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船帮老大 >

第286章

船帮老大-第286章

小说: 船帮老大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桂香镇的杜麻子,他家的棕货作坊,在整个桂香镇算是极小的那种规模。可叹杜麻子运气背,在万洪天亲自领人去收购棕垫棕箱时,他恰巧到南山办置山货,他婆娘在家,怕自己做不了主,只将一部分棕箱交卖了……

没过几天,万青林又去了杜麻子家,看见了许多棕垫,一口咬定是杜麻子新做的,杜麻子有口难辩,一再求饶,说愿意将棕垫以最低价给万家……末了,万青林以低价买走了所有棕垫,为了杀一儆百,用斧子,剁下了杜麻子的两根手指头!

另外,梁州城的杨大顺,此人爱嚼舌根子,居然在烟馆抽烟时,滔滔不绝地说,万家人说棕箱棕垫不好卖,那分明就是扯鬼话嘛,他有亲戚从江南来,说桂香镇的棕垫,在江南一带,简直抢手得没法……

当天夜里,杨大顺在顺拐巷里,被一伙人暴打一顿,并割了舌头,到现在,躺床上都起不来!

杜麻子的手指头,杨大顺的舌头,都是因为啥,才被剁被割的,人们心中明白得很,但从此再没人敢乱说话了……

“陈队长,有句话,兴许你不大爱听,可也是句大实话,强龙难压地头蛇,自古都是这么个理儿……”

“嗯……”,陈叫山点点头,而后一笑,“徐掌柜,你要不嫌泼烦,今晚上我就住你这儿吧,大车店那床铺,虱子多哩……”

晚上,徐有顺和陈叫山聊至半夜,陈叫山担心徐有顺休息不好,才劝其睡了。

次日一早,住在大车店的卫队兄弟们,赶来徐家棕货铺,陈叫山让面瓜、鹏天、大头,跟随自己在梁州城逛,其余兄弟,则留在徐家棕货铺,照顾徐掌柜,帮助瘦高伙计打理买卖……

陈叫山领着兄弟,来到了张五爷的宅院。

张五爷一见陈叫山前来,受宠若惊,用鸡毛掸子将客厅的椅子,抚了几遍,沏茶,上点心,取水烟……陈叫山将其拦挡了,“张五爷,别忙乎,今儿来就是找你聊一聊……”

“张五爷,你在梁州城也算是个人物,这么些年收心意钱,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差不多也都算是认识……”陈叫山吹吹热茶之气,略一顿,“有什么好的买卖,能不能给我陈叫山穿梭穿梭?”

陈叫山此话一出,张五爷是又激动,又紧张,并又纠结

陈叫山能与自己谈买卖,至少表明,陈叫山不会再多找我张五爷的麻烦,也算瞧得上我张五爷!

可是呢,乐州卢家与梁州万家,依现在这局势来看,虽不算势如水火,却也暗流汹涌,各有心机。那么,我与陈叫山熟络了,难免就令万老板那头不满!

另外,我张五爷尽管在梁州城里跑腾江湖,的确认识的人众多,可要说到做买卖,尤其是适合跟陈叫山做的买卖,这……一时半会儿,还真是想不到!

“陈队长,你也晓得的……在这梁州城里,我认识的人倒是不少,认识的买卖人,更是多,但是……”张五爷说到这里,忽然不知道后话怎么说了……

陈叫山见张五爷欲言又止,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便笑着说,“张五爷,梁州城距乐州城,有多远?”

“不到六十里啊!”张五爷顺口而答,原本要接着说“陈队长怎么问这个”,猛一怔,回过味儿了陈叫山此话的意思是,虽然是两座城,但终究离得近,快马加鞭,一天跑几个来回都成!梁州城里有啥事儿,从乐州城赶过来,费不了多少时间;乐州城有啥事儿,从梁州城赶过去,也方便得很!

虽为两城,似为一城,相互照应,犹有余地……

张五爷心思转动梁州万家,乐州卢家,我张五爷若能迂回两家之间,谁也不得罪,两家都攀附,幽幽中,使两家忽有忌惮,相互掣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比单纯依附于梁州万家一家强!

现在,陈叫山将话都递到自己嘴边了,显然有意结交自己,觉得自己有可利用之处,这难道不是好事儿么?

之前那些激动、紧张、纠结,在张五爷思忖之间,犹若纷纷沙渣,逐渐地沉淀了下去,心中已然澄明清亮了……

“陈队长,若说是大买卖,还真是没有……”张五爷说,“不过,有个小买卖,不晓得陈队长看不看得上?”

张五爷说,由于一场年馑,梁州城来了众多的外地人,有西北的,有山北的,也有中原的,加之梁州驻防军的进驻,上千号当兵的,差不多都是山北人、中原人……

因为这些外地人的到来,如今梁州城的饮食,越来越趋向面食,窝头、煎饼、锅盔等等,现在成了吃食主流!从现在起,到来年芒种,面粉都紧缺得很,若是卢家有小麦囤存,现在放出来,正是大好时机!

另外,倘若在有河流的地方,建起水磨来,专门加工面粉,也绝对是非常好的买卖!

当下卖小麦,待到来年夏收,再做水磨磨面的买卖,那绝对是可以赚大钱的!

