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9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双城子。那里也一样需要朝鲜劳工的建设。
朝鲜人来这些新疆域可不是来享福的,而是修筑道路、屋舍、开垦农田亦或者开矿。是来当劳动人民的。
按照兴子的预计,就算双城子的任务轻,朝鲜人干活麻利,这会儿崔成恩应该也还在奋战从双城子到宁古塔的道路。
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公路。
宁古塔是已经很靠前的前线阵地,作为大明官军辎重转运枢纽而存在。虽然宁古塔看地理位置已经颇为靠后,附近也没有什么高山险峻,道路还算平坦。但架不住量大,大军需要辎重,奔向北疆奋战的移民冒险者们也要解决后勤问题。
总而言之,通行情况不佳的陆陆运输量小又拥挤,这就急需大明开辟另一条补给要道。
不同于潜意识里,以后世中国疆域为限的领土。大明这会儿,整个东北亚地区中高纬度的范围都是大明的。朝鲜既然为大明所控,自然不能浪费了海路这个优势极大的选项。
采购粮食,转运军备。从朝鲜出发前去,顺风顺水之下,仅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抵达海参崴。若是从日本,越过日本海,也只需要多花个半天一天的时间。
海路便利,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打通从双城子前往宁古塔的道路。
从地图上来看两地似乎不远,可测距完毕就能发现,两地足有四百多里的直线距离。
在没有工程机械的这个时空,修筑道路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哪怕只是简单的平整道路,都需要花费极多的力气和时间。
要不然,大明如何会给出那般优厚的条件让朝鲜人入籍。
虽然心中疑惑,但兴子还是去见了崔成恩。
“兴子殿下,又见到你了。”崔成恩笑着,道明了来意:“我是奉陛下命令来寻兴子殿下的。”
“殿下……要寻我?”兴子目光一亮,又有些紧张地说:“可是在责怪兴子增援不利?”
“非也。”崔成恩细细地将前因后果说了起来:“是陛下要委以重任给兴子呢。”
朱慈烺当然不是让崔成恩去怪罪兴子的。一开始让韩日两国加入,本来就是一个闲子与后招。为的是解决道路交通与补给问题,加上留后手做预备队的意思。再说,那会儿情报十分不透明,朱慈烺并不知道俄罗斯的主力在那里。连对方主力在哪儿都不知道,急吼吼让兴子赶过去又有什么用。
兴子的进场,也只是一个挤压俄罗斯人可能出现地方的作用罢了。
不过,眼下看来,这个闲子是有用了。
前文提及,崔成恩是奔着连通双城子到宁古塔道路而去的。
这个任务不轻,工作量说起来很大。但伴随着后期人手不断加入,进度还是很快的。而且,作为主要负责人,崔成恩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在工地上盯着。故而,他去了一趟宁古塔。
在那里,崔成恩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新任务。
朱慈烺刚好也在寻他。
而任务,便是要让韩日两国的仆从军朝着东北方向,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进发。配合从后方赶到的使者团收服当地的土著,同时,寻找着可能存在的通敌部落。
那些在京的外国使团哪怕想要支援俄罗斯人,也不可能有那本事在黑龙江下游附近的地区自己建立起来一个港口。就算那些外国人对俄罗斯打包票,俄罗斯人也不会信。
显然,俄罗斯人很可能已经压服了诸多部落,在这些部落的掌控之下,定然有隐秘的小港口可供那些外国人将俄罗斯人所需要的后勤军资转运到哈巴罗夫的大军手中。
崔成恩说了个大概,就将一封公文递给了兴子,兴子看完轻声地说:“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军令下达,当然不是那么匆忙仓促的事情。
嘴上交代,定然有说不清的地方。
“那么,咱们分工一下。”崔成恩沉吟稍许,就说:“以兴凯湖为界。以西的方向,由在下负责。以东的方向,则由兴子殿下负责。这些都是曾经海西女真部的地界,只不过沧桑巨变之下,都随着建州女真的崛起倒下来被统一了。这其实有利于我大明统一此地。兴子殿下,需格外注意其中微妙之处。我此去,会着重与盛京来的同僚一体努力。兴子殿下的方向,应该会由后方来的同僚配合。”
“我知晓了。”兴子理解了那其中微妙的意思。
