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476章

船帮老大-第476章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半仙一听,不禁颔首微笑,“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叫山做得不错……”

谭师爷府上。

陈叫山接过下人递来的茶水,以杯盖缓缓刮着杯口,“谭师爷,你不必听院里那些人的非议……”

“陈帮主,喝茶,先喝茶……”

陈叫山话未说全,谭师爷却将手臂一扬,伸手指向陈叫山手里的茶杯,淡淡一笑,“陈帮主莫不是担心这茶里下了砒霜?”

陈叫山喝了一大口茶,点点头,“嗯,好茶!“

两人一对视,皆哈哈大笑起来了……

谭师爷先止了笑,深深地叹息一声,“陈帮主,你就不必兜圈子了……我知道你的意思,老朽这颗脑袋长在项上,陈帮主想要取,直取便是……”

陈叫山低着头喝茶,不置可否……

“谭师爷,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们不提也罢……”陈叫山终于开了口,“其实,我在心底,其实是感谢你的……”

“哈哈哈哈……”谭师爷又大笑起来,笑得胡须乱颤,身子似乎都坐不稳了,那笑声中充满了苍凉,充满了无奈,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唏嘘与感慨……

“感谢我?哈哈,感谢我送你踏上取湫路?让你从此一飞冲天?对,对对,你是该感谢我,是该感谢我啊……”谭师爷终于收了笑容,“老朽精读诗书经卷,深信天命不可违之理,却始终未有真正心得……到你这儿,我可算明白那么一点点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老朽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如此说来,我也是要感谢你的……”

第049章起名之见

陈叫山出了谭师爷住处,天空又下了雨,哗哗哗哗,越下越大……

时近黄昏,陈叫山站在卢家大院中,望着铅灰色的天空,任雨水将自己浑身淋个透彻……

“天命不可违……”

陈叫山的耳畔,响起了谭师爷说过的话,不禁自问:我陈叫山的天命,又是什么?

一切仿佛都有指印,一切仿佛都是注定……

可是,冥冥之中,人是在受着天意的手臂之摆弄,还是罔顾那种摆弄,自己去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

卢家各处房子里,皆已亮起了灯,但因天下大雨,外面空无一人……

陈叫山一边走,一边环视着高房大屋,飞檐雕梁,在暮色之雨雾中,迷蒙成一片,忽然便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一种初来卢家的感觉,一种略略有些陌生的感觉了……

“帮主,你这是……”

陈叫山一回到西内院,有兄弟看见陈叫山浑身湿透的样子,忙着为其找毛巾擦头脸……

吴先生、郑半仙、唐嘉中、卢芸凤、薛静怡、常海明几人,正在屋里谈话,见陈叫山走了进来,也是一怔……

“陈大哥,你怎么……谭……”唐嘉中起身,正欲将话朝下说,吴先生却一把将其拽住了……

“叫山,我们想了好几个新学堂的名字,讨论来,讨论去,就是定不下来……”郑半仙将一张纸,递向陈叫山,“还是你来最终确定一个吧!”

“晨曦?”陈叫山接过来,仔细地看,兀自读出了第一个名字……

“这是我想到的名字……”唐嘉中说,“我们要创办一所新的学校,一切都是崭新的,不是那种旧式私塾,让孩子们死记硬背那些旧书中的教义。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都是不懂那些子乎者也的,就好像是在黑夜中走路,先生只是对孩子们说,你们就走这条路,朝前走吧,走吧,你们一定会走上光明大道的……”

“可是……”唐嘉中话锋一转。“在黑暗和懵懂中,很多的孩子。并非能走上所谓的光明大道!他们或者坠进了深渊,或者落入了大河,或者,有人走上了歧路……因此,我们创办的新学校,立校之根本,就是让孩子们,从黎明开始出发,在晨曦里行走……他们将来能否成为民族的栋梁。有个人的造化与努力,有时世际会等等因素。但至少,我们引导着他们,将他们坠落深渊、大河,走上歧路的概率,降到最低点……”

薛静怡听着唐嘉中这一番充满了无限憧憬,无限热情的诠释。不禁眼眸晶亮,暗暗地向唐嘉中投去了一道目光。那目光中,有期许,有赞赏,有遐想,有爱恋……

薛静怡觉得。自己放弃回到上海读书,留在乐州,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里,有她在乎的人……

陈叫山默默地点了点头,又读了第二个名字,“育英?”

“这是我起的名字……”卢芸凤说。“简而言之,就是培育英才的意思!”

“旧的东西也好,新的东西也罢,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卢芸凤进一步阐述道,“我一度认为,我们的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糟粕的多,精华的少,而西洋人的东西,精华的多,糟粕的少……可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其局限性的,正如这世间根本就没有完美无暇的东西一样。所以,我们创办这所新学校,其核心的理念就是,不囹圄于某一种思想,而是广博包容的,最终,检验我们的理念是否优劣,当然就看我们的学子们,有多少成为了英才!”