张五爷一番话,使陈叫山陷入深思:差不多一整年的年馑,卢家的存粮中,多是大米、苞谷,小麦紧缺得很!因而,明知现在小麦定然赚钱,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至于说建水磨磨面,倒真是不错的买卖,待到来年夏收,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于是,陈叫山脑海中,忽然便想到了太极湾……

太极湾依临虚水河,常年河流不息,倘若建起诸多水磨,来年是不是就有大钱可赚了呢?

陈叫山思维忽然又一转,太极湾深处北山,坡地众多,山高林深,平整田地极少,所种小麦亦少。出北山口,到顺风店、高家堡、升仙村、五门堰、柏树寨,虽然平整田地多,小麦种的倒是不少,可是,这些地方也都依临虚水河,太极湾能建水磨,这些地方就不能建水磨吗?

自己没有小麦,自己光建水磨,等着别人来加工面粉,此事看来存在的风险不小啊……

陈叫山长长吁了一口气,便说,“张五爷说的果真是好买卖,容我回头好好琢磨琢磨……”

“陈队长客气了啊……”张五爷兀自谦虚起来,“我也就是个闲人,自己没做买卖,瞎想乱琢磨的,陈队长觉着有搞头就搞,实在没搞头,咱再想别的买卖……”

煎饼?锅盔?

陈叫山脑海中忽然蹦出这两个词时,同时间,便蹦出了另外一个与之有关的词木炭!

煎饼也好,锅盔也罢,都是在平底锅、鏊里煎烘出来的,平底锅和鏊,都需要稳火猛火,此火非木炭莫属!

姚秉儒现在不是在烧炭么,太极湾的青冈木木炭,火劲大,耐火好,跟卢家从南山炭窑买来的木炭相比,质量要好得多!

既然梁州城的煎饼、锅盔,已然成了饮食之主流,煎饼铺子、锅盔店的买卖红红火火,供不应求,木炭必然也是紧俏得很!

那么,将太极湾的木炭,送到梁州城来卖,算不算一个好买卖呢?

“张五爷,你方才说梁州城里的煎饼、锅盔,买卖红火得不得了,不知道这些人用的木炭,是从哪里来的?”陈叫山转头忽问张五爷。

张五爷听了陈叫山这么一问,兀自挠挠耳朵,手指头忽地一停,好像恍然有所悟似的,于是便一拍大腿,“哎呀,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买卖呢?”

张五爷说,梁州城里所有的木炭,都是南山的龟坝和松坪两个炭窑所供。龟坝炭窑前阵子闹了山火,几座山的林子被烧,木炭一下就紧缺了!松坪炭窑见龟坝炭窑闹了山火,认为自己的木炭,有了销售的大好机会,便将木炭提了价!岂料,尽管价钱提高了,木炭仍旧好卖得很!结果,松坪炭窑就被南山的棒客给盯上了,一天晚上,趁势冲到松坪炭窑,杀了窑主白毛雕……

“现如今,龟坝炭窑的木炭,是七零八碎,压不住堰口。松坪炭窑呢,白毛雕一死,手下人分做了好几伙,炭烧得不咋地,相互压价竞争,乱得很哩……”

陈叫山眼前一亮,便说,“张五爷,我手里如果有木炭,让你在梁州城里卖,好卖么?”

张五爷也瞬间激动得很,心知陈叫山能说此话,必有好炭窑,便笑着说,“陈队长,只要炭好,我保准它好卖!来多少,卖多少,常年四季,买卖不断,还就怕陈队长你供不过来哩……”

。。。

第377章坐实

陈叫山听着张五爷的话,脑海中隐约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太极湾以北的莽莽群山间,一口口炭窑里,火烟凶猛,日夜不息……

一捆捆的木炭,黑黑亮亮,浑浑全全,依序装上平头船,沿着虚水河,顺流而漂,长蒿一点,疾驰如飞,两岸青山黛峰,一闪而过……

平头船在碾庄码头,或调转船头,逆流向西,直抵梁州。在枯水、冰封期,则改用马车,一车车木炭沿官道而进……

虽说太极湾距离梁州城,稍稍远了一些,但有虚水河,作为天然航道,大大降低运输之成本,长远来看,其实有大利可图!

“行,那咱现在就出去转转?”陈叫山说,“顺道咱去趟驻防军府,见见王司令他们……”

陈叫山觉着,倘若真与张五爷做成了木炭买卖,万家人必然眼红嫉恨,如此,势必对张五爷不利!因而,必须借助梁州驻防军的势力,掣肘住万家,使之心有忌惮,不敢妄动……

临出门前,陈叫山忽然问,“对了,张五爷,王司令那人,喜欢些什么东西?我初次登门拜访,不送点人情总不好……”

为了跟陈叫山一路走,显得自己乖觉温顺些,张五爷特地换了一身青布长袍,听见陈叫山这么一问,便将胸脯拍得“嘭嘭”响,“这不算啥事,包在我身上!”

张五爷领着陈叫山、面瓜、鹏天、大头,以及自己手下两位兄弟,先来到了“老奎福”泡馍馆吃早饭。

此时,老奎福泡馍馆的生意正好,食客众多,一楼大堂里,全部坐满了人!

尽管如此,跑堂伙计脖子上搭着毛巾,正跑前跑后地忙乎,一眼瞥见张五爷进了店,仍忙笑脸招呼,“哟,张五爷,您来啦”

张五爷两手叉在腰间,看着大堂里满满当当的食客,眉头一皱,正想发火说话,忽然意识到陈叫山在旁边,也意识到自己的姿势不妥,便改为两手背于身后,以平平缓缓的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