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应允以后,放了几人进来。
一路跟过来的吴万英深得陆军精英的本事,没有被说得兴起的几人发现。
这样的发现让吴万英有些自得,也有些张狂了起来,他打算直接流进天文学院的院长办公室,听听这几位先生们讲学。
于是,吴万英装作警卫的模样,打算继续跟着几人进去。他掏出了自己的军官证晃了一晃,便打算继续入门。
却不料,原本还风平浪静,看不到一丝奇异之处的会议室门口却忽然间不知道从哪个疙瘩角落里蹦出无数个精壮汉子。
为首一人便是刚刚门前的岗位,此刻打起精神,一双眼睛犹如火眼金睛一般,看得人心中发慌。
宁威手疾眼快的在吴万英打算将军官证收回去的时候抢到了军官证,扯过来一看,止住了几个将吴万英扑到在地的侍卫动作:“等等,动作轻点,还真是个真货。第一军的?咦,医护兵?哟,吴万英啊。这名字有点眼熟……来人,去给我那一份京华时报的报纸来。这个人么……就先压着……嘶,想起来了。押下去问问,一个正儿八经的战斗英雄溜过来干嘛。我去给陛下说说……”
被无数警卫扑倒在地的吴万英一头雾水,只是觉得眼冒金光,实在是吃苦不已。正当他纳闷之际,却忽然间听到了宁威那几个字:陛下……
陛下……
陛下……
自己竟然碰到了皇帝陛下!
……
此刻,眼见朱慈烺识货,明白了钟表的问题,汤若望不由感觉沮丧,他明白,这个皇帝不仅识货,还懂行呢。
这么说,光靠见闻这些虚的恐怕打动不了这位富有四海又眼光卓绝的大明皇帝陛下了!
就当汤若望打算继续抛出心中所想的时候,不料朱慈烺抢先开口,一下子让汤若望惊得起身了。
第九十七章:出使欧洲
汤若望提出钟表法,其实为的也是证明自己的水平。眼下,大明可是连座钟都自己造不出来呢。
135o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o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oo~151o年,德国的亨莱思先用钢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但朱慈烺既然是个识货的,也一眼看出了西方虽然也有时钟,但巨大的误差以及海上航行恶劣的情况都让将钟表搬运上船艰难。
当然,想要测量出经度,也并非是钟表法不能为。
可是,这一句话却不是汤若望率先说出。反而是朱慈烺抢先道:“钟表法,症结在于钟表。这一点,我大明的能工巧匠或许可以继续专研。李院长可以行文到匠作大院里,立个项目。这等大事,朕看可以好生筹措一番,立个高额奖金,定个长远项目以备将来。当然,想要解决眼下困难。朕看,更实际一些,还是用天钟法为妙啊。”
听着朱慈烺所言,汤若望凝神细看,顿时收起了原本的心思。
这一位皇帝,知晓的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呢。
如此一来,原本简单的用西方科技震撼皇帝陛下的想法便只能收起来。
话归原题,还是得落到这定位经度的问题上。
没错,时钟法存在着制造技术的难关。但天空上的星体却是天然存在的。
就拿大明来说,这里固然是没有时钟,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测量出时间。比如,用日晷。
反过来说,人类一开始之所以研究天文,其实也就是因为要计算时间。因为,天体的移动宗室准时的。
太阳,月亮,以及那些距离更加遥远的星星总是会准时的出现在天空之中,就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钟一样。
故而,这也就是朱慈烺所言的天钟。
比如之前说的,一百三十年前,德国人约翰沃纳就提出利用月球的移动来测量经度。
而这,就是另一种法子,天钟法。
“原来,皇帝陛下也知道天钟法?这倒是……是草民无知了。”汤若望姿态一下子放得很低。
对此,朱慈烺只是缓缓轻笑,不置可否。
感受不到朱慈烺到底知晓多少,原本对大明科技低下的印象刷新以后,更是不清楚明国是否已经掌握更深的技术。对此,汤若望也没了底。
但喂了讨好这位大明最尊贵、最有权力的人,汤若望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他所知晓的一一道出。
天钟法说起来,自然又要从那个德国人说起。
在他之前,其实众人的研究也已经有一定程度。虽然,在渺小的个体看来,自己在路上奔跑,月亮也会跟着跑。仿佛永运跟随,也永远不变。但实际上,月亮在天空的相对位置一直都在改变。只不过这样的改变幅度不能让肉眼明显知晓。
当然,对于天文学家而言,只需要长时间的观测便可以得知。