朝鲜仆从军以及日本仆从军,终归都是些异族。哪怕有入籍的机会,终归现在还没入籍不是。
而统一海西女真部地界上的那些少数民族,终归是需要以大明为主体牵头的。
这样的疑惑并没有让兴子感觉持续多久。
新任的海西边疆直隶州何雨生就任,从海参崴马不停蹄地跟随着到了莫温河卫。并且在这里建立了海西边疆直隶州的州衙。
莫温河卫是开国时候的称呼了,在后世的时空里,这里是俄罗斯人的格罗捷阔沃。何雨生来了以后,便简单明了地命名此处为海西城。
海西的疆域范围很大,将整个海西女真部的范围都囊括了进来。他的任务也很重,不仅要处置好诸多部落的归附问题,还要配合军事上的行动。
当然,朝堂给的待遇也很不错。边疆直隶州独立于省,直辖于朝廷,品级也拉得很高,定在了正四品的位置上,堪比各省里重要大府知府的位置。
这个品级对于原来是天津附郭知县的何雨生而言,算不上很好,他却甘之如饴。他很清楚,陛下格外看重能力。在边疆之上见了本事,往后就能简在帝心。
没多久,一场轰轰烈烈的海西剿匪行动开始了。
第一百零六章:海西边疆直隶州
图客坦剧烈地喘息着,眼见后方没有了追兵,这才重重地松了一口气。
“糟了什么罪,只不过抢了几箩筐盐巴十来匹布匹,就被足足追了三十里,三十里啊!”图客坦回想着这几天的过往,感觉像是在梦里一样。
他看着左近的山川地势,走到一条大河旁边的时候,认出了这是亦鲁河。而附近的部落,也是亦鲁河部。
亦鲁河部是一个他还算有点交情在的部落,这让他松了口气。好吃懒做的图客坦不喜欢打猎,从遥远的中原回来以后,就一直游手好闲,在自己的部落里并不受欢迎。
不过,因为他有过一段“走南闯北”的经历,靠着一些邪门歪道,他总能还算滋润地活下来。虽然自己部落里不怎么受欢迎,因为的确有些本事有点依仗,不仅部落里没人刁难他,附近的部落里也还算有些交情。这回逃到亦鲁河部,图客坦便草草收拾了一下,寻着记忆,朝着亦鲁河部寨子里走了过去。
一边走着,图客坦一边回忆着这几天的过往。
图客坦曾经被清人抓壮丁带去了盛京成了女真人的兵马,一路入关劫掠,很是滋润了一段时间。只不过,萨尔浒一番大战,清军兵败如山倒,连老窝都被明军一窝端。清朝覆灭,图客坦好运地拖着受伤的身躯回到了海西兴凯湖附近的家里。因为抢掠惯了,图客坦也不想老老实实渔猎外生,就给部落里干起了外出贸易的事情。
因为好歹受过军事训练,还带着从清军里带回来的几副铁甲,于是半抢半卖地与附近的城镇交易很是给部落挣了一些好处。就这样,一直没饿死。只不过,毕竟这么做不地道,也没人瞧得起。于是独来独往,一般也不怎么在部落里待。就这样,带着在海西左近交往的闲汉到处乱逛,有时候联手去汉人的城镇里抢,于是积攒了一些名声。
前阵子,在建州卫旧地里,名作双城子的城镇附近,图客坦忽然发现汉人活动的迹象多了起来。特别是海参崴附近,有了人烟汇聚的地方,渐渐繁华了起来。
这让闲惯了的图客坦大喜过望,他组织了十来个熟悉的好友,大模大样地朝着双城子出发。还没到双城子,图客坦就发现双城子附近的村落竟然有许多集市。
上面,竟然贩卖着部落里急需的盐巴。
见此,图客坦眼珠子一转,带着十来个兄弟提着狼牙棒就冲了上去。里面居住的是来自朝鲜与日本的移民。
日本人还反抗了一下,不过在狼牙棒的招呼下,纷纷受伤败逃。至于朝鲜人,直接跑了。
满载而归的图客坦赶着骡马架着小车,朝着部落里慢悠悠地回去了。
只是,还没走出几里路。后方就见来了上百名凶悍非常的追兵。
几个穿着黑皮制服的汉人仿佛有狗鼻子一样,带着百十个矮个子咿呀咿呀怪叫地追了过来。
一开始,图客坦还不当回事。只以为是那些东瀛小鬼子活腻了,敢反抗,东绕西绕,等追兵分兵,趁机打了一架。
只是,一接战,图客坦就叫苦不迭。
图客坦还好,手头有从清军带来的铁甲,东瀛的倭刀劈砍之下,防住了几次攻击。虽然图客坦的小伙伴也趁乱杀了几个小鬼子,可一声枪响之下,图客坦失魂落魄,急忙撒丫子快跑。
那一枪是那几个在汉人城内平时和和气气的黑皮警察所为。
也管不得小伙伴了,图客坦撒丫子狂奔。
只是,这一跑,足足跑了三十里路才没见追兵追过来。双腿都快断了,图客坦有点一瘸一拐地朝着亦鲁河部走去。
“图客坦!你怎么在这里?还大摇大摆地在路中间乱走,还随我来,抄小路,跟我走!”这时,一个大汉快步走来。
“业速布,怎么这么惊慌?”图客坦认出了来人,那是他在亦鲁河部的好友,业速布。
“来了些东瀛小鬼子,难缠得紧。唉,想不到,这些东瀛小鬼子眼下也成了大明的兵。本来以为这些东瀛小鬼子是收税的,可没想到,他们是来剿匪的……要不是亦鲁河部要投靠大明,这些小鬼子都要进部落搜人了。唉,说什么是个皮肤黝黑、大饼脸、小眼睛、高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