越来越“官僚”,至于让搞技术的人走投无路说白了也只是气话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卢嘉栋不要再想着升官,而是潜心搞技术!
卢嘉栋当然知道赵如松的意思,说是让搞弹药研究的人无路可走,只是赵如松那种两三句就把人呛得半死的老毛病而已,若是旁人听了或许不是被气得脸红脖子粗,就是想找个地缝转钻进去,只不过对于卢嘉栋这种与赵如松相熟的人来说,对这种充满赵氏风格的话语早已是习以为常,并且还能从中解读出深层次的含义。
说句实话,卢嘉栋并不是不想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不管怎么职务再高那也只是一时的,可说著书立说,或是成为某一领域大师级的人物却是能流传于后世,受万人敬仰的,对此卢嘉栋和普通人一样,无不是为之神往。
然而真是要是投身技术,将自己埋头于某一学科领域从此不管不顾的一直研究到终老,或许自己可以功成名就,彪炳千古,可自己潜藏已久的那份军工霸主之梦却依然是镜中水月,无法实现。
那可是他从小的志向,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投笔从戎进入军队,更不会在军工科研领域忍受寂寞一干就是十几年,当然也更加不会为了查看未爆炸的弹道导弹而只身犯险。
说来说去,他只是为了想让这支有着光荣历史的军队更加强大,想让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国家再次找回他应有的荣耀,即便是重生之后,他的这份信念依然没变,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抓紧时间不遗余力的利用他后世所掌握的军工知识来研制一个又一个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
更是毫无保留的将他所掌握的先进知识传授给大家而自己并不居功,为的就是想在短时间内能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要知道整个八十年代是一个相当宽松的发展机遇期,想要完成军工霸主的梦想,就要在这个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卢嘉栋看来最为宝贵的就是时间。
也正因为如此,他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学科里扎得太久,更不可能放弃不断向上,并能将自己话语权扩大的升迁机会,所以当赵如松说完这番话后,卢嘉栋并没有感到生气,反而是巍然一叹:
“赵教授,咱们最耽搁不起的就是时间呀!”
卢嘉栋话音刚落,赵如松微微一怔,他虽然是个专注学术的专家,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的经历让他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卢嘉栋这句话虽说比较隐晦,但还是能明白这位自己极为看重的年轻人的心思,最后也只能化作遗憾的一叹:
“唉!这个世上可要少了一个学术大师了!”
卢嘉栋对此并没有回答,只是嘴角上斜出一道意味深长的笑容,而就在这时一位测试场的值班员急急的跑过来:
“卢总师,赵教授,材料研究所的专列快到站了!”
“终于来了……”卢嘉栋说着,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铁路线外的山坳方向……
三林市西南通往万山武器装备测试场的专用铁路线上,随着几声急促的汽笛声过后,一列蒸汽机车牵引着十几个车厢组成的列车,正一个不停的从群山环绕的谷地中疾驰而过,在位于列车前部的车厢中,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湘南特钢厂副厂长朱海峰放下手中的设计图纸,用手撑着额头仔细的看着手中的图纸:
朱海峰自从完成新式炮钢的研制任务之后,便从湘南特钢厂的总工艺师升任副厂长,主管湘南厂的生产和技术工作,当新式坦克研制小组成立之后,他便被卢嘉栋调过来担任装甲钢和炮钢的研制工作。
虽说朱海峰的脾气和秉性并没有因为升职而改变,工作中也不免跟别人有些小摩擦,偶尔也会让些领导感到头疼,哪怕是上过战场的徐源与朱海峰照面都大摇其头直呼领导不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新式坦克研制小组当中公认的刺头却对卢嘉栋言听计从。
毕竟在整个新式坦克研制小组中,能让他真心佩服的也就是卢嘉栋,也正因为如此,当朱海峰接到卢嘉栋的电报后二话不说便拎着行李来到位于羊城的材料研究所,开始进行复合装甲的研制工作,当然他与材料研究所所长秦景斌之前有过一段很默契的合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繁重漫长的研制任务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先不说炮钢因为先前研制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打下的技术底子完全可以应用到新式坦克炮上,就是难度超高的复合装甲也因为他的老师,现在已经退居二线原北方厂总工艺师祝光荣的帮助而顺利完成。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海峰心里很是欣喜,可不知怎么的,当列车邻近万山厂武器装备检验测试场时,他却又有些不安起来,以至于拿出图纸再次审视一遍由他老师亲自指导的设计蓝图又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
“老朱,你怎么还不放心?”就在朱海峰凝视着手中的图纸,认真思索之际,秦景斌拿着一杯热水坐到了他的对面,将还冒着热气的水杯递给朱海峰:
“祝总工艺师可是国内坦克装甲车辆方面的专家,他指导的设计应该没问题!”