比如沃纳精确测量,月球每小时会移动一个本身直径的距离。他因此假定,假如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移动都是一样的,只要在两地分别观测月球,准确记下它在某个位置上的时间,就能算出两地之间的经度差。
“委实是个好办法呐……”李天经赞道。
汤若望得了赞赏,也是一阵高兴,但很快,他又不由叹息道:“但这种月距法也有令人头痛的问题。显然,想要准确的了解到月球的规律。那显然需要一个十分完备,十分准确详细的星图。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财力物力,更需要人力的事情。”
李天经微微颔,一阵默然。
但朱慈烺却是眼前一亮:“若是如此,这却简单了。”
“啊?”汤若望惊讶难言。
“要财力,朕给你们拨付。要物力,只管拟定单子去买。要人力,朕更是可以给政策引导。眼下,我大明已经重新走上正规。说起来,汤教授可能不知道。三年过去了,我大明而今新修筑了初级小学一共三千九百所,中级小学一共两百三十处。高等学校,一共四处。按照朕的规划,接下来的三年,大明朝廷会将这个数字翻一番。如此坚实的教学体系,足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李院长,你想到过,天文学院在下一年将会进来一百名学子的景象吗?那个时候,就是考验京师大学堂能不能教的过来的问题了。”
“这……这……”汤若望惊讶得不禁哑然。
这的确是他无法想象的事情。试问,整个欧洲又才有多少人口。恐怕加起来也不会有大明国多。
就是整个欧洲识字的人,也恐怕没有此前的大明多。
但眼下,大明却如此兴修学校,那毫无疑问,将会涌现大量有学问的人才。这些人,哪怕只是分润一点点到天文学院里,那也一样可以迅将天文学院原本缺乏人力的情况得到解决。
这就好似后世中国的崛起。
无数人说中国的崛起依靠的是人口红利,是廉价的劳动力。但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非洲、南亚,尤其是印度与孟加拉,一样拥有庞大的廉价的劳动力。
但这些劳动力并没有成为所在国经济腾飞的基础。
因为,这其中少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前提:教育。
能够识字,能够懂得极其的操作,最能够学习生产所需的技能。这才能够在工业生产里充当工人的角。
工人也许有苦力,但大部分的工人,反而是比农民更有知识的存在。甚至,就种田而言,也是需要技术的事情。
故而,依靠着后世中国有较大基础的教育体系,以及中国人想来对教育的热切。这才能够奠基经济腾飞的基础,更为后来科学技术腾飞打下坚实。
一样,对于大明而言。有这么多新建的学校,大明一国将涌现的人才足以越整个欧洲所有的人才。
这,便是大国的强大之处。
明白这些,汤若望不禁既是欣喜,又是感叹道:“这真是在欧洲不敢想象的事情。短短三年的时间,兴修三千所学校……而且,还要继续迅增加。真是……真是……伟大的民族呀。”
朱慈烺谦虚的笑了一下。
这一刻,李天经与李祖白对视一眼,纷纷都是胸中骄傲之情涌现。他们默默的想着,定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将大明百年间的缺课补上去!
“其实,欧洲在天钟法上,后来是有展的。而这,便是望远镜。由意大利人伽利略自制的望远镜,他现木星有4颗卫星,而且,都以极快的度绕着木星公转,转和轨道都极有规律。如此,就可以不用解决地图绘制的问题。不过……遗憾的是,这一点,意大利人自己都不相信。”汤若望说着,也不由的摇头起来。
虽然,否认这些的是那些意大利的教士。
但无可否认,这个年代的望远镜技术实在是太差了。就是京师大学堂花费巨大代价建立的天文馆,也一样因为迟迟没有足够优秀的望远镜承担而没有开馆。
事实上,这也的确不是那些意大利教士对科学的诋毁。
毕竟,木星距离地球实在是太远了。在平稳的6地上观测都尚且艰难,又如何让海员在飘荡的海船上观测呢?
“不过,这天文望远镜……却是我等急需的技术啊。圣上!”此刻,一直在外面等候已久的6仲玉插话道:“若是能获得更优秀的望远镜技术,那岂不是就能完善星图?既然月距法最为可靠,也是最为理想的技术。那我们何不在这里推进?就像是方才圣上所言,我中华儿女有才之士无数,如何做不得将天下星图补缺?”
“这位先生,好志气呐。”朱慈烺见了,也是不由击掌赞叹。
见此,6仲玉热情过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想要微微一欠身,却忽然间胸中涌起一个念头,道:“圣上过奖了。方才,是学生失礼。但是,学生这几年来一直苦心孤诣研究