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866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866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幅字是谁写得?”朱慈烺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字,心道这恐怕也不是个普通人。

    陈邦彦过去一问,随后回来说:“回禀陛下,是前任礼部尚书王铎。”

    “王铎啊……郑成功的猪头也没算提错了庙门。”朱慈烺记得王铎。

    这也是一个崇祯时期的老臣,朱慈烺登基的诸多程序都是他在主持,能力当然是有的。不过王铎很清楚自己已经跟不上朱慈烺的思路,于是急流勇退。

    朱慈烺对于这种识趣的大臣自然要善加款待,于是命其加右都御史的官衔,巡视天下师范学校修筑之事,监督朝廷拨付的钱款修筑得学校如何。

    这是一个美差,既不受考成法之限,又被朱慈烺派去了几个山清水秀宜人养老的身份,时间任务都是自由度较大。

    这样的一个差遣,的确是个美差。

    王铎这幅题字,水平不赖,有他去引导,朱慈烺心情稍好。

    大明的未来,毕竟都是在年轻人的身上呀。

    希望公司的大楼很快就到了,陈邦彦早早就与准备着的人接了头,随后给朱慈烺安排到了一间特别的观察用房。

    在这个观察间里,朱慈烺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到会议厅里股本募集活动的全貌。

    郑成功自然是早早侯在一起,拿着一副名册递给了朱慈烺,随后命人打开了窗帘。玻璃窗外,是喧嚣的会议厅。

    里面,自然早有希望公司的要员主持着会场的秩序。

    至于朱慈烺手中的名册,显然就是这一回前来募集股本客户们的资料了。

    资料不仅包括他们想要认购的股本数量,还有他们的背景资料。

    “都是些熟人啊。”朱慈烺露出了笑容,尤其是翻阅到最后的时候,不由笑道:“这些老家伙们,也终于忍不住出手了么?”

    名单上大部分的姓氏朱慈烺都可以与朝中那些大佬们对应起来,尤其是经过郑成功的调查,显然都是错不了。

    但让朱慈烺感觉颇为有趣的是,这里头出现了两个国公之后。

    一个是云南沐府的沐天波,一个则是南京魏府的徐文爵。

    只是,这两人在原定历史上的表现却是截然不同。前者忠贞大明,一路追随南明皇帝到缅甸后身死。而后者,却是在南京选择了投降清人,极其让人不耻。

    朱慈烺记得这些人在原定历史上的选择,却不能真就因为这一点定他们罪过。这实在说不通,更没法解释。

    但这的确影响了朱慈烺对两人的观感。

    他深深呼出一口气,缓解了一下胸中那样异样的情绪。他也是在政坛泡了好些年的人物了,很快就将这些情绪排解开来。

    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很明白做出一项决定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为基础,而是要理智。作为一个理智的人类,就要基于利益做出判断,变成一个利益动物。

    这样固然有些冷血,却是成熟的必经之路。

    这样想着,朱慈烺渐渐入了神,而这时,股本募集大会已经召开。

    一旁,郑成功细声轻语地给朱慈烺介绍着这一回股本募集的具体情况。

    “最终我们还是募集了一共一百万股,作为希望公司全部股本的百分之十。此前所有股份,等比稀释……”

    “目前的价格,暂定以拍卖的形式进行。每次出售一万分,底价为一元一份。”

    “拍卖开始了!”

    “陛下,拍卖一开始就引起了热捧。”

    “山东大商人祁宏出资每股两点九元,一开始就报了一个高价!”

    “又有人出价了……”

    “陛下,又出高价了,三元!”

    “四元!”

    ……

    当朱慈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的会议厅时,这才发现现场的气氛已经变得颇为狂热。

    “大家对于海外的热情很高呀。”朱慈烺笑道。

    郑成功赶忙说:“都是陛下明鉴万里。陛下,按照目前的资金来算,陛下您已经是亿万富翁富翁了。一个希望公司,价值一万万两白银。”

    朱慈烺没有去管这些拍马屁的话。

    傅淑训与李遇知可能只想到了地方官府以后会搞招商引资,但事实上,大明与后世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后世,是外资入华,投资改变中国。

    这个年代,中国需要外来资本么?

    外来的资金当然是需要的,但外来的资本家,大明不需要。大明需要的,是将外国人的资源作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获取途径。

    招商引资当然可以拉动地方经济,但还有什么比起海外扩张更能获取财富呢?

    当初,一个马可波罗游记让无数外国人来中国寻找财富。朱慈烺而今一样,也要激发地方精英对于海外追逐财富的热情。

    考成法的效果,远远不止于简单的激励工商呀。

    招商引资当然可以拉动地方经济,但还有什么比起海外扩张更能获取财富呢?