秦景斌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就如同车窗外灿烂的阳光,其实他跟朱海峰一样,都没想到手中的研制任务能够这么顺利的完成,这样一来他所领导的装甲分系统的研制进度将成为整个坦克研制团队名副其实的冠军,这不仅证明秦景斌本人以及他所率领团队的能力,而且还能让他在材料界的地位能更上一层楼……
第399章 堪比T…72装甲性能的复合装甲
“还是再检查检查得好!”此时的朱海峰放下了眼镜,嘴角边也绽放出些许的笑意,而后接过水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接着说道:
“虽说不是什么进~京赶考,但也要做到万无一失,不管怎么说,卢总师的能力摆在那儿呢,小小的纰漏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闻听朱海峰的话,秦景斌也微微点了点头:“老朱你说得没错,卢总师在军工技术上的确让人惊叹,不过……”说着秦景斌不由得顿了顿,而坐在他对面的朱海峰却微微皱了下眉头,然而还没等他发问,秦景斌的话便再次响起:
“不过我最佩服他的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发展的眼光!”
“发展的眼光?”朱海峰疑惑的看着秦景斌,而秦景斌则捧着热水暖了暖手,而后便继续说道:
“就拿便携式火箭筒来说吧,当时为了达到轻便的要求,卢总师力排众议应用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璃钢,按照一般军工制造模式,一种材料对应一种型号,研制出来也就研制出来了,谁也不会想到会继续发展,而卢总师却在当时就建议我们材料研究所把玻璃钢做成一个产业。
如今,玻璃钢不仅应用于陆军的火箭筒,空军战斗机的零部件、海军鱼~雷发射管、导~弹的部分弹体等众多军工领域都有应用,除此之外,在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也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就在前两天,全国各地多个单位向所里订购了不少建筑用玻璃钢,准备用于建筑物的结构。
现在的玻璃钢已经成为材料研究所及其下属配套工厂的支柱产品,所里的科研人员和厂里的职工不但能够吃饱肚子,而且还能超额的发奖金,可以说如果要是没有当年卢总师的建议,就没有我们材料研究所如今这般气派的模样!”
“我看不止如此吧!”朱海峰喝了一口水,然后将手中的水杯放下,指了指桌面上的图纸笑着继续说道:
“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快就把复合装甲中的酚~醛玻璃纤维纺织物和氧化钼陶瓷两大核心材料拿出来?”
朱海峰话音刚落,秦景斌便把话头接了过去:“虽说我们材料研究所以玻璃钢为基础,对相关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可要是没有祝总工艺师的帮助,在这两个材料方面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所以说,如今复合装甲能够研制成功,你老朱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功臣!”
秦景斌在言语之间并没有分毫恭维之情,毕竟事实也的确如此,要知道当时接到复合装甲的研制任务时,秦景斌可谓是一个头两个大,原因无他,主要是其中的填~充的复合材料根本无法确定,别看复合装甲说得简单,基本理论也不是什么秘密。
然而其中却蕴含着侵~彻力学、材料力学以及材料在各种温度上的强度、断~裂~韧~性、动态与静态的弹~性~模量等等分学科和数学模型,不但备选材料方案大的惊人,而且数学模型的计算量更是个令人望而却步的硬骨头。
如果秦景斌面临的只是这两座大山的话,他也不会头大如牛,因为凭着他对技术的认真专研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只要咬咬牙还是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只不过材料科学有时候只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的经验作为向前推进的催化剂,依然是举步维艰,而秦景斌在复合装甲的填~充材料方面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就在秦景斌准备在复合装甲材料上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时,刚刚从北方厂总工艺师位置上退居二线的祝光荣来到羊城探访老战友,被卢嘉栋调到材料研究所共同研发复合装甲的朱海峰闻之自己的恩师来到羊城便请了两天假前去拜会。
在两人攀谈之间,朱海峰无意中说了几句关于复合装甲的事情,这让祝光荣老爷子一下便来了精神,于是便让朱海峰就目前研制情况详细谈一谈,朱海峰见状只以为自己的老师刚刚退二线,心下还没有完全脱离繁忙的工作状态,所以听到研制项目才会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