“嗯,芸凤说得极好!”郑半仙笑着说,“古今相通,中西和融,培育英才,任重道远……”

陈叫山抬起头,向卢芸凤投去赞许的目光,遂即又低下头,再读到,“新航?”

“呵呵,那是我临时想到的,多有不成熟之处……”吴先生淡淡一笑……

吴先生即便不去阐释这名字的涵义,陈叫山也已然明晓——

“当下之中国,的确如大雾之天气,令人不辨出路……但太阳终究会驱散雾霾,出路迟早会呈现……中国也似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五千年灿烂文明,承载着我们华夏九州几万万人民,乘风破浪,向前航行……”

“历史和时间,是航行的河道但不同阶段,不同航道,就会有不同的激流、漩涡、暗礁、险滩……中国这艘大船,如何能闯出来,冲出去,需要的是智慧与经验,但很多时候,没有经验时,便更需要大船上的一部分人,站出来,拼出去,甚至不惜搭上个人性命,却使大船一路向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吴先生曾经说过的话,陈叫山时时铭记着,显然,这“新航”二字,正是吴先生心中那个大的希望与憧憬的承载!

“长智?”陈叫山又读出了一个名字。

“那是我起的……”薛静怡有些腼腆的表情,捋一下鬓发说,“我其实也是一时的念头,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也就是长长久久,充满智慧的意思吧!我希望,我们的学校长长久久地办下去,我们学校的教师、学生,个个都充满了智慧……陈帮主,是不是有些牵强啊?”

陈叫山笑笑,转头看了薛静怡一眼,又朝唐嘉中看去,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薛小姐冰雪聪慧,我们也都希望,薛小姐在乐州城长长久久……”

唐嘉中眼睛望着地面,似乎仍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而薛静怡,则将头一低,脸上微微起了桃红……

陈叫山再朝下看,见这四个名字之下,涂涂抹抹了一些墨道道,看不清楚原来的字迹,便问郑半仙,“郑叔,你应该为新学校起一个名字的啊?”

“我倒是想过许多的名字,只是……”郑半仙表情神游,“想的多了,反倒不能定下一个……”

“陈帮主,陈帮主……”

这时,谭师爷院里的下人奎子,一身湿漉漉地跑了过来,带着哭腔说,“陈帮主……你快去看看,谭师爷……他他……”

第050章谁与争功

陈叫山从奎子那语无伦次之言语,惊慌无措的表情,便已猜到:谭师爷定是寻了短见了……

果不其然,陈叫山赶到谭师爷住处,见谭师爷静静躺在床上,被子盖于身上,平平展展,左胳膊在被子之外,顺顺放着,手指呈自然握捏之状……

陈叫山举着马灯,凑近谭师爷的脸,那紧闭之双目,微抿之嘴唇,胡须之直挺顺落,皆在表明着:谭师爷是服了毒药,毫无痛苦,犹若小憩入梦了……

“我见师爷房里没了灯,许是睡下了,想师爷还没洗脚呢,就端了洗脚水进来,结果……”奎子抽泣着,哭得极伤心,拽了陈叫山的袖子,“陈帮主,你说师爷他是犯了啥急症了?我咋一点不晓得呢?”

奎子是谭师爷身边最忠心的下人,像一汪清泉,明可见底,毫无机心。兴许,谭师爷这般城府极深之人,越是通透、无机心,甚至有些愚鲁的下人,谭师爷便越喜欢吧!

一同赶来的柳郎中,将一根银针,轻轻刺进谭师爷的指甲缝里,取出,而后又轻轻翻看了谭师爷的眼皮,在陈叫山耳边轻声说,“确是服了毒,毒药里怕是有散梦丸的……”

陈叫山在书桌前忽地看见,桌上放了一张纸,纸上写有字,一支毛笔,斜靠砚台上,砚中墨汁尚未干……

纸上所写内容,根据格律形式看,应是一首词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陈叫山将纸折了,装入怀中,叹一口气,高声对随行的杂役们说,“通知下去,在前院院坝搭棚,为谭师爷建灵堂,请城南阴阳先生看穴、定出殡,藏经寺僧人念经超度,再出一路人,采买冥器、棺木……”

因于谭师爷的死,整个卢家大院,在后半夜里,全又忙乎起来了,冒雨在前院院坝搭棚建灵堂,布衣房则忙着准备孝帐、孝衣、帷幔、白花、纸扎,伙房里和面、生火、加笼、蒸献供……

陈叫山和柳郎中交换了意见,而后对外一致口径谭师爷年迈,患绞心症,寿终正寝……

卢家大院,接连去了两个人,二小姐卢芸香和谭师爷:一个暗暗地装了薄棺,只由吴妈和几个伺候过二小姐的丫鬟,哭哭啼啼几声,趁夜便于城北荒地埋了;另一个,却是大肆操办,阵仗惊人……

陈叫山知道:这是世情使然,非个人意志所能左右……

吴先生陪着陈叫山,坐在檐下,望着淅淅沥沥的雨中,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