    当初,一个马可波罗游记让无数外国人来中国寻找财富。朱慈烺而今一样,也要激发地方精英对于海外追逐财富的热情。

    考成法的效果,远远不止于简单的激励工商呀。

    招商引资当然可以拉动地方经济,但还有什么比起海外扩张更能获取财富呢?

    当初,一个马可波罗游记让无数外国人来中国寻找财富。朱慈烺而今一样,也要激发地方精英对于海外追逐财富的热情。

    考成法的效果,远远不止于简单的激励工商呀。




第十九章:皇权下乡

    从九江出发抵达苏州,顺江而下,一路坐船而去速度本该很快。

    但金志达却因为在南京耽误了一阵子,以至于抵达苏州的时候已经是二八零年的二月了。

    距离金志达离开九江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但金志达却在南京度过了改变自己整个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因为,南直隶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层官员选拔考试。选拔考试其实就是一场新的公务员考试,按照皇帝陛下新考成法下达后的要求,各县必须将政权下延到主要乡镇之中,建立乡镇一级公所机构。并且必须配备至少三员从九品的官员治理地方。一个是主官,镇公所镇长,一个是税务主事,另一个自然就是警署亭长。除此外,还有三名官员下瞎数量不定的办事员、警员。一应财政开支,具由中央全额划定拨付。

    增加官帽子,这对于数百年来极少扩张过的朝廷而言是个大事,还是个大喜事。

    虽然地方豪强们十分不喜县衙的手脚深入乡镇,但没有哪家官员不想自己手头多几个官帽子,能多影响几百个财政编制。吃皇粮饭,自古一来就是中国百姓的至高追求,视为稳定与可靠的象征。

    再加上这年头因为当今天子也当过胥吏的缘故,胥吏渐渐也有了上升空间,不再被视为下九流不可取的存在。故而,政府层面罕见地统一在了一起。

    当然,增加官帽子归增加,这么一大块蛋糕事涉朝廷对基层的掌控,乃是朱慈烺极端重要的地方。

    故而,最终南北直隶率先试行的同时,又配套了基层官员选拔考试。

    选拔考试选拔曾经实习过地方州县衙署的秀才、举人担任地方官员。乡镇三官中,主官由县衙拟定报上级批准,在省级部门备案核查,警署亭长则由县令指定。除此外,税务主事却全部都由上级指派,地方无从插手。

    这一回基层官员选拔考试,除了各个州县报上来空缺的县衙、乡镇官员以外,其他都是税务主事。

    金志达作为参加过九江府实习的秀才,一番考试,也顺利被录取为税务主事。

    如此种种变故,让抵达南京本来只是游玩的金志达在此多逗留了三月时光。作为生员金志达本来是要去苏州寻自己的老师继续参详经义的。但一场选拔考试却让金志达摇身一变,成了苏州府真义镇的税务主事。

    坐在前往苏州府的官船上,金志达在思考人生。

    他不会想到,在原定历史上的今年里,他会走上一条秀才造反的道路。那时,九州沦陷,建奴入侵,他作为生员,联络同仁起义造反。别人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金志达却行动迅速,迅速恢复了三县之地。

    只是,伴随着清军徐徐调集兵马,最终金志达起义失败,只余下九江生员就义的结局。

    在这个时空里,建奴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发展,日新月异的大明。

    短短六年的时间,金志达感觉这个世界变化了好多。曾经,穷秀才穷秀才,当了秀才并不意味着人生就熬出了头,还得继续苦熬到举人才行。因为,只有举人才能做官,才能免大幅度的税收。现在,不仅是秀才,就连举人也都不再免税了,连进士也是如此。

    但有得有失,圣明无过天子,他怎么会苛待读书人呢?

    于是,又出来了一个秀才与举人可以直接做官的途径。原本,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只是南京铨选早就人头攒动,很多人苦熬十数年都等不到一个合适的职位。

    当然,金志达是不挑的。

    他一直想着,自己要是真的考不上进士,当了举人就得迅速去做官。

    为啥?因为有钱拿呀,不用再空耗父母急需了。

    不过,迅速当官的梦想倒是一蹴而就,迅速完成。因为,南京竟然开放了选官考试,他因此得了一个从九品的税务主事之职。

    今时不比往日了,过去,当小官小吏只有实惠没有前途。但现在,哪怕是人尽皆知清苦的教谕之职也变得体面。

    无他,朝廷有了钱粮,足额发放俸禄了。

    不仅足额发放,更因为改钞法以后,实际上给官员涨了许多工资,终于在百年不动摇的低工资以后,跟上了时代的水平。

    官员可以只靠着俸禄就获得体面,这在大明曾经是不可想象的。此前,所有人都觉得,官员那点俸禄只是添头,真正能发家致富的,自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